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240663发布日期:2021-11-03 19:06阅读:1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起酥油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猪油短缺,棉籽油丰收,因此将棉籽油和牛油混合起来作为猪油的替代品。这种油有很好的起酥性,便称为起酥油。后来,引进了油脂的硬化技术,起酥油从原始的混合型发展到了全氢化型。全氢化油脂比混合型油脂抗酸败性好,性质稳定,融合性好,可制作出任意熔点的制品,因此很适合焙烤食品的要求。但是,全氢化油脂中,某些未能完全氢化的氢化植物油的化学结构呈反式的键接,成为反式脂肪酸,它不具有纯天然奶油的营养,而且对人体健康不利。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比饱和脂肪酸更大,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每增加2%,人们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上升25%。还有实验发现,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引发老年痴呆症。《time》杂志曾经报道,氢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是人体无法吸收消化的油脂。食用氢化植物油会对肝脏产生伤害,进而破坏人体细胞膜,造成细胞的缺陷,影响细胞未来的复制与再生。长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产生身体过早衰老的症状。
3.目前,随着氢化油脂的限用,很多油脂厂又引进了极度氢化油脂和酯交换油脂,将极度氢化油脂或者酯交换油脂与动物固脂、植物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或者不加乳化剂,以及色素、香精,抗氧化剂,制得了现在市场上的烘焙起酥油。但极度氢化油脂工艺复杂,且成本高,例如脂肪酸深度氢化需要的温度高达200~220℃,以及需要更大的压力(1.0~2.5兆帕)和更长的反应时间(2~4小时),而且极度氢化油脂由于加工工艺中需要使用金属类催化剂,会增加工艺复杂度以及增加反式脂肪酸残留的风险;酶法酯交换油脂可以很好地降低反式脂肪酸含量,但生产成本高,高于极度氢化油脂。也有油脂厂采用非转基因大豆油来代替极度氢化油脂和酯交换油脂,但制得的起酥油存在起砂、分层现象,保质期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烘焙用起酥油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其不存在反式脂肪酸的问题,无起砂、分层现象,并具有优异的可塑性、乳化性、抗氧化性、保水性。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烘焙用起酥油的制备方法。
6.技术方案
7.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2~39份非转基因大豆油,21~26份大豆卵磷脂,26~32份乳化剂,8~12份维生素e;所述乳化剂由丙二醇脂肪酸酯、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维生素e和柠檬酸组成;所述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中,单甘油脂肪酸酯与双甘油脂肪酸酯的重量比为1:(2~3)。
8.进一步,所述烘焙用起酥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5份非转基因大豆油,25份大豆卵磷脂,30份乳化剂,10份维生素e。
9.进一步,所述乳化剂由70%丙二醇脂肪酸酯、27%单,双甘油脂肪酸酯、1%维生素e和2%柠檬酸组成。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该乳化剂能与面筋蛋白互相作用而形成复合物。亲水基与麦胶蛋白结合,亲油基与麦谷蛋白结合,使面筋蛋白分子互相连接起来,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形成结构牢固细密的面筋网络,通过形成这种面筋结构,在面团搅拌阶段,乳化剂能增强面团对机械加工的耐力,提高面团弹性、韧性、强度和搅拌力,减少面团损伤程度,使各种原辅料分散混合均匀,形成均质的面团,提高面团的吸水率;在面团发酵阶段,乳化剂能提高面团的发酵能力,增强面团的持气性;在醒发阶段,面团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十分容易坍塌,乳化剂可以提高面团的醒发耐力,防止变形;在焙烤产品生产中,乳化剂还可以保护淀粉粒,防止老化,从而使产品口感得到改良,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10.上述烘焙用起酥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1)将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和维生素e在加热罐中加热熔化并混合均匀,80℃保温,然后加入到预热至70~75℃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中,搅拌乳化反应8

15min,得到混合物料;
12.(2)采用冷水机对混合物料进行冷却处理,再捏合3~6h;
13.(3)捏合后的混合物料经恒温熟成后,得到烘焙用起酥油。
14.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搅拌乳化反应的转速为1000rpm,温度为80℃。
15.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冷却处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混合物料在1h内降温至30℃,第二阶段:将降温至30℃的混合物料在1500rpm的转速下再乳化30min,然后在20min内降温至18

22℃。
16.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捏合的搅拌转速为25~30rpm。
17.进一步,步骤(3)中,恒温熟成的温度为25℃,时间为24h。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以非转基因大豆油为原料,将其与乳化剂、大豆卵磷脂和维生素e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过两段冷却处理方法制备得到起酥油,大豆油本身无异味,澄清透明,非转基因,营养丰富,并且不含反式脂肪酸,因此制得的起酥油不含反式脂肪酸,并且,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起酥油无起砂、分层现象,避免了市场上同类产品状态不均、分层、保质期短的问题,并具有优异的可塑性、乳化性、抗氧化性、保水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一种烘焙用起酥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35份非转基因大豆油,25份大豆卵磷脂,30份乳化剂,10份维生素e;所述乳化剂由70%丙二醇脂肪酸酯、27%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22.1%维生素e和2%柠檬酸组成,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所述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中,单甘油脂肪酸酯与双甘油脂肪酸酯的重量比为1:2.7。
23.上述烘焙用起酥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4.(1)将大豆卵磷脂、乳化剂和维生素e加入到加热罐中,加热熔化后混合均匀,80℃保温,然后加入到预热至70℃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中,80℃下、以1000rpm的转速搅拌乳化反应10min,得到混合物料;
25.(2)采用冷水机对混合物料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处理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
混合物料在1h内降温至30℃,第二阶段:将降温至30℃的混合物料在1500rpm的转速下再乳化30min,然后在20min内降温至20℃;将冷水机持续处于循环状态,关掉乳化装置,再以28rpm的转速捏合4h;
26.(3)捏合后的混合物料经25℃恒温熟成24h后,得到烘焙用起酥油。
27.应用测试:
28.挑选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竞品一、竞品二、竞品三、竞品四),与实施例1制得的起酥油进行测试对比,其中,竞品一为满特起酥油,其为采用印尼进口的极度氢化植物油制得的起酥油,竞品二为花旗起酥油,其为采用大豆植物油制得的起酥油,竞品三为金燕起酥油,其为采用印尼进口的优质棕榈油制得的起酥油,竞品四为融佳起酥油,其为采用马来西亚原产的精炼植物油制得的起酥油。以在戚风蛋糕中的应用为基本测试标准,取5个打蛋碗,分别加入竞品一、竞品二、竞品三、竞品四以及本发明实施例1的起酥油20g,然后各加入100g低筋面粉,0.2g盐,蛋液150g,加工成大小一致的6寸大小,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可塑性、乳化性打发时间(打发比例为0.4)和蛋糕体的组织状态,并测试制得的蛋糕产品的保水性和货架期,其中,可塑性测试考察的是面糊的延展性,延展性越好,可塑性就越好;乳化性考察的是打发时间(打发比例均为0.4)的长短,时间越短乳化性越好;保水性通过吸水率来体现,测试设备为蛋糕水分测试仪;货架期考察的是冷藏密封保存的时间。测试结果见表1:
29.表1对比测试结果
[0030][0031]
由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起酥油在可塑性、乳化性,蛋糕结构状态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表现,面团延展性好,操作更为便捷,并且打发时间较短,拥有良好的乳化性,同时跟其他样品相比孔洞均匀细密且无任何塌陷,因此结构状态更为稳定,并具有较佳的吸水率(保水性)。货架期则与其他市售样品无本质差别,在密封良好的情况下放置于冷藏温度中,实施例1在三天的时间内无任何品质变化,而同比其他样品的两天储存期显得更有优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