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1910发布日期:2019-06-25 22:5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家禽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



背景技术:

鸭肉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常食材,经蒸炒炖煲等烹饪后成为美食,深受大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鸭肉的需求已从量升级为质的要求,风味好,口感佳,安全的鸭肉逐步受到重视。目前的肉鸭规模养殖中,为追求生长速度,多使用专门的饲料,但现有的肉鸭饲料普遍存在着蛋白质含量高、能量大、添加剂较多等问题,甚至出现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情况,不仅导致肉鸭脂肪过多,肉质松软,品质下降,而且未能消化吸收的蛋白质等经粪便排出,使得粪便量多、臭味重,且粪便中过多的氮磷等物质亦对周边环境形成了较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以解决现有肉鸭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量多、臭味重,粪便中的氮磷含量过多造成较大环境压力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所述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草50-75份、构树叶20-40份、杂交臂形草10-15份、大叶千斤拔10-23份、大叶山蚂蝗15-28份、桑叶8-15份、辣木叶4-8份、大蒜素2-4份、魔芋胶4-6份、罗望子胶3-5份、还原低聚异麦芽糖1-3份、酵母硒1-3份、小球藻0.5-2份、紫苏油0.8-2份、丝瓜络2-5份、竹笋壳2.5-5份、单甘酯0.2-0.8份、微生物制剂0.08-0.13份、纤维素酶制剂0.08-0.45份、木聚糖酶制剂0.02-0.3份、复合维生素0.003-0.008份。

所述丝瓜络、竹笋壳使用前经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

所述处理的具体方法为丝瓜络、竹笋壳剪成0.5-1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0-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10-2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1-0.2cm。

所述纤维素酶用量为丝瓜络的0.001-0.003倍,果胶酶用量为纤维素酶用量的0.2-0.4倍。

所述饲料使用前与普通精料调配后再饲喂肉鸭,饲料用量为普通精料重量的50-90%;普通精料为市售玉米粒、玉米粉、豆粕、麦麸、菜籽饼等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饲料粒径为0.2-0.6cm。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王草、杂交臂形草、桑叶、大叶千斤拔、大叶山蚂蝗、构树叶、辣木叶碎至粒径为0.1-0.2cm,得颗粒a;

s2:丝瓜络、竹笋壳剪成0.5-1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10-2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1-0.2cm,得颗粒b;

s3:紫苏油加入步骤s2中制备的颗粒b,搅拌10-15min,得混合物a;

s4:魔芋胶、罗望子胶加水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大蒜素、酵母硒、小球藻、单甘酯、混合物a,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然后喷雾干燥,得颗粒c;

s5:取微生物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与颗粒a充分搅拌均匀,保持含水率为50-70%,然后密封贮存于无曝晒、通风处,得发酵物;

s6:步骤s5的发酵物贮存7-20d至发酵物散发曲香味和酸香味、颜色金黄色或淡黄色、无霉变,然后加入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颗粒c,搅拌均匀,得颗粒d;

s7:颗粒d进行挤压造粒,制得所述饲料。

所述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菌种: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活菌量为10-100亿/克;所述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的酶活力单位为3000-6000u/g;微生物制剂、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使用前在浓度为0.3-0.5%的氯化钠和10-15%的红糖水中活化。

所述混合物b的固形物含量为30-40%。

所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20-135℃,出风口温度为80-95℃。

所述步骤s1中各原料粉碎前的含水量为55-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饲料原料主要来源于植物,绿色环保,经发酵处理后使得饲料利于肉鸭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饲草的利用率;再结合使用的大蒜素、魔芋胶、罗望子胶、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酵母硒、小球藻、紫苏油、丝瓜络、竹笋壳、单甘酯、复合维生素能促进氮磷的吸收并保持了饲料较好的适口性。本发明的饲料制备简单,可规模化生产应用,并能显著地降低肉鸭粪便中氮磷的排放,极大降低了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压力;使用本发明饲喂的肉鸭相对于普通精料,肉鸭的脂肪率更低,符合健康的饮食理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草50份、构树叶20份、杂交臂形草10份、大叶千斤拔10份、大叶山蚂蝗15份、桑叶8份、辣木叶4份、大蒜素2份、魔芋胶4份、罗望子胶3份、还原低聚异麦芽糖1份、酵母硒1份、小球藻0.5份、紫苏油0.8份、丝瓜络2份、竹笋壳2.5份、单甘酯0.2份、微生物制剂0.08份、纤维素酶制剂0.085份、木聚糖酶制剂0.02份、木聚糖酶制剂0.02份、复合维生素0.003份;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三者重量比例为1:0.8:0.5:1.1。

丝瓜络、竹笋壳使用前经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

处理的具体方法为丝瓜络、竹笋壳剪成0.8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2℃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12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16cm;

果胶酶用量为纤维素酶用量的0.2倍。

饲料使用前与普通精料调配后再饲喂肉鸭,饲料用量为普通精料重量的50%;普通精料为市场购买,为玉米粉、豆粕、麦麸,三者百分比为60%、25%、15%。

饲料粒径为0.2cm。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王草、杂交臂形草、桑叶、大叶千斤拔、大叶山蚂蝗、构树叶、辣木叶碎至粒径为0.1cm,得颗粒a;

s2:丝瓜络、竹笋壳剪成0.5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2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1cm,得颗粒b;

s3:紫苏油加入步骤s2中制备的颗粒b,搅拌10min,得混合物a;

s4:魔芋胶、罗望子胶加水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大蒜素、酵母硒、小球藻、单甘酯、混合物a,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然后喷雾干燥,得颗粒c;

s5:取微生物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与颗粒a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密封贮存于无曝晒、通风处,得发酵物;

s6:步骤s5的发酵物贮存7d至发酵物散发曲香味和酸香味、颜色金黄色或淡黄色、无霉变,然后加入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颗粒c,搅拌均匀,得颗粒d;

s7:颗粒d进行挤压造粒,制得饲料。

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菌种: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活菌量为10亿/克;所述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的酶活力单位为3000u/g;微生物制剂、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使用前在浓度为0.3%的氯化钠和10%的红糖水中活化。

混合物b的固形物含量为3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20℃,出风口温度为80℃。

步骤s1中各原料粉碎前的含水量为55%。

实施例2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草75份、构树叶40份、杂交臂形草15份、大叶千斤拔23份、大叶山蚂蝗28份、桑叶15份、辣木叶8份、大蒜素4份、魔芋胶6份、罗望子胶5份、还原低聚异麦芽糖3份、酵母硒3份、小球藻2份、紫苏油2份、丝瓜络5份、竹笋壳5份、单甘酯0.8份、微生物制剂0.13份、纤维素酶制剂0.45份、木聚糖酶制剂0.3份、复合维生素0.008份;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三者重量比例为1:1.4。

丝瓜络、竹笋壳使用前经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

处理的具体方法为丝瓜络、竹笋壳剪成0.5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0℃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2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1cm;

果胶酶用量为纤维素酶用量的0.4倍。

饲料使用前与普通精料调配后再饲喂肉鸭,饲料用量为普通精料重量的90%;普通精料为市场购买,为玉米粉、豆粕、麦麸,三者百分比为60%、25%、15%。

饲料粒径为0.6cm。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王草、杂交臂形草、桑叶、大叶千斤拔、大叶山蚂蝗、构树叶、辣木叶碎至粒径为0.2cm,得颗粒a;

s2:丝瓜络、竹笋壳剪成1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2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2cm,得颗粒b;

s3:紫苏油加入步骤s2中制备的颗粒b,搅拌15min,得混合物a;

s4:魔芋胶、罗望子胶加水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大蒜素、酵母硒、小球藻、单甘酯、混合物a,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然后喷雾干燥,得颗粒c;

s5:取微生物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与颗粒a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密封贮存于无曝晒、通风处,得发酵物;

s6:步骤s5的发酵物贮存20d至发酵物散发曲香味和酸香味、颜色金黄色或淡黄色、无霉变,然后加入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颗粒c,搅拌均匀,得颗粒d;

s7:颗粒d进行挤压造粒,制得饲料。

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菌种: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活菌量为100亿/克;所述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的酶活力单位为6000u/g;微生物制剂、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使用前在浓度为0.5%的氯化钠和13%的红糖水中活化。

混合物b的固形物含量为40%。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35℃,出风口温度为95℃。

步骤s1中各原料粉碎前的含水量为75%。

实施例3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饲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王草68份、构树叶33份、杂交臂形草13份、大叶千斤拔20份、大叶山蚂蝗24份、桑叶12份、辣木叶6份、大蒜素3份、魔芋胶5份、罗望子胶4.5份、还原低聚异麦芽糖3份、酵母硒3份、小球藻2份、紫苏油1.5份、丝瓜络3.9份、竹笋壳4.2份、单甘酯0.5份、微生物制剂0.11份、纤维素酶制剂0.36份、木聚糖酶制剂0.26份、复合维生素0.005份;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三者重量比例为1:1:1.3。

丝瓜络、竹笋壳使用前经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

处理的具体方法为丝瓜络、竹笋壳剪成1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10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2cm;

果胶酶用量为纤维素酶用量的0.3倍。

饲料使用前与普通精料调配后再饲喂肉鸭,饲料用量为普通精料重量的80%;普通精料为市场购买,为玉米粉、豆粕、麦麸,三者百分比为60%、25%、15%。

饲料粒径为0.4cm。

减少粪便氮磷排放的肉鸭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王草、杂交臂形草、桑叶、大叶千斤拔、大叶山蚂蝗、构树叶、辣木叶碎至粒径为0.2cm,得颗粒a;

s2:丝瓜络、竹笋壳剪成1cm的颗粒,加水没过,在45℃加入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处理12min,然后灭菌,取出处理后的丝瓜络、竹笋壳碎至粒径为0.2cm,得颗粒b;

s3:紫苏油加入步骤s2中制备的颗粒b,搅拌12min,得混合物a;

s4:魔芋胶、罗望子胶加水搅拌溶解,然后加入大蒜素、酵母硒、小球藻、单甘酯、混合物a,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然后喷雾干燥,得颗粒c;

s5:取微生物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与颗粒a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密封贮存于无曝晒、通风处,得发酵物;

s6:步骤s5的发酵物贮存13d至发酵物散发曲香味和酸香味、颜色金黄色或淡黄色、无霉变,然后加入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颗粒c,搅拌均匀,得颗粒d;

s7:颗粒d进行挤压造粒,制得饲料。

微生物制剂包括以下菌种:干酪乳杆菌、粪链球菌、丁二酮乳酸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假丝酵母、黑曲霉,活菌量为25亿/克;所述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的酶活力单位为5000u/g;微生物制剂、果胶酶制剂、纤维素酶制剂、木聚糖酶制剂使用前在浓度为0.4%的氯化钠和15%的红糖水中活化。

混合物b的固形物含量为35%。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30℃,出风口温度为85℃。

步骤s1中各原料粉碎前的含水量为70%。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相同,惟有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含魔芋胶、罗望子胶、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酵母硒、小球藻、紫苏油、丝瓜络、竹笋壳、单甘酯。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相同,惟有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含紫苏油、丝瓜络、竹笋壳。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相同,惟有不同的是原料中不含魔芋胶、罗望子胶、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酵母硒、小球藻、单甘酯。

对比例4

市场购买的普通精料,为玉米粉、豆粕、麦麸,三者百分比为60%、25%、15%。

选取3500只30日龄的健康肉鸭,重量为0.5-0.6kg,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250只,分别饲喂实施例1-3、对比例1-4的饲料,两组肉鸭的投喂次数、投喂量、饲养时间均相同,40d后统计各组肉鸭的存活率、脂肪率、粪便量、粪便氮磷含量等指标的平均值。脂肪率测量的部位为肉鸭胸脯肉,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6-2016)中的索氏提取法测定;粪便氮磷含量测定分别采用了《有机肥料》(ny525-2011)中总氮含量测定、磷含量测定的方法。数据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数据可知

实施例1-3与对比例4可知,本发明提供的饲料喂养的肉鸭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在脂肪率、粪便量、粪便氮含量、粪便磷含量等指标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表明本发明制备的饲料具有较为显著的降低粪便氮磷排放的作用。

从实施例3与对比例1-3可知,本发明的饲料用于肉鸭饲养时间粪便量、粪便氮含量、粪便磷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对比例组,主要原因在于原料中的魔芋胶、罗望子胶、还原低聚异麦芽糖、酵母硒、小球藻、紫苏油、丝瓜络、竹笋壳、单甘酯形成了协同作用,提高了肉鸭对原料中氮磷的吸收,降低了粪便中氮磷的排放。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例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