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7863发布日期:2021-07-27 13: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能同时对青叶进行杀青和整形的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



背景技术:

杀青是茶叶加工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过程中茶叶的变色,同时,杀青过程中也可快速散发青叶的青臭味,促进茶叶自身良好茶香气味的形成,杀青的主要方式有炒青、蒸青、泡青和辐射杀青等。

而理条是对茶叶做形的一种工序,其目的是对茶叶进行塑形、失水,使茶叶条索紧直,比如,“安吉白茶”、“天目湖白茶”、“开化龙顶”等。

现有技术的直条茶是通过杀青和理条二种加工工艺来实现,对应的加工设备分别是杀青机和理条机,通过不同的杀青和理条作业对青叶进行加工,由于杀青后的茶叶需要冷却后再输送至理条机进行理条,因此,此种间隙式分步操作会导致大量能源损失且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杀青理条效率较低、加工成本较高,而且经过二次加热的杀青叶也容易造成叶绿素的丢失,使茶成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同时对青叶进行杀青和整形的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所述一体机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滚筒、外罩、传动装置、加热装置、理条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滚筒旋转,所述滚筒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滚筒内壁设有多条螺旋状导叶板,所述导叶板从滚筒前端面向滚筒后端延伸并终止于出料口区域,导叶板的螺旋方向与滚筒转动方向相同,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位于滚筒下方且沿滚筒轴线分布的燃气热板,所述外罩封闭上述滚筒,外罩与滚筒之间形成加热夹层,外罩顶部设有与上述加热夹层相通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上设有引风机,送风管的另一端设于滚筒前端的进料口处并延伸至滚筒内腔,所述控制器控制上述传动装置、加热装置、引风机和理条装置,一体机采用双重加热方式,将夹层中的高温燃气余热气体通过引风机和送风管引导至滚筒内腔,对滚筒内腔进行加热,既提高了滚筒内腔温度和均度,使杀青速度和温度得到提升,又降低了滚筒的内外温差,保证滚筒内的青叶受热均匀,不易发生焦叶爆点现象,同时,在滚筒内腔中后区域设置理条装置,使滚筒内腔同时进行杀青和理条作业,有效缩短了加热时间,减少青叶的多次加热氧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而且含有较高二氧化碳成分的燃气余热气体引入滚筒内,排除了大量空气,降低滚筒内腔的氧气含量,低氧余热气体迅速包褁青叶,能快速杀死氧化酶活性,使青叶叶绿素的氧化过程受阻,确保青叶中的叶绿素减少损失。

作为优选,所述送风管呈水平状,送风管端部设有端板,所述端板上设有多个通风孔,送风管左侧管壁和底侧管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孔,沿滚筒轴线并朝向出料口的端板出风口,可调整滚筒内的热风风速和风量,改变滚筒内的小叶和大叶移动速度,防止小叶温度过高而产生焦叶爆点现象,提高杀青质量,而按照滚筒转动方向设置的侧向出风口和底面出风口,可准确控制青叶的移动速度,保证青叶能快速安全的达到杀青温度。

作为优选,所述理条装置包括轨道、置于轨道上且沿轨道滑动的理条板和驱动理条板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轨道沿滚筒轴线分布,轨道后端与上述机架固接,所述理条板上设置有多条沿滚筒轴线方向纵向排布且相互平行的凹槽,所述凹槽轴线垂直于滚筒中轴线,凹槽横截面呈u型结构,凹槽底面设有出叶口,将理条装置设置在滚筒内腔的中后区域,使滚筒内腔前部区域置为高温杀青区域,滚筒内腔中后部区域置为杀青理条混合区域,青叶在滚筒内腔前部区域快速高温杀青,并在中后部被导叶板带起并抛入理条板凹槽内进行整形,在滚筒内腔的高温作用下,青叶经过多次反复杀青和整形,使茶叶条索更加美观,杀青理条效率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理条板呈侧向倾斜状,其倾角为10°~30°,滚筒从上述理条板的上方,沿理条板的高侧边沿向理条板的低侧边沿转动,落入凹槽内的青叶在凹槽内往复摆动并整型成直条状茶叶条索,同时青叶在倾斜的凹槽内从高侧向低侧移动,最后从凹槽出叶口落入滚筒内腔,再次进行杀青作业。

作为优选,所述理条板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呈倾斜状,其高侧边沿对应滚筒中线,其低侧边沿位于凹槽前端上方,被导叶板带起并落下的青叶通过上述倾斜挡板的引导下滑至凹槽前端,使青叶能完全滑入凹槽内进行理条。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底面设有沿凹槽轴向延伸的若干筋条,所述筋条呈连续线状分布或间断线状分布,筋条横截面为弧形或半圆形,筋条使青叶在水平摆动过程中能抛起和翻转,使理条质量更好。

作为优选,上述送风管底侧管壁上的多个通风孔分别朝向并对应所述理条装置中的轨道表面,送风管底侧管壁上的热风兼具有扫叶功能,保证了轨道前端表面不会积存落下的青叶,防止上述青叶的焦叶或爆点。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曲柄连杆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飞轮和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与上述理条板尾部固接并推动理条板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后端面设有圆孔,所述轨道和理条板通过圆孔伸入滚筒内,上述轨道前端悬空且与滚筒前端面设有间距,位于滚筒后部的滚筒外表面上设有若干均布的开口,所述开口组成上述出料口,上述开口的下方设有茶叶输送装置,完成杀青和理条的茶叶通过滚筒后段的开口落入滚筒下方的茶叶输送装置送出。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后端出料口区域的下方未设置燃气热板,在滚筒后部的出料口区域不设置导叶条和燃气热板,可以使滚筒出料口区域的温度降低而使即将出料的茶叶表面蜡质层变硬,降低茶叶之间的相互粘连性,使理条后的茶叶条索更加整齐美观,并通过开口快速出料至茶叶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双重加热方式,将夹层中的高温燃气余热气体通过引风机和送风管引导至滚筒内腔,对滚筒内腔进行加热,既提高了滚筒内腔温度和均度,使杀青速度和温度得到提升,又降低了滚筒的内外温差,保证滚筒内的青叶受热均匀,不易发生焦叶爆点现象,同时,在滚筒内腔中后区域设置理条装置,使滚筒内能同时进行杀青和理条作业,有效缩短了加热时间,减少青叶的多次加热氧化,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而且低氧的高温燃气余热气体能快速杀死青叶中的氧化酶活性,使青叶叶绿素的氧化过程受阻,确保青叶中的叶绿素减少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结构的另一视图。

图3是图1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理条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滚筒,21.进料口,22.导叶板,23.送风管,24.引风机,25.端板,26.圆孔,27.开口,3.外罩,4.理条装置,41.轨道,42.理条板,43.凹槽,44.挡板,45.驱动电机,46.飞轮,47.曲柄连杆,5.燃气热板,6.茶叶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滚筒式杀青理条一体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置于机架上的滚筒2、外罩3、传动装置、加热装置、理条装置4和控制器,上述控制器控制传动装置、加热装置、引风机和理条装置,其中传动装置驱动滚筒旋转,上述滚筒前端面设计有进料口21,滚筒后端面设计有圆孔26,滚筒后部的外表面上设计有三个均布的方形开口27,三个开口组成滚筒的出料口,上述开口的下方安装有茶叶输送装置6,用于将杀青理条后的茶叶送至后道工序,在滚筒内壁设有多条螺旋状导叶板22,导叶板从滚筒前端延伸至滚筒后端,导叶板的螺旋方向与滚筒转动方向相同,其中加热装置包括位于滚筒下方且沿滚筒轴线分布的燃气热板5,外罩封闭上述滚筒,外罩与滚筒之间形成加热夹层,外罩顶部设计有与上述加热夹层相通的送风管23,送风管上设计有引风机24,送风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滚筒前端的进料口处并通过进料口延伸至滚筒内腔,送风管呈水平状,送风管端部设计有端板25,端板上设计有多个通风孔,送风管左侧管壁上和底侧管壁上也设计有多个通风孔,其中理条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轨道41、置于轨道上且沿轨道滑动的理条板42和驱动理条板滑动的驱动机构,上述轨道沿滚筒轴线分布,轨道和理条板通过上述圆孔进入至滚筒内腔,轨道前端悬空且与滚筒前端面保持有一定间距,轨道后端与机架固接,所述理条板呈侧向倾斜状,为左侧高右侧低,其倾角为15°,滚筒在理条板上方沿理条板左侧较高边沿向理条板右侧较低边沿转动,在理条板上设置有多条沿滚筒轴线方向纵向排布且相互平行的凹槽43,凹槽轴线垂直于滚筒中轴线,凹槽横截面呈u型结构,凹槽左端高于凹槽右端,凹槽底面设计有若干沿凹槽轴向分布的连续线状筋条,筋条横截面为半圆形,凹槽底面的右端设计有出叶口;理条板的左侧上方设计有挡板44,挡板呈倾斜状,其高侧边沿对应滚筒中线,其低侧边沿位于凹槽前端上方,导叶板带起并抛落的青叶可通过倾斜的挡板滑入凹槽前端;上述驱动机构为曲柄连杆结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驱动电机45、飞轮46和曲柄连杆47,曲柄连杆与理条板尾部固接并推动理条板往复运动。

使用时,先调整并设置好加热方式、滚筒旋转速度等工艺参数,启动一体机,滚筒开始旋转,加热装置点火燃烧,燃气热板对滚筒表面进行加热,使滚筒筒体温度升高,引风机启动,夹层中的高温燃气余热气体通过送风管导入滚筒内腔,对滚筒内腔进行预热,当达到工艺要求时,青叶从滚筒进料口送入,开启理条装置的驱动电机,理条板在曲柄连杆的作用下开始在轨道上做往复运动,由于送风管端部设计有三个方向的热风吹入,并结合滚筒内壁的螺纹状导叶板的引导,青叶开始在滚筒内翻滚前移并持续高温杀青,同时,送风管端面的热风沿滚筒轴线吹入,使得青叶中的小叶能快速向出料口移动,缩短了小叶杀青时间,使青叶的整体受热均匀,不易产生焦叶爆点,当青叶进入滚筒的中后部杀青理条区域时,抛起的青叶在倾斜的挡板作用下滑入第一格的凹槽内,在往复运动的凹槽内进行理条,由于凹槽呈左高右低状,凹槽内的茶叶慢慢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并从凹槽出叶口滑出,重新落入滚筒内腔,再一次进行杀青并移动,重复相同步骤,上述青叶被导叶板带起并抛入下一格凹槽内再次进行理条,经过上述多次杀青和理条作业,最后,整形成条索状的茶叶从滚筒后部的开口处落下至茶叶输送装置上,外引至下一工序。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纵”、“横”、“内”、“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