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1671发布日期:2021-03-09 21:0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冬枣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


背景技术:

2.冬枣鲜食可口、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至今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冬枣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3.但是枣皮吃多了会上火,属于上火食材。并且枣皮的口感不好,间接导致一些人放弃食用大枣;冬枣加工产品的制作也需要去枣核枣皮。因为枣的体积过小人工去除枣皮枣核效率低。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便于方便快捷的冬枣去核去皮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兼具了冬枣去核和去皮的双重功能,提高了冬枣去核去皮效率。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支架;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固定所述冬枣;去皮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去皮机构包括去皮刀组和旋转机构,所述去皮刀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机构旋转;以及去核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去核机构包括去核筒,所述去核筒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去核筒能够沿所述支架的高度方向往复移动。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柱和旋转轴,所述固定座穿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相互啮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插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摇杆,所述主动轮环设在所述摇杆的第一端,所述摇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底座并向外延伸出一段,所述从动轮环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9.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刀组包括多个去皮刀,多个所述去皮刀交错分布在所述支架的两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去皮刀组还包括多个与所述去皮刀一一对应设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设置在所述调节座内的限位块、穿设在所述调节座上的调节杆以及套设在所述调节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调节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去皮刀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端插入所述调节座内并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限位块的直
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12.进一步地,所述去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以使所述去核筒与所述支架螺纹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去核筒的底部设置有刀刃部,所述刀刃部为锯齿状。
14.进一步地,所述去核机构还包括去核柱、套设在所述去核柱上的第二弹簧和设置在所述去核柱顶部的按压部,所述去核筒内设置有与所述去核筒延伸方向相同的中孔,所述去核柱的第一端插入所述中孔内、第二端穿过所述中孔并向外延伸与所述按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按压部抵接、第二端与所述去核筒抵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去核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把手。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皮机构和去核机构的设置使冬枣去核去皮机操作方便,兼具了冬枣去核和去皮的双重功能。去皮时通过旋转机构对固定在固定机构上的冬枣进行旋转,去皮刀组进行去皮操作;去核筒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插入冬枣内以实现去核目的,提高了冬枣去核去皮的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去皮刀交错分布,且相邻的去皮刀的上下间隔距离为一去皮刀的长度,去皮操作时刀面操作一一对接使冬枣去皮更加全面,提高了去皮的质量和效率。
19.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核筒旋下的过程中,刀刃部的锯齿状设置便于戳破冬枣,并旋转插入冬枣内,完成去核操作。
2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冬枣完成去核操作后,因冬枣具有一定的粘性,易粘附于去核筒的中孔内壁上,按压去核机构的按压部,去核柱将枣核顶出,按压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完成去核。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冬枣去核去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冬枣去核去皮机的剖视图;
23.图3为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a;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核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核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底座,101-驱动槽,102-转动孔;
28.200-支架,201-横杆,202-竖杆,203-螺纹孔;
29.300-固定机构,301-固定座,302-固定柱,303-旋转轴;
30.400-去皮机构,401-主动轮,402-从动轮,403-摇杆,404-去皮刀,405-调节座,406-限位块,407-调节杆,408-第一弹簧,409-通孔,410-调节槽;
31.500-去核机构,501-去核筒,502-刀刃部,503-去核柱,504-第二弹簧,505-按压部,506-中孔,507-转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33.图1-图5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的结构示意图。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34.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冬枣去核去皮机,包括底座100、固定机构300、去皮机构400和去核机构500。其中,底座100的顶部设置有支架200;固定机构300设置在底座100上,用于固定冬枣;去皮机构400设置在底座100上,去皮机构400包括去皮刀组和旋转机构,去皮刀组设置在支架200上,旋转机构与固定机构3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固定机构300旋转;以及去核机构500设置在支架200上,去核机构500包括去核筒501,去核筒501竖向设置在支架200上,且去核筒501能够沿支架200的高度方向即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具体的,支架200包括横向设置的一横杆201和设置在横杆201两侧且与横杆201固定连接的两个竖杆202,去核筒501穿设在横杆201上,并竖向设置。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去皮机构400和去核机构500的设置使冬枣去核去皮机操作方便,兼具了冬枣去核和去皮的双重功能。去皮时通过旋转机构对固定在固定机构300上的冬枣进行旋转,去皮刀组进行去皮操作;去核筒501沿支架200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插入冬枣内以实现去核目的,提高了冬枣去核去皮的效率。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机构300包括固定座301、固定柱302和旋转轴303,固定座301穿设在底座100上,固定柱302设置在固定座301的顶部,旋转轴303的第一端与固定座30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端与底座100可转动连接。具体的,底座100内中空形成有驱动槽101,底座100的顶部设置有转动孔102,转动孔102与驱动槽101连通。固定座301穿设在底座100上,旋转轴303设置在底座100的驱动槽101内,旋转轴303的第二端通过轴承与底座100可转动连接。固定柱302可以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固定座301的顶部两侧,固定柱302的顶部呈尖锐状,去皮操作时可将冬枣固定在固定柱302上,避免去皮操作时冬枣晃动影响去皮效果。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底座100内且相互啮合的主动轮401和从动轮402、插设在底座100上的摇杆403,主动轮401环设在摇杆403的第一端,摇杆403的第二端穿过底座100并向外延伸出一段,从动轮402环设在旋转轴303上。具体的,主动轮401和从动轮402均设置在底座100的驱动槽101内,主动轮401和从动轮402均为锥形齿轮且相互啮合。摇杆403的第一端插入驱动槽101内与主动轮401连接、第二端穿过该驱动槽101并向外延伸出一段。可选的,摇杆403为z型,便于使用时的转动操作。需要去皮操作时,转动摇杆403,带动主动轮401旋转,驱动从动轮402旋转,通过旋转轴303带动固定座301旋转,以使去皮刀组对冬枣进行去皮。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去皮刀组包括多个去皮刀404,多个去皮刀404交错分布在支架200的两侧即两个竖杆202的内侧面上。多个去皮刀404分布在大致高度上,以适配多类冬枣的大小。多个去皮刀404交错分布,且相邻的去皮刀404的上下间隔距离为一去皮刀404的长度,去皮操作时刀面一一对接使冬枣去皮更加全面,提高了去皮的质量和效率。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去皮刀组还包括与去皮刀404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座405、设置在调节座405内的限位块406、穿设在调节座405上的调节杆407以及套设在调节杆407上的第一弹簧408,调节座405与支架200上竖杆固定连接,调节杆407的第一端与去皮刀404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端插入调节座405内并与限位块406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08的第一端与调节座405固定连接、第二端与限位块406固定连接。具体的,调节座405内部中空形成有调节槽410,调节杆407的第一端与去皮刀404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端插入调节槽410内并与限位块406固定连接,调节杆407能够沿调节槽410的延伸方向做往复移动。第一弹簧408的第一端与调节槽41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第二端与限位块406朝向调节杆407的侧面固定连接。操作时,去皮刀404的刀面在第一弹簧408的作用力下与冬枣相抵,适配于不同直径的冬枣,且第一弹簧408为去皮刀404的去皮操作提供缓冲和去皮刀404回复初始状态的回弹力。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调节座405上设置有通孔409,调节杆407穿过通孔409,限位块406的直径大于通孔409的孔径。调节杆407穿过该通孔409,通过调节槽410内限位块406的设置,避免调节杆407移动过程中从调节槽410内滑落,影响冬枣去核去皮机的去皮操作。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去核筒50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图中未示出),支架200的横杆201中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203,以使去核筒501与支架200的横杆201螺纹连接。去核筒501能够相对横杆201旋上以放入冬枣,旋下以去核操作。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去核筒501的底部设置有刀刃部502,刀刃部502为锯齿状。去核筒501旋下的过程中,刀刃部502的锯齿状设置便于戳破冬枣,并旋转插入冬枣内,完成去核操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5所示,去核机构500还包括去核柱503、套设在去核柱503上的第二弹簧504和设置在去核柱503顶部的按压部505,去核筒501内设置有与去核筒501延伸方向相同的中孔506,去核柱503的第一端插入中孔506内、第二端穿过中孔506并向外延伸与按压部505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04的第一端与按压部505抵接、第二端与去核筒501抵接。中孔506的长度大于去核柱503深入中孔506的长度与枣核的长度之和,以不妨碍去核操作为准。冬枣完成去核操作后,因冬枣具有一定的粘性,易粘附于去核筒501的中孔506内壁上,按压去核机构500的按压部505,去核柱503将枣核顶出,按压部505在第二弹簧504的作用力下回复至初始状态,完成去核。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去核筒501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把手507,便于去核筒501的旋转操作。
45.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对冬枣去核去皮时,将去核筒501向上移动,冬枣固定在固定机构300上,通过旋转机构带动固定机构300旋转,去皮刀组对冬枣进行去皮处理;将去核筒501向下移动,插入冬枣内完成去核操作,去核筒501向上移动,将冬枣取出。
46.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冬枣去核去皮机,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