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0317发布日期:2022-01-05 10:24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杨梅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


背景技术:

2.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经济用途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杨梅中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的含量也十分丰富,鲜果味酸,食之可增加胃中酸度,消化食物,促进食欲。
3.在现有技术中,杨梅汁的生产需要脱核,在现有的加工工艺中,脱核工艺大都是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且传统的杨梅榨汁采用人工处理,将原料放入桶或缸内捣烂,然后用干净纱布绞汁,其榨汁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杨梅汁不纯,严重影响杨梅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且水箱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所述外壳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且第二电磁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且外壳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且放置板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外壳,所述放置板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接核箱,所述外壳的左右两端内部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洒水喷头,所述外壳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多个破碎块,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外壳,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左右两侧均外部转动连接榨汁壳体,所述榨汁壳体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榨汁壳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接料斗。
7.优选的,所述接核箱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外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接核箱及放置板。
8.优选的,所述榨汁壳体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外壳。
9.优选的,所述榨汁壳体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下端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所述第一电磁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外壳,且出料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残渣斗,所述残渣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壳。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半圆状的凹槽,且顶杆的位置及数量与凹槽一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第二电磁推杆、支撑板、顶杆、放置板及接核箱,将杨梅放置在放置板上端,启动第一电机的正反转,将杨梅进入至放置板开设的半圆形凹槽内部固定,利用第二电磁推杆的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的移动,从而带动顶杆移动,从而将放置板上端的杨梅的果肉和果核分离,分离后,果核进入至接核箱内部,通过设置的卡块和弹簧时接核箱与放置板分离,便于对果核的收集和清理,从而实现了在榨汁过程中的果汁与果肉分离,防止果核进入榨汁机构内部,影响榨汁的品质;
1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第一电磁推杆、挡板、出料管及残渣管,当果肉进入至榨汁壳体内部后,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破碎块转动,从而对果肉榨汁,通过设置的过滤板使榨汁后的果肉与果汁分离,通过设置的出料管将果汁排出,排出后,启动第一电磁推杆带动打开挡板,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破碎块转动,从而将果肉排进残渣管内部,从而实现对杨梅果肉及果汁的完全分离,避免果肉与果汁混淆,影响果汁的品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

抽水泵、2

水箱、3

外壳、4

洒水喷头、5

第一电机、6

接料斗、7

榨汁壳体、8

第二电机、9

破碎块、10

第一电磁推杆、11

残渣斗、12
‑ꢀ
出料管、13

过滤板、14

挡板、15

接核箱、16

放置板、17

顶杆、18

支撑板、19

第二电磁推杆、20

弹簧、21

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0.一种杨梅汁生产用榨汁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2,且水箱2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外壳3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磁推杆19,且第二电磁推杆1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顶杆17,且外壳3的左端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且放置板16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外壳3,放置板16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接核箱15,外壳3的左右两端内部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呈上下设置的洒水喷头4,外壳3的左端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且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外部固定连接有呈上下对称设置的多个破碎块9,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外壳3,且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的左右两侧均外部转动连接榨汁壳体7,榨汁壳体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外壳3,榨汁壳体7的上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接料斗6。
21.接核箱15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0,且弹簧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1,卡块21的外部分别滑动连接有接核箱15及放置板16,通过设置的弹簧20及卡块21,便于接核箱15与放置板16的固定,便于放置板 16与顶杆17接触后,将杨梅内部的果核剔除,剔除后进入至接核箱15,便于对果核的收集和清理;榨汁壳体7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3,且过滤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下侧外部固定连接有外壳3,通过设置的过滤板13,便于在破碎块9将杨梅破碎后,杨梅果汁与果肉的分离,再通过设置的出料管12,便于杨梅果汁排出榨汁壳体7的内部;榨汁壳体7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挡板14,且挡板14的下端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电磁推杆10,第一电磁推杆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外壳3,且出料管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残渣斗11,残渣斗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壳3,通过设置的第一电磁推杆10,在破碎块9旋转时,榨汁壳体7的密封性,避免也杨梅果汁及果肉的泄漏,当榨汁结束后,启动第一电磁推杆10 打开挡板14,再通过破碎块9的旋转,将果肉残渣排出至残渣管11,从而排出外部壳体3;放置板16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呈半圆状的凹槽,且顶杆17的位置及数量与凹槽一致,便于对杨梅的果肉与果核的分离。
22.工作流程:启动电源,将杨梅放置在放置板16上端,启动第一电机5,通过第一电机5的正反转,将杨梅进入至放置板16开设的半圆形凹槽内部固定,利用第二电磁推杆19的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18的移动,从而带动顶杆17移动,从而将放置板16上端的杨梅的果肉和果核分离,分离后,果核进入至接核箱15内部,通过设置的卡块21和弹簧20时接核箱15与放置板16 分离,便于对果核的收集和清理,启动第一电机5,将放置板16旋转90
°
,从而将去果核后的杨梅倒入至接料斗6的内部,从而进入至榨汁壳体7的内部,当果肉进入至榨汁壳体7内部后,启动第二电机8带动破碎块9转动,从而对果肉榨汁,通过设置的过滤板13使榨汁后的果肉与果汁分离,通过设置的出料管12将果汁排出,果汁排出后,启动第一电磁推杆10带动打开挡板14移动,启动第二电机8带动破碎块9转动,从而将果肉排进残渣管11 内部,通过设置的水箱2、抽水泵1及洒水喷头4,当对杨梅的榨汁工作结束后,启动抽水泵1,将水箱2内部的水通过抽水泵1排出,再通过设置的洒水喷头4对外部壳体2内部各个构件清洗,从而实现清洗功能,工作结束,关闭电源即可。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