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9548发布日期:2020-04-10 15:2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属于食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刀削面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目前,刀削面主要由具有一定削面技巧的人手工来削,对于经营刀削面的饭店或工厂来说,这样存在的问题是:(1)劳动力成本高;(2)削面师傅容易疲劳,削面效率低。

另外,土豆丝、黄瓜丝、萝卜丝、肉丝等也是家庭及饭店常制作的食材,目前,在制作土豆丝、黄瓜丝、萝卜丝和肉丝时,主要由人手持菜刀或插丝板来制作,这样很容易切伤或插伤手指,且制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手工削面存在的劳动力成本高,削面师傅容易疲劳,削面效率低的问题,以及解决手工切或插土豆丝等容易切伤或插伤手指,且制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包括支架、电动机、圆壳刀、防护罩和进料斗,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支架的顶部,且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朝下,所述圆壳刀的上端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圆壳刀的下端开口,圆壳刀的切削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列连通切削圆柱面内外侧的切削孔,切削孔的切削刃突出于切削圆柱面的外侧面,相邻两列切削孔在圆壳刀的轴向上交错排列,所述防护罩罩在圆壳刀的外面,且不与圆壳刀接触,所述防护罩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架上,防护罩的下端开口,所述防护罩具有与所述切削圆柱面对应的防护圆柱面,所述防护圆柱面上至少具有一个由防护圆柱面外侧通向切削圆柱面的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

为使防护罩受力平衡、工作可靠,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上端与支架的顶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为便于将防护罩卸下并进行清洁,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上端与支架的顶部通过上吊耳、下吊耳和销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下吊耳和上吊耳分别连接在支架顶部的下侧和防护罩上,所述销轴穿设在上吊耳和下吊耳对应设置的连接孔内。

为便于将防护罩卸下并进行清洁,优选地,所述防护罩呈直管状,所述上吊耳连接在防护罩的外侧壁上。

为使料斗内的待加工面团、土豆等食材自动与圆壳刀接触,优选地,所述进料斗的进料通道倾斜设置,且进料通道直通圆壳刀的切削圆柱面。

为使支架内具有良好的安装和操作空间,优选地,所述支架由底座、一侧立柱和顶板构成。

为便于连接,优选地,所述圆壳刀的上端具有用于与电动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管状凸缘。

为防止电动机漏电引起安全事故,确保使用安全,优选地,所述电动机与支架绝缘连接。

为保护电动机及防止使用者在电动机漏电时触碰到电动机,优选地,所述支架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机防护壳,所述电机防护壳上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防护罩的下端还连接有锥形导料斗,锥形导料斗的上下端均开口,且下端开口小于上端开口。

为保证圆壳刀和防护罩的强度及便于清洁,优选地,所述圆壳刀和防护罩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带动圆壳刀转动,从而可使进料斗内与圆壳刀的切削刃接触到的面团、土豆等食材被快速切削,并经切削孔形成一段一段的条状或丝状食材,从圆壳刀的切削圆柱面的内侧落下,通过采用具有相应尺寸的切削孔及切削刃的圆壳刀,即可自动、高效地切削出完全符合人们感观的刀削面、土豆丝、黄瓜丝、萝卜丝、肉丝等,且切削出的食材尺寸均一,远远胜过人手工切削获得的食材的外观,从而在制作这些食材时摆脱了对人工的依赖,解决了目前手工削面存在的劳动力成本高,削面师傅容易疲劳,削面效率低的问题,以及解决了手工切或插土豆丝等容易切伤或插伤手指,且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电动机;3、圆壳刀;31、切削孔;4、防护罩;5、进料斗;6、上吊耳;7、销轴;8、电机防护壳;81、散热孔;9、锥形导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包括支架1、电动机2、圆壳刀3、防护罩4和进料斗5,电动机2固定在支架1的顶部,且电动机2的动力输出轴朝下,圆壳刀3的上端与电动机2的动力输出轴可拆卸连接,圆壳刀3的下端开口,圆壳刀3的切削圆柱面上均布有若干列连通切削圆柱面内外侧的切削孔31,切削孔31的切削刃突出于切削圆柱面的外侧面,相邻两列切削孔31在圆壳刀3的轴向上交错排列,防护罩4罩在圆壳刀3的外面,且不与圆壳刀3接触,防护罩4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架1上,防护罩4的下端开口,防护罩4具有与所述切削圆柱面对应的防护圆柱面,防护圆柱面上至少具有一个由防护圆柱面外侧通向切削圆柱面的进料口,该进料口上安装有进料斗5。

优选地,防护罩4的上端与支架1的顶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如防护罩4的上端与支架1的顶部通过上吊耳6、下吊耳和销轴7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吊耳和上吊耳6分别连接在支架1顶部的下侧和防护罩4上,销轴7穿设在上吊耳6和下吊耳对应设置的连接孔内。

优选地,防护罩4呈直管状,上吊耳6连接在防护罩4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进料斗5的进料通道倾斜设置,且进料通道直通圆壳刀3的切削圆柱面。

优选地,进料通道的倾斜角度大于30°。

优选地,支架1由底座、一侧立柱和顶板构成。

优选地,圆壳刀3的上端具有用于与电动机2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管状凸缘。

优选地,电动机2与支架1绝缘连接,如支架1的顶板采用绝缘材料制成,或电动机2与支架1间安装绝缘垫,连接电动机2与支架1的螺栓安装在绝缘套内。

优选地,支架1的顶部还设置有电机防护壳8,电机防护壳8上设置有散热孔81。

优选地,防护罩4的下端还连接有锥形导料斗9,锥形导料斗9的上下端均开口,且下端开口小于上端开口。

优选地,圆壳刀3和防护罩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的自动削面削丝多功能一体机未安装实施例一中的电机防护壳8和锥形导料斗9;(2)本实施例中,上吊耳6安装在防护罩4的顶端,防护罩4的形状不同于实施例一中的直管状。

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中,防护罩4的上端与支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区别在于:(1)本实施中,防护罩4的一侧与支架1的侧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2)本实施中,防护罩4的形状呈直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启动电动机,使电动机带动圆壳刀转动,将土豆、黄瓜、萝卜或肉放入进料斗,当土豆、黄瓜、萝卜或肉接触到圆壳刀的切削刃时,切削刃便切削土豆、黄瓜、萝卜或肉,并经切削孔形成一段一段的条状或丝状食材,从圆壳刀的切削圆柱面的内侧落下;当需要削刀削面时,只需将用于削丝的圆壳刀卸下,并更换上具有较大尺寸的切削孔及切削刃的圆壳刀即可;当需要清洗圆壳刀和防护罩时,可将圆壳刀和防护罩卸下并清洗。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机带动圆壳刀转动,从而可使进料斗内与圆壳刀的切削刃接触到的面团、土豆等食材被快速切削,并经切削孔形成一段一段的条状或丝状食材,从圆壳刀的切削圆柱面的内侧落下,通过采用具有相应尺寸的切削孔及切削刃的圆壳刀,即可自动、高效地切削出完全符合人们感观的刀削面、土豆丝、黄瓜丝、萝卜丝、肉丝等,且切削出的食材尺寸均一,远远胜过人手工切削获得的食材的外观,从而在制作这些食材时摆脱了对人工的依赖,解决了目前手工削面存在的劳动力成本高,削面师傅容易疲劳,削面效率低的问题,以及解决了手工切或插土豆丝等容易切伤或插伤手指,且制作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的优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得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