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及火龙果保鲜液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86092发布日期:2022-12-10 01:07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及火龙果保鲜液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及火龙果保鲜液。


背景技术:

2.火龙果是一种集水果、花卉、蔬菜为一体的新兴热带保健型水果,味甜,多汁,具有“百果之王”之称,广受消费者喜爱。火龙果中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具有美白皮肤的功效;火龙果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减肥、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大肠癌等功效。此外,火龙果中含有一种常规蔬果中鲜有的植物白蛋白,这种植物白蛋白可与人体内的重金属离子结合起到解毒的作用。
3.自然状态下,火龙果在夏秋季节成熟,采收后的鲜果极易腐烂,表皮容易出现黄斑,果柄失绿萎焉,鲜果供应期短。火龙果采摘后的保鲜问题是目前火龙果销售领域非常棘手的技术问题。传统保鲜方案主要以杀菌为主,常用药剂成分有咪鲜胺、异菌脲、腐霉利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保鲜期,降低腐烂率,但是火龙果新鲜程度的指标不仅仅是果实是否腐烂,还包括鳞片是否萎焉发黄、果皮是否光滑有光泽、果柄是否青绿饱满、内在口感风味是否下降严重、货架存储失重是否严重等。传统保鲜方法只采用杀菌处理对火龙果进行保鲜,未关注以上需求点,导致果实外观商品性下降较为厉害,货架期也较短,内在品质下架严重,影响品牌,失重率高,损耗较大。
4.专利文献cn201510972686.5公开了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于火龙果谢花后第8-11天使用4%赤霉酸乳油2000-3000倍液对火龙果进行喷果,于谢花后25-28天采摘,用0.5%-1%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2)将火龙果浸泡在杀菌保鲜液中7-12分钟后捞起晾干;(3)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该技术方案中使用的杀菌保鲜液为肉桂醛0.01-0.03份、70%的乙醇10-20份、海藻酸钠1-2份、植酸0.02-0.05份、植物源杀菌剂40-55份、高良姜水提取液6-10份;连翘醇提取液8-12份以及水130-150份。所述火龙果保鲜方法能够显著抑制火龙果果皮转黄和果实腐烂,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抑制微生物滋生,可防止火龙果酸腐,保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和vc含量。
5.虽然按照说明书记载的效果数据来看,该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但是所述的杀菌保鲜液成分复杂,原料基本都是中药提取物,中药价格昂贵,使用该杀菌保鲜液处理火龙果会增加火龙果经销商的成本,直接造成火龙果价格升高,影响其销量。此外,该技术方案从火龙果采摘前就给予赤霉酸乳油干预,会影响火龙果生长状态,虽然能起到保鲜效果,但代价较大。
6.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所述方法操作简单,保鲜液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对火龙果保鲜效果较好,尤其对火龙果果柄的失绿萎蔫和霉变有显著抑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火龙果的保鲜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
提供一种火龙果保鲜液,所述保鲜液组分均是常规可购买到的药品,配置简单,普通农户或经销商可自行配置对火龙果进行保鲜处理。本发明提供的火龙果保鲜液能有效减缓火龙果鲜果腐败进度,抑制鲜果水分和风味物质流失。此外,本发明技术人员还预料不到的发现,所述火龙果保鲜液对火龙果的果柄部位具有更突出的保鲜效果。
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龙果保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用保鲜液对鲜果浸泡5-10秒,晾干后分级包装;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中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0-30ppm,咪鲜胺浓度为500-600ppm,苄氨基嘌呤浓度为40-50ppm,赤霉酸浓度为5-20ppm。
9.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的组合;或者,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的组合;或者,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的组合。
10.在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的组合。
11.在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27ppm、咪鲜胺500ppm、苄氨基嘌呤40ppm、赤霉酸10-15ppm的组合。
12.最优选的,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27ppm、咪鲜胺500ppm、苄氨基嘌呤40ppm、赤霉酸10ppm的组合。
13.在所述火龙果保鲜方法中,优选在保鲜液浸泡前将鲜果放入冷库进行预冷,预冷的目的是去除田间热,降低果实呼吸作用。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发明所述的冷库条件为5-8℃,湿度80
±
5%。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火龙果预冷后的状态如图3所示,预冷后使用保鲜液浸泡的过程如图4所示。
14.本发明所述的鲜果是在火龙果8-9成熟时期采收的火龙果,所述火龙果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大红、金都一号、美龙1号、桂红龙1号、燕窝果。优选的,所述火龙果品种为大红、燕窝果。本发明技术人员发现,本发明提供的火龙果保鲜方法对燕窝果具有更显著的保鲜效果,因此,所述火龙果品种最优选燕窝果。
15.本发明中所述的“火龙果8-9成熟”是指谢花后25-35天,果皮开始转红后7-10天,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火龙果采收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
1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火龙果保鲜液,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中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0-30ppm,咪鲜胺浓度为500-600ppm,苄氨基嘌呤浓度为40-50ppm,赤霉酸浓度为5-20ppm。
17.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的组合;或者,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的组合;或者,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的组合。
18.在本发明的更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的组合。
19.在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27ppm、咪鲜胺500ppm、苄氨基嘌呤40ppm、赤霉酸10-15ppm的组合。
20.最优选的,所述保鲜液为对氯苯氧乙酸钠27ppm、咪鲜胺500ppm、苄氨基嘌呤
40ppm、赤霉酸10ppm的组合。
21.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保鲜液在火龙果保鲜中的用途,尤其是在火龙果果柄保鲜中的用途。所述火龙果品种为大红、金都一号、美龙1号、桂红龙1号、燕窝果。
22.本发明提供的火龙果保鲜方法以及保鲜液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23.(1)保鲜液配方简单,操作方便,普通种植户即可操作,没有技术壁垒。
24.(2)在火龙果的储存运输过程中,火龙果的果柄部位最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失绿萎蔫、腐败发霉的情况,只要火龙果的果柄部位出现失绿萎蔫或腐败变质现象,即使果实部位是好的,也极易造成消费者感官变差,影响火龙果销售情况。因此,对于火龙果的保鲜,应当首先针对火龙果的果柄做好保鲜措施,尽量避免果柄部位首先出现霉变。本发明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预料不到的发现,本发明提供的包含对氯苯氧乙酸钠、苄氨基嘌呤、赤霉酸和咪鲜胺的保鲜液对火龙果的果柄部位具有显著的抑制失绿萎蔫和腐败发霉的效果。
25.(3)明显延缓火龙果腐败变质时期,为火龙果长途运输销售提供时间保障,并且能降低火龙果中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速度,延缓鲜果果实品质下降速度。
附图说明
26.图1火龙果保鲜方法流程图
27.图2火龙果采收时的状态图片
28.图3火龙果预冷后的状态图片
29.图4火龙果预冷后浸泡过程图片
30.图5火龙果冷库储存第0天状态图片
31.图6a组火龙果冷库储存第35天状态图片
32.图7b组火龙果冷库储存第35天状态图片
33.图8c组火龙果冷库储存第35天状态图片
34.图9ck组火龙果冷库储存第35天状态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火龙果保鲜液中对氯苯氧乙酸钠药品来源为国光

r贝稼,其成分为8%对氯苯氧乙酸钠,是2,4-滴钠盐的类似物,属生长素类调节剂,用于保鲜的主要作用为抑制乙烯的合成,延缓果柄失绿。咪鲜胺药品来源为国光

r必鲜,其成分为25%咪鲜胺,属广谱性杀菌剂,用于保鲜的主要作用为杀菌,降低病菌基数,降低果实腐烂率。苄氨基嘌呤药品来源为国光

r植生源,其成分为2%苄氨基嘌呤,属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用于保鲜的主要作用为延缓细胞衰老,抑制叶绿素降解,延缓失绿。赤霉酸药品来源为国光

r顶跃,其成分为3%赤霉酸,属赤霉素类调节剂,用于保鲜的主要作用为延缓细胞衰老,达到延长保鲜期的效果。
37.火龙果保鲜液的配制
38.保鲜液1
39.向15l水中加入5g贝稼和30ml必鲜搅拌均匀,所述保鲜液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7ppm、咪鲜胺浓度为500ppm。
40.保鲜液2
41.向15l水中加入5g贝稼、30ml必鲜和30ml植生源搅拌均匀,所述保鲜液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7ppm、咪鲜胺浓度为500ppm、苄氨基嘌呤浓度为40ppm。
42.保鲜液3
43.向15l水中加入5g贝稼、30ml必鲜、30ml植生源和5ml顶跃搅拌均匀,所述保鲜液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7ppm、咪鲜胺浓度为500ppm、苄氨基嘌呤浓度为40ppm、赤霉酸浓度为10ppm。
44.火龙果的保鲜应用例
45.一、常温储存条件
46.在火龙果(品种为大红)8-9成熟时期采摘,将果实从田间运回冷库进行降温,每100颗鲜果为一组,每10颗一箱进行包装,将预冷的400颗火龙果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a、b、c、ck组,a、b、c组分别采用保鲜液1、保鲜液2、保鲜液3浸泡约10秒,ck组采用浓度为500ppm咪鲜胺药液浸泡,取出晾干果面,使用纸箱对各组进行常规包装,常温条件下储存30天,分别记录火龙果腐烂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47.表1常温储存条件下火龙果腐烂率
48.组别10天13天16天20天30天a0%14%36%75%92%b0%11%33%64%87%c0%0%17%48%66%ck18%51%100%100%100%
49.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常温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10天时的腐烂率为18%,按照本发明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16天时腐烂率为17%,可延缓腐烂时间约为6天。
50.二、冷库储存条件
51.由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火龙果的储存和运输是冷库条件,本发明技术人员设计试验检测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腐烂率、果柄失绿率、果柄伤口发霉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试验分组同上:预冷400颗火龙果随机分为4组,为a、b、c、ck组,各组鲜果保鲜方法同上,浸泡保鲜液后晾干果面,使用纸箱对各组进行常规包装,冷库条件下储存,在储存期间记录果实腐烂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52.表2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腐烂率
53.组别30天35天40天50天a0%11%42%76%b0%8%24%59%c0%0%10%37%ck10%26%68%100%
54.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冷库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30天时的腐烂率为10%,按照本发明
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40天时腐烂率为10%,可延缓腐烂时间约为10天。
55.对以上4组火龙果的状态进行拍照对比,图5是a、b、c、ck组第0天的果实状态照片,图6-9分别是a、b、c、ck组第35天的果实状态照片。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到第35天时ck组的火龙果果皮失去色泽,鳞片失绿严重,尤其是果柄部位发霉变质严重,而c处理组此时果柄几乎没有发霉变质情况出现,色泽相比ck组更有光泽感。本发明技术人员发现,本发明最优选的c处理方式对火龙果的果柄部位具有更突出的保护作用,与a组、b组相比,很明显可以看到c组的果柄部位青绿饱满、失水少、黄斑个数少。
56.统计试验组和ck组火龙果果柄失绿情况,记录果柄失绿率:失绿个数占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57.表3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果柄失绿率
58.组别8天13天24天35天a0%3%13%29%b0%2%11%25%c0%0%7%15%ck0%15%34%67%
59.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冷库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的果柄失绿率为67%,按照本发明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果柄失绿率为15%,显著降低火龙果在储存条件下的果柄失绿率。
60.统计试验组和ck组火龙果果柄伤口发霉率情况,记录果柄伤口发霉率:果柄部位发霉个数占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61.表4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果柄伤口发霉率
62.组别8天13天24天35天a0%0%4%11%b0%0%2%9%c0%0%0%3%ck0%15%44%89%
63.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冷库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的果柄伤口发霉率为89%,按照本发明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果柄伤口发霉率为3%,显著降低火龙果在储存条件下的果柄发霉率。
64.统计试验组和ck组火龙果失重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65.表5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失重率
66.组别8天13天24天35天a3.3%7.5%9.5%11.2%b3.1%6.3%8.1%10.3%c2.2%4.6%5.7%7.6%
ck4.1%8.2%12%15%
67.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冷库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的失重率为15%,按照本发明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失重率为7.6%,显著降低火龙果在储存条件下的失重率。
68.统计试验组和ck组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69.表6冷库储存条件下火龙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0070][0071][007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冷库储存条件下,最佳处理方式为c组对应的处理方案。传统的火龙果保鲜方案(ck组)处理后,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的可溶性固形物为9.4%,按照本发明提供的c处理方案进行处理,果实在储存第35天时可溶性固形物为13.1%,可显著延缓火龙果内在品质的降低。
[0073]
综合上述结果,本发明技术人员认为最优选的火龙果保鲜剂组合是对氯苯氧乙酸钠、咪鲜胺、苄氨基嘌呤、赤霉酸的组合,并且与b组相比,c组保鲜剂中仅增加了赤霉酸一种药剂,但从保鲜结果来看赤霉酸对火龙果保鲜的效果非常显著,这是因为赤霉酸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参与火龙果衰老进程,在火龙果保鲜处理环节,赤霉酸能增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活性,延缓衰老进程,也能抑制脱落酸合成。火龙果属呼吸跃变型,在成熟的过程中,脱落酸起到重要作用,添加赤霉酸保鲜,能有效延缓果实成熟进程。降低了火龙果果实的呼吸速率,延缓了果实细胞衰老的速率,从而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水分蒸发、呼吸消耗、可溶性固形物分解。同时,根据表3和表4的数据还可以发现,与b组相比,赤霉酸对抑制火龙果果柄失绿以及抑制果柄伤口发霉均有显著效果。
[0074]
三、赤霉素浓度优化实验
[0075]
在以上基础上,本发明技术人员欲筛选得到最佳的赤霉素使用浓度,保鲜液配置过程如下:
[0076]
向15l水中加入5g贝稼、30ml必鲜、30ml植生源搅拌均匀,再分别加入1ml、5ml、7.5ml、10ml顶跃,所述保鲜液中对氯苯氧乙酸钠浓度为27ppm、咪鲜胺浓度为500ppm、苄氨基嘌呤浓度为40ppm、赤霉酸浓度分别为2ppm、10ppm、15ppm、20ppm。
[0077]
将预冷的400颗火龙果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颗,分别使用上述4种不同赤霉酸浓度的保鲜液对火龙果进行浸泡10秒左右,捞出晾干,使用纸箱对各组进行常规包装,常温条件下储存30天,分别记录火龙果腐烂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本实验与上述常温储存条件的实验同时进行,共用同一对照组)
[0078]
表7常温储存条件下火龙果腐烂率
[0079]
赤霉酸浓度10天13天16天20天30天
2ppm0%5%27%60%90%10ppm0%0%20%50%70%15ppm0%0%22%52%73%20ppm0%3%24%57%82%ck18%51%100%100%100%
[0080]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在常温储存条件下,当保鲜液中赤霉酸浓度为10-15ppm时对火龙果的保鲜效果更好。这是因为当赤霉酸浓度较低时,由于未达到有效浓度区间,果实腐烂率随浓度的提升,呈上升趋势,而当赤霉酸浓度高达20ppm时,超过有效浓度区间,可能促使果实内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活性过高,反而出现一定负影响,使果实腐烂率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0081]
目前本发明提供的火龙果保鲜液已经成功推向市场,广大火龙果种植户使用后反馈都较好,效果显著。燕窝果是火龙果的新品种,营养价值高,市场售价也高,据多数燕窝果种植户反应,本发明提供的保鲜液对燕窝果的保鲜效果比大红更优异,这是本发明技术人员没有想到的结果。如果所述保鲜液对燕窝果保鲜效果更突出,且效果稳定,那么对燕窝果种植户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此项发明专利递交前,本发明技术人员还没有收集到完整数据。
[008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