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0643发布日期:2021-07-23 14:0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青砖茶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920200817.1”的专利“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是本公司2019年申请的专利。该专利中发酵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振动输送装置、洒水装置、发酵母料添加装置、布料装置、发酵解块装置,从而实现青砖茶的自动发酵。

但是该发酵装置未解决分层布料与分层压实问题:布料装置将茶叶输送到发酵解块装置中时,当其达到一定厚度后,就需要开启传送带,向前移动一定距离,然后继续输送茶叶。但是发酵箱无法进行静置布料,另外,其内部设置固定的压实板,压实效果差且不能分层压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能够实现发酵箱静置布料,分层布料,分层压实。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振动输送装置、洒水装置、发酵母料添加装置、布料装置、发酵解块装置,布料装置包括第一皮带提升机、第二皮带提升机、横向布料机、纵向布料机四部分;所述第一皮带提升机的输入端与洒水装置的输出端正对,第一皮带提升机的输出端与第二皮带提升机的输入端正对,第二皮带提升机的输出端位于横向布料机上方,横向布料机与纵向布料机垂直分布;

所述横向布料机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机架上安装有第一皮带传送机构,第一皮带传送机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左右两侧同轴安装有第一行走轮,其中第一行走轮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一行走轮滑动装置安装在第一机架的滑轨上;

所述纵向布料机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皮带传送机构,第二皮带传送机构通过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架两侧同轴安装有第二行走轮,第二行走轮安装在发酵箱的导轨上且通过第四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前端安装有压实机构,压实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五电机左右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输出端与压架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压架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下端与压板连接。

所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左右的基座上安装有第一挡板,第二支架上左右设有第二挡板。

所述导轨左右两端安装有限位板。

所述压架上安装有导杆,导杆自由穿过蜗轮蜗杆机构固定用的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皮带提升机、第二皮带提升机、横向布料机、纵向布料机,替换掉原来的横向布料机、提升机,以便使发酵解块装置保持静置,通过第一皮带提升机、第二皮带提升机提升送料,通过横向布料机横向移动将茶叶均匀摊铺到纵向布料机,通过纵向布料机纵向移动将茶叶均匀摊铺到发酵箱内;且通过纵向布料机可进行分层摊铺、分层压实,以使茶叶摊均匀,压实均匀,便于发酵堆进行酶促反应和微生物活动,提高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布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横向布料机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布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纵向布料机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五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料装置1,振动输送装置2,洒水装置3,发酵母料添加装置4,布料装置5,发酵解块装置6,第一皮带提升机7,第二皮带提升机8,横向布料机9,纵向布料机10,第一机架9-1,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第一行走轮9-3,滑轨9-4,第一挡板9-5,限位板9-6,第二支架10-1,第二皮带传送机构10-2,第三电机10-3,第二行走轮10-4,发酵箱10-5,导轨10-6,第四电机10-7,压实机构10-8,第一升降机构10-9,第二升降机构10-10,第二挡板10-11,导杆10-12,安装板10-13,第五电机10.9.1,转轴10.9.2,蜗轮蜗杆机构10.9.3,压架10.9.4,伸缩气缸10.10.1,压板10.10.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与申请号为“201920200817.1”的专利“一种青砖茶发酵装置”基本相同,均包括上料装置1、振动输送装置2、洒水装置3、发酵母料添加装置4、布料装置5、发酵解块装置6。

这里与上述已报过的专利不同的是布料装置5。

布料装置5包括第一皮带提升机7、第二皮带提升机8、横向布料机9、纵向布料机10。

所述第一皮带提升机7的输入端与洒水装置3的输出端正对,第一皮带提升机7的输出端与第二皮带提升机8的输入端正对,第二皮带提升机8的输出端位于横向布料机9上方,横向布料机9与纵向布料机10垂直分布。通过第一皮带提升机7进行横向第一次提升输送,通过第二皮带提升机8进行纵向第二次提升输送,并将茶叶输送到横向布料机9中,横向布料机9在前后移动过程中逐步将茶叶摊放在纵向布料机10上。纵向布料机10在移动过程中,将茶叶逐渐摊放在发酵箱10-5中。

具体地,如图2-3所示,所述横向布料机9包括第一机架9-1,第一机架9-1上前后固定有滑轨9-4,滑轨9-4左右两端固定有限位板9-6,限位板9-6端头安装接近开关。在滑轨9-4上安装有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的基座上安装有两对第一行走轮9-3,每对第一行走轮9-3通过基座上的转轴连接。其中一组第一行走轮9-3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在第二电机驱动下,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可沿滑轨9-4左右移动,且在到达滑轨9-4左右极限位置时均保持与第二皮带提升机8的出料端正对。

如图4-5所示,所述纵向布料机10包括第二支架10-1,第二支架10-1上安装有第二皮带传送机构10-2,第二皮带传送机构10-2通过第三电机10-3驱动。所述第二支架10-1两侧同轴安装有两对第二行走轮10-4。第二行走轮10-4安装在发酵箱10-5的导轨10-6上且通过第四电机10-7驱动。该结构基本与横向布料机9类似。在导轨10-6的两端头也安装有接近开关,接近开关用于检测并控位。

所述第二支架10-1前端安装有压实机构10-8,压实机构10-8包括第一升降机构10-9、第二升降机构10-10。第一升降机构10-9用于大距离移动压板10.10.2,将压板10.10.2快速下移,而第二升降机构10-10用于将茶叶压实。

具体地,所述第一升降机构10-9包括第五电机10.9.1,第五电机10.9.1左右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0.9.2,转轴10.9.2一端与蜗轮同轴连接,蜗轮与蜗杆啮合,蜗杆上下自由穿过蜗杆机构10.9.3的壳体,蜗杆下端与压架10.9.4连接。压架10.9.4上另外安装有导杆10-12,对应的蜗轮蜗杆机构10.9.3固定用的安装板10-13上安装有直线轴承,导杆10-12与直线轴承装配连接,可在压架10.9.4上下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

所述第二升降机构10包括安装在压架10.9.4上的伸缩气缸10.10.1,伸缩气缸10.10.1下端与压板10.10.2连接。通过伸缩气缸10.10.1下移,可实现压实;随后上移。

所述第一皮带传送机构9-2左右的基座上安装有第一挡板9-5,第二支架10-1上左右设有第二挡板10-11,可避免茶叶逸出,减少清理量。

如图7-8所示,第五电机10.9.1包括减速电机9.1.1,减速电机9.1.1与壳体9.1.6内的第一主动齿轮9.1.2同轴,第一主动齿轮9.1.2与第一从动齿轮9.1.3啮合,第一从动齿轮9.1.3与第一驱动蜗杆9.1.4同轴,第一驱动蜗杆9.1.4与第一驱动蜗轮9.1.5啮合,第一驱动蜗轮9.1.5安装在转轴10.9.2上,转轴10.9.2两端伸出壳体9.1.6外。壳体9.1.6内的各个轴均通过轴承固定安装并可转动。

工作原理及过程:通过采用改进的布料装置5,利用第一皮带提升机7、第二皮带提升机8将茶叶输送到横向布料机9中,横向布料机9在左右移动时可将茶叶均匀分布到在纵向布料机10中,再由纵向布料机10将茶叶分布到发酵箱10-5中。

在纵向布料机10布料时,采取分层布料、分层压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首先,启动第三电机10-3、第四电机10-7,使得第二皮带传送机构10-2转动并沿发酵箱10-5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实现布料。当布料车向发酵箱10-5内布料时,压板10.10.2升至最顶端。当茶叶在发酵箱10-5内厚度达到500mm时,纵向布料机10停止向发酵箱10-5内进料。

步骤2)、随后启动第三电机10-3,蜗轮蜗杆机构10.9.3带动压架10.9.4下降到指定位置。启动第四电机10-7,使得第二皮带传送机构10-2沿发酵箱10-5长度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启动伸缩气缸10.10.1,通过伸缩气缸10.10.1伸缩运动对物料进行挤压达到压实的目的。

步骤3)、随后按照步骤1)进行第二层布料,完结后,再按照步骤2)进行第二层筑实,以此类推直至发酵箱内物料布满为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