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271619发布日期:2021-12-31 19:52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保健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酵素,一般是指酶,指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酵素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酵素进入人体后,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预防各种疾病发生,因此,添加酵素的保健食品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尽管国内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以酵素为主的保健食品,但品种还比较单一,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4.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5.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
6.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7.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和水。
8.进一步地,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9.1)将藤茶和桑葚混合后切碎成混合碎丁,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4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10.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溶液中20h,然后抽滤去除液相,烘干,获得固相b;
11.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15~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12.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3~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
13.进一步地,所述藤茶和桑葚的混合质量比藤茶:桑葚=10:3~6;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混合碎丁/去离子水=1:5~6。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溶液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所述步骤3)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6;所述步骤4)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
15.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8~10g/l,葡萄糖20~24g/l,柠檬酸二铵2~3g/l,醋酸钠4~5g/l,酵母浸粉8~10g/l,硫酸锰0.15~0.2g/l,硫
酸镁0.5~0.53g/l,吐温80为0.5~1ml/l,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16~20ml/l,溶剂为水。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50~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制备的黄精酵素甜度较高,抗氧化活性好,且蛋白酶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抗衰老和清洁功能,在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附图说明
18.图1为各实施例或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黄精酵素甜度对比图;
19.图2为各实施例或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黄精酵素抗氧化活性对比图;
20.图3为各实施例或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黄精酵素中蛋白酶活性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22.实施例1
23.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24.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25.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5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26.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27.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8g/l,葡萄糖20g/l,柠檬酸二铵2g/l,醋酸钠4g/l,酵母浸粉8g/l,硫酸锰0.15g/l,硫酸镁0.5g/l,吐温80为0.5ml/l,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16ml/l,溶剂为水。
28.其中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29.1)将藤茶和桑葚按混合质量比藤茶:桑葚=10:3的比例混合后切碎成混合碎丁,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混合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30.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31.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32.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
33.实施例2
34.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35.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36.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5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37.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38.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9g/l,葡萄糖22g/l,柠檬酸二铵2g/l,醋酸钠4g/l,酵母浸粉9g/l,硫酸锰0.17g/l,硫酸镁0.5g/l,吐温80为0.6ml/l,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17ml/l,溶剂为水。
39.其中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40.1)将藤茶和桑葚按混合质量比藤茶:桑葚=10:4的比例混合后切碎成混合碎丁,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混合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41.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42.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43.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
44.实施例3
45.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46.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47.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48.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49.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9g/l,葡萄糖23g/l,柠檬酸二铵3g/l,醋酸钠5g/l,酵母浸粉9g/l,硫酸锰0.18g/l,硫酸镁0.52g/l,吐温80为0.8ml/l,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18ml/l,溶剂为水。
50.其中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51.1)将藤茶和桑葚按混合质量比藤茶:桑葚=10:5的比例混合后切碎成混合碎丁,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混合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52.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53.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54.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
55.实施例4
56.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57.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58.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59.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60.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10g/l,葡萄糖24g/l,柠檬酸二铵3g/l,醋酸钠5g/l,酵母浸粉10g/l,硫酸锰0.2g/l,硫酸镁0.53g/l,吐温80为1ml/l,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20ml/l,溶剂为水。
61.其中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62.1)将藤茶和桑葚按混合质量比藤茶:桑葚=10:6的比例混合后切碎成混合碎丁,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混合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混合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63.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64.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65.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所述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
66.对比例1
67.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68.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
(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69.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70.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71.本对比例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10g/l,葡萄糖24g/l,柠檬酸二铵3g/l,醋酸钠5g/l,酵母浸粉10g/l,硫酸锰0.2g/l,硫酸镁0.53g/l,吐温80为1ml/l,溶剂为水。
72.对比例2
73.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74.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75.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76.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77.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藤茶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10g/l,葡萄糖24g/l,柠檬酸二铵3g/l,醋酸钠5g/l,酵母浸粉10g/l,硫酸锰0.2g/l,硫酸镁0.53g/l,吐温80为1ml/l,藤茶提取物20ml/l,溶剂为水。
78.其中所述藤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79.1)将藤茶切碎成碎丁,向所述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80.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81.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82.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本对比例所述藤茶提取物。
83.对比例3
84.一种黄精酵素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85.步骤一、配置微生物培养基,将乳酸菌按接种量1%接种在所述微生物培养基中(使得含乳酸菌活菌数为1.1
×
108cfu/ml),37
±
1℃环境下培养3天,获得乳酸菌菌液;
86.步骤二、将黄精用去离子水蒸煮5min,然后切碎,加入去离子水、食醋,再接种所述
乳酸菌菌液,发酵,获得发酵后物;其中黄精、去离子水、食醋的比例为黄精:去离子水:食醋:乳酸菌菌液=100g:300ml:60ml,所述乳酸菌菌液的加入量为10ml/l;
87.步骤三、将所述发酵后物过滤,液相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3,获得所述黄精酵素;
88.所述微生物培养基包括蛋白胨、葡萄糖、柠檬酸二铵、醋酸钠、酵母浸粉、硫酸锰、硫酸镁、吐温80、桑葚提取物和水。各组分的浓度为:蛋白胨10g/l,葡萄糖24g/l,柠檬酸二铵3g/l,醋酸钠5g/l,酵母浸粉10g/l,硫酸锰0.2g/l,硫酸镁0.53g/l,吐温80为1ml/l,桑葚提取物20ml/l,溶剂为水。
89.其中所述桑葚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90.1)将桑葚切碎成碎丁,向所述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向所述碎丁中加入去离子水的固液质量比碎丁/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60
±
5℃提取30min,然后过滤,获得固相和液相a;
91.2)将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中20h,所述固相浸泡在乙醇的固液质量比固相/乙醇=1:4;浸泡后抽滤去除液相,7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b;
92.3)将所述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固相b加入去离子水中的固液质量比固相b/去离子水=1:5,水浴恒温至80
±
5℃提取20min,然后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93.4)将所述上清液加入乙醇中,上清液加入乙醇中的体积比上清液/乙醇=1:4;4℃温度环境下静置24h,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固相60
±
5℃环境下烘干获得固相c,将所述液相a减压浓缩至未浓缩前体积的1/2,然后向其中加入所述固相c,溶解,即获得本对比例所述桑葚提取物。
94.实施例5
95.测试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述方法制备的黄精酵素的甜度、抗氧化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其中甜度采用lb90t糖度计进行糖度测定。抗氧化活性采用dpph法测定,取0.2ml样品加2.8ml dpph,暗处静置30min,517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无水乙醇作为空白对照,测其吸光度,计算每毫升样品的trolox当量。蛋白酶活性按照国家标准gb/t 23527

2009中的福林法进行,结果如图1~3所示。由图可知,通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添加藤茶

桑葚复合提取物能够使得后续发酵产物酵素甜度、抗氧化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有所提高。这可能是由于改变乳酸菌培养基的成分有利于改善乳酸菌的生长特性和活性,抑制培养基中其他有害菌类的生长,从而增强乳酸菌的活性。另外,试验发现,桑葚提取物对藤茶提取物的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表现为添加桑葚复合提取的情况下所得黄精酵素的甜度、抗氧化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均要高于藤茶提取物的效果。
96.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