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鱼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954发布日期:2021-02-03 13:3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杀鱼机。


背景技术:

[0002]
杀鱼机是专用于对鱼类水产品进行去鳞、破肚等作业的机器,机器的使用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且提高宰杀效率。如公开号为cn103250777a的中国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杀鱼机,涉及鱼的传送加工设备,该杀鱼机可对鱼进行宰杀和切割作业。
[0003]
现有的杀鱼机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不足:
[0004]
一是对于清江鱼、鲶鱼等无鳞鱼的宰杀效果不好,由于无鳞鱼一般比有鳞鱼更黏滑,采用目前的杀鱼机宰杀无鳞鱼时,杀鱼机难以将鱼向前推进,鱼容易堵塞在机器中而出现卡鱼的现象;二是目前的杀鱼机大多针对传统的四大家鱼,而这几种鱼类体形相对扁平,从而导致杀鱼机不方便用于宰杀体形较宽、较圆的鱼。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杀鱼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杀鱼机对无鳞鱼破开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设计一种杀鱼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间隔设有两组上下相对置的上传送机构和下传送机构,所述上传送机构为履带式输送线、辊式输送线或带式输送线,所述下传送机构也为履带式输送线、辊式输送线或带式输送线,且所述履带式输送线、辊式输送线、带式输送线的的外周面形成环形凹槽;
[0008]
在所述上传送机构或下传送机构的末端还设有破鱼装置,所述破鱼装置包括v形板,所述上传送机构、v形板和下传送机构之间形成破鱼通道,在所述v形板中间设有切刀,所述切刀局部位于所述破鱼通道中,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上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以及切刀的动力装置。
[0009]
优选的,所述履带式输送线、辊式输送线、带式输送线的外周面为粗糙面或设有粗糙层。
[0010]
优选的,在所述破鱼通道前端设有连通到所述破鱼通道的进鱼通道,在所述破鱼通道后端设有连通到所述破鱼通道的出鱼通道,所述进鱼通道前部以及出鱼通道后部均位于所述机架上的壳体之外。
[0011]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所述上传送机构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下传送机构的第二电机和用于驱动所述切刀的第三电机。
[0012]
优选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到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和按键模块。
[0013]
优选的,所述上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和v形板均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破鱼通道为倾斜通道。
[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5]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鱼机采用履带式输送线配合辊式输送线形成破鱼通道,摩擦力强劲,适于将十分黏滑的无鳞鱼在破鱼通道中向前传输,不会出现鱼堆挤在破鱼通道中造成的卡鱼现象。
[0016]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鱼机中的破鱼通道由上传送机构和下传送机构外周的环形凹槽限定形成,适于宰杀较宽、较圆的鱼。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杀鱼机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杀鱼机一实施例侧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杀鱼机一实施例主视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杀鱼机一实施例中下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杀鱼机一实施例的电路框图。
[0022]
图中,各标号示意为:机架1、壳体11、上传送机构2、第一链条21、第一主动链轮22、第一从动链轮23、履带块24、第一转轴25、第二转轴26、第一电机27、第二链条28、环形凹槽29、下传送机构3、支撑板31、底板311、肋板312、辊子32、扩径部321、第二主动链轮322、环形凹槽33、第三链条34、第二电机35、第四链条36、立杆37、破鱼装置4、v形板41、l形支撑板42、加强板421、切刀43、第三电机44、破鱼通道5、进鱼通道51、出鱼通道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5]
实施例1:
[0026]
一种杀鱼机,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
[0027]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杀鱼机包括机架1,机架1外周设有壳体11,机架1用于安装并支撑杀鱼机上其余各机构。
[0028]
如图2所示,在机架1上间隔设有两组上下相对置的上传送机构2和下传送机构3,在本实施例中,上传送机构2为履带式输送线,下传送机构3为辊式输送线,履带式输送线和辊式输送线的外周面形成环形凹槽,从而可将鱼沿环形凹槽向前推送。
[0029]
如图2和图3所示,上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链条21,第一链条2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主动链轮22和第一从动链轮23,第一链条21的每一个链节外侧设有履带块24,每一个履带
块24的外侧均为凹槽状,从而整个履带式输送线的外周面形成环形凹槽29。
[0030]
在机架1左右两侧的支撑立板之间设有分别用于安装第一主动链轮22和第一从动链轮23的第一转轴25和第二转轴26,在机架1顶部支撑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电机27,第一电机27通过第二链条28和第一转轴25上安装的链轮驱动第一转轴25,从而带动整个履带式输送线回转,在图2中,履带式输送线沿顺时针回转。
[0031]
如图2-4所示,下传送机构3包括左右两侧的支撑板31,在两侧的支撑板31之间设有多个辊子32,辊子32两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支撑板上,且辊子32靠近端部位置为扩径部321,从而辊式输送线的外周面形成环形凹槽33;相邻辊子之间在端部通过第三链条34驱动连接,并在最前方的辊子32端部设有第二主动链轮322,在机架底部设有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通过第四链条36驱动第二主动链轮322,从而带动整个辊式输送线回转,在图2中,辊式输送线中的各辊子均沿逆时针转动。
[0032]
支撑板31底部设有底板311,支撑板31与底板311之间设有多个肋板312,底板311通过立杆37支撑在机架1底部的横板上,从而将整个下传送机构3稳定的安装在机架1上。
[0033]
进一步的,在上传送机构2的末端还设有破鱼装置4,破鱼装置4包括v形板41和l形支撑板42,l形支撑板42安装在机架1内部侧支撑板上,l形支撑板42端部设有加强板421;v形板41包括两块设置在l形支撑板42底部的倾斜板,v形板41的开口向下,v形板41的前端紧挨上传送机构2末端,下传送机构3延伸至v形板41末端下方,从而上传送机构2、v形板41和下传送机构3之间形成破鱼通道5。
[0034]
在l形支撑板42上方设有切刀43和第三电机44,切刀43安装在第三电机44轴端,l形支撑板42上在v形板中间位置设有对应于切刀43的开口,从而切刀下部向下伸出到破鱼通道5中,本实施例中,切刀43靠近下传送机构3上表面,从而可将鱼破开为两半。
[0035]
传统方式都是采用两根链条将鱼向前传送,可将切刀安装在两根链条之间的空隙中,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破鱼装置,解决了采用履带、辊子或输送带传送的方式时,切刀难以布设的问题。
[0036]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履带式输送线的各履带块的凹槽和辊式输送线中的各辊子外周面为粗糙面,且上传送机构2、下传送机构3和v形板41均倾斜设置,以使得破鱼通道5为倾斜通道,便于将鱼向前传送。
[0037]
在破鱼通道5前端设有连通到破鱼通道5的进鱼通道51,在破鱼通道5后端设有连通到破鱼通道5的出鱼通道52,进鱼通道51和出鱼通道52均由铁皮焊接围成,进鱼通道51前部以及出鱼通道52后部均位于机架1上的壳体11之外,以方便向破鱼通道5中送入鱼,以及接取破开后的鱼。
[0038]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杀鱼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分别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到主控制器;该主控制器为plc,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和按键模块,按键模块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启停的开关,从而可通过遥控操控该杀鱼机,也可通过按键操控该杀鱼机。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传送机构也可为辊式输送线或带式输送线,下传送机构也可为履带式输送线或带式输送线。
[0040]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杀鱼机采用履带式输送线、辊式输送线或带式输送线形成破鱼通道,适于将十分黏滑的无鳞鱼在破鱼通道中向前传输,不会出现鱼堆挤在破鱼通道中造成的卡鱼现象。
[0041]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是进行相关部件及结构的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