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装置及食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07090发布日期:2022-04-16 16:0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装置及食品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设置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型装置及食品生产线。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腾飞,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虾滑是一种虾泥制品,目前市场上的虾滑分为两种,一种虾滑唯一材料是虾仁,一种虾滑的主材料是虾仁,其还含有有淀粉、蛋清等成分,虾滑的做法是把虾去壳,用斩碎机对虾仁进行剁碎,斩碎机先剁碎20分钟,之后再次加入虾仁并继续剁碎10分钟,这样使得虾滑会有颗粒感,当人们将虾滑放入火锅中后食用时口感会很好,因此,人们对虾滑的需求量很大,现有技术中生产虾滑时存在以下的问题:
3.1.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虾滑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便于美观,因此需使用大量的人工,且目前熟练人工48秒/盘,这样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4.2.虾仁通过斩碎机剁碎,但是里面会有5mm以下的虾块,虾块呈固体状,这样虾块与模胚之间的摩擦力大,导致成型虾滑易粘附模胚,难脱模。
5.3.成型虾滑与模胚接触面同时从模胚中脱模时,容易粘在模胚的内壁上,这样因粘模力大,虾滑从模胚中脱模后变得残缺松散,导致成品虾滑的良率低下。
6.4.生产虾滑的模胚只有成型功能,无法参与虾滑的输送,需要另外设置装置或人员对虾滑进行输送动作。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型虾滑与模胚接触面同时从模胚中脱模时,因粘在模胚的内壁上的粘模力大,导致成品虾滑的良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型装置及食品生产线,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成型装置,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滑动配合的压盖和模框,所述压盖与所述模框组成成型腔;顶出件,所述顶出件与所述压盖滑动配合,所述顶出件的顶出端伸入到所述成型腔内,所述顶出件可相对所述压盖滑动以顶出所述成型腔内的成型件。
9.本技术的模具包括滑动配合的压盖和模框,压盖与模框组成成型腔,原料在成型腔成型后,模框相对压盖滑动,以完成对成型件的侧面的脱模动作,本技术的顶出件穿过压盖并与压盖滑动配合,使得顶出件的顶出端伸入到成型腔内,如此,顶出件可相对压盖滑动以推动成型件顶面,从而顶出成型腔内的成型件,即顶出件再对成型件进行脱模动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虾滑在自身重力或顶杆的作用下一次脱离模胚,因虾滑因粘在模胚的内壁上,导致粘模力大,从而导致成品虾滑的良率低,本技术通过模具和顶出件分别对成型件的不同面进行脱模动作,并且是按照先对成型件的侧面进行脱模,再对成型件的顶面进行脱模,从而避免了成型件粘附在模具的内壁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出件的顶出端与所述成型件的接触面积小
于所述压盖与所述成型件的接触面积。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出端设置为造型结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具包括至少两个压盖,每个所述模具内形成至少两个成型腔。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盖被固定装配,所述模框在伸缩组件的带动下往复运动,第一导向件限位所述模框的运动方向。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同一所述模具中所有所述顶出件在顶出驱动件的带动下同步运动,所述顶出驱动件被固定装配,所述顶出驱动件的伸缩端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顶出件的非顶出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出件包括顶出部和连接部,所述顶出部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顶出部与所述压盖滑动配合,所述造型结构位于所述顶出部的伸入所述成型腔的内端。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造型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件,所述第二导向件穿过所述压盖以限位所述造型结构的运动方向。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输送模块,所述输送模块设置为机械臂,所述模具设置为两组。所述输送模块驱动两组所述模具同步移动。
18.一种食品生产线,使用了上述的成型装置。
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能实现的技术效果为:
20.本技术的模具包括滑动配合的压盖和模框,压盖与模框组成成型腔,原料在成型腔成型后,模框相对压盖滑动,以完成对成型件的侧面的脱模动作,本技术的顶出件穿过压盖并与压盖滑动配合,使得顶出件的顶出端伸入到成型腔内,如此,顶出件可相对压盖滑动以推动成型件顶面,从而顶出成型腔内的成型件,即顶出件再对成型件进行脱模动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虾滑在自身重力或顶杆的作用下一次脱离模胚,因虾滑因粘在模胚的内壁上,导致粘模力大,从而导致成品虾滑的良率低,本技术通过模具和顶出件分别对成型件的不同面进行脱模动作,并且是按照先对成型件的侧面进行脱模,再对成型件的顶面进行脱模,从而避免了成型件粘附在模具的内壁上。
21.2.本技术的顶出件的顶出端设置为造型结构,造型结构可设置为树叶状或动物图案等,以使的成型件的外观美丽好看,同时避免了成型件的顶面与压盖的内表面整个同一平面贴合,从而减少了成型件与压盖之间的吸附力,以便于顶出件顶出成型件。
22.3.本技术的模具内形成至少两个成型腔,模具上方设置有顶出驱动件,顶出驱动件被固定装配,顶出驱动件的伸缩端连接有连接板,每个顶出件的非顶出端与同一连接板连接,这样所有顶出件在顶出驱动件的带动下可进行同步运动。
23.4.本技术的压盖被固定装配,模框在伸缩组件的带动下往复运动,第一导向件限位模框的运动方向,造型结构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穿过压盖以限位造型结构的运动方向,如此,可防止模框和造型结构在升降运动中晃动,从而避免了模框和造型结构晃动对成型件造成损坏。
24.5.本技术的成型装置还包括输送模块,输送模块设置为机械臂,模具设置为两组。输送模块驱动两组模具同步移动,如此使得模具可以成型成型件,还可以起到输送成型件的作用,而现有现有技术中模具是固定设置的,只起到成型的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模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模框和压盖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伸缩组件、固定板、模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连接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模具和压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顶出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压盖和造型结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为顶出部和连接部的配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4.图10为顶出驱动件、模具、连接板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为送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为送料管和定模件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为两组成型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4为图13的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39.图中:
40.1-模具;11-模框;111-容纳空间;112-滑道;113-凸耳;114-倾斜面;12-压盖;121-承载柱;13-成型腔;14-定模件;141-进料口;15-伸缩组件;16-连接杆;161-连接段;1611-第一t型凸台;162-固定段;1621-第一凹槽;17-第一导向件;18-直线轴承;19-固定板;2-顶出件;21-顶出端;211-造型结构;212-第二导向件;22-顶出部;221-第二凹槽;23-连接部;231-第二t型凸台;24-顶出驱动件;3-压辊组件;31-压辊;4-连接板;5-输送模块;6-送料模块;61-送料管;611-主送料段;612-分送料段;62-料斗;7-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43.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
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5.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46.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47.如图1-14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型装置括模具1和顶出件2,模具1包括滑动配合的压盖12和模框11,压盖12与模框11组成成型腔13,顶出件2与压盖12滑动配合,顶出件2的顶出端21伸入到成型腔13内,顶出件2可相对压盖12滑动以顶出成型腔13内的成型件,在实施例中成型件设置为成型虾滑。
48.本实施例的模框11相对压盖12滑动后,以完成对成型虾滑的侧面的脱模动作,此外,顶出件2可相对压盖12滑动以推动成型虾滑顶面,从而顶出成型腔13内的成型虾滑,即顶出件2对成型虾滑进行二次脱模动作,而现有技术中成型虾滑在自身重力或顶杆的作用下,成型虾滑所有面同时脱离模胚,导致成型虾滑因粘在模胚的内壁上的粘模力大,而成品成型虾滑的良率低,本实施例通过模具1和顶出件2分别对成型虾滑的不同面进行两次脱模动作,并且是按照先对成型虾滑的侧面进行脱模,再推动成型虾滑的顶面,以完成对成型虾滑的脱模,从而避免了成型虾滑粘附在模具1的内壁上。
49.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模具1能一次成型至少两个成型件,具体地,本实施例模框11上形成有两个容纳空间111,压盖12覆盖在容纳空间111的一侧,容纳空间111的另一侧朝向定模件14上,定模件14被固定设置,定模件14上形成有容纳空间111对应的进料口141,虾滑原料经进料口141送至成型腔13,并在压盖12、模框11和定模件14的配合下完成虾滑成型。
50.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的模框11和压盖12之间非一体成型,且虾滑原料是泥状的,这样虾滑原料在成型被压压紧时,虾滑原料中的空气经模框11和压盖12的配合处排出,从而减小了成型腔13内的残余空气阻力,便于虾滑原料成型。
51.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模框11在在参与成型虾滑成型时被限位,具体地,模框
11的两端形成有滑道112,压辊组件3靠近滑道112设置,在外力的作用下,模框11和压盖12沿着垂直压辊31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压辊31伸入滑道112中,以压紧模框11,这样可防止模框11受到成型压力而晃动,此外,模框11还与伸缩组件15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成型件成型时,伸缩组件15可压紧模框11,以防止模框11受到成型压力而晃动。
52.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模框11相对成型虾滑进行限位滑动动作,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模框11两端形成有凸耳113,凸耳113与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导向件17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件17的非固定端穿过固定设置的固定板19,且与固定板19滑动配合,优选地,第一导向件17的非固定端借助直线轴承18与固定板19滑动配合,这样,模框11在伸缩组件15的驱动下相对成型虾滑滑动时,仅能沿着第一导向件17的运动方向移动,当模框11与成型虾滑脱离接触时,完成对成型虾滑的侧面脱模。
53.优选地,如图1、4、5所示,本实施例的伸缩组件15借助连接杆16与模框11连接,具体地,伸缩组件15设置为气缸,且固定装配在固定板19上,连接杆16包括连接段161和固定段162,伸缩组件15的伸缩端与连接段161的一端连接,连接段161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t型凸台1611,固定段162的一端形成有和第一t型凸台1611相匹配的第一凹槽1621,第一t型凸台1611滑入第一凹槽1621形成限位连接,固定段162的另一端与模框11固定连接,如此,伸缩组件15可通过带动连接杆16来驱动模框11进行升降运动,此外,连接杆16是分体式结构,便于更换维修,伸缩组件15可选但不限于气缸,能驱动模框11进行升降运动即可。
54.除此之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模框11内表面,即与成型虾滑接触的面被设置为倾斜面114,使得模框11内表面和压盖12的内表面的截面为梯形结构,以便于成型虾滑与模框11的内表面脱离。
55.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盖12被固定装配,具体地,压盖1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承载柱121,承载柱121的一端穿过连接板4后,再与固定板19连接,优选地,承载柱121借助直线轴承18与连接板4滑动配合,这样,固定板19通过承载柱121与压盖12形成连接,因在虾滑原料成型时,将对压盖12产生压力,可推动压盖12上移,固定板19通过承载柱121压紧压盖12,以防止压盖12移动。
56.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出件2可对成型虾滑进行顶出动作,具体地,顶出件2的顶出端21穿过压盖12伸入成型腔13,并与成型虾滑的顶面接触,此外,顶出端21与成型虾滑的接触面积小于压盖12与成型虾滑的接触面积,在外力的作用于顶出件2的非顶出端后,顶出件2推动成型虾滑竖直向下运动,在成型虾滑的自身重力配合下,可使的成型虾滑与压盖12脱离接触,即成型虾滑在顶出件2的作用下完成二次脱模动作。
57.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模具1上的所有顶出件2在顶出驱动件24的带动下同步运动,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所有顶出件2的非顶出端与连接板4连接,同时连接板4与顶出驱动件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顶出驱动件24固定装配在固定板19上且设置为气缸,气缸提供作用力驱动连接板4升降运动,连接板4的运动带动所有的顶出件2同步进行升降运动,这样避免各个成型腔13中的成型虾滑因受到不平衡顶出力而受损。顶出驱动件24可选但不限于气缸,能驱动顶出件2进行升降运动即可
58.优选地,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出件2的顶出端21设置有造型结构211,以使得成型虾滑的外观美丽好看,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顶出件2还包括顶出部22和连接部23,顶出部22与压盖12滑动配合,连接部23与连接板4固定连接,这样在顶出驱动件24作用下,顶
出部22可对成型虾滑进行顶出动作,造型结构211位于顶出部22的伸入成型腔13的内端,如此通过更换顶出部22及其上的造型结构211,来满足实际的不同图案需求例如树叶状的图案,树叶上面设计了叶脉筋,这样使得成型虾滑的外观美丽,从而得到消费者喜爱。
59.本实施例的顶出部22相对压盖12进行限位滑动,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造型结构211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导向件212,第二导向件212的非固定端穿过压盖12,并且到压盖12外表面的距离大于顶出部22顶出成型虾滑的移动距离,如此限位造型结构211的运动方向,防止造型结构211在顶出成型下滑时摆动,从而避免对成型虾滑造成破坏。
60.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顶出部22和连接部2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顶出部22远离造型结构211一端设置有第二凹槽221,连接部23远离连接板4的一端设置有和第二凹槽221对应的第二t型凸台231,第二t型凸台231滑入第二凹槽221形成限位连接,这样,既可以使得连接部23和顶出部22一起运动,还可以方便顶出部22的更换。
61.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型装置还包括输送模块5,输送模块5将成型虾滑输送至下一工站,具体地,输送模块5设置机械臂,固定板19与机械臂的驱动端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9与模具1连接,这样机械臂提供作用力带动固定板19移动,固定板19的移动带动模具1移动,从而将模具1及其里面的成型虾滑输送至下一工站,然后再对成型虾滑进行脱模动作,因机械臂可带动模具1移动,使得模具1可对应多个定模件14。
62.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生产线,采用了上述的至少一组成型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成型装置被设置为两组,两组成型装置的位置对应设置,使得两组成型装置的固定板19与同一个机械臂连接,在机械臂带动下进行输送成型虾滑的作用,如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63.进一步地,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的食品生产线还包括送料模块6,送料模块6将原料虾滑输送至成型腔13中,具体地,送料模块6位于基座7的底部,送料模块6包括送料管61和料斗62,料斗62中放置原料虾滑,送料管61的主送料段611的一端与料斗62连通,主送料段611的另一端与送料管61的分送料段612连通,分送料段612的另一端分别与各个成型腔13的进料口141连通,料斗62中原料虾滑在送料驱动模块的作用下被沿着送料管61输送入各个成型腔13中,然后被成型装置做成成品虾滑,送料驱动模块可设置为压入泵,但不限于压入泵,能提供动力将原料虾滑输送至成型腔13中即可。
64.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一种成型装置及食品生产线原理为:
65.送料驱动模块提供作用力将原料虾滑经送料管61和进料口141输送入成型腔13中,同时机械臂带动模具1沿着垂直于压辊31轴向方向移动,使得压辊31伸入模框11两端的滑道112中,以压紧模框11,这样可防止模框11受到成型压力而晃动,然后在压盖12、模框11和定模件14的配合下完成虾滑成型,机械臂接着带动模具1沿着垂直于压辊31轴向方向移动,使得模框11脱离与压辊31的接触,并被输送至食品生产线的包装盒上方,伸缩组件15通过带动连接杆16来驱动模框11相对成型虾滑竖直向上滑动,以完成对成型虾滑的侧面的脱模,同时顶出驱动件24通过连接板4的运动带动所有的顶出件2同步推动成型虾滑沿着竖直向下运动,以使得成型虾滑顶面与压盖12的内表面脱离接触,再完成一次脱模,成型虾滑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至包装盒内,通过上述方式,实现成型虾滑的自动化生产。
6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的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