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443533发布日期:2022-12-06 23:0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茶梗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富贵、美丽、长寿的象征,被称为“仙草”,是公认的防癌、保肝、降脂的药食同源健康食品,灵芝子实体被广泛用于泡制茶。
3.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取茶之尖叶部分,剔除茶的茎梗部分,故而产生大量的茶梗废弃物。茶梗是茶叶产业的附属品,由于茶梗对精制茶的美观及口感有不利影响,故而常被茶厂丢弃,市售约2元/斤。据统计,每年茶梗产量占茶叶总质量的20%左右,2021年全球茶梗产量约为120万吨。在过去,仅有少量茶梗废弃物被用于制作燃料、肥料,大部分茶梗被运至垃圾场填埋或焚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事实上,茶梗功效颇多,富含茶氨酸、茶多糖、茶多酚、香气物质等有效成分。
4.目前国内外关于保健茶的应用多在茶叶上,而茶梗在保健茶中的研究鲜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 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
8.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10.(2)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70%后煮熟,冷却至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11.(3)将物料2在115~125℃条件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到物料3;
12.(4)将灵芝菌种接种于物料3,进行发酵,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13.(5)将物料4干燥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14.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煮熟的标准为熟而不烂。
15.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灭菌前将物料2装到栽培袋中。
16.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为25~28℃。
17.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灵芝菌种的品种为甜灵芝品种。
18.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方法为:在相对湿度60~80%、24~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30天。
19.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干燥前去除栽培袋。
20.作为优选,步骤(5)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60℃,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含水量为≤16%。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本发明的灵芝菌丝茶以茶梗为培养基主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快速高效制备灵芝菌丝保健茶,开发一款大众化、多功效、好口感,符合现代饮食潮流的新型保健茶产品。该产品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22.图1为实施例3制备的灵芝菌丝茶。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 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
24.在本发明中,所述茶梗的份数优选为65~75份,进一步优选为70份。
25.在本发明中,所述燕麦的份数优选为28~32份,进一步优选为30份。
26.在本发明中,所述蔗糖的份数优选为1~2份,进一步优选为1.5份。
2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1)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29.(2)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70%后煮熟,冷却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30.(3)将物料2在115~125℃条件下灭菌15~25min,冷却后得到物料3;
31.(4)将灵芝菌种接种于物料3,进行发酵,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32.(5)将物料4干燥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33.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所述煮熟的标准优选为熟而不烂。
34.在本发明中,步骤(3)中所述灭菌前优选将物料2装到栽培袋中。
35.在本发明中,所述栽培袋优选为12*24cm的聚丙烯栽培袋。
36.在本发明中,和步骤(3)中所述冷却后的温度的优选为25~28℃,进一步优选为26~27℃。
37.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灵芝菌种的品种优选为甜灵芝品种。
38.在本发明中,步骤(4)中所述发酵的方法优选为:在相对湿度60~80%、 24~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30天,进一步优选为在相对湿度70%、25℃、避光条件下发酵20~25天。
39.在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干燥前优选去除栽培袋。
40.在本发明中,步骤(5)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50~60℃,进一步优选为前三分之一的时间为50℃,中间的三分之一时间为55℃,后三分之一的时间为60℃;所述灵芝菌丝茶的含水量优选为≤16%,进一步优选为≤14%,再进一步优选为≤12%。
4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2.实施例1
43.(1)按照茶梗60份、燕麦35份、蔗糖0.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44.(2)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45.(3)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0%后放入锅中煮至熟而不烂,冷却到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46.(4)将物料2装入12*24cm聚丙烯栽培袋,在125℃条件下灭菌15min,冷却到28℃后得到物料3;
47.(5)将甜灵芝品种菌种接种于物料3,在相对湿度60%、26℃、避光条件下发酵15天,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48.(6)将物料4去掉聚丙烯栽培袋后在50℃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16%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49.实施例2
50.(1)按照茶梗80份、燕麦25份、蔗糖2.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51.(2)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52.(3)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70%后放入锅中煮至熟而不烂,冷却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53.(4)将物料2装入12*24cm聚丙烯栽培袋,在115℃条件下灭菌25min,冷却到25℃后得到物料3;
54.(5)将甜灵芝品种菌种接种于物料3,在相对湿度80%、24℃、避光条件下发酵30天,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55.(6)将物料4去掉聚丙烯栽培袋后在60℃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12%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56.实施例3
57.(1)按照茶梗70份、燕麦30份、蔗糖1.5份的重量比称取原料;
58.(2)将茶梗用水浸透后得到物料1;
59.(3)将燕麦浸泡至含水量为65%后放入锅中煮至熟而不烂,冷却到室温后与物料1及蔗糖混合,得到物料2;
60.(4)将物料2装入12*24cm聚丙烯栽培袋,在120℃条件下灭菌20min,冷却到27℃后得到物料3;
61.(5)将甜灵芝品种菌种接种于物料3,在相对湿度70%、25℃、避光条件下发酵25天,直到灵芝菌丝长满整个菌袋,得到物料4;
62.(6)将物料4去掉聚丙烯栽培袋后在55℃条件下干燥至含水量≤14%后得到灵芝菌丝茶。
63.试验例1
64.取实施例1~3制备的灵芝菌丝茶样品各50克,分别检测样品中的总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水分含量、灰分含量、能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钠的含量。
65.总多糖含量检测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总黄酮含量检测采用亚硝酸钠
‑ꢀ
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检测;水分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3-2016第一法检测;灰分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4-2016第一法检测;能量测定采用gb28050-2011方法检测;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5-2016第一法检测;脂肪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6-2016第一法检测;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采用 gb 28050-2016方法检测;钠含量测定采用gb 5009.91-2017第二法检测。
66.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67.表1
[0068][0069]
结论:从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灵芝菌丝茶中总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较高,蛋白质、能量、脂肪等营养物质丰富。
[0070]
试验例2
[0071]
招募25名志愿者,分别品尝实施例1~3制备的灵芝菌丝茶冲泡的饮品,按照表2的标准进行打分。
[0072]
表2
[0073][0074][0075]
统计25名志愿者的平均分数,结果如表3所示。
[0076]
表3
[0077]
组别滋味/分色泽/分气味/分综合得分/分实施例135.029.0428.292.24实施例234.4828.4827.7690.72
实施例335.6429.1228.493.16
[0078]
结论:从表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灵芝菌丝茶口感好、香气浓厚。消费者接受度高,符合现代饮食潮流。
[0079]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灵芝菌丝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灵芝菌丝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茶梗60~80份、燕麦25~35份、蔗糖0.5~2.5份。本发明的灵芝菌丝茶以茶梗为培养基主料,通过固态发酵培养灵芝菌丝体,快速高效制备灵芝菌丝保健茶,开发一款大众化、多功效、好口感,符合现代饮食潮流的新型保健茶产品。该产品将灵芝和茶的保健功能有机融合,将茶文化和灵芝文化完美结合,实现茶梗的深度开发、变废为宝。
[008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