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61527发布日期:2020-08-25 18:45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保健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大,很多的年轻人没有时间等待茶叶的冲泡,因此若能将茶的冲泡方式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则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茶颗粒又名萃取茶、茶晶、速溶茶,是茶中精品、珍品,是制茶工艺的创新,它把饮茶提高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与茶叶相比,茶颗粒的便携性好、冲调方便、营养成分高、保健效果好。但目前的茶颗粒均是采用茶叶尤其是新鲜嫩叶为原材料,其原材料来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导致原材料成本较高,且只采用茶叶尤其是新鲜嫩叶为原材料制作的茶颗粒的营养成分、色泽及香味不够理想;此外,多数茶颗粒采用机械高温制作,不但投入成本大,加工出的茶颗粒营养流失较为严重,而且口感较差,加上其制作方法、工序及参数设计不合理,所制出的茶颗粒大多是生颗粒,其口感苦涩,且味道不够浓郁,色香味均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冲泡方式简单方便、口感好、减少营养成分流失的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茶颗粒,其特征在于由茶芽、茶梗、老茶叶制备而成。

作为优选,本发明中所述茶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茶芽25~40%、茶梗20~40%、老茶叶35~40%,各组分之和为100%。

作为优选,本发明中所述茶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含量为:茶芽35%、茶梗30%、老茶叶35%,各组分之和为100%。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茶芽、茶梗、老茶叶经发酵后制成熟茶的功效为:

熟茶具有清凉解热,暖胃提神,除湿理气,健脾助消化、促吸收的功效,可治中暑,干呕肚痛,驱除油腻。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主要步骤:

(1)原材料的选择和采摘: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茶树的茶芽、茶梗、老茶叶并进行采摘;

(2)冲洗、修剪:将采摘的茶芽、茶梗、老茶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过长的枝条修剪为3~8cm,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把水分晾干或晒干,然后进行渥堆、翻晾、保温保湿、遮盖等工艺,通过酶的作用反复发酵等工序制成,备用;

(3)第一次煎煮:将上述备用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的容器内进行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2~3小时;

(4)第一次过滤:将过滤装置放在容器上,用2~3层滤网铺在过滤装置上并固定好,把煎煮过的茶芽、茶梗、老茶叶以及茶汤一同过滤,过滤后的茶汤备用;

(5)第二次煎煮和过滤:把第一次过滤后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2~3小时,待煎好后,按第一次过滤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过滤;

(6)合并两次滤液、静置沉淀:将两次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滤液静置沉淀3~4小时;

(7)重复过滤:将步骤(6)中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然后静置沉淀,再过滤,如此重复2~3次;

(8)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当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15~1:1.25即可;

(9)干燥:在浓缩液温度约60℃时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将颗粒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低温干燥,温度约60℃;

(10)包装: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包装。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茶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适当容器为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茶树的茶芽、茶梗、老茶叶,尤其是老茶叶进行加工茶颗粒,其摒弃了只能使用新鲜嫩茶叶进行加工茶颗粒的传统观念,从而扩大了茶颗粒原材料的来源,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茶颗粒的生产(原材料)成本,其营养价值不但未降低,而且更加丰富了茶颗粒的营养成分,其色泽和香味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2)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工艺、合理的参数、低温制作,加工出的茶颗粒营养丰富、口感顺滑、温和厚重、香味浓郁、生津极快、口齿留香、回甘持久;该茶颗粒色香味俱全,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较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品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3)本发明茶颗粒为熟颗粒,其能在50℃以下(包括冷水)的水中迅速溶解,冲泡过程简洁、方便、卫生,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4)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和市场需求,可做成不同的规格及包装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配方:茶芽35%、茶梗30%、老茶叶35%

制法:(1)原材料的选择和采摘: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茶树的茶芽、茶梗、老茶叶并进行采摘;

(2)冲洗、修剪:将采摘的茶芽、茶梗、老茶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过长的枝条修剪为3~8cm,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把水分晾干或晒干,然后进行渥堆、翻晾、保温保湿、遮盖等工艺,通过酶的作用反复发酵等工序制成,备用;

(3)第一次煎煮:将上述备用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的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3小时;

(4)第一次过滤:将过滤装置放在容器上,用2层滤网铺在过滤装置上并固定好,把煎煮过的茶芽、茶梗、老茶叶以及茶汤一同过滤,过滤后的茶汤备用;

(5)第二次煎煮和过滤:把第一次过滤后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2小时,待煎好后,按第一次过滤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过滤;

(6)合并两次滤液、静置沉淀:将两次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滤液静置沉淀3小时;

(7)重复过滤:将步骤(6)中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然后静置沉淀,再过滤,如此重复3次;

(8)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当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15~1:1.25即可;

(9)干燥:在浓缩液温度约60℃时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将颗粒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低温干燥,温度约60℃;

(10)包装: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包装。

实施例2

配方:茶芽25%、茶梗40%、老茶叶35%

制备方法:(1)原材料的选择和采摘: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茶树的茶芽、茶梗、老茶叶并进行采摘;

(2)冲洗、修剪:将采摘的茶芽、茶梗、老茶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过长的枝条修剪为3~8cm,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把水分晾干或晒干,然后进行渥堆、翻晾、保温保湿、遮盖等工艺,通过酶的作用反复发酵等工序制成,备用;

(3)第一次煎煮:将上述备用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的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2小时;

(4)第一次过滤:将过滤装置放在容器上,用3层滤网铺在过滤装置上并固定好,把煎煮过的茶芽、茶梗、老茶叶以及茶汤一同过滤,过滤后的茶汤备用;

(5)第二次煎煮和过滤:把第一次过滤后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3小时,待煎好后,按第一次过滤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过滤;

(6)合并两次滤液、静置沉淀:将两次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滤液静置沉淀4小时;

(7)重复过滤:将步骤(6)中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然后静置沉淀,再过滤,如此重复3次;

(8)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当滤液浓缩至密度为1:1.15~1:1.25即可;

(9)干燥:在浓缩液温度约60℃时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将颗粒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低温干燥,温度约60℃;

(10)包装: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包装。

实施例3

配方:茶芽40%、茶梗20%、老茶叶40%

制备方法:(1)原材料的选择和采摘:选择无病虫害、无霉变茶树的茶芽、茶梗、老茶叶并进行采摘;

(2)冲洗、修剪:将采摘的茶芽、茶梗、老茶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并将过长的枝条修剪为3~8cm,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把水分晾干或晒干,然后进行渥堆、翻晾、保温保湿、遮盖等工艺,通过酶的作用反复发酵等工序制成,备用;

(3)第一次煎煮:将上述备用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的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10,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3小时;

(4)第一次过滤:将过滤装置放在容器上,用3层滤网铺在过滤装置上并固定好,把煎煮过的茶芽、茶梗、老茶叶以及茶汤一同过滤,过滤后的茶汤备用;

(5)第二次煎煮和过滤:把第一次过滤后的茶芽、茶梗、老茶叶放在适当不锈钢材质容器内进行第二次文火低温煎煮,茶芽、茶梗、老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6,在煎煮过程中随时进行翻动,煎煮2小时,待煎好后,按第一次过滤的方法进行第二次过滤;

(6)合并两次滤液、静置沉淀:将两次滤液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滤液静置沉淀4小时;

(7)重复过滤:将步骤(6)中静置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过滤,然后静置沉淀,再过滤,如此重复3次;

(8)浓缩:将滤液进行浓缩,当滤液浓缩至为密度1:1.15~1:1.25即可;

(9)干燥:在浓缩液温度约60℃时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将颗粒放入真空干燥箱进行低温干燥,温度约60℃;

(10)包装: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包装。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