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58023发布日期:2022-03-30 13:1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饲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


背景技术:

2.红螯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和新几内亚南部的溪流中,在人工养殖过程中死亡率较高,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3.1、养殖过程中人工添加的饲料未被及时食用,崩坍溃散后与底部污泥混合发酵,造成水质恶化,导致虾感染,最常见的为鳃部疾病;
4.2、养殖过程虾脱壳困难,且软壳期较长,在高密度养殖中,以发生虾体损伤,从而造成感染死亡。
5.因此,本发明从饲料入水状态、促进虾脱壳与长壳以及提高虾对环境的抵抗力出发,提供适用于螯螯虾养殖的饲料。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
7.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
9.能量粉料67-75份、纤维粉料35-42份、粘结剂17-22份、抗菌提取液8-10份和辅助配料10-15份。
10.所述能量粉料包括鱼粉、猪肝粉、鸡肉粉、黄粉虫粉和乌贼膏,且用量质量比依次为9-11:3.7-5.5:2-5:2-5:1.5-3,搅拌混合制得能量粉料;能量粉料中富含蛋白质,虾从饲料中获取蛋白质被消化为肽和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该能量粉料被消化后富含红鳌鳌虾生长必需的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等13种氨基酸,可为虾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虾的快速生长,从而提高虾的抵抗力。
11.所述纤维粉料包括脱毒菜籽粕、发酵豆粕、鱼腥草粉和水葫芦粉,按照任意比例进行混合,制得纤维粉料;纤维粉料富含膳食纤维,有利于促进虾肠道蠕动,有利于对营养物质快速吸收,促进体内有害物质排出。
12.所述辅助配料包括酶解麦麸、富钙粉、脱壳助剂、鱼油和复合维生素粉,且用量质量比依次为5.5-7:2.1-2.7:0.05-1.7:0.2-0.5:0.07-0.12,搅拌混合制得辅助配料;其中麦麸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富含戊聚糖,易酶解且经过酶解后生产大量的低聚木糖,其能够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病原菌生产,增强虾机体免疫力,富钙粉中含有大量水溶性钙,低聚木糖进一步促进虾对钙的吸收,在虾脱壳时,有利于虾壳生长,缩短虾脱壳后的软壳期,提高成活率。
13.所述脱壳助剂包括蛋黄粉和脱壳素中的一种或者以任意比例混合;蛋黄粉中富含
胆固醇,其与脱壳素均能促进虾脱壳,通过脱壳助剂的添加,一方面促进虾脱壳,减少虾脱壳异常,造成虾脱壳过程中死亡,另一方面,虾脱壳次数多,生长快,有利于提高产量。
14.所述富钙粉包括骨粉、贝壳粉、轻质碳酸钙粉和丙酸钙,且按照任意比例混合;该富钙粉粉中含有大量水溶性钙元素,易于被虾吸收,其中丙酸钙的加入,还有利于抑制饲料霉变。
15.所述复合维生素粉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且用量质量依次比为0.3:1:0.55,通过复合维生素的添加,有利于脱壳后机体恢复。
16.粘结剂,由如下步骤制备:
17.步骤a1:取高筋面粉和小苏打按照用量比为1kg:8-10g混合后,加入高筋面粉和小苏打总质量35-40%的水搅拌成膏状物,静置自然发酵1-2d,得到发酵物;
18.步骤a2:将发酵物置于200目滤袋中,采用循环水进行冲洗,得到白色粘稠物,随后将其压制成饼,置于烘干炉中,在60-80℃下烘干至含水量不超过5%,之后将烘干物研磨成粉料,最后过150目筛网筛分,取筛下料,制得粘结剂;
19.所述粘结剂由高筋面粉与小苏打制成湿料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形成多孔的膏状物,有利于粘结成分洗出,此外,经发酵后,高筋面粉中的丝状纤维软化,具有更高的韧性,提高粘结效果,该粘结剂在水中吸水膨胀后呈丝状网络结构,将其他原料粘结在一起,不易崩塌粉化,避免营养物质融入污泥中发酵,导致水质恶化,从而使虾感染。
20.抗菌提取液,由以下步骤制备:
21.步骤b1:取茵陈、黄连、艾草和苦参粉碎,之后加入水浸泡10-12h,过滤后沥干,得到浸泡料;
22.步骤b2:取无水乙醇加入浸泡料中搅拌混合,之后将混合料平铺在托盘中,放入微波设备中,加热20-30mi n,然后压滤取滤液;
23.步骤b3:取滤液在0.08-0.1mpa负压下,升温至65-70℃,取馏分,得到抗菌提取液,在该条件减压蒸馏,纯化效率高。
24.所述抗菌提取液为茵陈、黄连、艾草和苦参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有效防治红螯螯虾鳃部疾病。
25.所述酶解麦麸,由以下步骤制备:
26.步骤c1:取麦麸和葡萄糖混合后加入水,搅拌静置8-10h进行溶胀,制成基料;
27.步骤c2:取木聚糖酶加入ph值为5-6的磷酸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水浴加热至42-50℃,保温20-30mi n进行活化处理;
28.步骤c4:将活化后的酶液加入基料中,搅拌均匀,升温至50-55℃,酶解1-1.5d,之后升温至80-90℃进行灭活,得到酶解湿料;
29.步骤c4:将酶解湿料晒干至含水量为20-30%,制得酶解麦麸。
30.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其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1.步骤一、取能量粉料、纤维粉料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制基础饲料;
32.步骤二、取抗菌提取液和辅助配料加入水,混合制成混合液;
33.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基础饲料中加入混合液,在加入水搅拌,然后置于32-38℃下保温1-2h,使得粘结剂在饲料中充分吸收水分成丝,生成网络结构,将其他原料包络在一起,最后微波处理10-15mi n,进行灭菌,得到饲料湿料;
34.步骤四、将饲料湿料置于挤出造粒机中制成粒径为1-2mm颗粒,最后热风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制成饲料。
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6.1、本发明制备的饲料中添加一种粘结剂,其通过高筋面粉发酵后水洗制得,含有大量软化丝状纤维,吸水膨胀后呈丝状网络结构,将其他原料粘结在一起,使得饲料不易崩塌粉化,避免营养物质融入污泥中发酵,导致水质恶化,从而使虾感染,从虾的养殖环境改善提高虾的抵抗力。
37.2、本发明制备的饲料中添加一种抗菌提取液,以茵陈、黄连、艾草和苦参为原料进行提取,其复配使用,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其应用在虾饲养中,可有效防治红螯螯虾鳃部疾病。
38.3、本发明制备的饲料中添加一种辅助配料,该辅助配料中的酶解麦麸中含有大量低聚木糖,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病原菌生产,增强虾机体免疫力,富钙粉中含有大量水溶性钙,低聚木糖进一步促进虾对钙的吸收,在虾脱壳时,有利于虾壳生长,缩短虾脱壳后的软壳期,提高成活率。
39.4、本发明制备的饲料的营养元素均衡,适用于红螯螯虾饲喂,在6-8月高病发期,采用该饲料进行喂养,两个月体重增长率达到209.6%,养殖死亡率仅为1.5%,显现较强抵抗力。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1
42.本实施例制备一种粘结剂,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43.步骤a1:取高筋面粉和小苏打按照用量比为1kg:10g混合后,加入高筋面粉和小苏打总质量35%的水搅拌成膏状物,静置自然发酵2d,得到发酵物;
44.步骤a2:将发酵物置于200目滤袋中,采用循环水进行冲洗,得到白色粘稠物,随后将其压制成饼,置于烘干炉中,在60℃下烘干至含水量为5%,之后将烘干物研磨成粉料,最后过150目筛网筛分,取筛下料,制得粘结剂。
45.实施例2
46.本实施例制备一种抗菌提取液,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47.步骤b1:取茵陈、黄连、艾草和苦参粉碎,之后加入水浸泡10h,过滤后沥干,得到浸泡料;
48.步骤b2:取无水乙醇加入浸泡料中搅拌混合,之后将混合料平铺在托盘中,放入微波设备中,加热20min,然后压滤取滤液;
49.步骤b3:取滤液在0.08mpa负压下,升温至65℃,取馏分,得到抗菌提取液;
50.实施例3
51.本实施例制备一种酶解麦麸,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52.步骤c1:取麦麸和葡萄糖混合后加入水,搅拌静置8h进行溶胀,制成基料;
53.步骤c2:取木聚糖酶加入ph值为6的缓冲液,水浴加热至42℃,保温20min进行活化处理;
54.步骤c3:将活化后的酶液加入基料中,搅拌均匀,升温至50℃,酶解1d,之后升温至90℃进行灭活,得到酶解湿料;
55.步骤c4:将酶解湿料晒干至含水量为20%,制得酶解麦麸。
56.实施例4
57.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富钙粉,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58.取骨粉、贝壳粉、轻质碳酸钙粉和丙酸钙按照用量质量比为1:0.7:0.2:0.5,加入搅拌器中进行混合制成,其中骨粉、贝壳粉和轻质碳酸钙粉均通过焙烧活化处理,丙酸钙为市售食品级丙酸钙添加剂。
59.实施例5
60.本实施例制备一种脱壳助剂,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61.取蛋黄粉和脱壳素按照用量质量为1:0.25混合制成,该脱壳素由河南牧尼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62.实施例6
63.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复合维生素粉,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64.取市售维生素a、维生素b和维生素c片剂,按照用量质量比为0.3:1:0.55研磨,然后过100目筛网筛分。
65.实施例7
66.本实施例制备一种辅助配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67.取实施例3制得的酶解麦麸、实施例4制得的富钙粉、实施例5制得的脱壳助剂、鱼油和实施例6制得的复合维生素粉,按照用量质量比依次为5.5:2.1:0.9:0.2:0.07,搅拌混合,制成辅助配料。
68.实施例8
69.本实施例制备一种能量粉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70.取鱼粉、猪肝粉、鸡肉粉、黄粉虫粉和乌贼膏,按照用量质量比为9:4:5:5:1.5,搅拌混合制得能量粉料,上述粉料均为市售饲料级原料。
71.实施例9
72.本实施例制备一种纤维粉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73.取脱毒菜籽粕、发酵豆粕、鱼腥草粉和水葫芦粉,按照用量质量为0.7:1.2:0.4:0.5搅拌混合制成。
74.实施例10
75.本实施例制备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包括如下原料,且原料均为上述实施例制备,具体重量份如下:
76.能量粉料67份、纤维粉料35份、粘结剂17份、抗菌提取液8份和辅助配料10份;
77.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78.步骤一、取能量粉料、纤维粉料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制基础饲料;
79.步骤二、取抗菌提取液和辅助配料加入水,混合制成混合液;
80.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基础饲料中加入混合液,在加入水搅拌,然后置于32℃下保温1h,最后微波处理10min,进行灭菌,得到饲料湿料;
81.步骤四、将饲料湿料制成粒径为2mm颗粒,最后干燥至含水量为8%,制成饲料。
82.实施例11
83.本实施例制备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包括如下原料,且原料均为上述实施例制备,具体重量份如下:
84.能量粉料70份、纤维粉料40份、粘结剂20份、抗菌提取液9份和辅助配料12份。
85.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86.步骤一、取能量粉料、纤维粉料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制基础饲料;
87.步骤二、取抗菌提取液和辅助配料加入水,混合制成混合液;
88.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基础饲料中加入混合液,在加入水搅拌,然后置于35℃下保温1.5h,最后微波处理12min,进行灭菌,得到饲料湿料;
89.步骤四、将饲料湿料制成粒径为2mm颗粒,最后干燥至含水量为9%,制成饲料。
90.实施例12
91.本实施例制备一种用于提高红螯螯虾抵抗力的养殖饲料,包括如下原料,且原料均为上述实施例制备,具体重量份如下:
92.能量粉料75份、纤维粉料42份、粘结剂22份、抗菌提取液10份和辅助配料15份。
93.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94.步骤一、取能量粉料、纤维粉料和粘结剂搅拌混合制基础饲料;
95.步骤二、取抗菌提取液和辅助配料加入水,混合制成混合液;
96.步骤三、在搅拌状态下,向基础饲料中加入混合液,在加入水搅拌,然后置于38℃下保温2h,最后微波处理15min,进行灭菌,得到饲料湿料;
97.步骤四、将饲料湿料制成粒径为2mm颗粒,最后干燥至含水量为10%,制成饲料。
98.对比例1
99.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的具体制备过程相同,将粘结剂替换为相同用量的高筋面粉。
100.对比例2
101.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1的具体制备过程相同,将酶解麦麸替换为相同用量的未处理麦麸。
102.对比例3
103.本对比例为中国专利cn108077594a提供的用于提高免疫力的红螯螯虾配合饲料。
104.对实施例10-12和对比例1-3进行饲料浸泡状态进行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
105.取试样各50g,加入1.5m深,水温为25℃的恒温水中,观察饲料颗粒状态,饲料吸水膨胀完全坍塌,记录为坍塌时间,具体数据如表1:
106.表1
[0107][0108]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饲料入水后,吸水膨胀呈现网络球状,雾化均匀,有利于虾进口食用,而对比例1呈紧实球状,呈现块状雾化,对比例3为堆状,均不适于进口;本实施例制备的饲料坍塌时间为7h左右,形态保持时间较长,不易与虾塘底部污泥混合,造成水体变质,且该保持时间有利于虾完全食用,而对比例3采用各种原料混合后湿法制粒,其在水中迅速坍塌成粉状,易与污泥混合,且其中的营养组分易释放到水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易滋生病菌。
[0109]
对实施例10-12和对比例1-3进行养殖试验,具体试验方式如下:
[0110]
准备18组虾池清理消毒,进行养殖处理,随后各放入200只红鳌鳌虾虾苗,使用实施例10-12和对比例1-3进行相同管理模式进行养殖,养殖时间6-8月,并记录数据取平均值,具体养殖数据如表2:
[0111]
表2
[0112][0113]
由表2可知,实施例10-12饲喂的红鳌鳌虾的体重增长率高于对比例1-3,且养殖死亡率更低,其中实施例11制备的饲料饲喂的体重增长率达到209.6%,养殖死亡率仅为1.5%。
[0114]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15]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