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6286发布日期:2023-01-24 20:00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烘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烘干箱。


背景技术:

2.食用菌在采摘之后,不能长时间放置,也不方便储存,目前除了自然干制外,在工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机械干制。
3.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采用震动的方式让物品受热更均匀,在申请号为:cn 108030120 a,名称为一种食用菌烘干炉的专利中,不能够对放置在放置板中的食用菌进行均匀全面烘干,而且在需要更换待烘干物品时候,只能待烘箱温度降下之后打开箱门,取出烘干物,照成热量的浪费,所以设计一种全自动可超控的食用菌烘干箱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烘干不均匀浪费热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食用菌烘干箱。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烘干箱,具有操作方便,烘干效率高,可操作可循环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食用菌烘干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内侧壁设置风扇,在风扇的前面设置发热装置,在箱体一侧设置一可闭合的开口,送料皮带穿过开口,送料皮带上的物品可以从送料皮带上落到传送组件上,传送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入提升组件上,提升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入送料皮带上,从而实现了待烘干物品在箱内的循环烘干。
6.进一步,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到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传送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到第三传送组件上,第三传送组件上的物品落入提升组件上,提升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入送料皮带上,送料皮带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当送料皮带正转时,进行循环,当皮带反转时,将物料输出。
7.进一步,在传送组件的上方,贴合箱体内正面处,设置可转动的轴,轴的长度等于传送组件的宽度,在轴的表面耦合设置突起的长条,长条与轴等长,宽度到传送组件的上表面,轴带动长条同步同向转动,轴的转速略高于传送带的转速,当传送带转动时,轴同向转动,当长条碰到物品时,可大大改变物品原来状态,从而使物品受热更全面。
8.进一步,提升组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传送带,传送带与外体等宽,在传送带的表面设置若干隔挡片,隔挡片的高度到外壳的下表面,隔挡片与传送带和外壳形成一个容室,容纳落入的物品,并不会掉落,外壳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一能将传送组件的物料落入提升组件中的开口,在外壳的下表面的一端设置一能将提升组件内的物料输送到烘干箱内的送料皮带的开口。
9.进一步,在箱门一侧设置把手,在箱门表面设置观察窗,显示屏和操作台,观察窗可以直接观察箱内的情况,显示屏可以显示箱内各个部件的实时状态,操作台可以操控箱内各个部件。
10.进一步,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通向转动,第二传送组件反向转动。
11.进一步,传送组件的侧边耦合设置边缘突起,防止物料在传输时,从侧边掉落。
12.进一步,传送组件上的物品,也可以直接落入出料口,烘干结束。
13.进一步,提升组件上的物品,也可以直接落入第一传送组件,进行再次循环烘干。
14.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烘干箱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基本实现了纯机械烘干,烘干效率高,基本保证了物品的每一寸都能均匀的受热,在减轻人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热浪费。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烘干箱的截面立体图;
18.图2为图1的外置提升组件的正视图示意图;
19.图3为图1的内置提升组件的正视图示意图;
20.图4为提升组件的局部立体图示意图;
21.图5为箱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
2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功能以及具体设计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烘干箱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3.如图1-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食用菌烘干箱包括箱体1和箱门2,箱体内侧壁上相对设置风扇5、55,在风扇的前面设置电热丝 6、66,在箱体一侧设置可闭合的开口,送料皮带3穿过开口,送料皮带3上的物品可以从送料皮带上落到传送组件上100,传送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入提升组件80上,提升组件上的物品可以落入送料皮带3上,从而实现了待烘干物品在箱内的循环烘干。
23.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4所示,提升组件80在箱体外部,所述传送组件100包括,第一传送组件7,第二传送组件8和第三传送组件9,第一传送组件7上的物品可以落到第二传送组件8上,第二传送组件8上的物品可以落到第三传送组件9上,第三传送组件上的物品落入提升组件80上,提升组件80上的物品可以落入送料皮带 3上,送料皮带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当送料皮带正转时,进行循环,当皮带反转时,将物料输出。
24.更具体的,提升组件8包括外壳31,外壳内设置传送带30,传送带与外体等宽,在传送带的表面设置若干隔挡片103,隔挡片103 的高度到外壳的下表面,隔挡片与传送带和外壳形成一个容室,容纳落入的物品,并不会掉落,外壳上表面的一端设有一能将传送组件的物料落入提升组件中的开口40,在外壳的下表面的一端设置一能将提升组件内的物料输送到烘干箱内的送料皮带的开口401。提升组件 8可以可拆卸设置在箱体外侧壁上,也可以可拆卸设置在能与箱体配合的外箱98上。
25.具体的,在传送组件的上方,贴合箱体内正面处,设置可转动的轴77,轴的长度等
于传送组件的宽度,在轴的表面耦合设置突起的长条,长条与轴等长,宽度到传送组件的上表面,轴带动长条同步同向转动,轴的转速略高于传送带的转速,当传送带转动时,轴同向转动,当长条碰到物品时,可大大改变物品原来状态,从而使物品受热更全面。
26.如图5,在箱门一侧设置把手,在箱门表面设置观察窗,显示屏和操作台,观察窗可以直接观察箱内的情况,显示屏可以显示箱内各个部件的实时状态,操作台可以操控箱内各个部件。
27.具体的,操作台内有启动命令,急停命令,结束命令,风扇命令,温度命令,传送带命令,在风扇命令下有可控制风扇转速的命令,在温度命令下有可控制箱内温度的命令,在传送带命令下,有可控制传送速度的命令.
28.具体的,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通向转动,第二传送组件反向转动。
29.具体的,传送组件的侧边耦合设置边缘突起,防止物料在传输时,从侧边掉落。
30.具体的,传送组件上的物品,也可以直接落入出料口,烘干结束。
31.具体的,提升组件上的物品,也可以直接落入第一传送组件,进行再次循环烘干。
32.当外置的提升组件不需要使用时,闭合箱门,启动箱门上的启动命令,在风扇命令,温度命令下设置好转速和温度值,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设置好提升组件和送料皮带和传送组件的工作速度,传送组件上方的轴转动速度也固定下来,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将待烘干的食用菌放入到送料皮带上,食用菌随着送料皮带进入箱体内,皮带继续转动,食用菌随后落入第一传送组件上,第一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前进,传送组件上方的滚动轴转动,滚动轴带动轴上的条形齿可以拨翻传送组件上的食用菌,食用菌在第一传送组件带动下,落入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落入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落入出料口下4的回收装置,烘干结束。
33.当外置的提升组件需要使用时,闭合箱门,启动箱门上的启动命令,在风扇命令,温度命令下设置好转速和温度值,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设置好提升组件和送料皮带和传送组件的工作速度,传送组件上方的轴转动速度也固定下来,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将待烘干的食用菌放入到送料皮带上,食用菌随着送料皮带进入箱体内,皮带继续转动,食用菌随后落入第一传送组件上,第一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前进,传送组件上方的滚动轴转动,滚动轴带动轴上的条形齿可以拨翻传送组件上的食用菌,食用菌在第一传送组件带动下,落入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落入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从出料口4落入提升组件的入料口40,落入提升组件内的容室,提升组件内的传送带,带着容室内的食用菌进入提升装置的出料口,食用菌在出料口落入第一传动装置进行烘干循环。当烘干循环结束后,盖合入料口40,提升组件内的食用菌可从传动组件9 落入出料口4,烘干结束。
34.作为其他的方式,提升组件的出料口401还可以将提升装置内的食用菌落入送料皮带上3,当送料皮带正转时,食用菌重新进入第一传送装置7内,进行烘干循环,当当送料皮带反转时,烘干过的食用菌进行回收,烘干结束。具体实施方式二
34.如图3,提升组件80还可以设置在箱体内部,使用时,闭合箱门,启动箱门上的启动命令,在风扇命令,温度命令下设置好转速和温度值,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设置好提升组件和送料皮带和传送组件的工作速度,传送组件上方的轴转动速度也固定下来,当温度达
到一定值时,将待烘干的食用菌放入到送料皮带上,食用菌随着送料皮带进入箱体内,皮带继续转动,食用菌随后落入第一传送组件上,第一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前进,传送组件上方的滚动轴转动,滚动轴带动轴上的条形齿可以拨翻传送组件上的食用菌,食用菌在第一传送组件带动下,落入第二传送组件上,第二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落入第三传送组件,第三传送组件带着食用菌落入提升组件的入料口40,食用菌落入提升组件内的容室,提升组件内的传送带,带着容室内的食用菌进入提升装置的出料口401,食用菌在出料口落入皮带上3,当送料皮带正转时,食用菌重新进入第一传送装置7内,进行烘干循环,当当送料皮带反转时,烘干过的食用菌进行回收,烘干结束。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