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95681发布日期:2023-10-11 18:4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耳制品,更详而言之,其为一种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高等担子菌,素有菌中之王的美称。银耳在科学分类上属于真菌界、双核亚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银耳纲、银耳目(tremellales)、银耳科(tremellaceae)、银耳属(tremella)。据统计,全世界银耳属约有40余种,其形态为两大部分所组成,即营养器官的菌丝体和繁殖器官的子实体。新鲜的银耳子实体为纯白色、半透明;而干时为角质,质地硬而脆,且为白色或米黄色。

2、一般而言,银耳可食用的部分为子实体,其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及蛋白质6.7%~10%,碳水化合物65%~71.2%、脂肪0.6%~12.8%、粗纤维2.4%~2.75%、无机盐4%~5.4%、水分15.2%~18.7%及少量维生素b群。银耳蛋白质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主成分亦含有抗肿瘤的多糖(β-glucan),因此逐渐成为高价值农产品。

3、银耳的取得来源有二,其一为利用液体培养的菌丝体抽取,或以太空包培养出的可食用子实体来提炼,但因萃取的相关技术未成熟,而无法商品化量产。而传统银耳子实体萃取多糖体的方法为以碱性化学药剂处理银耳子实体,经漂洗或调节酸碱值至中性,再以热水或乙醇抽取;借由这种萃取方法,虽可达到27%~30%的银耳多糖萃取率,但利用化学药剂萃取的手段,有可能会使得到的银耳多糖残留化学物质。

4、此外,除了上述银耳多糖残留化学物质之外,一般市面上的银耳所使用的大锅烹煮再提炼的过程,不只吃不到新鲜银耳还有保鲜储放及运送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不采用萃取方法,也不使用大锅烹煮提炼的方法,而发展一种新颖的银耳制作方法来解决与克服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传统的银耳的烹煮过程破坏了太多的营养素,并且流通的通路也不佳,运送也不方便;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通过低温干燥技术,以将银耳释放出大量多糖体并保有多种营养素的方法。

2、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出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首先,预热一干燥系统内部温度至40℃~45℃,并将银耳原料置入该干燥系统的容器内;接下来,当测量该银耳原料的含水量到达一预定值,干燥系统内部温度逐渐加温到60℃~70℃,以于该干燥系统的容器内部进行该银耳原料烘烤,以干燥该银耳原料;然后,将干燥的银耳原料置入一磨粉机中,以进行研磨成干燥的银耳粉;随后,将银耳粉加入配方原料于一混合器中均匀混合,以形成银耳混合液,其中该配方原料选择以下至少一个或其组合:莲子、黑木耳、红豆、绿豆、大豆、黑豆、黄豆、谷物、薏仁、中药、红枣、枸杞、虫草、冬瓜、丝瓜、薄荷、竹笋、百合、山药、白萝卜、红萝卜、无花果、柚子皮、柳树叶;之后,利用一充填机以充填该银耳混合液于小包装中,形成包装的银耳制品。其中该干燥系统包含加热装置,以干燥银耳原料;测量该银耳含水量,直至该银耳的含水量小于8%,结束干燥制程。

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于形成包装的银耳制品之后,通过一高温高压制程,以熟化该小包装中的银耳,将藏于深层的银耳多糖体、矿物质与钙离子等等微量元素,自厚重细胞壁中大量释放出来,融合出独特的离子风味。

4、根据本发明的又一观点,干燥的银耳原料置入一磨粉机中,于温度小于20℃、湿度小于60%的环境之中进行研磨,以将干燥的该银耳研磨成干燥的银耳粉。

5、以上所述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手段以及其可达成的功效,相关领域内熟悉此技术的人可以经由以下实施例的示范与伴随的附图说明及申请专利范围更清楚明了本发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干燥系统包含加热装置,以干燥该银耳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该银耳原料研磨后的银耳粉的粒径小于250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该银耳原料含水量,直至该银耳原料的含水量小于8%,结束干燥制程。

5.一种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干燥系统包含加热装置,以干燥该银耳原料。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该银耳原料研磨后的银耳粉的粒径小于250微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该银耳原料的含水量,直至该银耳原料的含水量小于8%,结束干燥制程。

9.一种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该银耳原料研磨后的银耳粉的粒径小于250微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银耳混合配方原料的填充包制作方法,包括:首先,将银耳原料置入一干燥系统的容器内;接下来,于干燥系统的容器内部进行银耳原料烘烤,以干燥银耳原料;然后,将干燥的银耳原料置入一磨粉机中,以研磨成银耳粉;随后,将银耳粉加入配方原料于一混合器中均匀混合,以形成银耳混合液;之后,利用一充填机以充填银耳混合液于小包装中,形成包装的银耳制品。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铮,谢侑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伟裕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