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9020发布日期:2021-07-09 14: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属于食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食品加工领域,烘烤隧道炉被广泛应用于蛋糕、月饼、蛋黄酥、曲奇、面包、桃酥、薯片等等食品的烘烤,目前使用的烘烤隧道炉采用燃气烘烤,包括燃气管道、空气管道及与多个与燃气管道和空气管道连通的燃烧管,每个燃烧管通过一套进气控制系统控制,通过比例马达控制空气和燃气的配比。
3.上述烘烤隧道炉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燃气和空气的进气量不能有效控制,在炉体内的温度高时,就关闭风机,停止向燃烧管中供气,燃烧管停止工作,等炉体内的温度较低时,重新点火,这样,炉体内的温差大,使得烘烤的食品质量差,温度高时造成烘烤物被烤焦,温度低时烘烤物会不熟;其二,频繁点火,使点火机构的使用寿命缩短;其三,在多次点火点不着时,炉体内含有大量燃气,再次点火容易发生爆炸等;其四,单个燃烧管调整,燃气燃烧不充分,不但浪费能源,增加生产成本,而且未燃烧的燃气对空气造成一定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其结构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前方的入炉段和位于炉体后端的出炉段,所述炉体、入炉段和出炉段之间通过钢带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内部上层均设有多个上区燃烧管,所述炉体内部下层均设有多个下区燃烧管,所述上区燃烧管位于所述钢带上层上方,所述下区燃烧管位于所述钢带上层下方,所述炉体顶端外侧设有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燃气主控制系统,所述燃气管道上设有多个零压比例阀,所述炉体炉壁内设有保温硅酸铝棉,所述炉体内部上侧设有多个恒温管,所述炉体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调节挡片,所述调节挡片位于所述钢带上方。
7.进一步地,所述上区燃烧管和所述下区燃烧管的结构均由燃烧管体、波纹燃烧嘴、文丘里混合器,所述燃烧管体侧端与所述波纹燃烧嘴连通,所述燃烧管体内设有点火针,所述波纹燃烧嘴和所述点火针连接,所述文丘里混合器侧端连通有助燃接口,所述助燃接口上设有燃气顶针阀,所述燃烧管体外侧设有燃烧感应针。
8.进一步地,所述炉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温控区、第二温控区、第三温控区和第四温控区,所述第一温控区和所述第二温控区顶端设有第一鼓风机和第一助燃风管道,所述第一鼓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上,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温控区和第二温控区处的所述零压比例阀连通,所述第三温控区和所述第四温控区顶端设有第二鼓风机和第二助燃风管道,所述第二鼓风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道上,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道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三温控区和第四温控区处的所述零压比例阀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温控区、第二温控区、第三温控区和第四温控区顶端中部均设有排烟机和防爆安全窗,所述第一温控区、第二温控区、第三温控区和第四温控区顶端外侧均设有点火控制箱,所述第四温控区顶端左侧设有总控制箱,所述总控制箱和各区所述点火控制箱电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区、第二温控区、第三温控区和第四温控区前端均设有观察窗,所述排烟机与炉内连通处设有稳压筛。
10.进一步地,所述燃气主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左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燃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右端设有过滤器,所述进气管上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压力表、手轮阀、减压阀、第一高低压开关、第二高低压开关、第二压力表、球阀、第三高低压开关、电磁阀以及第三压力表。
11.进一步地,所述入炉段包括传动滚筒、滚筒机座、同步气缸以及辅助机台放置架,所述钢带右端围绕所述传动滚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滚筒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滚筒机座上,所述同步气缸安装于所述滚筒机座上,所述同步气缸活塞杆与所述传动滚筒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滚筒右侧连接有擦油机,所述擦油机与所述钢带接触连接,所述滚筒机座左端设有阻拦板,所述阻拦板位于下层所述钢带内表面上方,所述辅助机台放置架底端设有纠偏机和多个托辊,所述纠偏机和所述托辊均与下层所述钢带外表面接触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出炉段包括主传动滚筒、机座、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主传动滚筒均设于所述机座上,所述钢带围绕所述主传动滚筒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和所述主传动滚筒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滚筒左侧设有过渡网带,所述过渡网带通过伸缩气缸实现横向移动,所述过渡网带与网带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和所述网带电机均安装于所述机座上,所述机座左下端设有刮料铜刀和螺杆收料机,所述螺杆收料机位于所述刮料铜刀下方,所述刮料铜刀与所述钢带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机座顶端由右向左依次设有高度可调地脱模刀和高度可调地修边滚刀,所述脱模刀和所述修边滚刀均位于所述主传动滚筒左侧方。
13.进一步地,所述机座右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有第二纠偏机,所述第二纠偏机与上层所述钢带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底座底侧设有移动固定架,所述移动固定架顶端设有多个刷辊,所述刷辊右端贴合设置有刮料板,所述刷辊与下层所述钢带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移动固定架左端安装有刮料电机,所述刮料电机与各个所述刷辊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固定架内部底端设有可拆卸地接料盘,所述底座中端设有多个压辊,所述压辊位于所述刷辊正上方,所述压辊与下层所述钢带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机座下部均设有多个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与下层所述钢带外表面接触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钢带为食品用钢带,所述钢带上嵌入安装有多个石墨条,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可移动式防护罩。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力表为0

1mpa压力表,所述第二压力表为 0

10kpa压力表,所述第三压力表为0

10kpa压力表,所述第一高低压开关为150mbar高低压开关,所述第二高低压开关为50mbar高低压开关,所述第三高低压开关为50mbar高低压开关。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炉体上下层的燃烧管进行上下加热,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资源,通过将炉体设置未四个不同的温控区间,可以有效进行温控控制,提高烘烤效率,通过多个设备对钢带进行烘烤前和烘烤后处理,有效保证钢带干净,提高输送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炉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炉体结构侧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炉体结构俯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入炉段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入炉段结构侧视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出炉段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出炉段结构侧视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移动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的燃气主控制系统设备结构图;
28.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系统控制图;
2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炉体结构剖视图;
30.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系统燃烧管结构图。
31.图中:炉体

1、入炉段

2、出炉段

3、钢带

4、上区燃烧管

105、下区燃烧管

106、燃气管道

107、燃气主控制系统

108、零压比例阀

109、第一温控区

101、第二温控区

102、第三温控区

103、第四温控区

104、第一鼓风机

110、第一助燃风管道

111、第二鼓风机

112、第二助燃风管道

113、排烟机

114、防爆安全窗

115、点火控制箱

116、总控制箱

117、观察窗

6、进气管

118、过滤器

119、第一压力表

120、手轮阀

121、减压阀

122、第一高低压开关

123、第二高低压开关

124、第二压力表

125、球阀

126、第三高低压开关

127、电磁阀

128、第三压力表

129、传动滚筒

201、滚筒机座

202、同步气缸

203、辅助机台放置架

204、擦油机

205、阻拦板

206、纠偏机

207、托辊

208、主传动滚筒

301、机座

302、传动电机

303、过渡网带

304、伸缩气缸

305、网带电机

306、刮料铜刀

307、螺杆收料机

308、脱模刀

309、修边滚刀

310、底座

311、第二纠偏机

312、移动固定架

313、刷辊

314、刮料板

315、接料盘

316、压辊

317、第二托辊

318、石墨条

5、防护罩

7、刮料电机

3151、保温硅酸铝棉130、恒温管131、调节挡片132、燃烧管体133、波纹燃烧嘴134、文丘里混合器135、助燃接口136、燃气顶针阀137、燃烧感应针138、稳压筛139、点火针*140。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3.请参阅图1

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烤食品的钢带式燃气隧道炉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前方的入炉段2和位于炉体后端的出炉段3,所述炉体1、入炉段2和出炉段3之间通过钢带4连接,所述炉体1内部上层均设有多个上区燃烧管105,所述炉体1内部下层均设有多个下区燃烧管106,所述上区燃烧管105位于所述钢带4上层上方,所述下区燃烧管106位于所述钢带4上层下方,所述炉体顶端外侧设有燃气管道107,所述燃气管
道107上设有燃气主控制系统108,所述燃气管道107上设有多个零压比例阀109,所述炉体1炉壁内设有保温硅酸铝棉130,所述炉体1 内部上侧设有多个恒温管131,所述炉体1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调节挡片132,所述调节挡片132位于所述钢带4上方,所述上区燃烧管105和所述下区燃烧管106的结构均由燃烧管体133、波纹燃烧嘴134、文丘里混合器135,所述燃烧管体133侧端与所述波纹燃烧嘴134连通,所述燃烧管体133内设有点火针140,所述波纹燃烧嘴134和所述点火针140连接,所述文丘里混合器135侧端连通有助燃接口136,所述助燃接口136上设有燃气顶针阀137,所述燃烧管体133外侧设有燃烧感应针138,所述炉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温控区101、第二温控区102、第三温控区103和第四温控区104,所述第一温控区101和所述第二温控区102顶端设有第一鼓风机110和第一助燃风管道111,所述第一鼓风机110安装于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111上,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111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温控区101和第二温控区102处的所述零压比例阀109连通,所述第三温控区103和所述第四温控区104顶端设有第二鼓风机112和第二助燃风管道113,所述第二鼓风机112安装于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道113上,所述第二助燃风管道113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三温控区103和第四温控区104处的所述零压比例阀109连通,所述第一温控区101、第二温控区102、第三温控区103和第四温控区104顶端中部均设有排烟机 114和防爆安全窗115,所述第一温控区101、第二温控区102、第三温控区 103和第四温控区104顶端外侧均设有点火控制箱116,所述第四温控区104 顶端左侧设有总控制箱117,所述总控制箱117和各区所述点火控制箱116 电连接,所述第一温控区101、第二温控区102、第三温控区103和第四温控区104前端均设有观察窗6,所述排烟机114与炉内连通处设有稳压筛139,所述燃气主控制系统108包括进气管118,所述进气管118左端通过法兰与所述燃气管道107连通,所述进气管118右端设有过滤器119,所述进气管 118上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第一压力表120、手轮阀121、减压阀122、第一高低压开关123、第二高低压开关124、第二压力表125、球阀126、第三高低压开关127、电磁阀128以及第三压力表129,所述入炉段2包括传动滚筒 201、滚筒机座202、同步气缸203以及辅助机台放置架204,所述钢带4右端围绕所述传动滚筒20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滚筒201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滚筒机座202上,所述同步气缸203安装于所述滚筒机座202上,所述同步气缸203活塞杆与所述传动滚筒201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滚筒201右侧连接有擦油机205,所述擦油机205与所述钢带4接触连接,所述滚筒机座202 左端设有阻拦板206,所述阻拦板206位于下层所述钢带4内表面上方,所述辅助机台放置架204底端设有纠偏机207和多个托辊208,所述纠偏机207 和所述托辊208均与下层所述钢带4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出炉段3包括主传动滚筒301、机座302、传动电机303,所述传动电机303和所述主传动滚筒301均设于所述机座302上,所述钢带4围绕所述主传动滚筒301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电机303和所述主传动滚筒301传动连接,所述主传动滚筒301 左侧设有过渡网带304,所述过渡网带304通过伸缩气缸305实现横向移动,所述过渡网带304与网带电机306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气缸305和所述网带电机306均安装于所述机座302上,所述机座302左下端设有刮料铜刀307 和螺杆收料机308,所述螺杆收料机308位于所述刮料铜刀307下方,所述刮料铜刀307与所述钢带4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机座302顶端由右向左依次设有高度可调地脱模刀309和高度可调地修边滚刀310,所述脱模刀309 和所述修边滚刀310均位于所述主传动滚筒301左侧方,所述机座302右侧设有底座311,所述底座311顶端设有第二纠偏机312,所述第二纠偏机312 与上层所述钢带4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底座311底侧设有移动固定架313,所述移动固
定架313顶端设有多个刷辊314,所述刷辊314右端贴合设置有刮料板315,所述刷辊314与下层所述钢带4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移动固定架313左端安装有刮料电机3151,所述刮料电机3151与各个所述刷辊314 传动连接,所述移动固定架313内部底端设有可拆卸地接料盘316,所述底座311中端设有多个压辊317,所述压辊317位于所述刷辊314正上方,所述压辊317与下层所述钢带4内表面接触连接,所述底座311和所述机座302 下部均设有多个第二托辊318,所述第二托辊318与下层所述钢带4外表面接触连接,所述钢带4为食品用钢带,所述钢带4上嵌入安装有多个石墨条 5,所述炉体1两侧均设有可移动式防护罩7。
34.例如,在使用前根据烘烤食品的要求,通过燃气主控制系统108控制燃气和空气比例来调节四个温控区内温度到指定温度,烘烤时通过主传动滚筒301带动钢带4输送待烘烤食品的胚体,通过擦油机205对钢带4上油,避免食品粘连上钢带4上,然后食品进入到炉体1内进行烘烤,通过四个不同温控区,对食品进行逐温烘烤,其中排烟机114能够将烘烤产生的烟气排出,然后烘烤完成后的食品从炉体1中出来后经过脱模刀309脱模从钢带4上脱离,再落到过渡网带304上,然后经过修边滚刀310将多余的部位刮除后即可运往下一道工序,而与食品分离后的钢带4经过刮料铜刀307和刷辊314的处理,将上面残留的渣质清除,保证钢带4的干净,以便继续进行食品烘烤输送。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