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饼丝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18395发布日期:2022-11-16 08:14阅读:68来源:国知局
豆饼丝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及操作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豆饼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豆饼丝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2.豆饼丝作为传统美食,其生产工序主要是用黄豆或者绿豆浸泡后磨浆,然后配料后进行摊铺,经切丝或压制处理后干燥,得到最终的产品。
3.由于豆饼丝的主要原料是豆类,为了便于后续加工的进行,豆类一般需要浸泡后软化外壳以及洗去杂质灰尘后才能够送入后续生产中,但在实际生产中,浸泡时部分豆类会形成漂浮,无法实现良好的浸泡目的,且在浸泡完成后,浸泡水中残留的杂质污秽会在排水过程中粘附在设备内壁以及豆类表面或堆积的豆类中间,影响设备后续使用以及豆类的后续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豆饼丝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及操作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预先筛选过滤以及限位浸泡的方式,达到高效浸泡目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豆饼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由上方的矩形体部分与下方的半圆体部分组成,在下方的半圆体中设有旋转网,旋转网包括中部的网座,网座设置于壳体下方的半圆体部分圆心轴处,网座两侧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块直网板段,两块直网板段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块弧网板段,弧网板段的外弧面紧贴于壳体下方的半圆体部分内壁。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一侧设有进料管,壳体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旋转网中,两个弧网板段分别设置在两块直网板段所在平面的两侧。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弧网板段的弧心角角度大于90
°
且小于180
°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网座中部穿设有一根转轴,网座与转轴之间固定连接,转轴一端穿过壳体侧壁并与位于壳体外的驱动电机之间轴连接。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顶部上设有进水管,壳体侧壁上设有溢流管。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溢流管所在高度高于转轴所在高度。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在进水阀上方的进水管上设有多根清洗支管,多根清洗支管呈环状分布并穿过壳体顶面后与壳体内壁贴合接触。
13.基于上述豆类浸泡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保证出料阀的开启,并通过进料管将待浸泡豆类投入壳体内;2)控制驱动电机缓速顺时针转动90
°
,转动过程中实现豆类在旋转网上层的移动
并进行杂质初步过滤,过滤后的杂质由出料管输出;3)关闭出料阀并控制驱动电机缓速逆时针旋转270
°
,旋转网上下层之间翻转并使得豆类进入旋转网下层区域内;4)开启进水管上的总阀以及进水阀,向壳体内加入浸泡用水至溢流管有水流出为止;5)对旋转网下层区域内的豆类持续浸泡至规定时间;6)完成浸泡后,开启出料阀排出浸泡水;7)待拍完浸泡水后,控制驱动电机缓速顺时针旋转,使旋转网解除对出料管管口的封挡,实现排出豆类的目的。
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步骤7)完成后,通过开启进水管总阀并关闭进水阀,启动驱动电机持续带动旋转网,对壳体内残余杂质进行清洗后由出料管排出。
15.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豆饼丝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及操作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浸泡过程中,通过旋转网保证豆类始终处于浸泡水液面以下,可达到良好的浸泡效果,避免豆类的漂浮部分浸泡不到位;(2)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网旋转,在初步过滤过程中可除去部分细小杂质,减少浸泡作业后设备中的杂质残留;(3)通过所设置的清洗支管,在完成浸泡作业后,能够对设备内进行简单清洗,避免设备内的杂质堆积影响后续浸泡作业的进行。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网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进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初步过滤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浸泡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壳体1,进料管2,出料管3,出料阀301,旋转网4,直网板段401,弧网板段402,网座5,转轴6,驱动电机7,进水管8,溢流管9,清洗支管10,进水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1:如图1-2中,一种豆饼生产中的豆类浸泡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由上方的矩形体部分与下方的半圆体部分组成,在下方的半圆体中设有旋转网4,旋转网4包括中部的网座5,网座5设置于壳体1下方的半圆体部分圆心轴处,网座5两侧设有位于同一平面上的两块直网板段401,两块直网板段40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一块弧网板段402,弧网板段402的外弧面紧贴于壳体1下方的半圆体部分内壁。
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1一侧设有进料管2,壳体1底部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出料阀301。
2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旋转网4中,两个弧网板段402分别设置在两块直网板段401所在平面的两侧。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弧网板段402的弧心角角度大于90
°
且小于180
°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网座5中部穿设有一根转轴6,网座5与转轴6之间固定连接,转轴6一端穿过壳体1侧壁并与位于壳体1外的驱动电机7之间轴连接。
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壳体1顶部上设有进水管8,壳体1侧壁上设有溢流管9。
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溢流管9所在高度高于转轴6所在高度。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进水管8上设有进水阀11,在进水阀11上方的进水管8上设有多根清洗支管10,多根清洗支管10呈环状分布并穿过壳体1顶面后与壳体1内壁贴合接触。
30.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5中,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保证出料阀301的开启,并通过进料管2将待浸泡豆类投入壳体1内;2)控制驱动电机7缓速顺时针转动90
°
,转动过程中实现豆类在旋转网4上层的移动并进行杂质初步过滤,过滤后的杂质由出料管3输出;3)关闭出料阀301并控制驱动电机7缓速逆时针旋转270
°
,旋转网4上下层之间翻转并使得豆类进入旋转网4下层区域内;4)开启进水管8上的总阀以及进水阀11,向壳体1内加入浸泡用水至溢流管9有水流出为止;5)对旋转网4下层区域内的豆类持续浸泡至规定时间;6)完成浸泡后,开启出料阀301排出浸泡水;7)待拍完浸泡水后,控制驱动电机7缓速顺时针旋转,使旋转网4解除对出料管3管口的封挡,实现排出豆类的目的。
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步骤7)完成后,通过开启进水管8总阀并关闭进水阀11,启动驱动电机7持续带动旋转网4,对壳体1内残余杂质进行清洗后由出料管3排出。
32.结合附图,进行豆类浸泡时:如图3、4、5所示,通过进料管2向壳体1内加入待浸泡的豆类,然后通过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90
°
,将装置状态由图3转变为图4所示状态,在上述过程中,豆类在旋转网4上移动并完成初步过滤,细小杂质经旋转网4穿过并由壳体1底部的出料管3排出。
33.完成上述作业之后关闭出料阀301,并逆时针方向使旋转网4旋转270
°
(或顺时针旋转90
°
,为提高初步杂质过滤效果,优选逆时针旋转270
°
的方案)至图5状态,此时豆类落于壳体1底部,然后通过进水管8加水至液面上升至溢流管9高度。
34.一段时间的浸泡后,打开出料阀301排出浸泡水,然后顺时针小幅度转动旋转网4,使旋转网4不再遮挡出料管3,此时豆类由出料管3输出。
35.在完成浸泡作业后,关闭进水阀11,进水管8保持送水,水流由清洗支管10流出并沿壳体1内壁顺流并将残留杂质带走(清洗过程中可通过驱动电机7持续带动旋转网进行转动,以实现对旋转网4的全方位清洗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