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青皮剥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9374发布日期:2020-07-17 15:3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核桃青皮剥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种植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核桃青皮剥离机。



背景技术:

成熟核桃外层青皮与内层硬壳之间结合不太紧密,在外力作用下外层青皮发生破裂可最终被剥离下来。传统核桃青皮剥离是采用堆垛方法使核桃青皮充分成熟,再由手工或机械将青皮剥离下来。现有的核桃青皮剥离机主要有栅条滚筒式、刮板输送链式和立式圆盘式三种,适用于核桃品种单一,核桃外壳硬度大的情况。而我国核桃品种繁多,核桃外壳硬度不同,在脱青皮过程中造成核桃硬果壳破碎的现象严重。因此现有的核桃青皮剥离机不适用于我国的核桃脱青皮。现有的核桃青皮剥离机成本高,工艺复杂,不易加工制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核桃青皮剥离机,解决了现有核桃青皮剥离机无法通用硬度不同的核桃外壳脱青皮,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核桃青皮剥离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第一端顶部的喂料口、设于机壳内的链板输送带、设于链板输送带上方的若干个板刷结构和设于机壳第二端底部的出料口,链板输送带一端和喂料口配合且链板输送带另一端和出料口配合;链板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设于输送带本体表面且用于划开核桃青皮的若干个刀片、驱动输送带本体沿着水平x向前进的输送带驱动装置;板刷结构和刀片配合实现对核桃脱青皮。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本体沿着所述x向呈倾斜向下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输送带本体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5°。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板刷结构沿着所述x向依次设置;板刷结构包括沿着竖直z向设置的无杆气缸、连接无杆气缸的安装板、与无杆气缸相对设置的滑槽和均匀设于安装板底面上的若干个钢丝刷;无杆气缸和滑槽设于所述机壳上,若干个钢丝刷朝向所述输送带本体;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无杆气缸,安装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起导向作用的滑槽,无杆气缸驱动安装板沿着z向位移,实现调整钢丝刷和输送带本体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钢丝刷构成用于对所述核桃脱青皮的钢丝脱皮区,钢丝脱皮区的宽度和所述输送带本体的宽度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无杆气缸包括沿着所述z向设置的气缸带和气缸滑块,气缸滑块连接所述安装板,气缸滑块沿着气缸带位移同时带动安装板和所述钢丝刷沿着z向位移。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刀片均匀分布在所述输送带本体上,相邻列的刀片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刀片为一个整体结构,刀片包括第一刃、第二刃和刀体,第一刃和第二刃通过刀体连接,沿着所述输送带本体的前进方向,第一刃位于第二刃的前方,且第一刃低于第二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杆气缸实现调整钢丝刷和输送带本体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品种和大小的核桃进行脱青皮,降低了核桃破碎率,提高青皮脱净率,减少核桃表面青皮残留。采用无杆气缸有效的缩短了本实用新型的高度,缩小设备体积,且机件性能精密耐用,运作过程无振动,运转稳固寿命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核桃青皮剥离机,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喂料口2;链板输送带3;输送带本体31;刀片32;第一刃321;第二刃322;刀体323;板刷结构4;无杆气缸41;气缸带411;气缸滑块412;安装板42;钢丝刷43;出料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实施例所示核桃青皮剥离机,包括机壳1、设于机壳1第一端顶部的喂料口2、设于机壳1内的链板输送带3、设于链板输送带3上方的若干个板刷结构4和设于机壳1第二端底部的出料口5,链板输送带3一端和喂料口2配合且链板输送带3另一端和出料口5配合。链板输送带3包括输送带本体31、设于输送带本体31表面且用于划开核桃青皮的若干个刀片32、驱动输送带本体31沿着水平x向前进的输送带驱动装置(未示出)。板刷结构4和刀片32配合实现对核桃脱青皮。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输送带本体31沿着x向呈倾斜向下的结构,输送带本体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5°,便于核桃往x向前进,最后从出料口下料。

本实施例包括3个板刷结构4,3个板刷结构4沿着x向依次设置。板刷结构4包括沿着竖直z向设置的无杆气缸41、连接无杆气缸41的安装板42、与无杆气缸41相对设置的滑槽44和均匀设于安装板42底面上的若干个钢丝刷43。无杆气缸41和滑槽44设于机壳上,若干个钢丝刷43朝向输送带本体31设置。安装板42的一侧连接无杆气缸41,且安装板4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起导向作用的滑槽44,无杆气缸41驱动安装板42沿着z向位移,实现调整钢丝刷43和输送带本体31之间的间距。若干个钢丝刷43构成用于对核桃脱青皮的钢丝脱皮区,钢丝脱皮区的宽度和输送带本体31的宽度相互配合。

本实施例中的无杆气缸41包括沿着z向设置的气缸带411和气缸滑块412,气缸滑块412连接安装板42,气缸滑块412沿着气缸带411位移同时带动安装板42和钢丝刷43沿着z向位移。本实施例采用无杆气缸41实现钢丝刷43在z向的位移,调整钢丝刷43和输送带本体31之间的间距,有效的缩短了本实施例在z向上的高度,缩小设备体积,且机件性能精密耐用,运作过程无振动,运转稳固寿命长,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若干个凸起的刀片32均匀分布在输送带本体31上,增加链板输送带3对核桃的摩擦力及剪切力。相邻列的刀片32交错设置。刀片32为一个整体结构。包括第一刃321、第二刃322和刀体323,第一刃321和第二刃322通过刀体323连接,沿着输送带本体31的前进方向,第一刃321位于第二刃322的前方,且第一刃321低于第二刃322。

本实施例工作时青皮核桃经喂料口2落到到输送带本体31的表面,输送带本体31上的刀片32和钢丝刷43产生相对运动,使青皮核桃不断受到挤压、滚搓和剪切,将青皮脱离下来。通过无杆气缸41调节钢丝刷43和输送带本体31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品种和大小的核桃进行脱青皮,降低了核桃破碎率,提高青皮脱净率,减少核桃表面青皮残留。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技术特征:

1.核桃青皮剥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设于机壳第一端顶部的喂料口、设于机壳内的链板输送带、设于链板输送带上方的若干个板刷结构和设于机壳第二端底部的出料口,链板输送带一端和喂料口配合且链板输送带另一端和出料口配合;链板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设于输送带本体表面且用于划开核桃青皮的若干个刀片、驱动输送带本体沿着水平x向前进的输送带驱动装置;板刷结构和刀片配合实现对核桃脱青皮;所述输送带本体沿着所述x向呈倾斜向下的结构;所述输送带本体和水平面的夹角为1°~5°;所述若干个板刷结构沿着所述x向依次设置;板刷结构包括沿着竖直z向设置的无杆气缸、连接无杆气缸的安装板、与无杆气缸相对设置的滑槽和均匀设于安装板底面上的若干个钢丝刷;无杆气缸和滑槽设于所述机壳上,若干个钢丝刷朝向所述输送带本体;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无杆气缸,安装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起导向作用的滑槽,无杆气缸驱动安装板沿着z向位移,实现调整钢丝刷和输送带本体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桃青皮剥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钢丝刷构成用于对所述核桃脱青皮的钢丝脱皮区,钢丝脱皮区的宽度和所述输送带本体的宽度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核桃青皮剥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杆气缸包括沿着所述z向设置的气缸带和气缸滑块,气缸滑块连接所述安装板,气缸滑块沿着气缸带位移同时带动安装板和所述钢丝刷沿着z向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核桃青皮剥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刀片均匀分布在所述输送带本体上,相邻列的刀片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核桃青皮剥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为一个整体结构,刀片包括第一刃、第二刃和刀体,第一刃和第二刃通过刀体连接,沿着所述输送带本体的前进方向,第一刃位于第二刃的前方,且第一刃低于第二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核桃青皮剥离机,包括机壳、设于机壳第一端顶部的喂料口、设于机壳内的链板输送带、设于链板输送带上方的若干个板刷结构和设于机壳第二端底部的出料口,链板输送带一端和喂料口配合且链板输送带另一端和出料口配合;链板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设于输送带本体表面且用于划开核桃青皮的若干个刀片、驱动输送带本体沿着水平X向前进的输送带驱动装置;板刷结构和刀片配合实现对核桃脱青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适应不同品种和大小的核桃进行脱青皮,降低了核桃破碎率,提高青皮脱净率,减少核桃表面青皮残留。

技术研发人员:左廷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巍山县五印乡祥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9.07.09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