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益生菌防护的包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0430发布日期:2020-07-04 01:0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益生菌防护的包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菌类包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益生菌防护的包埋装置。



背景技术:

益生菌是最近比较受到关注的保健食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肠道菌群。通过维持菌群平衡,能够改善现代人脆弱的肠道,缓解各类肠道问题。当人服用含有益生菌的保健食品时,包埋技术就是为益生菌增加一层微型胶囊。益生菌在进入肠道前要经历消化酶、胃酸、胆汁等多层考验。尤其是胃酸,很有可能杀死益生菌。

对益生菌进行包埋时,包埋不当时,包埋液与益生菌完全混合,在服用益生菌时,益生菌无法到达肠部,因此,需要包埋装置增加益生菌本身外部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益生菌防护的包埋装置,包括框体、闭合装置和底板;所述闭合装置封盖在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框体的第二端口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框体的第二端口卡扣在所述底板的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框体、所述闭合装置和所述底板共同形成空腔。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壁上设置有阻隔件,且阻隔件粘黏在所述框体内壁上;所述阻隔件的外形与所述框体外形对应。

优选的,所述闭合装置包括拉把、限位板、升降杆和盖板;所述盖板盖放在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口处,所述盖板的大小与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口边壁大小相同;所述升降杆位于所述盖板的中心处;所述升降杆一端与限位板连接,所述升降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压板;所述限位板、所述升降杆和所述压板组成“工”型;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盖板顶部;所述拉把位于所述限位板顶部,所述拉把处于所述升降杆的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盖板中心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孔径大于所述升降杆的截面直径,所述升降杆通过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盖板;所述开口孔径小于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口孔径。

优选的,所述压板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升降杆另一端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优选的,所述框体第一端口的边壁上设置有螺孔;所述盖板与所述螺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孔。

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四周外侧设置有连通口;所述空腔通过所述连通口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点:

1、包埋液进入空腔,阻隔件避免包埋液粘黏在框体内壁,益生菌形成包埋块后,将包埋块从框体内部取出,然后将另一件阻隔件贴合在框体内壁上后,方便进行下一次的包埋处理;

2、压板与升降杆的可拆卸连接,通过压板对包埋液的形状进行更改,通过形状改变的包埋液对益生菌进行存放;

3、闭合装置对框体的第一端口进行封闭,避免外界的其它杂质进入框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框体、11-阻隔件、12-螺孔、13-连通口、2-闭合装置、21-拉把、22-限位板、23-升降杆、24-盖板、25-压板、26-限位条、27-螺丝、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连接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连接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面结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益生菌防护的包埋装置,所述包埋技术装置包括框体1和闭合装置2,所述闭合装置2封盖在框体1的第一端口处,所述框体1第二端口处设置有底板3,框体1、闭合装置2和底板3组合成整个包埋装置。

所述底板3上设置有凹槽,进而框体1的第二端口卡扣在底板3的凹槽内部。示例性的,框体1内部中空,框体1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柱体结构,其中,柱体结构仅作为一种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并不限于这一种柱体结构形式,例如圆柱形、棱柱形等均可以作为框体1的外形形状。底板3的顶面面积大于框体1的第二端口面积,从而框体1能够卡扣在底板3的凹槽处,然后闭合装置2盖放在框体1第一端口处,进而框体1、闭合装置2和底板3内部形成空腔,闭合装置2对框体1的第一端口进行封闭,避免外界的其它杂质进入框体1内部。

所述框体1内壁上设置有阻隔件11,所述阻隔件11的外形与框体1外形对应,阻隔件11粘黏在框体1内壁上。当框体1组装在底板3顶部时,阻隔件11底部与底板3顶面贴合。其中,阻隔件11可以设置为高分子材料(超薄塑料薄膜)或织状物,需要将阻隔件11平整的铺设在框体1的内壁表面,进而阻隔件11能够阻挡包埋液粘黏在框体1的内壁处。包埋液可以设置为明胶溶液,明胶溶液仅作为一种包埋液进行举例说明,并不限于明胶这一种包埋材料,例如蜂蜜、淀粉等均可以作为益生菌的包埋材料。当明胶溶液等包埋液进入空腔,阻隔件11避免明胶溶液等包埋液粘黏在框体1内壁,益生菌形成包埋块后,将包埋块从框体1内部取出,然后将另一件阻隔件11贴合在框体1内壁上后,方便进行下一次的包埋处理。

所述闭合装置2包括拉把21、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盖板24。所述盖板24盖放在框体1的第一端口处,其中,盖板24的大小与框体1第一端口边壁大小相同,盖板24盖放在框体1的第一端口处。盖板24中心处设置有开口,其中,开口孔径大于升降杆23的截面直径,从而升降杆23通过开口贯穿盖板24。所述限位板22位于盖板24顶部,限位板22与盖板24平行,进而升降杆23一端贯穿开口,且与盖板24中心固定连接。

开口孔径小于框体1的第一端口孔径,当升降杆23在开口内部上下移动时,升降杆23的另一端不会接触到底板3顶面。升降杆23在空腔内部上下移动时,升降杆23另一端不会冲撞到底板3顶面,从而能够避免升降杆23与底板3出现撞击损伤,从而方便升降杆23在空腔内部上下移动。

升降杆23位于盖板24的中心处,升降杆23一端连接有限位板22,升降杆23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压板25。示例性的,所述升降杆23和限位板22设置为一体,即升降杆23一端与限位板22中心处固定连接;压板25中心处设置有螺纹孔,进而升降杆23另一端与压板25的螺纹孔可拆卸连接。当升降杆23在开口内部上下移动时,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压板25一起上下移动。示例性的,升降杆23处于框体1的轴线上,进而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压板25组成“工”型。所述压板25的外形与盖板24外形相同,且压板25小于框体1的内部空腔,从而升降杆23能够带动压板25在空腔内部上下移动。

所述拉把21位于限位板22顶部,且拉把21与限位板22设置为一体,拉把21处于升降杆23轴线上。需要对压板25进行移动时,通过拉把21拉动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压板25移动。所述限位板22与压板25之间设置有两条限位条26,两条限位条26分别位于升降杆23左右两侧,且两条限位条26以升降杆23的轴线为对称轴。限位条26贯穿盖板24的同时,限位条26一端与限位板22固定连接,限位条26另一端与压板25顶面贴合。当压板25在空腔内部上下移动时,限位条26避免压板25在空腔内部晃动,避免压板25碰撞到框体1的内部。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体剖面结果示意图。如图2所示,框体1第一端口的边壁上设置有螺孔12,盖板24与螺孔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孔,进而螺丝27穿过对应孔与螺孔12可拆卸连接,从而将盖板24固定在框体1的第一端口上。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1的四周外侧设置有连通口13,进而空腔通过连通口13与外界连通。连通口13的位置与阻隔件11的位置错开,从而避免阻隔件11阻挡连通口13。

包埋过程:整个包埋装置组装好后,拉动拉把21,进而拉把21带动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压板25移动。等到压板25高度高于连通口13所在高度后,先将一部分包埋液通过连通口13倒入空腔内部,包埋液的液面高度不能高于阻隔件11的顶部高度,然后下压拉把21,进而拉把21带动拉动限位板22、升降杆23和压板25下移,压板25挤压包埋液液面,通过更改压板25的部件形状,从而改变包埋液的形状。等到压板25底部的包埋液冷却变硬后,再次拉动拉把21,此时,压板25与冷却的包埋液脱离,等到压板25高度高于连通口13所在高度后,先将需要包埋的益生菌通过连通口13倒入空腔内部,已经冷却的包埋液能够对益生菌进行盛放,然后将剩余的包埋液通过连通口13倒入空腔内部,使包埋液的液面高度与阻隔件11高度相同,然后下压拉把21,从而压板25挤压在包埋液顶部,等到空腔内部的包埋液完全冷却后,将底板3取下,按压拉把21,通过升降杆23和压板25将冷却的包埋益生菌物件从空腔内部推出,完成对益生菌的包埋处理,然后对阻隔件11进行更换,从而方便下一次的包埋处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连接: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