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82646发布日期:2020-01-24 13:07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槟榔是药食同源植物,属于四大南药(槟榔、砂仁、益智、巴戟天)之一,别名大腹子、仁频。传统医学认为槟榔有杀虫、消积、行气化湿、利湿通便的功效,主要治疗食积气滞,腹痛胀满,腹水,痢疾等病症。长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显示槟榔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槟榔虽然是一种常用中药,但大部分并没有进入药材市场,而是被鲜食或加工成食用槟榔休闲食品。

除了药用价值以外,槟榔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槟榔鲜果的主要成分包括酚类物质、多糖、脂肪、粗纤维、水分、灰分和生物碱。槟榔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生物碱,包括槟榔碱、去甲基槟榔碱、去甲基槟榔次碱、异去甲基槟榔次碱等,这些生物碱均与鞣酸结合存在。槟榔鲜果还含有无色花青素、槟榔红色素、皂苷及多种元矢车菊素的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等。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其中肉豆蔻酸含量最多,而月桂酸、棕榈酸和油酸含量次之。除了脂肪酸以外,槟榔果还含有丰富的脯氨酸,占其总氨基酸的15%以上。

槟榔的主要食用方式是咀嚼槟榔果壳。槟榔果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组分、木质素和果胶,占槟榔果质量和体积的60~80%,其中纤维组分和木质素分别占果壳的35~64.8%和13~26%,导致槟榔坚硬的重要原因就是果壳的木质化作用。长期咀嚼槟榔果壳会影响口腔的微生态环境。口腔的微生态环境包括口腔的组织器官以及存在于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群。其中,口腔的组织器官包括牙齿、牙周组织、舌、口腔黏膜以及唾液;存在有口腔中的各种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和支原体,这些微生物在口腔的不同部位共栖、竞争和拮抗,与人体口腔组织器官存在动态平衡关系。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失调与口腔的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叶轮生,无柄。黄精是常用的药食同源滋补中药。黄精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体虚乏力、心悸气短、肺燥干咳、体癣等症。人们已从黄精中分离得到生物碱、黄酮、醌类、木脂素、多糖、甾体皂苷及微量元素等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精具有调节血糖、增加免疫力、抗炎、抗病毒、延缓衰老、抑菌等作用。

目前槟榔的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工艺技术科学性差,产品形式还存在较大的技术缺陷。传统的槟榔产品初级加工中会存在有害物质残留,而后续加工中因为加入了麻黄素等,对口腔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使口腔微生态失衡。传统槟榔产品的纤维木质化后,硬度大,长期嚼食会造成口腔黏膜纤维性病变,不仅未利用槟榔药食同源的属性,还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本发明将黄精与槟榔的组合,充分利用黄精抑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和养阴润肺生津的作用降低槟榔对口腔的伤害。如何充分保留黄精的营养成分,如何提炼有效成分,并与槟榔结合后,不影响传统槟榔的风味,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传统工艺槟榔加工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步骤包括:

s1:挑选品相良好、颗粒饱满的槟榔果用水浸泡;

s2:用碱水对步骤s1浸泡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一次熟化处理后,用水清洗;

s3:用黄精水提液对步骤s2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二次熟化处理后烘干;

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高温闷香处理;

s5:对步骤s4处理后的槟榔果压籽处理后进行低温闷香处理;

s6:对步骤s5处理后的槟榔果上胶后点卤。

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黄精槟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用黄精水提液进行了处理,黄精与槟榔的组合降低了槟榔对口腔的伤害,增强了槟榔食药同源的属性,制备出的槟榔风味独特,口味突出,软硬适宜,咀嚼时不会损伤口腔,具有润肺生津、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功效。

步骤s1中,浸泡的时间为24~48h,浸泡一方面起到清洗的作用,另一方面浸泡可以使槟榔果软化。

优选地,步骤s2所述碱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碱为食用碱,第一次熟化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槟榔壳变软,咀嚼时更加适口。

优选地,步骤s2所述第一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优选地,步骤s3所述黄精水提液是将黄精与水按照质量比为(5~10):100的比例100℃煮沸1h后的滤液。

优选地,步骤s3所述第二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8~12h。

第二次熟化处理指用预先制备的黄精水提液对槟榔果进行熬煮,第二次熟化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槟榔果更进一步被软化,另一方面可以使槟榔果充分吸收黄精的有效成分。

步骤s3中,烘干的温度为50~80℃,烘干的目的在于干燥槟榔果,使槟榔果在后续闷香处理过程中更易吸收香料成分。

优选地,步骤s4所述高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2~4h,所述高温闷香处理的温度为100~120℃。

优选地,步骤s4所述高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麦芽糖5份,

麦芽粉2份,

纤维素酶5份,

水20份。

步骤s5中,用压籽桶进行压籽,压籽的时间为24h。

优选地,步骤s5所述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5~10h,所述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60~80℃。

优选地,步骤s5所述低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肉桂油3份,

红糖3份。

步骤s6中,上胶指过胶体磨2次。

点卤用的卤水的熬制方法为:按照100斤石灰、50斤饴糖的比例,经过熬制热反应得到褐色浆液。点卤时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卤水均匀涂抹至槟榔内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槟榔,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用黄精水提液对槟榔果进行了处理,增强了槟榔食药同源的属性,制备出的槟榔软硬适宜,咀嚼时不会损伤口腔,具有润肺生津、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功效;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通过高温闷香和低温闷香的二次闷香工艺,使制备得到的槟榔风味独特,口味突出,特色鲜明;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流程简化,对设备和人力要求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本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步骤包括:

s1:挑选品相良好、颗粒饱满的槟榔果用水浸泡;

s2:用碱水对步骤s1浸泡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一次熟化处理后,用水清洗;

s3:用黄精水提液对步骤s2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二次熟化处理后烘干;

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高温闷香处理;

s5:对步骤s4处理后的槟榔果压籽处理后进行低温闷香处理;

s6:对步骤s5处理后的槟榔果上胶后点卤。

步骤s1中:浸泡的时间为24h,浸泡一方面起到清洗的作用,另一方面浸泡可以使槟榔果软化。

步骤s2中:步骤s2碱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碱为食用碱,第一次熟化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槟榔壳变软,咀嚼时更加适口。步骤s2第一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步骤s3中:黄精水提液是将黄精与水按照质量比为5:100的比例在100℃煮沸1h后的滤液。第二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8h。

烘干的温度为50℃,烘干的目的在于干燥槟榔果,使槟榔果在后续闷香处理过程中更易吸收香料成分。

步骤s4中:高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2~4h,高温闷香处理的温度为100~120℃。

高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麦芽糖5份,麦芽粉2份,纤维素酶5份,水20份。

步骤s5中,用压籽桶进行压籽,压籽的时间为24h。

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5h,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60℃。

低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肉桂油3份,红糖3份。

步骤s6中,上胶指过胶体磨2次。

点卤用的卤水的熬制方法为:按照100斤石灰、50斤饴糖的比例,经过熬制热反应得到褐色浆液。点卤时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卤水均匀涂抹至槟榔内腔。

实施例2

本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步骤包括:

s1:挑选品相良好、颗粒饱满的槟榔果用水浸泡;

s2:用碱水对步骤s1浸泡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一次熟化处理后,用水清洗;

s3:用黄精水提液对步骤s2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二次熟化处理后烘干;

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高温闷香处理;

s5:对步骤s4处理后的槟榔果压籽处理后进行低温闷香处理;

s6:对步骤s5处理后的槟榔果上胶后点卤。

步骤s1中:浸泡的时间为36h,浸泡一方面起到清洗的作用,另一方面浸泡可以使槟榔果软化。

步骤s2中:步骤s2碱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碱为食用碱,第一次熟化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槟榔壳变软,咀嚼时更加适口。步骤s2第一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步骤s3中:黄精水提液是将黄精与水按照质量比为7:100的比例在100℃煮沸1h后的滤液。第二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0h。

烘干的温度为65℃,烘干的目的在于干燥槟榔果,使槟榔果在后续闷香处理过程中更易吸收香料成分。

步骤s4中:高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3h,高温闷香处理的温度为110℃。

高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麦芽糖5份,麦芽粉2份,纤维素酶5份,水20份。

步骤s5中,用压籽桶进行压籽,压籽的时间为24h。

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7h,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70℃。

低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肉桂油3份,红糖3份。

步骤s6中,上胶指过胶体磨2次。

点卤用的卤水的熬制方法为:按照100斤石灰、50斤饴糖的比例,经过熬制热反应得到褐色浆液。点卤时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卤水均匀涂抹至槟榔内腔。

实施例3

本例提供了一种可以改善口腔微生态的黄精槟榔制作方法,步骤包括:

s1:挑选品相良好、颗粒饱满的槟榔果用水浸泡;

s2:用碱水对步骤s1浸泡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一次熟化处理后,用水清洗;

s3:用黄精水提液对步骤s2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二次熟化处理后烘干;

s4:对步骤s3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高温闷香处理;

s5:对步骤s4处理后的槟榔果压籽处理后进行低温闷香处理;

s6:对步骤s5处理后的槟榔果上胶后点卤。

步骤s1中:浸泡的时间为48h,浸泡一方面起到清洗的作用,另一方面浸泡可以使槟榔果软化。

步骤s2中:步骤s2碱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碱为食用碱,第一次熟化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槟榔壳变软,咀嚼时更加适口。步骤s2第一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2h。

步骤s3中:黄精水提液是将黄精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0:100的比例在100℃煮沸1h后的滤液。第二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烘干的温度为80℃,烘干的目的在于干燥槟榔果,使槟榔果在后续闷香处理过程中更易吸收香料成分。

步骤s4中:高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4h,高温闷香处理的温度为120℃。

高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麦芽糖5份,麦芽粉2份,纤维素酶5份,水20份。

步骤s5中,用压籽桶进行压籽,压籽的时间为24h。

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10h,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80℃。

低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肉桂油3份,红糖3份。

步骤s6中,上胶指过胶体磨2次。

点卤用的卤水的熬制方法为:按照100斤石灰、50斤饴糖的比例,经过熬制热反应得到褐色浆液。点卤时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卤水均匀涂抹至槟榔内腔。

对比例1

本例与实施例2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例未用黄精水提液对槟榔果进行第二次熟化处理,步骤包括:

s1:挑选品相良好、颗粒饱满的槟榔果用水浸泡;

s2:用碱水对步骤s1浸泡后的槟榔果进行第一次熟化处理后,用水清洗;

s3:对步骤s3处理后的槟榔果进行高温闷香处理;

s4:对步骤s4处理后的槟榔果压籽处理后进行低温闷香处理;

s5:对步骤s5处理后的槟榔果上胶后点卤。

步骤s1中:浸泡的时间为36h,浸泡一方面起到清洗的作用,另一方面浸泡可以使槟榔果软化。

步骤s2中:步骤s2碱水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碱为食用碱,第一次熟化处理后,可以进一步使槟榔壳变软,咀嚼时更加适口。步骤s2第一次熟化处理的时间为1~2h。

步骤s4中:高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3h,高温闷香处理的温度为110℃。

高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麦芽糖5份,麦芽粉2份,纤维素酶5份,水20份。

步骤s5中,用压籽桶进行压籽,压籽的时间为24h。

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7h,低温闷香处理的时间为70℃。

低温闷香处理的香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

肉桂油3份,红糖3份。

步骤s6中,上胶指过胶体磨2次。

点卤用的卤水的熬制方法为:按照100斤石灰、50斤饴糖的比例,经过熬制热反应得到褐色浆液。点卤时用毛笔蘸取适量的卤水均匀涂抹至槟榔内腔。

检测例1

随机选取了100名由于口腔因素导致存在口腔异味的志愿者,分为两组,分别对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作的槟榔进行试吃,每天咀嚼2粒,连续咀嚼一周,期间观察口腔异味变化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人的口腔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给口腔内各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定居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口腔内定居的微生物包括种类复杂的细菌、真菌、支原体、原虫和病毒,这些微生物在口腔不同部位共栖竞争和拮抗,构成了口腔微生态系,与宿主口腔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口腔微生态失效因素是复杂的,可以是年龄、饮食、卫生、健康状况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也可能是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而最终导致微生态失调。口腔疾病导致口腔微生态失调,反之口腔微生态失调也可以产生口腔疾病,使口腔产生异味。

口腔异味是口腔微生态异常的表现之一。口腔异味多见于成年人,并且男多于女,与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密切相关,多种因素会导致口腔菌群紊乱,使得牙周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口腔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导致菌群失调,出现口腔异味。

由表1可见,咀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黄精槟榔对于改善口腔异味效果显著。

黄精有较强抑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同时是养阴润肺生津的中药。在一定程度改善因咀嚼传统槟榔导致的口腔微生物菌群失调。

检测例2

随机选取了100名志愿者对实施例2和对比例1制作的黄精槟榔进行试吃,从槟榔的外观色泽、劲道、气味和口感4个角度对槟榔进行评价。选取某种市售常见槟榔作为对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