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5393发布日期:2020-06-16 22:4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



背景技术:

果蔬休闲食品的特点是,口感酥脆,香气浓郁,因此很受人们欢迎,特别是小朋友以及青年人群。

目前,果蔬休闲食品一般为条状或者片状,其生产工艺一般为先洗净后对果蔬进行切片、切条处理,切好后的果蔬进行漂烫,漂烫过后需要冷却并沥干其水分后,再放入装满糖液的浸渍池浸渍,浸渍后的果蔬再进行冷冻、然后进行油炸、脱油,脱油后的果蔬休闲食品要进行冷却筛选,才能完成果蔬休闲食品的制作。但是,目前果蔬在漂烫过程中,由于水温高,会产生水蒸气,另外,在果蔬进行冷却时,一般采用喷水雾的方式对果蔬进行冷却,此种冷却方式效率高,果蔬冷却均匀,但是水雾冷却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造成生产车间内闷热潮湿,同时水蒸气还会造成视野障碍,影响工人操作生产,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具有可排出果蔬在漂烫过程中以及果蔬冷却时所产生的水蒸气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其中,包括漂烫槽、传送组件、冷却组件以及排水蒸气组件,传送组件容置在漂烫槽内,传送组件可将漂烫槽内的果蔬打捞上来并输送出去;冷却组件设置在传送组件上方,冷却组件可对传送组件上的果蔬进行冷却;排水蒸气组件设置在冷却组件上方,排水蒸气组件可将漂烫过程中及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排出。

进一步,冷却组件包括水雾喷头,水雾喷头固定设置在副输水管上,副输水管的一端与主输水管相连,另一端与固定管相连,主输水管与固定管分别固定设置在传送组件的两侧;主输水管与水泵相连,水泵设置在冷水池内。

进一步,水雾喷头为多个,均布在副输水管上;副输水管为多个,均布在主输水管上,以增大水雾喷洒面积。

进一步,排水蒸气组件包括回收罩,回收罩为四棱锥形,回收罩为两端开口结构,开口较大的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与冷却组件相对应,水蒸气可从进气端进入回收罩内;开口较小的一端为出气端,出气端与排气管相连,排气管可将水蒸气排出至室外。

进一步,出气端设置有风扇,风扇旋转可使罩体下部产生负压,进而促进水蒸气的排出。

进一步,回收罩内靠近出气端的一侧设置有储水盘,储水盘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片,固定片的一端与罩体相连,另一端与储水盘相连。

进一步,储水盘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与第一排水管相连,储水盘内的水可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出。

进一步,回收罩的进气端的四周设置有储水槽,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分别与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相连,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可将储水槽内的水排出。

进一步,传送组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漂烫部、打捞部以及输送部;漂烫部、打捞部以及输送部顺次相连,漂烫部容置在漂烫槽内,输送部设置在漂烫槽外,打捞部的一端与漂烫部相连,另一端与输送部相连。

进一步,架体上环形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传送带与驱动组件相连,驱动组件可驱动传送带绕架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采用风扇产生负压的方式吸收并排放水蒸气,水蒸气排放效率高,有效改善了生产车间内的工作环境;采用储水槽及储水槽对液化的水蒸气进行回收,避免了水蒸气液化后的水滴滴落至果蔬上对其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漂烫槽与传送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漂烫槽与传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侧面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导向托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冷却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回收罩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的排水蒸气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包括漂烫槽1、传送组件2、冷却组件3以及排水蒸气组件4,传送组件2容置在漂烫槽1内,传送组件2可将漂烫槽1内的果蔬打捞上来并输送出去;冷却组件3设置在传送组件上方,冷却组件可对果蔬进行冷却;排水蒸气组件4设置在冷却组件3上方,排水蒸气组件4可将漂烫过程中及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排出。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传送组件2包括架体21,架体21包括漂烫部211、打捞部212以及输送部213;漂烫部211、打捞部212以及输送部213顺次相连,漂烫部211容置在漂烫槽1内,输送部213设置在漂烫槽1外,打捞部212的一端与漂烫部211相连,另一端与输送部213相连。

架体21上环形设置有传送带22,传送带22与驱动组件相连,驱动组件可驱动传送带绕架体21移动。驱动组件包括电机23、主动轮24以及从动轮25。电机23与主动轮24相连,主动轮2设置在架体21的输送部213上,主动轮24与传送带22相连;从动轮25设置在架体21的漂烫部211上,传送带22套设在从动轮25上。

传送带22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位于漂烫部211的传送带22上的通孔,可方便传送组件2下方热水的流通,位于打捞部212以及输送部213的传送带2上的通孔可对果蔬起到沥水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传送带22上横向设置有多个打捞板26,打捞板26竖直设置在传送带22上,打捞板26运动至打捞部212时,打捞板26可将果蔬从水中打捞上来并输送至输送部213。

如图4所示,传送带22的两侧设置有侧挡板27,传送组件2远离输送部213一端设置入料导向板28,果蔬经入料导向板28输送至传送带22上;入料导向板28、侧挡板27以及打捞部212的传送带22共同围设形成漂烫空间,入料导向板28、侧挡板27以及打捞部212的传送带22共同限制果蔬的位置,以使果蔬始终保持在传送带22正上方,即:果蔬在漂烫空间内进行漂烫,以方便打捞部212打捞果蔬。值得注意的是,侧挡板27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热水可以穿过侧挡板27与传送带22对果蔬进行漂烫,提高漂烫效率,同时,果蔬碎渣也可穿过通孔经过进水管31进入过滤组件3中。

优选的,如图5所示,架体21上设置有若干导向托板29,导向托板29的一端与架体21固定相连,另一端与传送带22相连并设置在传送带22的下方,导向托板29对传送带22起支撑导向的作用。

如图6所示,冷却组件3包括水雾喷头31,水雾喷头31固定设置在副输水管上33,副输水管33的一端与主输水管32相连,另一端与固定管34相连,主输水管32与固定管34分别固定设置在输出部213两侧的架体21上;主输水管32与水泵相连,水泵设置在冷水池内(图中未示出)。优选的,水雾喷头31为多个,均布在副输水33管上,副输水管33也为多个,均布在主输水管32上,以增大水雾喷洒面积,进而提高冷却效果。本实施例的副输水管33为三个,每根副输水管33上均布有三个水雾喷头。

如图7和8所示所示,排水蒸气组件4包括回收罩41,回收罩41为四棱锥形,回收罩41为两端开口结构,开口较大的一端为进气端,进气端与冷却组件3相对应,水蒸气可从进气端进入回收罩41内;回收罩41开口较小的一端为出气端,出气端与排气管42相连,排气管42可将水蒸气排出至室外。优选的,出气端设置有风扇,风扇旋转可使罩体下部产生负压,进而促进水蒸气的排出。

回收罩41内设置有储水盘43,储水盘43为圆锥型,储水盘43设置在靠近出气端的一侧,储水盘43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固定片431,固定片431的一端与回收罩41的内壁相连,另一端与储水盘43相连,连接方式可选用焊接;部分水蒸气与风扇接触或进入排气管42后会液化成水,并滴落至储水盘43内。优选的,储水盘43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44,第一排水口44与第一排水管45相连,储水盘43内的水可通过第一排水管45排出。

回收罩41的进气端的四周设置有储水槽46,附着在回收罩41内侧壁上的水蒸气会形成水滴,水滴由于重力作用可沿回收罩41内侧壁流至储水槽46内。储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分别与第二排水管47和第三排水管48相连,第二排水管47和第三排水管48可将储水槽46内的水排出。优选的,回收罩41倾斜设置,即:第二排水口和第三排水口所在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另一端的高度,以方便储水槽46内的水排出。优选的,第一排水管45的出水口与储水槽46相连,第一排水管45可将储水盘43内的水排至储水槽46内。

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在使用时,漂烫后的果蔬经传送组件2打捞上来后输送至输送部213,水雾喷头31对输送部213上的果蔬进行水雾冷却,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经进气口进入回收罩41内,部分水蒸气经排气管42排出,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后滴落储水盘43或沿回收罩41内壁流至储水槽46中,最终经第二排水管47或第三排水管4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水蒸气的果蔬休闲食品漂烫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巧妙,采用风扇产生负压的方式吸收并排放水蒸气,水蒸气排放效率高,有效改善了生产车间内的工作环境;采用储水槽及储水槽对液化的水蒸气进行回收,避免了水蒸气液化后的水滴滴落至果蔬上对其造成污染。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