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1943发布日期:2020-08-07 19:16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磨豆干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豆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豆干等豆制品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小型包装豆干,这些包装的豆干一般都是使用一些原料以及辅料制成,便于保存,方便携带食用,但是,现有的豆干制品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生产过程中豆干不易入味,后期食用的口感较差,豆干的营养价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原材料制胚:将蛋白粉、植物油与水倒入进斩拌机中,高速斩拌均匀,即可得到豆胚;

s2、豆胚冷藏处理:将得到的豆胚置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送入到冷库中进行冷藏过夜;

s3、切胚处理:取出冷藏过夜的豆胚,利用分切机对其进行切块处理,分切过程中根据产品规格调节分切大小,分切之后得到豆块;

s4、卤制处理:将豆块放入到夹层锅中,并往夹层锅中加入卤制辅料与适量清水,卤制入味;

s5、烘烤处理:取出卤制后的豆块,放入得到烘干机中进行烘烤处理,烘烤之后在自然条件下冷却;

s6、拌料处理: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拌料,拌制时先将粉状料和豆块加入到拌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再往拌料机中加入油状料继续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成品豆干;

s7、装袋:准备小型包装袋,利用自动包装机将成品豆干装袋并封口;

s8、杀菌处理:将装有成品豆干的包装袋送入杀菌釜中进行高温杀菌,然后清洗烘干;

s9、外包装:利用金属探测仪对成品豆干进行检测,合格的豆干按不同规格分装并入库。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斩拌机的转速为2000-3000r/min,原材料在斩拌机中的斩拌时间为10-20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原材料的质量分数如下:蛋白粉50-60%、植物油5-15%、水30-40%,所述蛋白粉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以及豌豆蛋白组成。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冷库采用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冷库中的温度为1-4℃。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卤制时间为2-4h,夹层锅中的清水与豆块质量比为3-4:1。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豆块烘烤的时间为40-60min,且烘干机中的烘烤温度调节为60-80℃。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自动包装机封口温度90℃-100℃,自动包装机真空时间10s-16s,封口之后对包装袋进行涨包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100-120℃,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30-50min,且杀菌后清洗烘干采用清洗烘干机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蛋白粉、植物油与水作为原材料进行制胚,使得制备的豆胚更具营养价值,同时,通过冷藏处理、卤制处理、烘烤处理与拌料处理等工艺,使得制备的豆干更加入味,口感更佳,通过装袋、杀菌处理与外包装等工艺,使得制备的豆干更加健康卫生,食用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原材料制胚:将蛋白粉、植物油与水倒入进斩拌机中,高速斩拌均匀,即可得到豆胚,其中,斩拌机的转速为2000r/min,原材料在斩拌机中的斩拌时间为20min;原材料的质量分数如下:蛋白粉50-60%、植物油5-15%、水30-40%,所述蛋白粉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以及豌豆蛋白组成;

s2、豆胚冷藏处理:将得到的豆胚置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送入到冷库中进行冷藏过夜,其中,冷库采用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冷库中的温度为1℃;

s3、切胚处理:取出冷藏过夜的豆胚,利用分切机对其进行切块处理,分切过程中根据产品规格调节分切大小,分切之后得到豆块;

s4、卤制处理:将豆块放入到夹层锅中,并往夹层锅中加入卤制辅料与适量清水,卤制入味,其中,卤制时间为2h,夹层锅中的清水与豆块质量比为3:1;

s5、烘烤处理:取出卤制后的豆块,放入得到烘干机中进行烘烤处理,烘烤之后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其中,豆块烘烤的时间为60min,且烘干机中的烘烤温度调节为60℃;

s6、拌料处理: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拌料,拌制时先将粉状料和豆块加入到拌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再往拌料机中加入油状料继续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成品豆干;

s7、装袋:准备小型包装袋,利用自动包装机将成品豆干装袋并封口,其中,自动包装机封口温度90℃,自动包装机真空时间16s,封口之后对包装袋进行涨包检测;

s8、杀菌处理:将装有成品豆干的包装袋送入杀菌釜中进行高温杀菌,然后清洗烘干,其中,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100℃,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50min,且杀菌后清洗烘干采用清洗烘干机组;

s9、外包装:利用金属探测仪对成品豆干进行检测,合格的豆干按不同规格分装并入库。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原材料制胚:将蛋白粉、植物油与水倒入进斩拌机中,高速斩拌均匀,即可得到豆胚,其中,斩拌机的转速为2500r/min,原材料在斩拌机中的斩拌时间为15min;原材料的质量分数如下:蛋白粉50-60%、植物油5-15%、水30-40%,所述蛋白粉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以及豌豆蛋白组成;

s2、豆胚冷藏处理:将得到的豆胚置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送入到冷库中进行冷藏过夜,其中,冷库采用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冷库中的温度为2℃;

s3、切胚处理:取出冷藏过夜的豆胚,利用分切机对其进行切块处理,分切过程中根据产品规格调节分切大小,分切之后得到豆块;

s4、卤制处理:将豆块放入到夹层锅中,并往夹层锅中加入卤制辅料与适量清水,卤制入味,其中,卤制时间为3h,夹层锅中的清水与豆块质量比为3.5:1;

s5、烘烤处理:取出卤制后的豆块,放入得到烘干机中进行烘烤处理,烘烤之后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其中,豆块烘烤的时间为50min,且烘干机中的烘烤温度调节为70℃;

s6、拌料处理: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拌料,拌制时先将粉状料和豆块加入到拌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再往拌料机中加入油状料继续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成品豆干;

s7、装袋:准备小型包装袋,利用自动包装机将成品豆干装袋并封口,其中,自动包装机封口温度95℃,自动包装机真空时间13s,封口之后对包装袋进行涨包检测;

s8、杀菌处理:将装有成品豆干的包装袋送入杀菌釜中进行高温杀菌,然后清洗烘干,其中,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110℃,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40min,且杀菌后清洗烘干采用清洗烘干机组;

s9、外包装:利用金属探测仪对成品豆干进行检测,合格的豆干按不同规格分装并入库。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磨豆干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原材料制胚:将蛋白粉、植物油与水倒入进斩拌机中,高速斩拌均匀,即可得到豆胚,其中,斩拌机的转速为3000r/min,原材料在斩拌机中的斩拌时间为10min;原材料的质量分数如下:蛋白粉50-60%、植物油5-15%、水30-40%,所述蛋白粉由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以及豌豆蛋白组成;

s2、豆胚冷藏处理:将得到的豆胚置于托盘中,然后将托盘送入到冷库中进行冷藏过夜,其中,冷库采用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冷库中的温度为4℃;

s3、切胚处理:取出冷藏过夜的豆胚,利用分切机对其进行切块处理,分切过程中根据产品规格调节分切大小,分切之后得到豆块;

s4、卤制处理:将豆块放入到夹层锅中,并往夹层锅中加入卤制辅料与适量清水,卤制入味,其中,卤制时间为4h,夹层锅中的清水与豆块质量比为4:1;

s5、烘烤处理:取出卤制后的豆块,放入得到烘干机中进行烘烤处理,烘烤之后在自然条件下冷却,其中,豆块烘烤的时间为40min,且烘干机中的烘烤温度调节为80℃;

s6、拌料处理: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拌料,拌制时先将粉状料和豆块加入到拌料机中,混合均匀后再往拌料机中加入油状料继续混合均匀,即可得到成品豆干;

s7、装袋:准备小型包装袋,利用自动包装机将成品豆干装袋并封口,其中,自动包装机封口温度100℃,自动包装机真空时间10s,封口之后对包装袋进行涨包检测;

s8、杀菌处理:将装有成品豆干的包装袋送入杀菌釜中进行高温杀菌,然后清洗烘干,其中,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120℃,高温杀菌的温度控制为30min,且杀菌后清洗烘干采用清洗烘干机组;

s9、外包装:利用金属探测仪对成品豆干进行检测,合格的豆干按不同规格分装并入库。

本发明,通过蛋白粉、植物油与水作为原材料进行制胚,使得制备的豆胚更具营养价值,同时,通过冷藏处理、卤制处理、烘烤处理与拌料处理等工艺,使得制备的豆干更加入味,口感更佳,通过装袋、杀菌处理与外包装等工艺,使得制备的豆干更加健康卫生,食用更加的安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