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3344发布日期:2021-11-29 14:4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在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百香果都是取其内部的汁液来食用,之后丢掉百香果的壳,而研究发现,百香果的果实含有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类胡萝卜素,个中包括十分丰厚的自然维他命c,还富含维命a、b1、b2等,另外还含有丰厚的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物质及微量元素。可溶性固形物占5%

16%,总酸量为3.8%

4%,甜酸适中。据科学分析,每100克百香果果汁含有总糖15.2克、总酸4克、蛋白质1.36克、脂肪1.22克、磷24.6毫克、钙30毫克、钾227毫克、维生素a1.3毫克、维生素b1.25毫克、维生素c70毫克,有机酸含量约为3%左右,氨基酸17种、占人体所需氨基酸总量的20%。养分价值很高,用它为原料,加工制效果汁、果露、果酱、果冻,风味共同。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提神醒酒、消弭疲劳、排毒养颜、加强免疫力等神情保健效果。
3.对于百香果壳的利用可谓少之又少,如何能利用百香果壳来制备百香果茶,使其不仅具备茶叶的香气,又具备百香果的香气,针对该问题,专利号为201911136041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百香果茶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如何制备百香果茶的问题,但是存在着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漏茶,且制备出的百香果茶不易泡发、香气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1)百香果的处理:取成熟的百香果洗净后,将其切割成果壳和果盖,取出果壳内部的果实,放置自然阴干,至果壳的表皮稍软后即可;
7.(2)第一次烘干:把发酵好的红茶的茶叶装入至果壳内,盖上果盖,用削好的竹棍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内,然后放入到烘干机内进行第一次烘干,温度控制为40

50℃,时间为90分钟,得初制百香果茶;
8.(3)第一次走水:取出第一烘干后的初制百香果茶,放置晾干,使其自然性走水,直至表皮水分含量一致为止,得二制百香果茶;
9.(4)第二次烘干:将二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控制温度为60

65℃,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二次烘干;得三制百香果茶;
10.(5)第二次走水:取出三制百香果茶,待其自然冷却,使其自然性走水,待其整体干度一致即可,得四制百香果茶;
11.(6)第三次烘干:将四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温度控制为60

65℃,时间为
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三次烘干;得五制百香果茶;
12.(7)提香:不取出五制百香果茶,将烘干机温度升高为100℃,对其进行提香,控制时间为30分钟;得终制百香果茶;
13.(8)终制:取出终制百香果茶,利用风冷式风机对其进行降温,取出其内部的竹棍,在封口处贴上标签、声场日期、筛选、即可入库。
14.优选的,所述自然阴干的时间为3小时。
15.优选的,所述发酵好的红茶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茶青制备发酵而得。
16.优选的,所述竹棍插入的颗数为4

6颗,其中1颗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底部,其余可以斜插。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8.本发明通过将百香果的果壳和茶叶放在一起,利用多次烘干和自然走水来对红茶和百香果壳进行相互融入,使得百香果壳内残留的汁液渗入至红茶的茶叶中,红茶的茶叶中的香味渗入至百香果的果壳内,然后通过升温提香的方式内对其进行提香,促进百香果成品茶的口感,最后利用风冷式降温,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百香果茶的香味留在百香果壳内。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百香果茶,通过利用竹棍从果壳上穿插至果壳内,可以起到固定果壳和果盖的作用,且能够避免其在烘干时,果壳内有的茶叶掉落出来,同时,在百香果茶制备完成后,取出竹棍,百香果壳上就留有之前穿插的洞,在泡制时,有利于营养成分的泡发。本发明与普通的红茶相比,其纯净度好,初开汤色金黄、丝状不断从竹棍穿过的孔中流出,指到通红明亮;且耐泡,正常的红茶一般泡水5

6开,而本发明的耐泡次数至10开以上;本发明滋味丰厚,散发百香果的清香,采用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红茶制作,可以提升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红茶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实施例1
21.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2.(1)百香果的处理:取成熟的百香果洗净后,将其切割成果壳和果盖,取出果壳内部的果实,放置自然阴干,自然阴干的时间为3小时,至果壳的表皮稍软后即可;
23.(2)第一次烘干:把发酵好的红茶的茶叶装入至果壳内,发酵好的红茶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茶青制备发酵而得,盖上果盖,用削好的竹棍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内,竹棍插入的颗数为4

6颗,其中1颗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底部,其余可以斜插,然后放入到烘干机内进行第一次烘干,温度控制为40℃,时间为90分钟,得初制百香果茶;第一次烘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百香果具有的内含物质与红茶的茶叶接触,浸入融合;
24.(3)第一次走水:取出第一烘干后的初制百香果茶,放置晾干,使其自然性走水,直至表皮水分含量一致为止,得二制百香果茶;通过第一次烘干和第一走水,其目的是为了使得两者在低温下,内含物质不被破坏。
25.(4)第二次烘干:将二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120分
钟,对其进行第二次烘干;得三制百香果茶;
26.(5)第二次走水:取出三制百香果茶,待其自然冷却,使其自然性走水,待其整体干度一致即可,得四制百香果茶;
27.(6)第三次烘干:将四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温度控制为60℃,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三次烘干;得五制百香果茶;
28.(7)提香:不取出五制百香果茶,将烘干机温度升高为100℃,对其进行提香,控制时间为30分钟;得终制百香果茶;
29.(8)终制:取出终制百香果茶,利用风冷式风机对其进行降温,取出其内部的竹棍,在封口处贴上标签、声场日期、筛选、即可入库。
30.实施例2
31.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2.(1)百香果的处理:取成熟的百香果洗净后,将其切割成果壳和果盖,取出果壳内部的果实,放置自然阴干,自然阴干的时间为3小时,至果壳的表皮稍软后即可;
33.(2)第一次烘干:把发酵好的红茶的茶叶装入至果壳内,发酵好的红茶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茶青制备发酵而得,盖上果盖,用削好的竹棍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内,竹棍插入的颗数为4

6颗,其中1颗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底部,其余可以斜插,然后放入到烘干机内进行第一次烘干,温度控制为40℃,时间为90分钟,得初制百香果茶;第一次烘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百香果具有的内含物质与红茶的茶叶接触,浸入融合;
34.(3)第一次走水:取出第一烘干后的初制百香果茶,放置晾干,使其自然性走水,直至表皮水分含量一致为止,得二制百香果茶;通过第一次烘干和第一走水,其目的是为了使得两者在低温下,内含物质不被破坏。
35.(4)第二次烘干:将二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控制温度为60℃,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二次烘干;得三制百香果茶;
36.(5)第二次走水:取出三制百香果茶,待其自然冷却,使其自然性走水,待其整体干度一致即可,得四制百香果茶;
37.(6)第三次烘干:将四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温度控制为60℃,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三次烘干;得五制百香果茶;
38.(7)提香:不取出五制百香果茶,将烘干机温度升高为100℃,对其进行提香,控制时间为30分钟;得终制百香果茶;
39.(8)终制:取出终制百香果茶,利用风冷式风机对其进行降温,取出其内部的竹棍,在封口处贴上标签、声场日期、筛选、即可入库。
40.实施例3
41.一种百香果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2.(1)百香果的处理:取成熟的百香果洗净后,将其切割成果壳和果盖,取出果壳内部的果实,放置自然阴干,自然阴干的时间为3小时,至果壳的表皮稍软后即可;
43.(2)第一次烘干:把发酵好的红茶的茶叶装入至果壳内,发酵好的红茶为一芽二叶和一芽三叶的茶青制备发酵而得,盖上果盖,用削好的竹棍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内,竹棍插入的颗数为4

6颗,其中1颗从果盖上穿插至果壳底部,其余可以斜插,然后放入到烘干机内进行第一次烘干,温度控制为43℃,时间为90分钟,得初制百香果茶;第一次烘干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使得百香果具有的内含物质与红茶的茶叶接触,浸入融合;
44.(3)第一次走水:取出第一烘干后的初制百香果茶,放置晾干,使其自然性走水,直至表皮水分含量一致为止,得二制百香果茶;通过第一次烘干和第一走水,其目的是为了使得两者在低温下,内含物质不被破坏。
45.(4)第二次烘干:将二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控制温度为63℃,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二次烘干;得三制百香果茶;
46.(5)第二次走水:取出三制百香果茶,待其自然冷却,使其自然性走水,待其整体干度一致即可,得四制百香果茶;
47.(6)第三次烘干:将四制百香果茶放入至烘干机内,温度控制为63℃,时间为120分钟,对其进行第三次烘干;得五制百香果茶;
48.(7)提香:不取出五制百香果茶,将烘干机温度升高为100℃,对其进行提香,控制时间为30分钟;得终制百香果茶;
49.(8)终制:取出终制百香果茶,利用风冷式风机对其进行降温,取出其内部的竹棍,在封口处贴上标签、声场日期、筛选、即可入库。
50.在本发明中,通过上述实施例1

3得到的百香果红茶,在食用时,只需放入都容器内,利用开水进行冲泡即可。
51.本发明通过将百香果的果壳和茶叶放在一起,利用多次烘干和自然走水来对红茶和百香果壳进行相互融入,使得百香果壳内残留的汁液渗入至红茶的茶叶中,红茶的茶叶中的香味渗入至百香果的果壳内,然后通过升温提香的方式内对其进行提香,促进百香果成品茶的口感,最后利用风冷式降温,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百香果茶的香味留在百香果壳内。采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百香果茶,通过利用竹棍从果壳上穿插至果壳内,可以起到固定果壳和果盖的作用,且能够避免其在烘干时,果壳内有的茶叶掉落出来,同时,在百香果茶制备完成后,取出竹棍,百香果壳上就留有之前穿插的洞,在泡制时,有利于营养成分的泡发。本发明与普通的红茶相比,其纯净度好,初开汤色金黄、丝状不断从竹棍穿过的孔中流出,指到通红明亮;且耐泡,正常的红茶一般泡水5

6开,而本发明的耐泡次数至10开以上;本发明滋味丰厚,散发百香果的清香,采用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红茶制作,可以提升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的红茶的价值。
52.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