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35741发布日期:2021-11-10 02:1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


背景技术:

2.醒发装置是根据食品发酵原理和要求而进行设计的电热产品,市面上大部分的醒发装置是利用电热管通过温度控制电路加热箱内水盘的水,使之产生相对湿度为80%

85%、温度35℃

40℃的最适合发酵环境,帮助造型方便,是提高面包生产质量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
3.小麦粉作为家庭或食品铺常用的发酵原料,无论是做饺子皮,面食,酱饼,麻食,都广受大家喜爱,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食品原料。现有的醒发装置结构单一,对于小麦粉的醒发所需的温湿度控制不准确,经常会发生温湿度过低或过高,且在醒发装置内温度控制不均匀,导致发酵不均匀,这都会影响食品的最终口感,以上问题都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结构合理,温湿度调节方便,控制精确,发酵均匀。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上部设有加热盖体,所述加热盖体的整体外形为圆弧形盖体,所述加热盖体内设有弧形滑条,所述加热盖体内设有供弧形滑条滑动的滑槽,所述加热盖体上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弧形滑条上部设有和主动齿轮相配合的弧形齿条,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减速电机输出轴端,所述弧形滑条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电热片,所述弧形齿条两端的齿牙上端设有接触式传感器,所述装置箱体下部连接加热盖体设有醒发腔体,所述醒发腔体内中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放置圆板,所述放置圆板上均匀设有漏水孔,所述醒发腔体下部且放置圆板下方设有水槽池,所述水槽池内设有加热管,所述装置箱体外部设有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水槽池的进水管和放水管,所述装置箱体上一侧设有连通醒发腔体的开关门,所述开关门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加热盖体上部设有连通醒发腔体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端设有风机,所述加热盖体上部一侧设有温湿度显示屏,所述温湿度显示屏均电性连接醒发腔体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6.作为改进,所述放置圆板上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挡水圈板,防止发酵和蒸汽水分从边缘流到设备内壁上。
7.作为改进,所述放置圆板下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和醒发腔体下部的圆形槽相配合,放置圆板旋转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防止水流到设备其他部位。
8.作为改进,所述开关门下部一侧铰接装置箱体,所述开关门上部设有把手。
9.作为改进,所述温湿度显示屏右侧依次设有控制加热管的蒸汽开关和控制风机的通风开关,蒸汽开关控制湿度,通风开关控制热量和水分的散失。
10.作为改进,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水槽池内,所述旋转电机外部设有防水罩,防止进
水造成电机的损坏。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弧形滑条和主动齿轮传动的结构,同时配合放置圆板旋转受热,使得需要发酵的小麦粉可以受热的更加均匀,有利于后续的制作;设置的风机、加热管和电热片,配合保证了发酵所需温湿度的条件,使得发酵效果更加好。整个设备结构合理,温湿度调节方便,控制精确,发酵均匀,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4.如图所示:1、装置箱体,2、加热盖体,3、弧形滑条,4、主动齿轮,5、弧形齿条,6、电热片,7、接触式传感器,8、醒发腔体,9、旋转电机,10、放置圆板,11、漏水孔,12、水槽池,13、加热管,14、进水管,15、放水管,16、开关门,17、风机,18、温湿度显示屏,19、挡水圈板,20、支撑板,21、蒸汽开关,22、通风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包括装置箱体1,所述装置箱体1上部设有加热盖体2,所述加热盖体2的整体外形为圆弧形盖体,所述加热盖体2内设有弧形滑条3,所述加热盖体2内设有供弧形滑条3滑动的滑槽,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设有主动齿轮4,所述弧形滑条3上部设有和主动齿轮4相配合的弧形齿条5,所述主动齿轮4连接减速电机输出轴端,所述弧形滑条3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电热片6,所述弧形齿条5两端的齿牙上端设有接触式传感器7,所述装置箱体1下部连接加热盖体2设有醒发腔体8,所述醒发腔体8内中部设有旋转电机9,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端连接放置圆板10,所述放置圆板10上均匀设有漏水孔11,所述醒发腔体8下部且放置圆板10下方设有水槽池12,所述水槽池12内设有加热管13,所述装置箱体1外部设有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水槽池12的进水管14和放水管15,所述装置箱体1上一侧设有连通醒发腔体8的开关门16,所述开关门16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设有连通醒发腔体8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端设有风机17,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一侧设有温湿度显示屏18,所述温湿度显示屏18均电性连接醒发腔体8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17.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圆板10上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挡水圈板19,所述放置圆板10下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下端和醒发腔体8下部的圆形槽相配合,所述开关门16下部一侧铰接装置箱体1,所述开关门16上部设有把手,所述温湿度显示屏18右侧依次设有控制加热管13的蒸汽开关21和控制风机17的通风开关22,所述旋转电机9设置于水槽池12内,所述旋转电机9外部设有防水罩。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打开开关门16,将添加发酵粉和其他添加物的小麦粉,放置到放置圆板10上,关上开关门16,启动设备,减速电机带动主动齿轮4转动,相配合的弧形齿条5在滑槽内滑动,当转到极限位置,主动齿轮4触碰到接触式传感器7后,减速电机反转,实现循环往复的转动,同时旋转电机9带动放置圆板10转动,从而保证电热片6可
以对发酵过程均匀受热;此外,进水管14进水到水槽池12内,加热管13加热产生水蒸气增加醒发腔体8内的湿度,多余水分通过漏水孔11回流到水槽池12内;温湿度显示屏18显示温湿度,当温度或湿度过大时,关闭加热管13,或打开风机17进行散热和通气;发酵结束后,取出发酵好的小麦粉面团,放水管15排水。
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包括装置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箱体(1)上部设有加热盖体(2),所述加热盖体(2)的整体外形为圆弧形盖体,所述加热盖体(2)内设有弧形滑条(3),所述加热盖体(2)内设有供弧形滑条(3)滑动的滑槽,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设有主动齿轮(4),所述弧形滑条(3)上部设有和主动齿轮(4)相配合的弧形齿条(5),所述主动齿轮(4)连接减速电机输出轴端,所述弧形滑条(3)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电热片(6),所述弧形齿条(5)两端的齿牙上端设有接触式传感器(7),所述装置箱体(1)下部连接加热盖体(2)设有醒发腔体(8),所述醒发腔体(8)内中部设有旋转电机(9),所述旋转电机(9)的输出轴端连接放置圆板(10),所述放置圆板(10)上均匀设有漏水孔(11),所述醒发腔体(8)下部且放置圆板(10)下方设有水槽池(12),所述水槽池(12)内设有加热管(13),所述装置箱体(1)外部设有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水槽池(12)的进水管(14)和放水管(15),所述装置箱体(1)上一侧设有连通醒发腔体(8)的开关门(16),所述开关门(16)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设有连通醒发腔体(8)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上端设有风机(17),所述加热盖体(2)上部一侧设有温湿度显示屏(18),所述温湿度显示屏(18)均电性连接醒发腔体(8)内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圆板(10)上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挡水圈板(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圆板(10)下部四周边缘处设有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下端和醒发腔体(8)下部的圆形槽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16)下部一侧铰接装置箱体(1),所述开关门(16)上部设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度显示屏(18)右侧依次设有控制加热管(13)的蒸汽开关(21)和控制风机(17)的通风开关(2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9)设置于水槽池(12)内,所述旋转电机(9)外部设有防水罩。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酵小麦粉用醒发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上部设有加热盖体,所述加热盖体的整体外形为圆弧形盖体,所述加热盖体内设有弧形滑条,所述加热盖体内设有供弧形滑条滑动的滑槽,所述加热盖体上部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弧形滑条上部设有和主动齿轮相配合的弧形齿条,所述主动齿轮连接减速电机输出轴端,所述弧形滑条下部两端分别设有电热片,所述弧形齿条两端的齿牙上端设有接触式传感器,所述装置箱体下部连接加热盖体设有醒发腔体,所述醒发腔体内中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放置圆板。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结构合理,温湿度调节方便,控制精确,发酵均匀。发酵均匀。发酵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鹏 梅工厂 赵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原粮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30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