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制作饮料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5640发布日期:2020-11-27 12:5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制作饮料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开始追求营养、天然、回归大自然的饮品,因此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传统主流饮料开始不受欢迎,纯果汁饮科、含乳饮料、蔬菜汁、茶饮料等多种品类迅速崛起。其中,天然花卉饮料因具有不喷农药,无污染,原色原味等优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研究表明花卉中含有芳香物质、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美容、舒缓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采用花卉制作的饮料不仅颜色、香味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滋润肌肤、美容养颜和提神明目等多种保健功效,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对于我国种类丰富的食用花卉而言,目前市场上的花卉饮料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花色单一,口味单调。因此可增加研究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花卉饮料。茶叶拼配由来己久,是将产地、季节、等级、工艺等不同的茶,按一定的比例拼配,以稳定、提升茶叶品质。过去的茶叶拼配基本限于同类茶之间进行。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茶叶拼配出现突破传统思路和方法的苗头,将花卉与不同茶叶进行拼配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进展,同时将花卉与茶叶制成的拼配茶进一步的加工而饮料不仅饮用方便,而且有可能打破市场上饮料单一的现状。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属于完全花,两性虫媒花,花冠由5~9片花瓣组成,花瓣多为白色,小部分为浅黄或粉红色。茶树花具有“寿命短,花期长,开花多,结实少”的特点,花芽在6~7月开始分化,一般在9~12月陆续开放,南方茶区温度较高可延长至次年2~3月。茶树花曾一度被视为茶叶生产中的废弃物,在生产中常常被修剪或任其自生自灭,随着人们对茶树花的深入认识,研究发现茶树花营养丰富,富含茶多糖、茶多酚、茶皂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和茶叶相似的组成成分,具有抑菌、抗炎、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茶树花中的水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茶叶。若将废弃物茶树花充分利用,不仅能促进来年茶叶的增产,而且能解决人力物力等资源闲置问题,增加茶农的收入,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此外更能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此外,茶树花中农残含量较低,与茶叶相比,茶树花更加卫生、安全。因此茶树花非常适合与茶叶拼配制得拼配茶,进一步的加工成饮料。技术实现要素:茶多酚从茶树花和茶叶中溶出后,在水中及其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质,如何使其在饮料中变得稳定业界并没有有效方法。发明人在加工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饮料时引入了稳定剂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能够把茶多酚包裹在其中,使其变得稳定,有效的解决了饮料中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饮料的保质期。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题之一是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制作饮料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10~30份、白砂糖5~15份、稳定剂0.015~0.03份、抗坏血酸钠0.015~0.03份、水500~800份。所述稳定剂为壳聚糖或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所述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2g壳聚糖加入100~200ml质量分数为1~2%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配成壳聚糖-醋酸溶液,用0.01~0.02mol/l的naoh调节溶液ph为4~5,加入1~3g三聚磷酸钠,搅拌反应30~60min后,将溶液倒入离心管中置于冷冻离心机中以9000~10000r/min的速度离心20~30min,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下层沉淀物经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后-20℃冷藏保存,离心速度3000~5000r/min,即得所述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壳聚糖作为自然界唯一的碱性多糖,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其带正电的游离氨基易于获得,因此可与许多带负电荷的聚合物发生反应。本发明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壳聚糖纳米载体,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不仅能避免使用对生物有毒的化学交联剂和乳化剂,而且还可以降低所包封物质损坏的可能性,能得到稳定性好,坚固的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采用三聚磷酸钠对壳聚糖进行离子诱导凝胶化,带有阳离子的壳聚糖与带有阴离子的三聚磷酸钠在适宜条件下交联形成纳米粒。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1~4):(1~4):(1~4):(1~4)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优选的,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2:1:1:1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90~100℃水中浸提30~60min;浸提结束后过滤,得到茶树花滤液;(2)待滤液冷却至25~30℃、3000~5000r/min离心10~15min,取上清液备用;(3)将备用的上清液加入配料缸中,依次加入白砂糖、稳定剂、抗坏血酸钠,搅拌均匀,将上述配制的液体通过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杂质后得滤液;(4)将滤液灌入包装瓶中,在120~130℃条件下灭菌10~15min;即得所述茶树花饮料。所述微孔滤膜孔径0.8~1.0um。所述茶树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待露水干后采摘花蕾期或开放期的茶树花,残花、烂花不采;s2萎凋:茶树花以2~3cm的厚度摊在干净的地方,25~30℃的室内自然萎调4~6h;s3杀青:将萎凋的茶树花杀青,杀青后茶树花含水量为45%~50%;s4揉捻:杀青后的茶树花放入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空压力)揉捻5~8min,再轻压揉捻7~10min,逐步加压揉捻12~15min,随后减压揉捻7~10min;s5渥堆:根据捻揉后茶树花的含水量,适量喷洒水分,保证茶树花含水量在60~70%,将茶树花置于温度为20~30℃、湿度为55~78%的环境下,渥堆5~20h,得渥堆茶树花;s6干燥:将渥堆茶树花自然冷却至20~30℃后,单层平摊在托盘内,置于茶叶烘焙机内,85~95℃烘干0.5~1.5h后,将茶树花自然冷却至20~30℃,再以85~95℃烘干2~4h,即得所述茶树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饮料中添加稳定剂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能够把茶多酚包裹在其中,使其变得稳定,有效的解决了饮料中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茶树花饮料的保质期。(2)本发明采用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进行拼配制备饮料,通过改变拼配比例,得到了茶褐素含量较高的拼配茶,以及饮料中茶多酚含量高。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各原料来源:茶树花:选择藏茶树花,产地,西藏。藏茶:产地,西藏。红茶:产地,福建。绿茶:产地,福建壳聚糖:cas;9012-76-4,食品级,购于山东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聚磷酸:cas号;7758-29-4,购于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抗坏血酸钠:cas;134-03-2,食品级,购于山东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例1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20份、白砂糖10份、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0.015份、抗坏血酸钠0.015份、水500份。所述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1g壳聚糖加入100ml质量分数为1%醋酸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配成壳聚糖-醋酸溶液,用0.01mol/l的naoh调节溶液ph为5,加入3g三聚磷酸钠,搅拌反应30min后,将溶液倒入离心管中置于冷冻离心机中以9000r/min的速度离心30min,将上清液与沉淀物分离,下层沉淀物经去离子水洗涤离心3次后-20℃冷藏保存,即得所述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2:1:1:1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在100℃水中浸提60min;浸提结束后过滤,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滤液;(2)待滤液冷却至25℃、5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备用;(3)将备用的上清液加入配料缸中,依次加入白砂糖、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抗坏血酸钠,搅拌均匀,将上述配制的液体通过微孔滤膜过滤,除去杂质后得滤液;(4)将滤液灌入包装瓶中,在120℃条件下灭菌10min;即得所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饮料。所述微孔滤膜孔径0.8um。所述茶树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待露水干后采摘花蕾期或开放期的茶树花,残花、烂花不采;s2萎凋:茶树花以2cm的厚度摊在干净的地方,25℃的室内自然萎调5h;s3杀青:将萎凋的茶树花杀青,在微波频率为2000mhz、功率5kw的茶叶微波杀青机杀青(南京澳润微波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并市售)传送带上,调节无级变速调节器到f=9,传送速度0.83米/分,杀青时间3分20秒,杀青后茶树花含水量为45%;s4揉捻:杀青后的茶树花放入揉捻机(6cr-40型茶叶揉捻机)揉捻,先不加压(空压力)揉捻6min,再轻压揉捻8min,逐步加压揉捻13min,随后减压揉捻8min;s5渥堆:根据捻揉后茶树花的含水量,喷洒水分,保证茶树花含水量在65%,将茶树花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65%的环境下,渥堆15h,得渥堆茶树花;s6干燥:将渥堆茶树花自然冷却至25℃后,单层平摊在托盘内,置于茶叶烘焙机内,90℃烘干1h后,将茶树花自然冷却至25℃,再以85℃烘干2h,即得所述茶树花。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仅仅在于: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20份、白砂糖10份、壳聚糖0.015份、抗坏血酸钠0.015份、水500份。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仅仅在于: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1:2:1:1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仅仅在于: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1:1:2:1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仅仅在于: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由下述方法制备:将干燥后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质量比为1:1:1:2的比例均匀混合,得到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散茶,将得到的上述散茶经过蒸压成型,制成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唯一区别仅仅在于:一种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制作而成的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20份、白砂糖10份、抗坏血酸钠0.015份、水500份。测试例1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中茶褐素含量测定对实施例2-5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进行测定。测试方法:参考“杨妍,彭春秀,刘华戎,盛军,龚加顺.普洱茶中茶褐素含量的紫外光谱法测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33(07):1850-1856.”中普洱茶中茶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测试,选取>50000da茶褐素为对照品。茶褐素的计算公式如下:表1茶褐素含量测定测试结果样品茶褐素含量(%)实施例28.54实施例35.21实施例45.35实施例54.86本发明人筛选了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的拼配最佳比例,发现当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2:1:1:1的质量比拼配时,其茶褐素含量显著优于其它拼配比。测试例2: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拼配茶饮料中茶多酚稳定性测定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进行测试测试方法: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参照gb/t8314-2002;放置60天后再次测定饮料中茶多酚含量,观测其茶多酚含量变化。表2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变化测定比较实施例1~2和对比例1的测试数据,实施例1茶树花饮料中添加了稳定剂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饮料放置60天后其茶多酚含量仅下降了3.3%,显著的抑制了茶多酚氧化变质。其原因在于,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能够把茶多酚包裹在其中,使其变得稳定。实施例1的茶树花、藏茶、红茶、绿茶按照2:1:1:1的质量比拼配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质量比拼配。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技术领域
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