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50862发布日期:2023-01-06 23:0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涉及一种经简易炮制后的玉兰花,和机采叶加工的高火型客家炒青绿茶经窨制工艺制作而成鲜爽甜醇的玉兰花茶的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广东梅州市内以生产客家炒青绿茶为主,2021年茶叶生产种植面积达32.73万亩,占广东省茶叶面积四分之一,带动着茶产业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客家炒青绿茶是当地的传统名茶,是选用当地适制茶树品种为原料,采用传统独特的重火炒制技术,形成了明显不同于普通绿茶的独特品质特征,香高持久、爽口回甘、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高火甜韵、炒米香的特点,其性温味甘,在当地号称“温肚茶”,是非常适合当地山区寒冷特点的茶叶产品,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一直以来均是客家地区的代表性名优产品,曾远销到东南亚一带。
3.客家地区的茶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困境。由于地处山区,茶叶基本是种植在海拔较高的山上,增加了茶叶人工采摘的难度,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在当地茶产区的多是老弱人口,在茶叶生产高峰期更是难请采茶工人,因此当地茶叶采摘的成本较高,采摘较为困难,不能及时采摘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是很多茶农,在茶叶采摘期,由于缺乏劳动力,基本是以机械采摘茶叶鲜叶为主,为了增加产量,采摘时甚至机械割到1芽5、6叶以上,并夹杂很多老梗病叶甚至雨水叶,采摘完成后甚至无萎凋工序,直接进行杀青等加工处理,甚至缩减萎凋时间、炒制时间等,以致成品茶滋味浓涩,尤其是夏秋茶更是浓苦,只有高火甚至焦火香气,叶底花杂,导致生产的茶叶品质低劣,不上档次,茶叶价格低,难以产生好的经济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且由于玉兰花香气浓郁鲜甜,同时具备疏通肺窍等一定的药用价值,加上在当地随地可见,资源丰富,采摘方便,窨制时配花量少,无需耗费过多劳动力,窨制工艺简单,非常适合当地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尤其是经过简单炮制后,再和客家炒绿窨制得到的玉兰花茶,香气浓郁,滋味甜醇,茶香和花香结合度好,既改善了客家炒青绿茶的高火香偏重、滋味欠醇的问题,又解决了玉兰花窨制茶叶容易出现浓郁苦涩的问题,成品茶不但保留炒青绿茶减肥抗氧化的保健功效,还兼有玉兰花的止渴消食、疏通肺窍的作用,品质独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当地茶叶生产者的收益,将会促进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5.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新梢成驻芽成熟度达60-80%时,以采茶机采一芽三、四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茶鲜
叶,完整叶占比60%以上,进行摊青、杀青、揉捻、初炒、二炒、拣筛、复火和玉兰花炮制后进行窨制,得到玉兰花茶;
6.进一步地,摊青为将茶叶铺设厚度为10-15cm,摊凉3-4h至含水量70%。
7.进一步地,所述杀青为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锅温260℃~280℃,叶温短时达80℃以上,时间6-8min,杀匀杀透至茶叶含水量55%即可出锅。。
8.进一步地,所述揉捻为采用稍作摊凉趁热揉捻的办法,要求依次轻重交替加压,时间40-45min,揉捻加压为空、轻、空、轻、重、空、轻,重复进行,至茶叶成条率≥70%。
9.进一步地,初炒为在温度180-200℃,时间20-30min进行抛炒至茶叶含水量为30-35%完成,摊凉后再进行二炒。
10.进一步地,二炒为第一阶段在温度150-160℃,时间15-25min,炒至含水量八成干;第二阶段在温度为110-130℃,炒至九成干,含水量≤6%。
11.进一步地,进行拣筛处理,所述拣筛为用风选、拣梗机等设备拣筛干净茶叶中的黄片、茶梗、碎末及非茶类杂质;所述复火为采用烘干机等设备在温度90℃,时间1h以内,烘干至茶叶含水量≤5%。
12.进一步地,玉兰花窨制前,对玉兰花进行炮制:将玉兰花放进干净的清水里,浸泡1h,捞出来沥干水分后,放进烘干机里在80℃的条件下烘干30min,随后下机摊凉处理,并选取花瓣。
13.进一步地,玉兰花窨制为将玉兰花和茶叶以囤窨方式进行,囤高50cm,窨制4-6h,中间均匀翻拌一次,窨后含水量≤8%。
14.进一步地,玉兰花和茶叶的质量比例为1:(20-25)。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发明是针对机采鲜叶加工的客家炒青绿茶,在其重火炒制的加工工艺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创新,改进了由于重火炒制的影响导致高火偏重、滋味欠醇、鲜爽度不高等问题,提高了成品茶的品质;炮制是创新工艺,经这样处理的玉兰花再进行窨制,降低了芳香物质、茶多酚、儿茶素等部分内含物的含量,解决了玉兰花窨制茶叶容易浓郁苦涩的问题。
17.2、本发明添加玉兰花窨制工艺,玉兰花香气浓郁鲜甜,同时具备疏通肺窍等一定的药用价值,加上在当地随地可见,资源丰富,采摘方便,窨制时配花量少,无需耗费过多劳动力,窨制工艺简单,经过简单炮制再和茶叶一起窨制后,所制得的玉兰花茶,香气浓郁,滋味甜醇,茶香和花香结合度好,且由于花香较为浓郁鲜甜,既改善了客家炒青绿茶的高火香偏重、滋味欠醇的问题,又解决了玉兰花窨制茶叶容易出现浓郁苦涩的问题,成品茶不但保留炒青绿茶减肥抗氧化的保健功效,还兼有玉兰花的止渴消食、疏通肺窍的作用,品质独特,从原来的低档茶提升到香气浓郁、滋味甜醇的独特的玉兰花茶,极大的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和收益,提高当地茶农的收入,促进当地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19.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新梢成驻芽成熟度达60-80%时,采用单人采茶机,以采茶机采晴天无露水、无雨水的一芽三、四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茶鲜叶,完整叶占
比60%以上,尽量避免老梗、杂质,进行摊青、杀青、揉捻、初炒、二炒、拣筛、复火和玉兰花炮制后进行窨制,得到玉兰花茶;具体如下:
20.摊青:散发鲜茶叶部分水分,将茶叶铺设厚度为10-15cm,采用室内自然摊凉处理3-4h,期间随着叶温较高时翻动一次降低叶温,至茶叶含水量70%;此时鲜茶叶叶色暗绿、叶质和梗较柔软、清香较浓;
21.杀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锅温260-280℃,采用高温杀青、抛闷结合等原则,让茶叶温度短时间达80℃以上,时间6-8min至茶叶含水量55%;要求杀匀杀透,尽可能的避免老叶老梗的影响,至鲜茶叶表面失去光泽、色泽暗绿、叶片柔软略有刺手感、嫩梗折而不断、无青草气并显露茶香为宜;
22.揉捻:揉捻为采用稍作摊凉趁热揉捻的办法,要求依次轻重交替加压,时间40-45min,揉捻加压为空、轻、空、轻、重、空、轻,重复进行,至茶叶成条率≥70%;此时条索紧卷成条,有茶汁黏附于茶叶表面;
23.初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以抛炒为主,在锅温温度180-200℃,时间20-30min进行抛炒至茶叶含水量为30-35%;
24.初炒完成,薄摊摊凉至少1h后再进行二炒;
25.二炒: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第一阶段在温度150-160℃,时间15-25min,炒至含水量八成干;第二阶段在温度为110-130℃,时间至少1h炒至九成干,含水量≤6%;
26.拣筛:对二炒后的茶叶进行拣筛处理,用风选、拣梗机等设备,拣筛去茶叶中的黄片、茶梗、碎末及非茶类杂质等,尽量拣筛干净,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27.复火:采用烘干机或者台式滚筒机进行,温度90℃,时间1h以内,至茶叶含水量≤5%;
28.玉兰花炮制:于晴天上午采摘含苞待放、顶端刚破开、香气浓郁的玉兰花,选取饱满的玉兰花并去除叶片、花粉等杂物,及时运回生产场地将玉兰花放进干净的清水里,浸泡1h洗净,沥干水分后放进烘干机里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干30min,摊凉后,把玉兰花进行拆花瓣处理,去除花梗、花托、花粉等,仅保留花瓣;
29.炮制是创新工艺,经这样处理的玉兰花后,降低了芳香物质、茶多酚、儿茶素等部分内含物的含量,解决了玉兰花窨制茶叶滋味浓涩、香气过浓的的问题;
30.玉兰花窨制:将玉兰花和茶叶以囤窨方式进行,囤高50cm,窨制4-6h,中间均匀翻拌一次,窨后含水量≤8%;玉兰花和茶叶的质量比例为1:(20-25);
31.匀堆贮存,将窨制后的玉兰花茶装箱,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进行匀堆贮存,要求上下品质一致,避免花瓣在茶堆里集中和大量散落到箱子的四角处,以免花瓣霉变影响花茶品质。
32.实施例1:
33.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于4月在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进行:新梢成驻芽成熟度达60-80%时,采用单人采茶机,机采晴天无露水、无雨水的一芽三、四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完整叶占比60%,单片叶等占比30%,老梗、茶果等杂质的比例控制在10%,进行摊青、杀青、揉捻、初炒、二炒、拣筛、复火和玉兰花炮制后窨制,得到玉兰花茶;加工过程具体如下:
34.摊青:散发鲜茶叶部分水分,将茶叶铺设厚度为11cm,采用室内自然摊凉处理3h,
期间随着叶温较高时翻动一次降低叶温,至茶叶含水量70%;此时鲜茶叶叶色暗绿、叶质和梗较柔软、清香较浓;
35.杀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锅温265℃,先闷后抛,以保持茶叶温度80℃,时间7min至茶叶含水量55%;要求杀匀杀透,尽可能的避免老叶老梗的影响,此时鲜茶叶表面失去光泽、色泽暗绿,叶片柔软略有刺手感,嫩梗折而不断,无青草气并显露茶香;
36.揉捻:时间41min,揉捻加压方式为空、轻、空、轻、重、空、轻,重复进行,至茶叶成条率≥70%;此时条索紧卷成条,有茶汁黏附于茶叶表面;
37.初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锅温温度195℃,时间20min,以抛炒为主,炒至茶叶略有刺手感,至茶叶含水量为35%;
38.初炒完成,薄摊摊凉1h后再进行二炒;
39.二炒: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第一阶段在温度155℃,时间20min,炒至含水量八成干;第二阶段在温度为130℃,时间1h炒至九成干,含水量≤6%;
40.拣筛:对二炒后的茶叶进行拣筛处理,用风选、拣梗机等设备,拣筛去茶叶中的黄片、茶梗、碎末及非茶类杂质等,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41.复火:采用烘干机或者台式滚筒机进行,温度90℃,时间0.5h,至茶叶含水量≤5%;
42.玉兰花炮制:于晴天上午采摘含苞待放、顶端刚破开、香气浓郁的玉兰花,并去除叶片、花粉等杂物,及时运回生产场地放进干净的清水里,浸泡1h后,沥干水分后放进烘干机里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干30min,及时进行摊凉后,将玉兰花进行拆花瓣处理,去除花梗、花托、花粉等,仅保留花瓣;
43.玉兰花窨制:将玉兰花和茶叶以囤窨方式进行,囤高50cm,窨制4.5h,中间均匀翻拌一次,窨后含水量≤8%;玉兰花5kg配比茶叶100kg;
44.匀堆贮存,将窨制后的玉兰花茶装箱,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进行匀堆贮存,要求上下品质一致,并避免花瓣在茶堆里集中和大量散落到箱子的四角处,以免霉变影响花茶品质。
45.感官审评结果如表格1:
46.表格1感官审评
[0047][0048]
实施例2:
[0049]
一种简易炮制的玉兰花茶加工方法,于7月在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进行:新梢成驻芽成熟度达80%时,采用单人采茶机,采收晴天无露水、无雨水的一芽三、四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完整叶占比70%,单片叶等占比25%,老梗、茶果等杂质的比例控制在5%,进行摊青、杀青、揉捻、初炒、二炒、拣筛、复火和玉兰花炮制后进行窨制,得到玉兰花茶;加工过程具体如下:
[0050]
摊青:散发鲜茶叶部分水分,将茶叶铺设厚度为14cm,采用室内自然摊凉处理4h,
期间随着叶温较高时翻动一次降低叶温,至茶叶含水量70%;此时鲜茶叶叶色暗绿、叶质和梗较柔软、清香较浓;
[0051]
杀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锅温275℃,先闷后抛,以保持茶叶温度80℃,时间6min至茶叶含水量55%;要求杀匀杀透,尽可能的避免老叶老梗的影响,此时鲜茶叶表面失去光泽、色泽暗绿,叶片柔软略有刺手感,嫩梗折而不断,无青草气并显露茶香;
[0052]
揉捻:时间44min,揉捻加压方式为空、轻、空、轻、重、空、轻,重复进行,至茶叶成条率≥70%;此时条索紧卷成条,有茶汁黏附于茶叶表面;
[0053]
初炒:采用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以抛炒为主,在锅温温度185℃,时间28min进行抛炒至茶叶含水量为31%;
[0054]
初炒完成,薄摊摊凉1h后再进行二炒;
[0055]
二炒:台式滚筒杀青机进行,第一阶段在温度155℃,时间20min,炒至含水量八成干;第二阶段在温度为115℃,时间1.5h炒至九成干,含水量≤6%;
[0056]
拣筛:对二炒后的茶叶进行拣筛处理,用风选、拣梗机等设备,拣筛去茶叶中的黄片、茶梗、碎末及非茶类杂质等,尽量拣筛干净,以免影响茶叶品质;
[0057]
复火:采用烘干机或者台式滚筒机进行,温度90℃,时间0.5h,至茶叶含水量≤5%;
[0058]
玉兰花炮制:于晴天上午采摘含苞待放、顶端刚破开、香气浓郁的玉兰花,选取饱满的玉兰花并去除叶片、花粉等杂物,及时运回生产场地将玉兰花放进干净的清水里,浸泡1h后,沥干水分后放进烘干机里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烘干30min,进行摊凉后,将玉兰花进行拆花瓣处理,去除花梗、花托、花粉等,仅保留花瓣;
[0059]
玉兰花窨制:将玉兰花和茶叶以囤窨方式进行,囤高50cm,窨制5.5h,中间均匀翻拌一次,窨后含水量≤8%;玉兰花4kg配比茶叶100kg;
[0060]
匀堆贮存,将窨制后的玉兰花茶装箱,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进行匀堆贮存,要求上下品质一致,避免花瓣在茶堆里集中和大量散落到箱子的四角处,防止花瓣霉变影响花茶品质。
[0061]
感官审评结果如表格2:
[0062]
表格2感官审评
[0063][0064]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