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00938发布日期:2021-09-04 02:2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虾蟹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减少,作为饲料的重要原料鱼粉的资源正在逐渐减少,价格成本也在逐年升高,从饲养角度上来说:减少鱼粉的使用从而降低饲养成本,保护海洋资源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植物性蛋白原料具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优势,替代鱼粉成为大势所趋。但是植物性蛋白存在大量抗营养因子,会影响机体的消化吸收。本发明产品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与酶解后,降解了大分子抗营养物质如大分子糖类物质,大分子蛋白物质等,产生大量生长繁殖后的益生菌活菌,同时也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如小分子易吸收的物质、有机酸和生物活性酶等,其中生物活性酶对于消化功能的调节作用尤其显著,诸多养殖实验表明:在植物性原料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物活性酶使虾蟹的消化性能更好,生长性能更佳。
3.多项研究表明无论是酵母菌体、酵母活菌、酵母菌的代谢产物都对虾蟹的养殖有着十分有效的提高作用,酵母菌体中富含有优质的呈味肽、小肽与氨基酸不仅可以提高诱食性,还是虾蟹可直接吸收的可溶性营养物质,对提高虾蟹的生长速率,降低饲料系数有显著的作用。酵母多糖如β

葡聚糖、甘露聚糖等免疫因子可对细菌、病毒引起的疾病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产生非特性免疫力。提高虾蟹非特异性免疫力、显著提高虾蟹抗病能力、能有效降低肝损伤,具有一定促生长的作用。酵母活菌进入虾蟹肠道中可以消耗氧气形成厌氧环境,抑制有害菌群的生长繁殖,改善消化道环境,优化菌群结构,降低由肠道引起的各种疾病。养殖表明酵母活菌可以提高虾蟹苗的成活率,提高抱卵率,加快虾蟹生长速率。本发明选用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编号9763的酿酒酵母菌株为原始菌株,制备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含酵母菌的高密度发酵豆粕液体。
4.虾青素是类胡萝卜中的一种,养殖试验表明虾蟹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虾青素是其中最大的一类。在虾蟹养殖过程中补充足量的虾青素,不仅有利于提高虾蟹的免疫力,提高养殖过程的成活率,也有利于虾蟹机体类胡萝卜素的合成与累积,促进肝胰腺与性腺的成熟,虾蟹色泽更加饱满,蟹黄与虾壳中累积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营养更加丰富,虾蟹的品质更优。本发明主要选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编号33064红法夫酵母菌菌株为原始菌株,这是一株高产虾青素红法夫酵母菌。
5.乳酸能促进饲料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机体免疫,避免虾蟹腹胀状况的发生;消解动物机体内有害菌和饲料分解所产生的毒素,保护肝脏;帮助快速分解残饵、粪便及水中有机质,保持水中益生菌的种群数量与酸碱度的稳定,改良发黑、发臭、发腥水环境或底质,促进虾蟹的生长,增加产量。本发明主要选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编号20244嗜酸乳杆菌菌株为原始菌株,这是一株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
6.蛋白酶是指一类能将蛋白质降解成为多肽、小肽、氨基酸的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它能使原料底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被充分降解而且产生大量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小肽、氨基酸,这些产物对动物机体的生长、消化、免疫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微生物的产物特性,经菌种筛选后,菌种产蛋白酶的能力显著加强,则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抗原的降解率就越大,原料经发酵后的小份子蛋白就越多。枯草芽孢杆菌不仅自身有很强的抗逆性,能在高温高酸等环境中生存,而且可以产生大量抗菌物质,防止其他杂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本发明选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编号10071的枯草芽孢杆菌株作为原始菌株,这是一株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
7.综上所述: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含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不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廉价的植物原料作为饲料,节约海洋资源,还可以对虾蟹的生长繁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复合发酵饲料发明的发酵底物选用易取得且营养丰富的玉米、麸皮、豆粕作为原料。玉米为易得价廉的优质虾蟹饲料原料,只要控制好品质、可为动物提供充足的能量与丰富的营养,可以为调节水质提供足量的碳源;麸皮蓬松可增大发酵时原料物质之间的间隙,促进好氧发酵,增强产品的后酵作用,饲料中少量的纤维素有利于促进虾蟹肠胃的蠕动,能减慢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利用;豆粕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好的植物蛋白源,蛋白含量达到43%以上,而且其他营养物质也十分丰富,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经过发酵后大分子蛋白被充分降解,转化为小分子肽类与氨基酸,促进动物消化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提供一种新型简便健康环保的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10.一种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步骤s1:制备发酵豆粕液:选取豆粕作为原料,加入红糖后,接种酿酒酵母菌进行发酵;步骤s2:制备富含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复合饲料;该步骤包括
12.步骤s21制备发酵底物:选取玉米、麸皮、豆粕作为原料,粉碎过筛得到发酵底物;
13.步骤s22:制备混合菌液:该步骤包括:
14.a.制备红法夫酵母菌液:将红法夫酵母菌在培养基中接种发酵培养得到红法夫酵母菌液;
15.b.制备嗜酸乳杆菌菌液:将嗜酸乳杆菌在在培养基中筛选生长优良的目的菌株,通过液体培养的方式制备具有乳酸的嗜酸乳杆菌菌液;
16.c.制备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将枯草芽孢杆菌原菌株在酪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筛选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然后通过液体培养制备枯草芽孢杆菌高浓度菌液;
17.然后,将a、b、c、中制得的红法夫酵母菌液、嗜酸乳杆菌菌液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扩大培养,制得混合菌液;
18.步骤s3:将步骤s21中的发酵底物与步骤s22中制得的高浓度的混合菌液混合,而
后经过发酵制得复合发酵饲料;
19.步骤s4:混合发酵豆粕液与复合发酵饲料制得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
20.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步骤s21中玉米、麸皮、豆粕的比例为3:1:1。
21.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a中的培养基配方为:20g/l葡萄糖、10g/l果糖、20g/l发酵豆粕液。
22.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b中的培养基配方为20g/l葡萄糖、5g/l酵母膏、5g/l乙酸钠、2g/l磷酸氢二钾、2g/l柠檬酸铵、0.58g/l硫酸镁、0.25g/l硫酸锰、1g/l吐温、30g/l玉米膏。
23.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c中的培养基配方为5g/l氯化钠、20g/l发酵豆粕液。
24.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a、b、c、中的红法夫酵母菌液、嗜酸乳杆菌菌液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比例为1: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发酵底物与混合菌液的比例为25:2。
25.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s3中的发酵具体方法为:将2份混合菌液溶于10份无菌水中,稀释搅拌均匀;再将25份发酵底物与稀释好的菌液搅拌在一起,混合均匀后水分为37~38%;再将搅拌好的物料马上装入单向气阀袋中,将单向气阀袋用封口机密封;将单向气阀袋放置于环境温度大于20度,小于35度的发酵池中单层堆放,保持在温度大于20度,小于35度条件下发酵24小时;而后置于凉阴干燥处储存,缓慢发酵得到复合饲料。
26.作为优选方案的,步骤s1中的具体方法为:选用19份含有43%以上的蛋白,碳水化合物38%左右,脂肪为2%的豆粕为制备发酵豆粕液的主要原料,加入1份红糖以及60份的无菌水,红糖的加入有利于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经121℃、30min高温灭菌后,按接种量为2ml/l比例接种酿酒酵母菌,置于温度为30℃的好氧发酵罐中,以60r/min的搅拌速率,培养8h。
27.作为优选方案的,所述的混合菌液的ph值为4.4。
2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9.1.本发明以酿酒酵母菌株为出发菌种,通过高密度纯好氧液态发酵,生产富含酵母菌的发酵豆粕液体工艺。2.由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种,生产富含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新型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3.适用于不同时期虾蟹养殖的含发酵豆粕液、复合发酵饲料的虾蟹养殖配方;
30.本发明中发酵豆粕液在培养8h后,发酵豆粕液中的菌种浓度达10^8cfu/ml以上,发酵豆粕液的体外消化率可达99%以上;本发明中的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经过24小时的发酵,以及1个月的后酵作用,基本指标为粗蛋白≥16%;水分为≤40%;粗灰分≤7.0%;酸溶蛋白(占粗蛋白含量)≥40%;虾青素≥15mg/kg;乳酸≥4.5%;蛋白酶活≥2000u/。
31.由于对储存与运输的要求,市面上的配合饲料无论是膨化饲料、颗粒饲料、还是粉状饲料等这种配合饲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如微生物、活性生物酶与其他生长因子很难大量存活。长期食用这种活性物质低的配合饲料,会出现动物消化性能降低,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高,消化不完全而增加排放,影响水质,破坏环境的情况;本发明不仅对虾蟹的生长与繁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水体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与碳源,微生物可以大量分解水中残留的有机质杂质,大量的碳源补充
进水体中,可调节由于水体动物排氮而造成的不平衡碳氮比,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发酵后中的益生菌与酶等物质,使动物的消化系统更加健康,减少了排出体外无法消化的有机物对水质产生的破坏,从根本上保护了水质免受破坏。将发酵豆粕液、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作为饲料原料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附图说明
32.图1为发酵豆粕液中酵母菌菌种显微镜图;
33.图2至图5为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红法夫酵母菌产虾青素含量的影响示意图;
34.图6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菌菌种显微镜图;
35.图7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显微镜图;
36.图8两株枯草芽孢杆菌对酪蛋白水解透明圈大小对比;
37.图9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集酵母、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饲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制备富含酵母菌的发酵豆粕液
41.1.1发酵豆粕液的发酵工艺
42.选用豆粕为制备发酵豆粕液的主要原料,由于豆粕中含有43%以上的蛋白,碳水化合物38%左右,脂肪为2%左右,含有微生物所需的基本营养成份,此外提供一定量的红糖能让酵母菌快速的生长繁殖,选用19份的豆粕加1份的红糖,另加60份的无菌水,经121℃、30min高温灭菌后,按接种量为2ml/l比例接种酿酒酵母菌,置于温度为30℃的好氧发酵罐中,以60r/min的搅拌速率,培养8h。
43.1.2发酵豆粕液的基本指标
44.经培养后菌种浓度可达10^8cfu/ml以上,此时发酵豆粕液中不可消化的大分子蛋白均被分解,形成大量小份子肽类物质,考虑到虾蟹对蛋白的消化与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取发酵豆粕液做蛋白体外消化率的实验:根据国标gb/t 17811胃蛋白酶消化率的测定(过滤法),测出发酵豆粕液的体外消化率可达99%以上,
45.发酵豆粕液中酿酒酵母的形态如图1所示。
46.2.制备富含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新型复合发酵饲料
47.2.1发酵原料的组成与配比。
48.综合虾蟹料的生长营养与水质的要求,我们选择的比例为3份的玉米,1份的麸皮,1份的豆粕,将以上比例的各种物质进行粉碎以保证发酵的充分性与虾蟹采食简便性,新鲜干玉米、麸皮、豆粕粉碎至全过0.8mm筛孔的振动筛,按以上比例混合均匀作发酵底物备用。
49.2.2制备高效混合菌液。
50.要制备一种应用于虾蟹养殖的富含虾青素、乳酸、蛋白酶的新型复合发酵饲料,菌种累积有效物质的能力在这一发明的工艺一过程起到关键的作用:
51.2.2.1制备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高浓度菌液。
52.使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编号33064红法夫酵母菌通过实验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优性价比的培养基,根据红法夫酵母菌的生长特点,以及红法夫酵母菌所需碳源与氮源的比例设计不同的培养基:对照组为(cicc)编号33064红法夫酵母菌的标准培养基;实验组1有利于红法夫酵母菌累积虾青素的添加了一定量果糖的标准培养基,实验组2是将葡萄糖替代对照组中麦芽浸膏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碳源;将发酵豆粕液替代对照组中酵母膏与蛋白胨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氮源;实验组3是将葡萄糖替代实验组1中麦芽浸膏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碳源,将发酵豆粕液替代实验组1中酵母膏与蛋白胨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氮源;以此来整体节约培养基的成本。四组发酵培养基同时进行实验,以发酵完成后的总红法夫酵母菌菌种浓度与虾青素菌体含量占干重的比例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估。
53.将不同培养基按配方配制好并高温灭菌后,接种红法夫酵母菌,菌液的接种量为2ml/l,置于温度为20℃的振荡箱中200r/min培养8h,培养完成后,采用有机溶剂结合超声破碎法提取菌种中的虾青素,从而对虾发酵后虾青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发酵后菌液置于离心管中,6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后得菌体泥取出放入固定容器中,发酵豆粕液的实验组先用2层纱网边摇动边将豆粕固形物过滤,将菌体泥置于55℃鼓风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重量。充分研磨20min。在1(g)份菌体加入5(ml)份的乙酸乙酯

丙酮(2:3,v/v)有机混合溶剂,用超声探头以开5s、关3s的频率,功率400w,处理15min。将超声过的样品静置在密室中于65℃浸提2.5h,再用离心机以6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1ml过0.22μm微孔滤膜置于进样瓶中,将得到的虾青素浸提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其虾青素含量。结果如表1与图2至图5;
54.表1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红法夫酵母菌浓度与虾青素含量的影响
[0055][0056]
由对比实验可知: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实验组3号培养基:葡萄糖20g/l、果糖10g/l、发酵豆粕液20g/l,菌种形态如图6所示。
[0057]
2.2.2制备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高浓度菌液。
[0058]
使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20244嗜酸乳杆菌菌株为原始菌株,这是一株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仅用红法夫酵母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的发酵饲料,发酵后
ph仅为6.3,加入这株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后ph可降低至4.4,未加入嗜酸乳杆菌的发酵饲料乳酸含量仅为0.3%,加入共同发酵的发酵饲料乳酸含量可达4.8%。结果如表2所示:
[0059]
表2在发酵饲料中加入嗜酸乳杆菌前后ph与乳酸含量的变化值
[0060][0061]
通过实验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优性价比的培养基,根据嗜酸乳杆菌的生长特点,以及嗜酸乳杆菌所需营养物质设计不同的培养基:对照组为乳酸菌常用培养基,实验组1、2、3将发酵豆粕液、玉米膏、玉米浆干粉来分别替代牛肉膏与蛋白胨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氮源,以节约培养基的成本。四组发酵培养基同时进行实验,以发酵完成后的总嗜酸乳杆菌菌种浓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估。将不同培养基按配方配制好并高温灭菌后,接种筛选好的嗜酸乳杆菌,菌液的接种量为2ml/l,置于温度为36℃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48h,培养完成后取出高浓度菌液测菌种浓度,结果如表3:
[0062]
表3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高产乳酸的嗜酸乳杆菌菌液浓度的影响
[0063][0064]
由对比实验可知: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实验组2号培养基:葡萄糖20g/l、酵母膏5g/l、乙酸钠5g/l、磷酸氢二钾2g/l、柠檬酸铵2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吐温1g/l、玉米膏30g/l。菌种形态如图7所示。
[0065]
2.2.3制备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高浓度菌液。
[0066]
本发明选用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icc)编号10071的枯草芽孢杆菌株作为原始菌株,这是一株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为验证菌种产蛋白酶的能力,将不具备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野生株作为对照组,以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实验组,使用酪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来检测产蛋白酶的能力,因菌体分泌的蛋白酶可以将大分子酪蛋白水解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越大的菌株其蛋白酶活力越强,由结果可看出cicc编号10071的枯草芽孢杆菌株产蛋白酶的能力明显比野生株产蛋白酶的能力高。结果如图8所示:
[0067]
通过实验对液体培养基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优性价比的培养基,根据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特点,以及所需碳源、氮源与其他各种生长物质的需求量,设计不同的培养基:对照组为枯草芽孢杆菌常用的lb培养基,但是若作为大规模生产培养基则会出现生产成本过高的情况,实验组1、2将豆粕或者发酵豆粕液替代酵母膏与蛋白胨用作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氮源。由于发酵豆粕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类物质,故将氯化钠降低,结合发酵豆粕液使用设计为实验组3。四组发酵培养基同时进行实验,以发酵完成后的总枯草芽孢杆菌菌种浓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评估。不同培养基按配方配制好并高温灭菌后,接种筛选好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接种量为2ml/l,置于温度为30℃的振荡箱中200r/min培养12h,培养完成后取出高浓度菌液测菌种浓度,结果如表4:
[0068]
表4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浓度的影响
[0069][0070]
由对比实验可知: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实验组3号培养基:氯化钠5g/l、发酵豆粕液:20g/l。菌种形态如图9所示。
[0071]
2.3液体扩大培养
[0072]
以上菌液制备好后,按以下表中方法将以上制好的红法夫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接种至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养,方法如表5:
[0073]
表5菌种液体扩大培养的方法
[0074][0075]
扩大培养后将1份红法夫酵母高浓度菌液,1份的嗜酸乳杆菌高浓度菌液,1份的枯草芽孢杆菌高浓度菌液,推送至混合罐中,混合制备成高浓度的混合菌液。
[0076]
2.4固态接种发酵。
[0077]
2份高浓度的混合菌液溶于10份的无菌水,稀释搅拌均匀,再将25份发酵底物与稀释好的菌液搅拌在一起,混合均匀后水分为37~38%。将搅拌好的物料马上装入单向气阀袋中,将单向气阀袋用封口机密封,注意在密封前往袋内的空气不要排空,此单向气阀袋气阀袋为发酵饲料专用袋,要求气阀口只由袋内向袋外通气,袋外气体不能通过气阀口进入袋中。将单向气阀袋放置于环境温度大于20度,小于35度的发酵池中单层堆放,保持在温度大于20度,小于35度条件下发酵24小时。而后置于凉阴干燥处储存,使气阀袋中的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缓慢后酵,1个月后可用于虾蟹的养殖配料。
[0078]
2.5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的基本指标。
[0079]
经过24小时的发酵,以及1个月的后酵作用,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的基本指标为粗蛋白≥16%;水分为≤40%;粗灰分≤7.0%;酸溶蛋白(占粗蛋白含量)≥40%;虾青素≥15mg/kg;乳酸≥4.5%;蛋白酶活≥2000u/g。
[0080]
3.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在虾蟹中配方与应用
[0081]
由于对储存与运输的要求,市面上的配合饲料无论是膨化饲料、颗粒饲料、还是粉状饲料等这种配合饲料中生物活性物质如微生物、活性生物酶与其他生长因子很难大量存活。长期食用这种活性物质低的配合饲料,会出现动物消化性能降低,患消化道疾病的概率高,消化不完全而增加排放,影响水质,破坏环境的情况。
[0082]
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不仅对虾蟹的生长与繁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水体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与碳源,微生物可以大量分解水中残留的有机质杂质,大量的碳源补充进水体中,可调节由于水
体动物排氮而造成的不平衡碳氮比,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发酵后中的益生菌与酶等物质,使动物的消化系统更加健康,减少了排出体外无法消化的有机物对水质产生的破坏,从根本上保护了水质免受破坏。将发酵豆粕液、新型复合发酵饲料作为饲料原料搭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养殖效果。
[0083]
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的应用方案有两个:
[0084]
一为与其他饲料原料逐一调制使用,结合虾蟹在不同的时期所需营养的不同,以及不同时期水质条件的变化情况,按配方混合后,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制为软颗粒进行饲喂,这种应用方案虽较为不便,却可以精准把握营养要素与功能性物质,具有成本低,养殖效果佳,性价比高,不易造成浪费等优点。配方如表6:
[0085]
表6不同时期含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的虾蟹料配方
[0086][0087][0088]
二为直接将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混合入虾塘或蟹塘使用的配合饲料中,这种应用方案只需将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按一定的比例外加到虾蟹配合饲料中的即可达到健康环保减排改水效果,不改变塘口原有配合饲料的使用情况,简单方便,推广应用阻力小。配方如表7:
[0089]
表7不同时期含发酵豆粕液与新型复合发酵饲料的虾蟹料配方
[0090][0091]
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代表性例子。本发明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