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1121发布日期:2021-08-27 10:4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干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属于茶叶炒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传统饮品,尤其是绿茶,其保持了鲜绿的色泽和天然有益健康的成分,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绿茶的加工需要经过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和烘干等多个重要步骤才能完成,在茶叶烘干过程中,温度控制直接影响最后茶叶的色泽和味道;

现有的茶叶炒干机装置在炒制茶叶之前都需要人工进行加料,然后进行炒制,每次炒完一批茶叶后,需要人工加料,不仅非常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炒制茶叶的滚筒内部温度很高,在加料时手部很容易烫伤,非常地不安全,另外一些方便加料的茶叶炒干机,虽然安全,但是加料不均匀,容易过量加料,还易导致茶叶破损,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环固定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和外壳之间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有储仓,所述储仓的内底壁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所述储仓的顶部固定有半圆筒,所述半圆筒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推送刷,且推送刷贯穿并延伸至半圆筒的内部,且推送刷与半圆筒滑动连接,所述半圆筒靠近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送料口,所述半圆筒靠近送料口的一侧固定有防护板,所述转筒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转筒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密封盖、外齿环和转轴,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外壳的外侧,所述外齿环固定在转筒远离储仓的一侧,所述转轴位于底座的顶部,且转轴与底座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齿轮,且齿轮与外齿环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转杆,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底座靠近外齿环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搅拌丝。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摇柄,且手摇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圈。

优选的:所述推送刷的底部设置为倾斜面,所述防护板倾斜设置在半圆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顶壁设置有倾斜块,所述外壳与防护板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通过外壳、转筒、加热管、储仓、液压杆、推板、半圆筒、第一电机、推送板、送料口和防护板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无需人工添加即可在每次炒制茶叶前将茶叶均匀推送至高温转筒内,控制茶叶的进料量更加均匀,而且储仓大可进行多批次的茶叶炒制,使用更加安全和便捷,同时不会损伤茶叶,保证茶叶炒制成品的完整性,减少碎茶叶的产生,从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使用需求,给人们的使用提供了便捷;通过轴承座、密封盖、外齿环、转轴和齿轮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在炒制完后将转筒的出料口调节至底部,方便茶叶的排出,同时炒制时将出料口调节至顶部,能够使搅拌部分与茶叶接触,提高茶叶炒制的效果,而且调节转筒方便,使用人工调节更加节能,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二电机、转杆、搅拌丝和进料口的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模拟传统人工的手法对茶叶进行杀青炒干,提高茶叶的炒干质量,避免一般炒干机使用搅拌叶搅拌茶叶容易导致茶叶被磨损擦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茶叶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仓和半圆筒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和外齿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轴承座;3、外壳;4、转筒;5、加热管;6、储仓;7、液压杆;8、推板;9、半圆筒;10、第一电机;11、推送刷;12、送料口;13、防护板;14、调节机构;15、搅拌机构;16、密封盖;17、外齿环;18、转轴;19、齿轮;20、第二电机;21、转杆;22、搅拌丝;23、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轴承座2,轴承座2的内环固定有外壳3,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转筒4,转筒4和外壳3之间设置有加热管5,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储仓6,储仓6的内底壁安装有液压杆7,液压杆7的输出轴固定有推板8,储仓6的顶部固定有半圆筒9,半圆筒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有推送刷11,且推送刷11贯穿并延伸至半圆筒9的内部,且推送刷11与半圆筒9滑动连接,半圆筒9靠近外壳3的一侧开设有送料口12,半圆筒9靠近送料口12的一侧固定有防护板13,转筒4上设置有搅拌机构15,转筒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机构1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调节机构14包括密封盖16、外齿环17和转轴18,密封盖16设置在外壳3的外侧,外齿环17固定在转筒4远离储仓6的一侧,转轴18位于底座1的顶部,且转轴18与底座1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转轴18的外侧固定有齿轮19,且齿轮19与外齿环17相啮合,转动转轴18,转轴18带动外齿环17转动,外齿环17带动外壳3转动,直至外壳3上的密封盖16转至顶部,排料时,转动转轴18,使得外壳3上的密封盖16转至底部,而后打开密封盖16即可排料,能够在炒制完后将转筒4的出料口调节至底部,方便茶叶的排出,同时炒制时将出料口调节至顶部,能够使搅拌部分与茶叶接触,提高茶叶炒制的效果,而且调节转筒4方便,使用人工调节更加节能,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搅拌机构15包括第二电机20和转杆21,第二电机20安装在底座1靠近外齿环17的一侧,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固定有转杆21,转杆21的外侧均匀设置有搅拌丝22,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带动转杆21转动,转杆21带动搅拌丝22转动,搅拌丝22拨动并搅动转筒4内的茶叶在转筒4内壁滑动,充分与热量接触,能够模拟传统人工的手法对茶叶进行杀青炒干,提高茶叶的炒干质量,避免一般炒干机使用搅拌叶搅拌茶叶容易导致茶叶被磨损擦伤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茶叶成品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轴18的一端设置有手摇柄,且手摇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圈,方便人们转动转轴1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推送刷11的底部设置为倾斜面,防护板13倾斜设置在半圆筒9的外侧,倾斜的防护板13更易使茶叶滑进外壳3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外壳3的内顶壁设置有倾斜块,外壳3与防护板13的连接处开设有进料口23,便于茶叶从外壳3内部滑出。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茶叶炒干机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启动液压杆7,使液压杆7的伸缩端缩回最低端,将储仓6内装满茶叶,启动液压杆7和第一电机10,液压杆7的伸缩端带动推板8上升,使得推板8上的茶叶推入半圆筒9内,第一电机10带动推送刷11转动,推送刷11将上升至半圆筒9内的茶叶推送至送料口12处,并通过防护板13进入转筒4内,直至加入适量的茶叶后,关闭第一电机10和液压杆7即可;

步骤2:转动转轴18,转轴18带动外齿环17转动,外齿环17带动外壳3转动,直至外壳3上的密封盖16转至顶部,排料时,转动转轴18,使得外壳3上的密封盖16转至底部,而后打开密封盖16即可排料;

步骤3:启动第二电机20,第二电机20带动转杆21转动,转杆21带动搅拌丝22转动,搅拌丝22拨动并搅动转筒4内的茶叶在转筒4内壁滑动,充分与热量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