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7614发布日期:2020-09-29 17:5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牛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乳蛋白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乳脂肪多为短链和中链脂肪酸,极易被人体吸收;钾、磷、钙等矿物质配比合理,易于人体吸收。

目前,牛奶生产加工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1.原奶需要过滤,目前使用的过滤设备不易拆装清洗,同时无法防止原奶中杂质堵塞滤孔,造成牛奶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2.原奶与其他辅料混合时很多使用竖轴搅拌设备混合,竖轴搅拌设备不易将混合箱内沉淀混合均匀,同时原奶有一定附着性,混合箱内壁易附着原奶材料。

3.牛奶加热消毒后需要快速冷却,目前使用快速冷却方法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描述问题。

本发明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支撑座、散热支撑板、固定板、混合箱、过滤装置,支撑座顶部前后侧均固竖直固定连接有散热支撑板,散热支撑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合箱,混合箱内左右两侧中心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左侧延伸至混合箱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连接轴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混合箱中心位置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网,混合箱顶部对应隔网之间中心位置设有添加管,连接轴上端位于隔网之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一号搅拌组件,混合箱内部位于隔网之间左右两侧等距离依次设有一号滑槽,混合箱内部中心位置上下端均水平转动连接有二号搅拌组件,混合箱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与混合箱通过管道连接相通,承载板左侧竖直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从动轴上端驱动齿轮与过滤装置内部传动连接,从动轴底部延伸至承载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且从动轴下端锥形齿轮与连接轴位于混合箱外侧锥形齿轮啮合卡接,支撑座顶部左右两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板,支架板之间安装有管道输送冷却组件,管道输送冷却组件与混合箱之间连接相通,支撑座右侧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固定板上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伺服电机与连接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板下端对应散热支撑板之间位置安装有扇叶,散热支撑板外侧设有散热板,固定板对应扇叶处设有多个通孔,扇叶中心轴转接在固定板上端,且中心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同步轮,扇叶中心轴上端同步轮与伺服电机输出轴上端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二号搅拌组件还包括有转轴、搅拌轮,转轴上端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搅拌轮,搅拌轮在转轴上端对称相对设置,转轴水平转动连接在混合箱上下端,转轴靠近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且转轴上端锥形齿轮与连接轴中心位置上端锥形齿轮啮合卡接,添加管上端开口处卡合有管盖。

优选的,一号搅拌组件还包括有固定杆、一号连接杆、滚轴、刮板、横杆、二号连接杆,连接轴上端位于隔网之间左右两侧四周从左至右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末端均铰接有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末端转动连接有滚轴,一号连接杆对应一号滑槽卡接,滚轴底部与一号滑槽内壁相接,一号连接杆之间中心位置以及固定杆之间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中心位置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刮板与混合箱内壁相接。

优选的,过滤装置还包括有下支撑筒、盖板、密封圈、进料口、外齿圈、过滤组件、摩擦杆、丝杆、上支撑筒、防护盒,下支撑筒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盒,防护盒内部位于下支撑筒正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筒,上支撑筒顶部开口处卡合有盖板,盖板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料口,进料口连接有牛奶原料输送管,盖板底部内侧与支撑筒卡合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下支撑筒上端以及上支撑筒下端均设有二号滑槽,二号滑槽之间卡接有外齿圈,外齿圈上下端均设有环形滑块,滑块与二号滑槽对应卡接,外齿圈顶部四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丝杆,外齿圈中心位置卡接有过滤组件,且过滤组件上端套接在丝杆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下支撑筒内壁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杆,摩擦杆靠近下支撑筒中心位置一端固定连接有凸齿,从动轴顶部延伸至防护盒内部与防护盒顶部转动连接,从动轴位于防护盒内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外齿圈啮合卡接,下支撑筒底部与混合箱之间通过导管连接相通。

优选的,过滤组件还包括有外环板、过滤框、滤筒、滤管,过滤框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环板,外环板顶部四周中心均设有空心圆槽,空心圆槽与丝杆对应卡接,丝杆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过滤框底部中心设有缺口,缺口处上端固定连接有滤筒,滤筒缺口朝下,滤筒顶部以及四周设有滤网,过滤框呈圆柱状,外侧中心位置等距离依次转接有滤管,滤管之间紧密相邻设置,且滤管外侧为滤网状,滤管外侧等距离依次设有凹槽,摩擦杆上端凸齿与凹槽对应卡接。

优选的,管道输送冷却组件还包括有出料管、抽液泵、分流管、蛇形管、冷却管、出料管,支架板位于支撑座同一侧之间均安装固定有分流管,分流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蛇形管,蛇形管上端套接固定有冷却管,冷却管左右两侧与蛇形管相接处密封处理,冷却管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连接外侧常温水,冷却管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管道输送至需要热水处,支撑座左侧分流管上端与混合箱之间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上端安装有抽液泵,支撑座右侧分流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出料管上端均安装有电动阀。

优选的,混合箱右侧上端安装有控制器,控制器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混合箱右侧位于控制器下端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混合箱右侧内壁安装有电加热板,控制器与电加热板、温度感应器之间电连接。

优选的,一种牛奶,包括:1l原奶配有1-2g乳酸菌、3-5g大麦粉、浓缩苹果汁1-2g、果葡萄浆6-8g、琼脂0.1-0.2g、果胶0.05-0.07g、海藻酸钠1.5-2g,采用酸奶发酵剂与原奶混合时,原奶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大麦粉与原奶混合时,原奶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浓缩苹果汁1-2g、果葡萄浆6-8g、琼脂0.1-0.2g、果胶0.05-0.07g、海藻酸钠1.5-2g原奶温度控制在50-55摄氏度。

优选的,一种制备牛奶的方法,包括:将伺服电机打开,伺服电机带动扇叶以及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二号搅拌组件以及一号搅拌组件转动,同时连接轴带动从动轴转动,将原奶通过原奶输送管对准进料口输送进入上支撑筒与下支撑筒之间,原奶通过过滤框顶部落下,同时过滤框跟随外齿圈转动,原奶通过过滤框外侧滤管以及滤筒过滤杂质后通过导管进入混合箱,一号搅拌组件以及二号搅拌组件对原奶搅拌,同时将添加管顶部管盖打开,然后将辅料放入混合箱,使得辅料与原奶混合,混合时打开电加热板,温度控制在45度左右,使得牛奶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完成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板加热至85度左右进行杀菌,通过温度感应器感应温度高低,当温度高或者低时反馈给控制器内单片机,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开关电加热板加热温度,加热混合完成后关闭电加热板,打开抽液泵以及出料管、下料管上端电动阀,同时冷却管内常温水通过上下端进水口、出水口流动,当牛奶进入蛇形管时,常温水快速吸热,同时扇叶转动吹风,使得加热消毒的牛奶快速散热,最后牛奶通过出料管出料灌装。

有益效果:

1.伺服电机启动后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通过驱动齿轮带动外齿圈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组件转动,原奶在过滤框内即可实现均质搅拌,同时滤管与摩擦杆依次接触摩擦,从而使得滤管转动,滤管转动的过程中防止杂质堵塞滤管上端滤孔,同时过滤框底部上端设有倒置的滤筒,进一步防止过滤组件被堵塞,需要拆卸清洗时,将盖板拆开,然后拧动丝杆上端螺母,然后将过滤组件拆下清洗,非常方便。

2.连接轴转动过程中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搅拌轮水平转动,同时连接轴带动一号搅拌组件垂直转动,同时刮板可将混合箱壁面附着的奶刮下,使得混合箱内的奶混合更加均匀,通过添加管可添加辅料,同时隔网可拦截辅料快速飘出至混合箱两端,从而使得二号搅拌组件能够将辅料充分搅匀后再与牛奶融合。

3.蛇形管外侧与冷却管内的水接触面积更大,同时扇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对准散热支撑板之间形成通道吹风,通道两侧形成对流,使得消毒加热后的牛奶快速冷却。

4.一种牛奶,采用1升原奶中配有3-5g大麦粉、1-2g浓缩苹果汁,大麦粉富含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作为重要的营养素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其中比较典型的功效润肠通便,有助于消化,同时大麦粉还能够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而浓缩苹果汁能够改善身体机能,补充营养,减少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过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下支撑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混合箱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3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蛇形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支撑座1、散热支撑板2、固定板3、通孔301、扇叶302、伺服电机303、混合箱4、添加管41、连接轴42、一号滑槽43、过滤装置5、上支撑筒51、盖板52、密封圈53、进料口54、外齿圈55、过滤组件56、摩擦杆57、丝杆58、下支撑筒、防护盒510、从动轴6、驱动齿轮61、管道输送冷却组件7、出料管71、抽液泵72、分流管73、蛇形管74、冷却管75、出料管76、支架板8、一号搅拌组件9、固定杆91、一号连接杆92、滚轴93、刮板94、横杆95、二号连接杆96、二号搅拌组件10、转轴1001、搅拌轮1002、隔网11、温度传感器12、控制器13、电加热板14、外环板15、过滤框16、滤筒17、滤管18、凹槽181、二号滑槽19、滑块20、承载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一种牛奶、牛奶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包括支撑座1、散热支撑板2、固定板3、混合箱4、过滤装置5,支撑座1顶部前后侧均固竖直固定连接有散热支撑板2,散热支撑板2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混合箱4,混合箱4内左右两侧中心位置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2,连接轴42左侧延伸至混合箱4外侧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连接轴42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混合箱4中心位置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网11,混合箱4顶部对应隔网11之间中心位置设有添加管41,连接轴42上端位于隔网11之间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一号搅拌组件9,混合箱4内部位于隔网11之间左右两侧等距离依次设有一号滑槽43,混合箱4内部中心位置上下端均水平转动连接有二号搅拌组件10,混合箱4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1,承载板21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与混合箱4通过管道连接相通,承载板21左侧竖直转动连接有从动轴6,从动轴6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1,从动轴6上端驱动齿轮61与过滤装置5内部传动连接,从动轴6底部延伸至承载板21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且从动轴6下端锥形齿轮与连接轴42位于混合箱4外侧锥形齿轮啮合卡接,支撑座1顶部左右两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板8,支架板8之间安装有管道输送冷却组件7,管道输送冷却组件7与混合箱4之间连接相通,支撑座1右侧竖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

其中:固定板3上端安装有伺服电机303,伺服电机303输出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伺服电机303与连接轴42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固定板3下端对应散热支撑板2之间位置安装有扇叶302,散热支撑板2外侧设有散热板,固定板3对应扇叶302处设有多个通孔301,扇叶302中心轴转接在固定板3上端,且中心轴上端固定连接有同步轮,扇叶302中心轴上端同步轮与伺服电机303输出轴上端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扇叶302对应散热支撑板2之间通道扇风,通孔301与散热支撑板2之间形成的通道形成对流,扇叶302转动后散热效果更佳。

其中:二号搅拌组件10还包括有转轴1001、搅拌轮1002,转轴1001上端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搅拌轮1002,搅拌轮1002在转轴1001上端对称相对设置,转轴1001水平转动连接在混合箱4上下端,转轴1001靠近连接轴42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且转轴1001上端锥形齿轮与连接轴42中心位置上端锥形齿轮啮合卡接,添加管41上端开口处卡合有管盖,原奶均质后,打开混合箱4顶部添加管41上端管盖,然后加入乳酸菌(1-2g/l),盖上管盖然后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温度至40摄氏度搅拌几分钟,再打开添加管41管盖加入大麦粉(3-5g/l)、浓缩苹果汁(1-2g/l)、果葡萄浆(6-8g/l)、琼脂(0.1-0.2g/l)、果胶(0.05-0.07g/l)、海藻酸钠(1.5-2g/l),盖上管盖然后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温度至50摄氏度通过搅拌轮1002搅拌20-30分钟左右,搅拌轮1002水平转动可以快速将加入的辅料与原奶混合,同时隔网11可拦截辅料快速飘出至混合箱4两端,从而使得二号搅拌组件10能够将辅料充分搅匀后再与牛奶融合。

其中:一号搅拌组件9还包括有固定杆91、一号连接杆92、滚轴93、刮板94、横杆95、二号连接杆96,连接轴42上端位于隔网11之间左右两侧四周从左至右等距离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1,固定杆91末端均铰接有一号连接杆92,一号连接杆92末端转动连接有滚轴93,一号连接杆92对应一号滑槽43卡接,滚轴93底部与一号滑槽43内壁相接,一号连接杆92之间中心位置以及固定杆之间中心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横杆95,横杆95中心位置之间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杆96,一号连接杆92末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刮板94,刮板94与混合箱4内壁相接。

其中:过滤装置5还包括有下支撑筒51、盖板52、密封圈53、进料口54、外齿圈55、过滤组件56、摩擦杆57、丝杆58、上支撑筒59、防护盒510,下支撑筒51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盒510,防护盒510内部位于下支撑筒51正上端固定连接有上支撑筒59,上支撑筒59顶部开口处卡合有盖板52,盖板52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料口54,进料口54连接有牛奶原料输送管,盖板52底部内侧与支撑筒51卡合处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3,下支撑筒51上端以及上支撑筒59下端均设有二号滑槽19,二号滑槽19之间卡接有外齿圈55,外齿圈55上下端均设有环形滑块20,滑块20与二号滑槽19对应卡接,外齿圈55顶部四周均竖直固定连接有丝杆58,外齿圈55中心位置卡接有过滤组件56,且过滤组件56上端套接在丝杆58上端通过螺母固定,下支撑筒51内壁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摩擦杆57,摩擦杆57靠近下支撑筒51中心位置一端固定连接有凸齿,从动轴6顶部延伸至防护盒510内部与防护盒510顶部转动连接,从动轴6位于防护盒510内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61,且驱动齿轮61与外齿圈55啮合卡接,下支撑筒51底部与混合箱4之间通过导管连接相通,连接轴42带动一号搅拌组件9垂直转动,同时刮板94可将混合箱4壁面附着的奶刮下,使得混合箱4内的奶混合更加均匀。

其中:过滤组件56还包括有外环板15、过滤框16、滤筒17、滤管18,过滤框16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外环板15,外环板15顶部四周中心均设有空心圆槽,空心圆槽与丝杆58对应卡接,丝杆58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过滤框16底部中心设有缺口,缺口处上端固定连接有滤筒17,滤筒17缺口朝下,滤筒17顶部以及四周设有滤网,过滤框16呈圆柱状,外侧中心位置等距离依次转接有滤管18,滤管18之间紧密相邻设置,且滤管18外侧为滤网状,滤管18外侧等距离依次设有凹槽181,摩擦杆57上端凸齿与凹槽181对应卡接,伺服电机303启动后带动连接轴42转动,连接轴42带动从动轴6转动,从动轴6通过驱动齿轮61带动外齿圈55转动,从而带动过滤组件56转动,原奶在过滤框16内即可实现均质搅拌,同时滤管18与摩擦杆17依次接触摩擦,从而使得滤管18转动,滤管18转动的过程中防止杂质堵塞滤管18上端滤孔,同时过滤框16底部上端设有倒置的滤筒17,进一步防止过滤组件56被堵塞,需要拆卸清洗时,将盖板52拆开,然后拧动丝杆58上端螺母,然后将过滤组件56拆下清洗,非常方便。

其中:管道输送冷却组件7还包括有出料管71、抽液泵72、分流管73、蛇形管74、冷却管75、出料管76,支架板8位于支撑座1同一侧之间均安装固定有分流管73,分流管7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组蛇形管74,蛇形管74上端套接固定有冷却管75,冷却管75左右两侧与蛇形管74相接处密封处理,冷却管75左侧上端设有进水口,连接外侧常温水,冷却管75右侧下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管道输送至需要热水处,支撑座1左侧分流管73上端与混合箱4之间连接有出料管71,出料管71上端安装有抽液泵72,支撑座1右侧分流管73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76,进料管71、出料管76上端均安装有电动阀,蛇形管74外侧与冷却管75内的水接触面积更大,同时扇叶302通过伺服电机303带动对准散热支撑板2之间形成通道吹风,通道两侧形成对流,使得消毒加热后的牛奶快速冷却。

其中:混合箱4右侧上端安装有控制器13,控制器13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混合箱4右侧位于控制器13下端安装有温度感应器12,混合箱4右侧内壁安装有电加热板14,控制器13与电加热板14、温度感应器12之间电连接,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加热,当温度高于或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感应器12反馈信号给控制器13内单片机,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板14通电开关。

其中:伺服电机303、抽液泵72、电动阀、控制器13、电加热板14、温度感应器12均连接外部电源。

其中:一种牛奶,采用1l原奶配有1-2g乳酸菌、3-5g大麦粉、浓缩苹果汁1-2g、果葡萄浆6-8g、琼脂0.1-0.2g、果胶0.05-0.07g、海藻酸钠1.5-2g,采用酸奶发酵剂与原奶混合时,原奶温度控制在40摄氏度,大麦粉与原奶混合时,原奶温度应控制在50摄氏度,搅拌30分钟左右,浓缩苹果汁1-2g、果葡萄浆6-8g、琼脂0.1-0.2g、果胶0.05-0.07g、海藻酸钠1.5-2g与原奶混合时,温度控制在50-55摄氏度,搅拌20分钟左右,大麦粉富含非常丰富的膳食纤维,而膳食纤维作为重要的营养素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其中比较典型的功效润肠通便,有助于消化,同时大麦粉还能够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而浓缩苹果汁能够改善身体机能,补充营养,减少心脏病和动脉硬化的几率。

其中:一种制备牛奶的方法,包括:将伺服电机303打开,伺服电机303带动扇叶302以及连接轴42转动,连接轴42带动二号搅拌组件10以及一号搅拌组件9转动,同时连接轴42带动从动轴6转动,将原奶通过原奶输送管对准进料口54输送进入上支撑筒59与下支撑筒51之间,原奶通过过滤框16顶部落下,同时过滤框16跟随外齿圈15转动,原奶通过过滤框16外侧滤管18以及滤筒17过滤杂质后通过导管进入混合箱4,一号搅拌组件9以及二号搅拌组件10对原奶搅拌,同时将添加管41顶部管盖打开,然后将辅料放入混合箱4,使得辅料与原奶混合,混合时打开电加热板14,温度控制在45度左右,使得牛奶混合更加均匀,混合完成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加热至85度左右进行杀菌,通过温度感应器12感应温度高低,当温度高或者低时反馈给控制器13内单片机,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开关电加热板14加热温度,加热混合完成后关闭电加热板14,打开抽液泵72以及出料管71、下料管76上端电动阀,同时冷却管75内常温水通过上下端进水口、出水口流动,当牛奶进入蛇形管74时,常温水快速吸热,同时扇叶302转动吹风,使得加热消毒的牛奶快速散热,最后牛奶通过出料管76出料灌装。

工作原理:首先将伺服电机303打开,伺服电机303带动扇叶302以及连接轴42转动,连接轴42带动二号搅拌组件10以及一号搅拌组件9转动,同时连接轴42带动从动轴6转动,将原奶通过原奶输送管对准进料口54输送进入上支撑筒59与下支撑筒51之间,原奶通过过滤框16顶部落下,同时过滤框16跟随外齿圈15转动,原奶通过过滤框16外侧滤管18以及滤筒17过滤杂质后通过导管进入混合箱4,一号搅拌组件9以及二号搅拌组件10对原奶搅拌,然后打开混合箱4顶部添加管41上端管盖,然后加入乳酸菌(1-2g/l),盖上管盖然后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温度至40摄氏度搅拌几分钟,再打开添加管41管盖加入大麦粉(3-5g/l)、浓缩苹果汁(1-2g/l)、果葡萄浆(6-8g/l)、琼脂(0.1-0.2g/l)、果胶(0.05-0.07g/l)、海藻酸钠(1.5-2g/l),盖上管盖然后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温度至50摄氏度通过搅拌轮1002搅拌20-30分钟左右,牛奶与辅料混合完成后,通过控制器13控制电加热板14加热至85度左右进行杀菌,通过温度感应器12感应温度高低,当温度高或者低时反馈给控制器13内单片机,然后通过单片机控制开关电加热板14加热温度,加热混合完成后关闭电加热板14,打开抽液泵72以及出料管71、下料管76上端电动阀,同时冷却管75内常温水通过上下端进水口、出水口流动,当牛奶进入蛇形管74时,常温水快速吸热,同时扇叶302转动吹风,使得加热消毒的牛奶快速散热,最后牛奶通过出料管76出料灌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