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

文档序号:27401382发布日期:2021-11-15 23:2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乳酸菌辅助制备核桃粕多肽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是核桃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核桃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北部地区,其果实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核桃的油脂含量高达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树上油库”的美誉。目前主要的核桃制品有核桃油、核桃粉、核桃干以及核桃乳饮料等,此类产品大多仅经过简单加工、种类单一,导致其市场占有率低、消费者选择范围有限。
3.在与核桃相关的产品中,最受加工者欢迎的核桃制品为核桃油,在制备核桃油时,会产生压榨制油的副产品——核桃粕。一直以来核桃粕大多直接用作动物饲料甚至直接丢弃,未能实现资源高值化利用,造成浪费。
4.核桃粕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核桃蛋白。目前的核桃粕处理方法比较单一,一般采用附加值较低的粗加工或商业用酶解制备多肽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核桃粕的综合利用价值,应当对核桃粕蛋白加工进行探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利用清洁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核桃多肽,能提高核桃粕加工速度,降低生产成本。
6.本实用新型所述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系统、除菌系统、反应系统和分离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口、清洗烘干装置、粉碎装置、螺旋提升机和混匀装置,所述进料口与清洗烘干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清洗烘干装置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而成,其出料端连接粉碎装置的入料端,所述粉碎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螺旋提升机连接混匀装置,混匀装置包括搅拌辊和搅拌池,所述搅拌辊内设置有入水管道;
7.所述除菌系统包括过滤除菌装置和真空干燥装置,所述过滤除菌装置的入料端与粉碎装置的搅拌池出料端连接,所述真空干燥装置的入料端与过滤除菌装置的出料端连接;
8.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装置、微生物培养装置、雾化喷头、储液罐,所述反应装置的入料端与真空干燥装置的出料端连接,所述储液罐设置于反应装置旁,通过管道分别与雾化喷嚏和微生物培养装置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设置在反应装置的上方;
9.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初筛柱和复筛柱,所述初筛柱设置于反应装置出料端,通过管道与反应装置连接,所述初筛柱固定于复筛柱内部空腔,位于复筛柱的入料口端,初筛柱内设置滤网,所述复筛柱下部填充砂材料和葡聚糖材料,其柱体上设置有注液口。
10.进一步地,为提高过滤能力,所述复筛柱内葡聚糖材料设置于砂材料下方。
11.优选地,对反应结束的物料进行分级粗筛,所述初筛柱内设置多层滤网,下层滤网
孔径小于上层滤网。
12.为达到最适分离条件,所述复筛柱下部填充葡聚糖g50作为分子筛。
13.优选地,所述过滤除菌装置内设置超滤膜除去混合溶液中的杂质及细菌。
14.优选地,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储液罐连接,控制向储液管中。
15.与现有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整体装置的生产环境清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2)利用微生物发酵具有繁殖快、生产周期短、酶的产量高、培养原料易得、培养方法简单等优点,能快速完成核桃粕加工;3)反应条件温和,发酵环境中无需增加添加剂和反应条件,总体成本低,适于扩大生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结构图。
17.其中,1

进料口、2

清洗烘干装置、3

粉碎装置、4

螺旋提升机、5

搅拌辊、6

搅拌池、7

过滤除菌装置、8

真空干燥装置、9

微生物培养装置、10

水泵、11

雾化喷头、12

反应装置、13

储液罐、14

初筛柱、15

复筛柱、16

注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系统、除菌系统系统、反应系统和分离系统。其中,进料系统包括进料口1、清洗烘干装置2、粉碎装置3、螺旋提升机4和混匀装置,除菌系统包括过滤除菌装置7和真空干燥装置8,反应系统包括反应装置12、微生物培养装置9、水泵10、雾化喷头11和储液罐13,分离系统包括初筛柱14和复筛柱15。
19.进料口1与清洗烘干装置2的入料端连接,清洗烘干装置2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而成,清洗烘干装置2的出料端连接粉碎装置3的入料端,粉碎装置3的出料端通过螺旋提升机4连接混匀装置,混匀装置包括搅拌辊5和搅拌池6,搅拌辊5内设置有输入蒸馏水的入水管道。过滤除菌装置7的入料端与搅拌池6的出料端连接,过滤除菌装置7内设置超滤膜,其入料端与过滤除菌装置7的出料端连接。
20.反应装置12的入料端与真空干燥装置8的出料端连接,储液罐13设置于反应装置12旁,通过管道分别与雾化喷头11和微生物培养装置9连接,与微生物培养装置9连接,雾化喷头11设置在反应装置的侧壁上方,水泵10与储液罐13连接。
21.初筛柱14和复筛柱15设置于反应装置12出料端、通过管道与反应装置12连接,初筛柱14固定于复筛柱15内部空腔,位于复筛柱15的入料口端,初筛柱14内设置多层滤网,对物料进行分级粗筛,其中下层滤网孔径小于上层滤网。复筛柱15下部填充葡聚糖g50作为分子筛,葡聚糖材料上方设置带有砂的过滤层,复筛柱的柱体上设置注入洗脱液的注液口16,注液口16位于填充的砂材料和葡聚糖材料的上方。
22.使用此装置时,将物料倒入进料口1并开启清洗烘干装置2,待物料从与清洗烘干装置2出料端相连的传送带运出,随之转移到粉碎装置3,粉碎成粉末状的物料随螺旋提升机4提升至混匀装置的入料端,并进入搅拌池6,搅拌辊5内的管道向搅拌池6注入蒸馏水的同时均匀混合物料及蒸馏水,对物料进行灭菌时,首先进入过滤除菌装置7中,从过滤除菌装置7的出料端运出后直接进入真空干燥装置8。完成灭菌后进入反应装置12,反应装置12
旁的雾化喷头11向其中注入14

16%的在微生物培养装置9中培养14

16h的乳酸菌菌液,本实施例中使用由吕梁学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保藏的植物乳杆菌,培养温度为36

40℃,在反应装置12中利用菌株产出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水解核桃粕,水解后经管道进入初筛柱14,截留混合物中的颗粒或未完全溶解的物质,余下的溶液流入复筛柱15中,待分离的组分进入层析柱,向注液口16中注入含0~0.8 mol/l naccl的pbs缓冲液,即可洗脱出目标物料核桃粕多肽。


技术特征:
1.一种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料系统、除菌系统、反应系统和分离系统,所述进料系统包括进料口、清洗烘干装置、粉碎装置、螺旋提升机和混匀装置,所述进料口与清洗烘干装置的入料端连接,所述清洗烘干装置由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组合而成,其出料端连接粉碎装置的入料端,所述粉碎装置的出料端通过螺旋提升机连接混匀装置,混匀装置包括搅拌辊和搅拌池,所述搅拌辊内设置有入水管道;所述除菌系统包括过滤除菌装置和真空干燥装置,所述过滤除菌装置的入料端与粉碎装置的搅拌池出料端连接,所述真空干燥装置的入料端与过滤除菌装置的出料端连接;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装置、微生物培养装置、雾化喷头、储液罐,所述反应装置的入料端与真空干燥装置的出料端连接,所述储液罐设置于反应装置旁,通过管道分别与雾化喷嚏和微生物培养装置连接,所述的雾化喷头设置在反应装置的上方;所述分离系统包括初筛柱和复筛柱,所述初筛柱设置于反应装置出料端,通过管道与反应装置连接,所述初筛柱固定于复筛柱内部空腔,位于复筛柱的入料口端,初筛柱内设置滤网,所述复筛柱下部填充砂材料及葡聚糖材料,复筛柱的柱体上设置有注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筛柱内葡聚糖材料设置于砂材料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初筛柱内设置多层滤网,下层滤网孔径小于上层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筛柱下部填充葡聚糖g50作为分子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过滤除菌装置内设置超滤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与储液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桃粕多肽的制备装置,包括进料系统、除菌系统、反应系统和分离系统,核桃粕从进料系统进入、清洗烘干并粉碎后混匀成液态物质,再进入除菌系统滤去杂菌并干燥成粉末,随后转移至反应系统,向物料中添加经过培养的菌液,进入分离系统中分两步纯化,先滤去不溶物及颗粒物质,再利用填充的材料分离物料中的多肽。本装置利用清洁的微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出核桃多肽,一方面能提高加工速度,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能提高核桃榨油的副产物——核桃粕的利用价值,增加核桃制品的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吕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