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菌液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38699发布日期:2021-03-27 01:1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料菌液稀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稀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饲料菌液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2.饲料,是所有人饲养的动物的食物的总称,比较狭义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的食物,饲料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饲料菌液是指生物饲料菌种,生物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3.饲料菌液在加工的时候需要稀释,但在稀释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饲料菌液要与水需要混合稀释,但是由于是先加入饲料菌液,饲料菌液沉积在稀释罐的内部底端,加水后,不能很好的进行混合;其次,一般的稀释装置需要人工进行参与,存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工作效率低,造成饲料菌液原料与操作人员时间的浪费。
4.因此,生产一种设计结构简单,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能够稀释均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饲料菌液稀释装置,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能够稀释均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饲料菌液稀释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饲料菌液稀释装置,包括稀释罐外壳,设置在稀释罐外壳内部的稀释罐,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一侧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料口,旋转电机另一侧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水管,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内部设置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的底面外侧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杆,旋转杆的底端外壁两侧上设置搅合杆,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稀释罐外壳之间设置有出料阀门,出料阀门通过阀门螺栓套装在出料口的顶部上方,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稀释罐外壳的底端外壁两侧设置有支撑架。
7.所述的稀释罐外壳采用上下底面为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稀释罐采用“u”字型的圆柱状罐体结构,所述的稀释罐的外侧侧壁与稀释罐外壳的内侧侧壁相连接,稀释罐的长度与稀释罐外壳的内部长度相配合,稀释罐的高度与稀释罐外壳的内部高度相一致。
8.所述的旋转电机设置在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中部,转动底座设置在稀释罐外壳的顶面内壁中部,转动底座采用空心的方形块状与空心的圆台的组合结构,转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旋转电机通过该连接轴与转动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旋转杆采用圆柱形的杆状
结构,旋转杆的顶端套装在转动底座的内部,并与转动底座内部的该连接轴电连接。
9.所述的搅拌杆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搅拌杆依次自上而下交错分布在旋转杆的侧壁上,所说的搅合杆采用两边为一定倾斜角度的“凵”字型,两个搅合杆对称分布在旋转杆的底端侧壁上,搅拌杆的长度不大于旋转杆到稀释罐内壁之间的长度。
10.所述的出料口采用“l”字型结构,出料口的连接端套装在稀释罐外壳的底面中心,并与稀释罐的底面中心相连通。
11.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稀释罐外壳的外侧侧壁中部,控制器与旋转电机
12.电连接,支撑架采用倒置“l”字型结构,两个支撑架对称分布在稀释罐外壳的底端。
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稀释罐外壳,设置在稀释罐外壳内部的稀释罐,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一侧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料口,旋转电机另一侧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水管,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顶面内部设置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的底面外侧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杆,旋转杆的底端外壁两侧上设置搅合杆,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与稀释罐外壳之间设置有出料阀门,出料阀门通过阀门螺栓套装在出料口的顶部上方,所述的稀释罐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稀释罐外壳的底端外壁两侧设置有支撑架,使其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旋转杆、搅拌杆以及搅合杆,能够稀释均匀,减少饲料沉积在稀释罐的底部;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器与旋转电机,减少了需要人工进行参与,同时也减少了时间与人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2、3所示,一种饲料菌液稀释装置,包括稀释罐外壳1,设置在稀释罐外壳1内部的稀释罐2,所述的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上设置有旋转电机4,旋转电机4一侧的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料口3,旋转电机4另一侧的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上套装有进水管5,所述的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内部设置有转动底座6,转动底座6的底面外侧设置有旋转杆7,旋转杆7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杆8,旋转杆7的底端外壁两侧上设置搅合杆9,所述的稀释罐外壳1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料口10,出料口10与稀释罐外壳1之间设置有出料阀门11,出料阀门11通过阀门螺栓套装在出料口10的顶部上方,所述的稀释罐外壳1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2,稀释罐外壳1的底端外壁两侧设置有支撑架13。
18.所述的稀释罐外壳1采用上下底面为正方形的空心柱状结构,稀释罐2采用“u”字型的圆柱状罐体结构,所述的稀释罐2的外侧侧壁与稀释罐外壳1的内侧侧壁相连接,通过与稀释罐外壳1的内侧侧壁紧密连接,防止饲料菌液遗漏在稀释罐2与稀释罐外壳1的内侧侧壁之间,稀释罐2的长度与稀释罐外壳1的内部长度相配合,稀释罐2的高度与稀释罐外壳
1的内部高度相一致。
19.所述的旋转电机4设置在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中部,转动底座6设置在稀释罐外壳1的顶面内壁中部,转动底座6采用空心的方形块状与空心的圆台的组合结构,转动底座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轴,旋转电机4通过该连接轴与转动底座6相连接,所述的旋转杆7采用圆柱形的杆状结构,旋转杆7的顶端套装在转动底座6的内部,并与转动底座6内部的该连接轴电连接。
20.所述的搅拌杆8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搅拌杆8依次自上而下交错分布在旋转杆7的侧壁上,所说的搅合杆9采用两边为一定倾斜角度的“凵”字型,这样方便把稀释罐2内部底端的饲料菌液能够更好搅拌均匀,能够更好的与水进行稀释,两个搅合杆9对称分布在旋转杆7的底端侧壁上,搅拌杆8的长度不大于旋转杆7到稀释罐2内壁之间的长度。
21.所述的出料口10采用“l”字型结构,出料口10的连接端套装在稀释罐外壳1的底面中心,并与稀释罐2的底面中心相连通。
22.所述的控制器12设置在稀释罐外壳1的外侧侧壁中部,控制器12与旋转电机4电连接,支撑架13采用倒置“l”字型结构,两个支撑架13对称分布在稀释罐外壳1的底端。
23.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2、3所示,使用时,操作人员先将饲料菌液从进料口3倒入进稀释罐2内,在通过进水管5进行加水,当水与饲料菌液的比例达到能稀释的程度时,关闭进水管5,使其停止加水,再通过设置在稀释罐外壳1侧壁上的控制器12将其控制旋转电机4开启,使其旋转电机4带动旋转杆7进行转动,从而使其搅拌杆8与搅合杆9进行转动,通过设置搅合杆9,能够使沉积在稀释罐2底面内部的饲料菌液能够通过搅合杆9的搅动更好的与水进行稀释,当稀释完成后,通过控制器12将其旋转电机4关闭,同时使其旋转杆7停止转动,然后,操作人员通过设置在出料口10顶面上的出料阀门11打开,使其稀释罐2内部稀释过的饲料菌液从出料口10流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收集。
24.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设计结构简单,节约时间、节省人力、能够稀释均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饲料菌液稀释装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