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其冰箱专区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08259发布日期:2022-05-06 00:3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其冰箱专区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健康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其冰箱专区。


背景技术:

2.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下生长,温度低于最低或高于最高限度时,即停止生长或死亡。许多微生物能在低温下存活,是由于温度低能够降低微生物体内的代谢活性,使其处于休眠状态,使其存活时间更长久,这是低温保藏的原理。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包括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酶活性、细胞组成和营养需求等。间接效应包括影响溶质分子的溶解性、离子的运输和扩散以及细胞膜的渗透压、表面张力等。
3.不同的微生物其适宜生长温度也是不同的。根据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通常将微生物分为嗜热型,嗜温型和嗜冷型三大类。嗜热型的最适生长温度为45-58℃,霉菌通常不能在高温中生长发育,芽孢杆菌和放线菌中多为高温性种类。在高温下生长可能是由于菌体内的酶和蛋白质较为抗热,而且细胞膜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从而使膜在高温下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嗜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25-43℃,其分布也最为广泛,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温度类群。嗜冷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在10-18℃,包括水体中的发光细菌、铁细菌以及常见于寒带冻土、海洋、冷泉、冷水河流以及冷藏仓库中的微生物。冷藏食物的腐败往往是这类微生物的作用结果,至少可认为其细胞内的酶在低温下仍能缓慢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同时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可推测它们在低温下仍保持半流动液晶状态,从而能进行较活跃的物质代谢。
4.现有的技术问题:
5.技术问题1:家用冰箱冷藏温区(0-4℃)保鲜生鲜肉,由于微生物生长导致其保鲜期为3-5天;
6.技术问题2:家用冰箱冷冻温区(-18℃左右)保鲜生鲜肉,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其保鲜期虽然可以达到3-6个月,但是食品的口感和营养大大流失;
7.技术问题3:零度以下的微冻温区(0~-5℃)可以在冷藏温区(0-4℃)的基础上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在冷冻温区(-18℃左右)的基础上提升食品的保藏品质,但是微冻温区的食品不同存放方式导致其保鲜期差异较大。
8.因此,如何通过控制温度有效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达到延长食品保鲜期的方法暂无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及其冰箱专区,通过对食品存储前进行合理处理,并精确控制区间温度变化,达到快速抑制食品微生物的生长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冰箱食品保鲜期短、微生物生长过快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1.本发明为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封装:将食品分装为小份,用保鲜袋、保鲜盒、保鲜膜其中一种进行包装;
13.步骤二、降温,将包装的食品放入快速降温区进行降温,使食品中心点温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14.步骤三、平衡,将降温后的食品平铺于存储区间进行温度平衡;
15.步骤四、存储,控制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波动和温度冲击;
16.步骤五、解冻,存储食品解冻到冰点温度以下进行清洗切割;
17.步骤六、加工,对切割后的食品进行快速加工。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食品分装每份小于500g,包装食品的保鲜袋、保鲜盒、保鲜膜均为食品级。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快速降温区在30min内将食品将至冰点温度,30min内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2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存储区间的温度为冰点温度以下。
2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存储区间的温度波动小于
±
2℃,且0~-5℃温度冲击小于5℃,-6℃以下温度冲击小于20℃,且温度冲击累计时间为小于1小时/24小时。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解冻终点温度为食品中心点温度到达冰点温度以下。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切割后距离加工的时间小于等于30min。
24.本发明为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冰箱专区,包括独立控温系统;
25.所述独立控温系统的专区可调温区为-30℃~0℃;所述专区空气温度为
±
2℃以内;
26.所述独立控温系统,用于对间室的温度进行控制;当检测到间室温度为0~-5℃时,专区空气温度到达设定温度+5℃时,停止化霜,当专区空气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再次启动化霜,如此反复直到化霜完全;当检测到间室温度为-6℃以下时,专区空气温度到达设定温度+20℃时,停止化霜,当专区空气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再次启动化霜,如此反复直到化霜完全。
2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1)本发明在食品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快速降温后始终处于低温条件,且温度恒定,有利于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通过温度控制微生物生长,抑菌效果更全面和彻底。
29.(2)本发明在通过控制温度波动范围和温度冲击幅度达到恒温的目的,不需要增加成本。
30.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5.步骤一、封装:将食品分装为小份,用保鲜袋、保鲜盒、保鲜膜其中一种进行包装;
36.步骤二、降温,将包装的食品放入快速降温区进行降温,使食品中心点温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37.步骤三、平衡,将降温后的食品平铺于存储区间进行温度平衡;
38.步骤四、存储,控制食品存储区间的温度波动和温度冲击;
39.步骤五、解冻,存储食品解冻到冰点温度以下进行清洗切割;
40.步骤六、加工,对切割后的食品进行快速加工。
41.步骤一中,食品分装每份小于500g,包装食品的保鲜袋、保鲜盒、保鲜膜等均为食品级。步骤二中,快速降温区在30min内将食品将至冰点温度,30min内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步骤三中,存储区间的温度为冰点温度以下。步骤四中,存储区间的温度波动小于
±
2℃,且0~-5℃温度冲击小于5℃,-6℃以下温度冲击小于20℃,且温度冲击累计时间为小于1小时/24小时。步骤五中,解冻终点温度为食品中心点温度到达冰点温度以下。步骤六中,切割后距离加工的时间小于等于30min。
42.本发明为一种控制食品微生物生长的冰箱专区,包括独立控温系统;
43.独立控温系统的专区可调温区为-30℃~0℃;专区空气温度为
±
2℃以内;
44.独立控温系统,用于对间室的温度进行控制;当检测到间室温度为0~-5℃时,专区空气温度到达设定温度+5℃时,停止化霜,当专区空气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再次启动化霜,如此反复直到化霜完全;当检测到间室温度为-6℃以下时,专区空气温度到达设定温度+20℃时,停止化霜,当专区空气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再次启动化霜,如此反复直到化霜完全。
45.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46.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都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每20-30分钟左右便可分裂一次,因此需要将食品在其分裂期内快速降温到冰点温度以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存储过程中,温度变化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温度升高,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温度降低,微生物生长速度降低。
47.根据本技术文件的冰箱专区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微冻条件下,猪肉平均菌落总数从第1天3.9lgcfu/g逐渐上升,第30天恒温处理组均值为4.9lgcfu/g,仍在可食用范围内;
±
2℃波动处理组第30天均值为6.3lgcfu/g,已不能食用;普通冰箱温度变化
(温度波动
±
2℃+温度冲击+5℃)组第30天均值为7.6lgcfu/g。冷冻条件下,猪肉平均菌落总数从第0天3.8lgcfu/g逐渐上升,第140天恒温处理组均值为5.1lgcfu/g,
±
2℃波动处理第140天均值为6.3lgcfu/g,+20℃冲击处理组第140天均值为6.1lgcfu/g。其中,一般认为菌落总数超过6lgcfu/g即不能食用。
48.因此,温度波动范围和温度冲击大小与微生物生长速度有关,恒温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食品保鲜期。
49.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0.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51.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