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255971发布日期:2022-03-16 11:09阅读:7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又名北虫草等,是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其产生的虫草素可以调节免疫、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产生的核苷类物质具有降低血黏度、提高血液供氧能力、防止血栓形成及心脑缺氧等;产生的虫草酸能抑制各种病菌的生长、可预防与治疗脑血栓、脑出血、心肌梗塞、长期衰竭等;产生的各种氨基酸和小分子肽可以直接被人体作为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3.目前蛹虫草有二种生产方法,即固体培养和液体发酵,在液体发酵过程中,获取虫草素后,所留下的发酵残液中会存在其他的小分子有机酸,如核苷酸、虫草酸、氨基酸等大量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中,通常是没有被再次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a)将蛹虫草发酵残液进行过滤去除大分子物质得到过滤液;
6.(b)对过滤液采用树脂吸附出其中酸性物质得到吸附残液;
7.(c)采用氢氧化氨溶液将吸附的酸性物质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溶液;
8.(d)将解吸溶液加热减压浓缩后加入碳酸钙粉后搅拌得到有机酸钙浓缩液;
9.(e)将有机酸钙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有机酸钙粉末。
10.进一步地,在(a)中,采用板框和陶瓷膜对发酵残液进行过滤。
11.进一步地,在(b)中,采用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对滤液进行吸附。
12.进一步地,以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步骤(f);
13.(f)用于吸附残液进行提取虫草素。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所得到的有机酸钙可以作为片剂或者胶囊型的钙营养品,以实现资源再利用,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16.本发明提供提高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a)将蛹虫草发酵残液进行过滤去除大分子物质得到过滤液;
18.具体地,采用板框和陶瓷膜对发酵残液进行过滤。
19.(b)对过滤液采用树脂吸附出其中酸性物质得到吸附残液;
20.具体地,采用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对滤液进行吸附;
21.(c)采用氢氧化氨溶液将吸附的酸性物质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溶液;
22.(d)将解吸溶液加热减压浓缩后加入碳酸钙粉后搅拌得到有机酸钙浓缩液;
23.(e)将有机酸钙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有机酸钙粉末。
24.本发明中,所得到的有机酸钙可以作为片剂或者胶囊型的钙营养品,以实现资源再利用,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5.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f);
26.(f)用于吸附残液进行提取虫草素。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蛹虫草发酵残液进行过滤去除大分子物质得到过滤液;(b)对过滤液采用树脂吸附出其中酸性物质得到吸附残液;(c)采用氢氧化氨溶液将吸附的酸性物质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溶液;(d)将解吸溶液加热减压浓缩后加入碳酸钙粉后搅拌得到有机酸钙浓缩液;(e)将有机酸钙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有机酸钙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中,采用板框和陶瓷膜对发酵残液进行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中,采用氢氧根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对滤液进行吸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蛹虫草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f);(f)用于吸附残液进行提取虫草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蛹虫草发酵残液生产有机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蛹虫草发酵残液进行过滤去除大分子物质得到过滤液;对过滤液采用树脂吸附出其中酸性物质得到吸附残液;采用氢氧化氨溶液将吸附的酸性物质进行解吸得到解吸溶液;将解吸溶液加热减压浓缩后加入碳酸钙粉后搅拌得到有机酸钙浓缩液;将有机酸钙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有机酸钙粉末。本发明中,所得到的有机酸钙可以作为片剂或者胶囊型的钙营养品,以实现资源再利用,进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环保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陶黎明 陈家任 童佳琼 谭心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锬酃藏虫草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