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的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98543发布日期:2019-09-17 22:3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的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仔猪腹泻病是现代生猪生产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疫病,从仔猪出生到育成都时有发生,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首要难题。仔猪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同时由于腹泻脱水而致机体消瘦、免疫功能减退、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其它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哺乳阶段的仔猪发病原因主要有:防疫制度不严、消毒观念不强,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气温突然变化,饮水、饲料被污染,或饲料改变过快,猪只体质差、抗病力减弱以及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导致仔猪腹泻。除了上述仔猪自身的疾病原因之外,由于母猪体内毒素的影响也会导致哺乳仔猪的腹泻,如何运用母仔一体化原理,降低母猪体内毒素来保障仔猪的健康,也成为现如今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的预混剂的配方,该预混剂原料配方简单,显著改善了母猪的肠道健康,增加肝脏解毒功能,加速了毒素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母猪体内毒素对哺乳仔猪健康的影响。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预混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能完整保留原料的有效成份的优点,而且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的预混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以质量份数计,硫酸钾镁5-15份,沸石25-70份,有益微生物5-15份,酵母硒5-10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0-20份和精氨酸5-15份。上述预混剂中,硫酸钾镁的作用通过调节母猪体内的渗透压,改善母猪的肠道健康,促使其将毒素排出体外。沸石可以促进猪生长性能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改善饲料转化率,并且不会对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能把积存在周围组织的带有正电荷的重金属和毒素吸附均牢紧地困在沸石中,进而缓解及预防重金属以及氨的毒害作用,在本发明中的作用侧重于达到吸附毒素的效果,减少其进入母猪体内的几率,同时减少氨气排放。有益微生物的添加可以实现与牲畜体内的恶性菌进行不断斗争的效果,并且其在动物消化道体内可以大量繁殖,从而起到保护肠道的效果。在本发明中的作用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有效降低体内的毒素。酵母硒具有吸收率高、毒性低等优点,本发明添加的酵母硒在满足动物对硒的生理需求后,还可以在动物体内储存,此外可以协助肝脏分解与排除毒素,降低体内毒素水平。葡萄糖醛酸内酯作为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可与肝脏及肠内的毒性产物结合成无毒的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其作用机理是可以与毒物结合成无毒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而排出,可以护肝解毒。精氨酸的添加可以达到抗氧化的效果,尤其对呕吐毒素的加速排出有一定的作用,其他的氨基酸类型并不能替代;此外精氨酸添加后减少了仔猪摄入呕吐毒素,可避免污染日粮后肠道损伤,并且激发动物增加了机体氮沉积和机体修复能力等方面特殊的生理功能,进一步减轻毒素损伤并能显著改善肠道健康。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以质量份数计,硫酸钾镁10-14份,沸石35-57份,有益微生物8-12份,酵母硒5-9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2-18份,精氨酸8-12份。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硫酸钾镁12份,沸石42份,有益微生物10份,酵母硒8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5份,精氨酸10份。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原料中所采用的沸石可以为沸石粉末,沸石粉末的粒度在40目以上。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有益微生物为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为米根霉。米根霉的清除毒素效果较其他有益微生物更为优异,因为发现其在比较低浓度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高的孵育效果,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其中,混合搅拌的时间控制在30-40min之间。混合搅拌的速率控制在50-100rpm之间。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预混剂以及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预混剂在饲料方面的应用。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具体应用时,预混剂的添加量为所述母猪饲料的0.5-1.5wt%,更优地为1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预混剂原料配方简单,显著改善了母猪的肠道健康,增加肝脏解毒功能,加速了毒素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母猪体内毒素对哺乳仔猪健康的影响,减少仔猪腹泻,提高了动物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2)本发明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有能完整保留原料的有效成份的优点,生物效能高,而且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的预混剂,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以质量份数计,硫酸钾镁5-15份,沸石25-70份,有益微生物5-15份,酵母硒5-10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0-20份和精氨酸5-15份。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有益微生物为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为米根霉。上述有益微生物中,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本发明的预混剂通过采用上述原料混配后,能够达到维持母猪的肠道健康,增加母猪肝脏的解毒功能的效果,加速了毒素从母猪的体内排出体外,从而降低了母猪对仔猪哺乳后对仔猪健康的影响,更适于在养殖户中推广应用。优选地,为了提升预混剂的排毒效果,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以质量份数计,硫酸钾镁10-14份,沸石35-57份,有益微生物8-12份,酵母硒5-9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2-18份,精氨酸8-12份。更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混剂的效果,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硫酸钾镁12份,沸石42份,有益微生物10份,酵母硒8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5份,精氨酸10份。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原料中所采用的沸石可以为沸石粉末,沸石粉末的粒度在40目以上。为了原料中各个成分之间分散更为均一,最好对各个成分粒度进行一定的控制,预先粉碎至粒径比较小的物质,也可增强母猪对预混剂的吸收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所有原料混合搅拌。其中,混合搅拌的时间控制在30-40min之间。混合搅拌的速率控制在50-100rpm之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能完整保留原料的有效成份的优点,而且具有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操作条件温和等优点。同时,将制备方法中的各个操作参数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预混剂以及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预混剂在饲料方面的应用。优选地,作为进一步可实施的方案,具体应用时,预混剂的添加量为饲料的0.5-1.5wt%,更优地为1wt%。实际操作时,一般是将预混剂添加于普通母猪饲料中,将饲料密封24h后取出饲喂母猪即可。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方案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5份,沸石70份,米根霉5份,酵母硒5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0份和精氨酸5份,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2)将上述原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速率为100rpm,混合搅拌40min,即得预混剂。实施例2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10份,沸石57份,米根霉8份,酵母硒5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2份和精氨酸8份,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2)将上述原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速率为50rpm,混合搅拌30min,即得预混剂。实施例3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12份,沸石42份,米根霉10份,酵母硒8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5份和精氨酸10份,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2)将上述原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速率为80rpm,混合搅拌30min,即得预混剂。实施例4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14份,沸石35份,米根霉12份,酵母硒9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8份和精氨酸12份,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其中,沸石为目粒度为40目的沸石粉;2)将上述原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速率为50rpm,混合搅拌35min,即得预混剂。实施例5预混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15份,沸石25份,米根霉15份,酵母硒10份,葡萄糖醛酸内酯20份和精氨酸15份,米根霉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以上;其中,沸石为粒度为50目的沸石粉;2)将上述原料放入混合搅拌机中,搅拌速率为50rpm,混合搅拌30min,即得预混剂。实施例6具体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只是有益微生物将米根霉换成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保持在1×1010cfu/ml以上。实施例7具体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只是有益微生物将米根霉换成地衣芽孢杆菌,活菌数保持在1×1010cfu/ml以上。比较例1具体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只是各原料按如下用量配料;硫酸钾镁3份,沸石80份,米根霉3份,酵母硒8份,葡萄糖醛酸内酯15份和精氨酸20份。比较例2具体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只是精氨酸换成丝氨酸。实验例1、将母猪饲料基料的原料毒素进行处理,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与对照组2,具体基料中所含的毒素量见下表1。表1母猪饲料基料中的毒素含量名称对照组1对照组2黄曲霉素0.5mg/kg0.03mg/kg玉米赤霉烯酮1.25mg/kg0.32mg/kg呕吐毒素1.65mg/kg0.47mg/kg2、选择品种相同,胎龄相近的长大二元母猪平均分组(对照组1-2与试验组1-9),每组的头数一致,均为30头。对照组1和对照组2采用上述表1中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1为实施例1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2为实施例2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3为实施例3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4为实施例4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5为实施例5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6为实施例6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7为实施例6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8为比较例1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试验组9为比较例2的预混剂+对照组1的母猪饲料基料;具体预混剂与母猪饲料的混合方法为:将预混剂按照1wt%的量添加到母猪饲料中,将母猪饲料密封24h后即可。3、饲喂从仔猪出生到断奶(24天断奶)结束,记录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出生重、断奶重和腹泻头数,具体结果见下表2。表2仔猪的健康状况汇总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腹泻率均低于对照组1,试验组3、6、7的仔猪出生重和断奶重显著高于对照组1,同时仔猪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试验组3的腹泻率跟对照组2没有显著差异,可见在高毒素的饲料条件下,试验组3的效果最好,而且其腹泻率和低毒素的对照组2差异不显著,表明该预混剂中硫酸钾镁、有益微生物、精氨酸对有效降低和排出体内毒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有益微生物为米根霉时作用更突出,精氨酸更能加速对呕吐毒素的清除作用。上述实验中,对照组1及试验组都是利用高毒素母猪料饲喂使仔猪出现腹泻,以使仔猪吃了母乳后出现腹泻,然后运用本发明的预混剂可以减缓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引起的腹泻情况,对照组2由于为低毒素母猪料饲喂,仔猪吃母乳后出现腹泻的几率本来就低,所以试验组的腹泻情况比对照组2稍差些,但差异不显著。高毒素母猪料饲喂母猪后,对母猪本身的机体损伤较大,所以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都下降较多。正常水平下,仔猪初生重维持在1.2kg左右,24天断奶重维持在6kg左右,通过饲喂本发明的预混剂,能改善动物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达到正常水平甚至较高的程度。综上,本发明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仔猪出现腹泻的几率,降低了母猪体内毒素对哺乳仔猪健康的影响,运用母仔一体化原理,通过降低母猪体内毒素来保障仔猪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