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氧化衰老作用的板栗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

文档序号:32001168发布日期:2022-11-02 11:2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氧化衰老作用的板栗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

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氧化衰老作用的板栗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


背景技术:

2.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壳斗科栗属栗的果实,性温,味甘、咸,归脾经、胃经、肾经,具有健脾养胃、止血消肿、强筋活络的功效。在历代本草古籍中也有对板栗抗衰老的记载,《本草求真》云:“栗,专入肾......肾之果也。味咸性温,体重而实,故能入肾而补气。凡人肾气亏损,而见腰脚软弱,并胃气不充......服此治无不效。”《本草图经》曰:“果中栗最有益,治腰脚宜生食之,仍略暴干,去其木气。”现代研究也表明长期食用板栗可达到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的保健功效。但板栗生食不易消化,多食熟栗子也会令人气滞中满,因此在食用上也常常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3.板栗中含有三萜、多糖、黄酮苷、挥发油以及微量元素等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糖尿病、抗炎、抗凝血、抗癌、抗疲劳等生物活性,可用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便溏腹泻、肾气亏虚、腰脚无力、久泻不止或者便血的症候。研究表明,板栗中含有的多糖、维生素c、蛋白质等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对于疲劳以及肿瘤、糖尿病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板栗多糖具有良好的还原力并且能消除有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显著提高运动耐力,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和血尿素氮的含量,提高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含量,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
4.目前板栗的研究多是开发板栗饮料、板栗酒、板栗花纯露、板栗花驱蚊花露水等,对于其原始风味以及其保健成分的保留都有极大的破坏。对于其药用价值的挖掘尚不深入。我国板栗资源分布广、产量大,板栗中多糖含量丰富,如何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是研究重心。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氧化衰老作用的板栗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本产品是将板栗辅以药食两用中药加工蒸制,使其充分吸收中药药液,制成口感、风味独特,具有抗衰老作用的加工品,与同类产品在口感、功效上均有差异,可作为保健食品。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7.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氧化衰老作用的板栗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8.(1)原料:挑选新鲜、无霉变、无腐烂、粒形完整的生品板栗仁,冲洗以除去表面杂物,沥干水分备用;
9.(2)辅料:将陈皮、山楂、黄精饮片,剪碎备用;
10.(3)药液:将各辅料混合,加入食用乙醇,浸泡16~18h,即得药食两用中药药液;
11.(4)浸泡、蒸制:将原料浸泡于药液中,然后将浸泡后的板栗仁取出,蒸制,即得药食板栗。
12.进一步地:
13.步骤(2)所述陈皮、山楂、黄精饮片的质量比为1.5:1:1。
14.步骤(3)所述食用乙醇为20%(wt)食用乙醇。
15.步骤(4)所述浸泡,在超声功率700w、35℃条件下浸泡15-45min,取出后在常温常压下继续浸泡30-90min。
16.步骤(4)所述蒸制,是将板栗仁放入蒸锅中蒸制,待蒸锅“圆汽”后,中火蒸制15-45min。
17.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加工工艺制得的药食板栗。
18.最后,本发明提供了所述药食板栗在制品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尤其用于抗衰老保健食品,以及其它抗衰老剂,如饮食品、药物等。
19.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20.本发明采用适量中药作为添加剂,代替辅料进行加工板栗,使其结合板栗与中药优势。通过以科学合理的中药配方,包括消食之陈皮、山楂,补益之黄精,对板栗进行加工,改善板栗风味,使其比市售板栗制品更具风味。同时改善其食用过度致消化不良的弊端,而增强其抗氧化衰老作用,老少皆宜。结合食品科学、营养学、医学等加强药食两用食品的研发工艺,促进药食两用板栗资源的利用;为板栗药食功能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其资源开发与利用。
附图说明
2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为板栗加工前后对小肠运动的影响;其中,与空白组对比,*p<0.05;与模型组对比,##p<0.01。
23.图2为小鼠体质量折线图。
24.图3为血清sod、gsh-px、ho-1、cat、mda含量;其中,与空白组对比,*p<0.05,**p<0.01;与模型组对比,#p<0.05,##p<0.01。
具体实施方式
25.本发明通过加入陈皮、山楂、黄精三味药食两用的中药加工制成药食板栗,陈皮理气健脾,用于脘腹胀满,山楂消食健胃,用于胃脘胀满,黄精健脾益肾,用于脾胃气虚、精血不足,以期在促进板栗消化的同时,增加其补肾健脾之功效;运用炭末推进法,观察板栗与药食板栗对小鼠肠蠕动作用的影响,探究加工后的药食板栗对改善板栗不易消化现象的作用;采用超声波辅助及水浴加热提取板栗多糖,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氧化损伤衰老小鼠模型,灌胃给予模型小鼠板栗多糖,检测小鼠血清抗氧化水平,探究板栗多糖对氧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以期为板栗药食功能开发提供参考,促进其资源开发与利用。
26.一、药食板栗加工工艺研究
27.1板栗总多糖检测方法的建立
28.1.1对照品溶液:精确称取0.0100g无水葡萄糖于100ml容量瓶,加超纯水溶解定容
至刻度,即得浓度为0.1m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29.1.2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1g板栗粉末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超纯水30ml,常温下放入超声波清洗仪,超声波提取功率100w,提取时间1h,取出后离心,吸取上清液0.5ml于25ml容量瓶中,加超纯水定容至刻度,备用。
30.1.3标准曲线的制备:精确量取0、0.1、0.2、0.3、0.5、0.8ml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置20ml具塞试管中,加超纯水至1ml,摇匀,加入5%苯酚1ml,后迅速加入浓硫酸5ml,摇匀,置冷水浴中降至室温后,置沸水浴加热15min,再置冷水浴中降至室温,于490nm测定吸光度。
31.1.4总多糖含量测定:分别准确量取各组供试品溶液0.5ml于20ml具塞试管中,加水至1ml,后续按照1.3方法进行检测,平行测定数值3次。
32.2加工方法
33.挑选新鲜、无霉变、无腐烂、粒形完整的生品板栗仁,用水反复冲洗,除去表面的残留果皮等杂物,沥干水分备用;选择质量佳的陈皮、山楂、黄精饮片,剪碎约5mm大小,备用。称取适量陈皮、山楂、黄精,加入150ml20%食用乙醇,浸泡16~18h,即得药食两用中药药液。称取约120g新鲜板栗仁于药液中,放置超声波清洗仪,在超声功率700w、35℃条件下浸泡30min,取出后在常温常压下浸泡60min。将浸泡后的板栗仁取出,平铺于蒸制器皿中,放入蒸锅中蒸制,待蒸锅“圆汽”后,中火蒸制30min。同上述方法重复浸泡、蒸制一次,即得药食板栗。
34.3对照组板栗的制备
35.以20%食用乙醇作为浸泡板栗的溶液,按2中的浸泡、蒸制条件加工生品板栗作为对照组板栗。
36.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
37.采用陈皮、山楂、黄精用量为考察因素,各取三个水平,按l9(34)进行正交试验,见表1。评价指标:以感官评价(表2)和总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考虑本研究后续将对板栗多糖的抗氧化衰老作用进行研究,故提高总多糖含量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系数,以0.7为宜,感官评价权重系数为0.3。
38.表1药食板栗正交试验设计
[0039][0040]
表2药食板栗感官评价参考标准表
[0041][0042]
按照上述建立的板栗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测定l9(34)正交试验中各实验组板栗多糖含量,结果见表3。
[0043]
表3药食板栗总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0044][0045][0046]
经正交试验软件处理所得结果见表4、表5。由直观分析可知,影响药食板栗总多糖含量和感官评价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b>c,即陈皮>山楂>黄精。经方差分析,陈皮用量对药食板栗质量有显著影响,黄精用量无显著影响。最佳的加工中药用量方案为a2b2c1,即加工120g板栗所需陈皮、山楂、黄精的用量分别为4.5g、3g、3g。
[0047]
表4药食板栗加工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表
[0048][0049]
注:x1为总多糖含量(mg/g),x2为感官评价得分(分),y1为总多糖加权评分,y2为感官评价得分加权评分,y为综合评分。总多糖含量加权评分y1=(70/最大总多糖含量)*总多糖含量x1;感官评价得分加权评分y2=(30/最大感官评价得分)*感官评价得分x2;综合评分y=y1+y2。
[0050]
表5药食板栗加工工艺条件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0051][0052]
按所得最佳加工工艺用量:陈皮4.5g、山楂3g、黄精3g,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重复三次,所得结果与正交试验最佳方案基本一致,说明加工工艺条件基本稳定,具重现性,结果见表6。
[0053]
测得对照组板栗多糖含量为69.65
±
0.98mg/g。与对照组板栗相比较,经药食两用中药制成的药食板栗中多糖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0054]
表6正交验证实验结果表(n=3)
[0055][0056]
二、板栗加工前后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
[0057]
1.1药物制备:分别取120g板栗与药食板栗各加3倍量水,置多功能料理机内打成糊状物,加水定容,制成0.3g/ml的板栗糊,备用。
[0058]
1.2分组及药物干预:取spf级icr小鼠18只,雄性,体质量22-25g。随机分为空白组、板栗组和药食板栗组,每组6只。各给药组分别按体质量0.01ml/g灌胃板栗糊,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2次/d,给药间隔时间为8h,同时将板栗组、药食板栗组饲料换成相对应的板栗,连续灌胃、饲养3d。
[0059]
1.3炭末推进法:末次给药前对各组小鼠进行禁食不禁水处理12h,将含有5%炭末的板栗糊按体质量0.01ml/g灌胃,30min按“炭末推进试验法”,脱颈椎处死小鼠,剖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以直尺测定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计算炭末推进百分比。
[0060]
炭末推进率(%)=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cm)/小肠总长度(cm)
×
100%
[0061]
如图1所示,板栗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相比较,无显著性(p》0.05)。药食板栗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食板栗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板栗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说明,以陈皮、山楂、黄精加工制成的药食板栗具明显促进小鼠小肠运动的作用。
[0062]
三、药食板栗总多糖抗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作用研究
[0063]
1药物制备
[0064]
1.1板栗多糖:称取普通板栗240.0g,加超纯水2400ml,常温下放入超声波清洗仪,超声波提取功率100w,超声提取时间为35min,80℃水浴加热1h
[9]
,离心,取上清液,旋蒸浓缩,浓缩液加95%乙醇,醇沉浓度80%,静置16h,沉淀抽滤、洗涤,置蒸发皿冷冻干燥,得普通板栗多糖12.414g,普通板栗多糖得率为5.17%。冻存至-20℃,备用。
[0065]
1.2药食板栗多糖:称取药食板栗240.0g,后照2.1.1方法进行制备,得药食板栗多糖18.735g,药食板栗多糖得率为7.81%。冻存至-20℃,备用。
[0066]
1.3药食两用中药提取液:称取陈皮45g、山楂30g、黄精30g,加20%食用乙醇1050ml(液料比10:1),常温常压浸泡16~18h,超声1h,滤过,滤液浓缩,加超纯水定容至50ml,按生药量计,药液浓度为2.1g/ml,冻存至-20℃,备用。
[0067]
2衰老模型建立
[0068]
d-半乳糖衰老属于亚急性衰老模型,广泛应用于现阶段有关衰老的研究中。按体小鼠质量0.01ml/g腹腔注射2.5%d-半乳糖溶液,1d/次,连续注射5周。
[0069]
3实验分组及药物干预
[0070]
取健康雄性小鼠60只,约6~8周龄,体质量25~3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维生素c组、板栗总多糖组、药食板栗总多糖组、药食两用中药组,每组10只。阳性对照组灌胃100mg/ml维生素c溶液,板栗多糖组、药食板栗多糖组多糖按剂量相当于12g/kg生药材配成溶液灌胃给药,药食两用中药组按剂量相当于2.1g/kg生药材配成溶液灌胃给药,空白组灌
胃生理盐水,以上各组均按体质量0.01ml/g进行给药,1d/次,连续5周。
[0071]
4体质量、行为活动观察
[0072]
在造模给药期间,利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每天体质量,绘制小鼠体质量曲线。观察和记录各组小鼠的食欲、外表、行为活动和精神状况。
[0073]
对小鼠日常行为活动进行观察,发现空白组小鼠日常状态活跃、敏捷,摄食量与注射d-半乳糖各组相比较高,体重增长较快。模型组在注射d-半乳糖第4周时,与空白组相比摄食量明显减少,状态不活跃,毛发无光泽,并出现轻微炸毛现象。阳性对照组、板栗多糖组、药食板栗多糖组、药食两用中药组日常行为、活动与模型组相比较较为活泼,且每日摄食量也较模型组高。模型组、板栗多糖组、药食板栗多糖组、药食两用中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趋势与空白组相比较为平缓,除空白组外,各组间体质量无显著差异,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趋势见图2。
[0074]
5 elisa试剂盒检测氧化指标含量
[0075]
在d-半乳糖刺激下,衰老小鼠血清中会产生氧化酶从而导致自由基的产生,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水平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血清中sod活性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gsh-px活性水平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血清中gsh-px活性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板栗多糖组与药食板栗多糖组升高较明显。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at活性水平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血清中cat活性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药食板栗组多糖提升最为显著。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ho-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血清中ho-1活性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药食板栗组多糖提升最为显著。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水平明显降低;各给药组血清中mda含量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所降低,结果如表7、图3所示。表明板栗加工前后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且加工后作用增强。
[0076]
表7血清抗氧化水平结果(mean
±
sd,n=5)
[0077][0078]
注:与空白组对比,*p<0.05,**p<0.01;与模型组对比,
#
p<0.05,
##
p<0.01。
[0079]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