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150614发布日期:2020-03-24 20:02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干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桑葚(sāngshèn),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

桑葚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水分、糖分、粗蛋白、灰分、粗纤维、游离酸、可溶性无氮物等,此外,桑葚中还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及易于吸收的多糖、丰富的维生素、红色素及人体缺乏的钙、铁、锌、硒等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细胞的生长、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有一定的药理学价值,药理作用如下:

1)抗氧化作用:桑葚中所含的桑葚多糖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阻断自由基反应链,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防衰老作用,桑葚的提取物具有含量丰富的酚类物质和色素,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具有延缓衰老过程中记忆力衰退的功能。

2)降血糖作用:桑葚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基本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抗衰老作用:桑葚花青素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桑葚是一种多汁的小浆果,干物质率只有18-30%,皮薄易破损,成熟的鲜果很难保鲜和运输;采用阳光下晾晒自然干燥或者设备烘干出的桑葚果干,解决了易储存和方便运输的问题,但是,食用起来比较硬,难于咀嚼,不便于直接食用;但是如果不烘干透,保留10-20%的含水率,又会出现发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解决现有的桑葚干口感不佳及不能长期保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55-6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5-20%;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

(5)放入烘箱中,在55-6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8-12%;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

(7)向干燥后的桑葚果干表面,超细均匀喷雾状葵花油,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清洗干净后还包括下述步骤:在5-10℃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1-3):10。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6)将桑葚果干自然降温至常温后还包括杀菌的步骤。

其中,优选地,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8h。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喷入的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2-0.4%。

其中,优选地,所述步骤(1)清洗干净后还包括将新鲜桑葚加入护色液中进行护色的步骤。

其中,优选地,所述护色液由水、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以1:(0-0.002):(0.003-0.006)的比例混合而成,所述新鲜桑加入护色液浸渍的时间为15-25min,浸渍后用清水冲洗。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均具有抗氧化性,将桑葚果干浸入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有效预防桑葚果加工过程中的褐变。

蜂蜜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天然营养佳品,又是中药的重要配药材料,专家认为蜂蜜所含的糖80%是易于消化的葡萄糖和果糖,而且其比例非常合适,能直接为人体吸收利用,此外,蜂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充人体体能方面的不足,有利于老人益寿延年等作用;

本发明在桑葚果干加工过程中,增加了添加蜂蜜的环节,一方面,蜂蜜是天然的防腐剂,在桑葚果干保持10%左右含水量的情况下,能够不发生霉变;另一方面,蜂蜜滋润的桑葚果干软硬适度,果香清新,酸甜适口,适合直接食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在加工过程中,采用烘箱进行低温二次烘干水份,即保留了桑葚固有的营养成份,又避免了现有利用阳光自然干燥过程中占地面积大、易受污染的问题。通过添加蜂蜜,让桑葚干增加了蜂蜜的香甜口感,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增加了人体的能量,并且易于保存和运输。本发明制备的蜂蜜桑葚干具有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在8℃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60℃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20%;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1:5;

(5)放入烘箱中,在60℃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0%;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后,向其表面均匀超细喷雾状葵花油,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3%;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加入护液中浸渍15min,浸渍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在10℃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所述护色液由水、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以1:0.001:0.004的比例混合而成;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5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20%;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1:10;

(5)放入烘箱中,在5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2%;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后,向其表面均匀超细喷雾状葵花油,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2%;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加入护液中浸渍25min,浸渍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在5℃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所述护色液由水、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以1:0.002):0.003的比例混合而成;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6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5%;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2:10;

(5)放入烘箱中,在65℃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8%;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后,向其表面均匀超细喷雾状葵花油,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4%;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加入护液中浸渍18min,浸渍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在9℃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所述护色液由水、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以1:0.002:0.005的比例混合而成;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62℃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8%;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3:10;

(5)放入烘箱中,在58℃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1%;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后,向其表面均匀超细喷雾状葵花油,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3%;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蜜桑葚干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新鲜桑葚果,去除果柄,清洗干净,加入护液中浸渍23min,浸渍后用清水冲洗;然后在9℃的条件下用风机吹除新鲜桑葚表面的水分;

所述护色液由水、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以1:0.001:0.004的比例混合而成;

(2)将清冼后的桑葚放入烘箱中,在62℃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19%;

(3)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取出,自然降温至常温;

(4)向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加入蜂蜜,利用搅拌机,将蜂蜜与桑葚果干进行充分搅拌均匀,加入的蜂蜜与桑葚果干重量比为3:10;

(5)放入烘箱中,在62℃的温度下将桑葚果进行烘干,至含水量为9%;

(6)将干燥后的桑葚果干从烘箱中取出,自然降至常温后,向其表面均匀超细喷雾状葵花油,葵花油占桑葚果干重量的0.3%;然后将桑葚果干放在密闭、干燥的空间内,用紫外线进行杀菌7.5h,包装,即得。

对实施例1-实施例5制得的蜂蜜桑葚干依据gb/t10782-2006《蜜饯通则》检测,所检项目均符合规定,检测结果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