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泡饮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4735发布日期:2022-10-01 04: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冷冲泡饮料的制作方法
冷冲泡饮料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是2020年2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981,298的pct国际申请,上述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用于冷冲泡的饮料制备成分,所述饮料制备成分包括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共混物。
4.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包括用于冷冲泡的饮料制备胶囊,所述饮料制备胶囊包括胶囊主体,所述胶囊主体具有气密密封在其中的饮料制备成分,所述饮料制备成分包括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共混物。
5.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包括一种冷冲泡液体产品的方法,包括:a)提供饮料胶囊,所述饮料胶囊包括胶囊主体,所述胶囊主体具有气密密封在其中的饮料制备成分,所述饮料制备成分包括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共混物;b)提供用于制备液体产品的具有输送组件的机器,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冲泡室,所述冲泡室被配置成用于接收所述饮料胶囊中的一个饮料胶囊并且用于在供应流体和饮料制备成分之间接触之后输送所述液体产品;c)将所述饮料胶囊插入到所述机器的所述输送组件中;d)将所述供应流体注射到所述饮料胶囊中以执行冲泡循环,其中所述供应流体和饮料制备成分形成所述液体产品;以及e)从所述胶囊主体喷出所述液体产品。
6.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包括一种冷冲泡液体产品的方法,包括:a)提供饮料制备成分,所述饮料制备成分包括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共混物;和b)向所述饮料制备成分添加水以同时水合所述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并提取所述非水溶性饮料粉末以形成所述液体产品。
7.根据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显而易见。应当理解,详细描述和具体示例在指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同时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8.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其应用或用途。
9.如贯穿全文所使用的,范围用作描述范围内的每个值的简略表达方式。可以选择范围内的任何值作为该范围的端点。另外,本文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均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在本公开和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定义中的冲突的情况下,以本公开为准。
10.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和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表达的所有百分比和量应被理解为指重量百分比。给出的量是基于材料的有效重量。
11.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诸如附接、贴附、连接、联接、互连,以及类似的术语是指其中结构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中间结构彼此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移动或刚性附接或关
系。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和益处通过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来说明。因此,本发明明确地不应限于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其示出了可以单独存在或以特征的其他组合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12.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和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表达的所有百分比和量应被理解为指重量百分比。给出的量基于材料的有效重量。根据本技术,术语约为参考值的+/-5%。根据本技术,术语“基本上不含”是小于基于所引用的值的总和的约0.1重量%。
13.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制备成分和一种通过使饮料制备成分经受冷冲泡工艺形成饮料的方法。
14.饮料制备成分可以是粉末的形式。饮料制备成分的粉末的粒度分布可以包括约170.8μm的d(0.1)值;约407.0μm的d(0.5)值和约762.1μm的d(0.9)值。可以使用malvern分析来观察粒度分布。d(0.1)值是指粒度等于或小于约170.8μm的饮料制备成分粉末高达10%;d(0.5)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407.0μm(即,中值)的粒度的饮料制备成分粉末高达50%;并且d(0.9)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762.1μm的粒度的饮料制备成分粉末高达90%。
15.饮料制备成分粉末的粒度可以包括低于约50μm的2.5%。饮料制备成分粉末的粒度可以包括低于约90μm的4.8%。饮料制备成分粉末可以具有约4.2μm的遮光值。
16.饮料制备成分可以包括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共混物。饮料制备成分还可包含一种或多种加工助剂。饮料制备成分可以具有小于或等于5重量%的液态水水分含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饮料制备成分可以基本上不含液态水。
17.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可以包括已经研磨到相应粉末的植物材料,也称为研磨植物(ground plant)。研磨植物可包括研磨咖啡豆。研磨咖啡豆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已经研磨加工的烘焙咖啡豆。
18.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分布可包括约218.8μm的d(0.1)值;约497.6μm的d(0.5)值;和约908.8μm的d(0.9)值。可以使用malvern分析来观察粒度分布。d(0.1)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218.8μm的值的非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10%;d(0.5)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497.6pm(即,中值)的值的非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50%;并且d(0.9)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908.8μm的值的非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90%。
19.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可以包括低于约50μm的2.7%。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可包括低于约90μm的5.3%。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可以具有约3.7μm的遮光值。
20.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50重量%至约60重量%,包括其间存在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51重量%至约55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52重量%至约53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52.4重量%。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53.3重量%。
21.水溶性饮料粉末可包括脱水的饮料冲泡物。脱水的饮料冲泡物可以是脱水咖啡。脱水咖啡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由已经通过自由干燥或喷雾干燥制备的先前冲泡的咖啡豆形成的咖啡晶体。
22.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分布可以包括约59.1μm的d(0.1)值;约301.4μm的d(0.5)值;和约584.6μm的d(0.9)值。可以使用malvern分析来观察粒度分布。d(0.1)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59.1μm的值的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10%;d(0.5)值是指具有等于或小于约301.4μm(即,中值)的值的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50%;并且d(0.9)值指的是具有等于或小于约584.6μm的值的水溶性饮料粉末高达90%。
23.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可包括在约50μm以下8.5%。水溶性饮料粉末的粒度可以包括低于约90μm的11.7%。水溶性饮料粉末可具有约6.4μm的遮光值。
24.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40重量%至约50重量%,包括其间存在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45重量%至约49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46重量%至约47重量%,包括其间存在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水溶性饮料粉末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46.1重量%。
25.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重量比范围为约1.0:1至约1.5: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率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重量比范围为约1.01:1至约1.25: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率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重量比范围为约1.05:1至约1.21: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率和子范围。在一个非限制性实例中,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水溶性饮料粉末的重量比为约1.14:1。
26.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1重量%至约2.0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1重量%至约1.5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2重量%至约1.0重量%,包括其间存在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2重量%至约0.8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3重量%至约0.8重量%,包括其间存在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3重量%至约0.7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4重量%至约0.6重量%,包括其间存在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5重量%至约0.55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5重量%,包括其间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
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5重量%至约1.5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9重量%至约1.2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
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7重量%至约1.7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加工助
剂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1.0重量%至约1.3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
29.加工助剂可包含胶。所述胶可以是天然胶。所述胶可以是选自角叉菜胶、藻酸盐、琼脂、琼脂糖、梭菌和黄原胶的天然海藻提取物。所述胶可以是选自瓜尔胶、刺槐豆胶、芋头胶、罗望子胶和葱胶的天然种子胶。所述胶可以是选自阿拉伯树胶、黄蓍胶、火龙果和印度树胶(ghatti)的天然植物渗出物。所述胶可以选自两种或更多种不同胶的共混物。
30.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所述胶包含瓜尔胶和黄原胶的共混物。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重量比范围可以是约2.5:1至约4.0: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率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重量比范围可以是约2.9:1至约3.6: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和子范围。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重量比范围可以是约3.3:1至约4:1,包括其间的所有比率和子范围。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重量比可以是约3.3:1。
31.根据其中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实施方案,瓜尔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3重量%至约0.6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05重量%至约0.35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约0.4重量%至约0.5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1重量%至约0.3重量%,包括其间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可以是约0.42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饮料制备成分的总重量的约0.13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
32.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约0.8重量%至约1.0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2重量%至约0.4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可以是基于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9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可以是基于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27重量%。
33.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约0.8重量%至约1.0重量%,并且黄原胶的含量范围可以是基于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2重量%至约0.4重量%,包括其间的所有百分比和子范围。在加工助剂包括瓜尔胶和黄原胶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瓜尔胶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86重量%,和黄原胶的含量可以是基于非水溶性饮料粉末的总重量的约0.22重量%。
34.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所述饮料制备成分的饮料制备胶囊。饮料制备胶囊包括形成用于容纳饮料制备成分的空腔的胶囊主体。在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胶囊主体将所述饮料制备成分气密地密封在所述饮料制备胶囊的内部。饮料制备胶囊还可包括无纺布织物过滤材料层,其至少部分地围绕和/或包封胶囊主体内部的饮料制备成分。无纺布织物过滤材料层可以与饮料制备胶囊内部的饮料制备成分直接接触。
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从饮料制备成分冷冲泡液体产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包含饮料制备成分的饮料胶囊。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液体产品的具有输送组件的机器,该输送组件包括冲泡室,该冲泡室被配置成用于接收所述饮料胶囊中的一个饮料胶囊并且用于在在供应流体和饮料制备成分之间接触之后输送液体产品。
36.该方法可以接着包括将饮料胶囊插入机器的输送组件中。一但插入饮料胶囊,该方法可以包括将供应流体注射到饮料胶囊中以执行冲泡循环,由此供应流体和饮料制备成分形成液体产品。具体地,该步骤可以包括将供应流体注入由胶囊主体形成的空腔中,使得供应流体与饮料制备成分混合以开始冲泡循环。最后,该方法可以包括从胶囊主体喷出液体产品。该液体产品可以是咖啡。该液体产品可以从胶囊主体直接喷出到容器(例如,饮用杯或隔热带盖容器)中。
37.供应流体可包括水。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应流体可以基本上由水组成。在一些实施例中,供应流体可由水组成。水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矿泉水、蒸馏水和市政水(也称为自来水)。
38.供应流体可被供应到饮料胶囊以在高于冷冻温度和处于或低于室温(23℃至25℃)的温度下启动冲泡循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供应流体供应到饮料胶囊以在约1℃至约25℃的温度范围下启动冲泡循环,包括其间的所有温度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供应流体可被供应到饮料胶囊以在约1℃至约14℃的温度范围下启动冲泡循环,包括其间的所有温度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供应流体可被供应到饮料胶囊以在小于约14℃的温度下启动冲泡循环。
39.术语"冲泡循环(brew cycle)"是指在暴露于供应流体之后饮料制备成分形成液体产品所需的时间段。在冲泡循环期间,水溶性饮料粉末可以被水合和溶解到液体产品中。在冲泡循环期间,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可以被提取以形成液体产品的一部分。
40.冲泡循环可以在约30秒至约90秒的时间段范围发生,包括其间的所有时间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冲泡循环可以在约45秒至约75秒的时间段范围发生,包括其间的所有时间和子范围。在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中,冲泡循环可为约60秒,包括其间所有时间和子范围。
41.冲泡循环可以在饮料制备成分经受范围从约2psi至约10psi的冲泡压力时发生,包括其间的所有压力和子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冲泡循环可以在饮料制备成分经受范围从约4psi至约8psi的冲泡压力时发生,包括其间的所有压力和子范围。冲泡循环可以在饮料制备成分经受范围从约4.9psi至约6.9psi的冲泡压力时发生,包括其间的所有压力和子范围。
42.术语"冲泡压力(brew pressure)"是指施加到饮料胶囊内(具体地,由胶囊主体形成的空腔内)的饮料制备成分的压力。可以通过将加压空气注射到由胶囊主体形成的空腔中来施加冲泡压力。
43.实施例
44.当在冷冲泡条件下冲泡时,进行实验以测试在饮料制备成分中加工助剂的影响。制备两种饮料制备成分,其具有如下表1所述的组合物。
45.表1
[0046][0047]
然后,将比较例1和实施例1的饮料制备成分中的每一种在4.88psi至约6.86psi的压力下与水混合60秒。然后评价得到的冷冲泡咖啡的总溶解度,结果列于下表2中。
[0048]
表2
[0049] 比较例1实施例1溶解度测试失败合格
[0050]
如表2所示,根据实施例1的饮料制备成分产生令人惊讶的结果,因为与比较例1的冷冲泡饮料的溶解性差相比,在加工助剂中添加黄原胶与瓜尔胶在冷泡饮料中产生优异的溶解度,即使实施例1使用了更大量的非水溶性饮料粉末和较少的总体加工助剂(即,胶)。因此,已经发现,使用瓜尔胶和黄原胶的加工助剂对冷共混物应用产生了意想不到的饮料溶解度的改善,并且允许存在更大量的非水溶性饮料粉末,从而增强所得冷冲泡饮料的风味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