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07732发布日期:2022-12-10 06:4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益生元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益生元是一种可被选择性发酵而专一性地改变肠道中对宿主健康有益菌群的组成和活性的配料,可以保持无损的通过消化道进入大肠。从外部环境摄取的益生元可被具有选择性转运器的细菌所代谢并利用该碳水化合物生长。研究发现,益生元可影响肠道群菌,改变大便习惯,与吸收矿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与肠道中细胞增殖和周边抗癌性组织发生相互作用,调节免疫功能、内分泌活性以及脂肪代谢等,对人体十分有益。
3.低聚果糖是典型的益生元,具有增殖肠道有益菌、平衡人体微生态、润肠通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及食品行业:如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饮料、烘焙食品等领域。
4.行业上应用的低聚果糖有两种来源:以蔗糖为原料生产的低聚果糖和以菊苣为原料生产的低聚果糖。其中蔗糖来源的低聚果糖聚合度在3~5,其结构式表示为gfn(g为葡萄糖基,f为果糖基,n=2~4)。蔗糖fos各组分分别为:聚合度为3的蔗果三糖gf2、聚合度为4的蔗果四糖gf3、聚合度为5的蔗果五糖gf4,分子量在504~828之间,其中低聚果糖的蔗果三糖gf2组分由于聚合度较低,可迅速被人体大肠内的有益菌利用,快速增殖大肠内的有益菌,但低聚合度的小分子gf2等快速发酵容易引起的肠道副作用,如胀气、轻泻等,对婴幼儿、儿童食品的应用是一个较大的障碍。菊苣来源的低聚果糖聚合度在2~ 8,其所包含的结构式有两种,一种表示为gfn(g为葡萄糖基,f为果糖基,n=2~7),另一种表示为fn(f为果糖基,n=2~8)。
5.综上所述,单一的蔗糖低聚果糖或菊苣低聚果糖自身都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发展一种全方位优良效果的低聚果糖益生元以满足需求。
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包含蔗糖低聚果糖和菊苣低聚果糖,其中所述蔗糖低聚果糖和菊苣低聚果糖的重量配比为1:2~5。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蔗糖低聚果糖和菊苣低聚果糖的重量配比为1:3。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蔗糖低聚果糖中蔗果三糖gf2含量占纯品蔗糖低聚果糖的70%以上,蔗果四糖gf3和蔗果五糖gf4的含量之和占纯品蔗糖低聚果糖的
30%以下。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菊苣低聚果糖中果果七糖f7、蔗果七糖gf6、果果六糖f6和蔗果六糖gf5的含量之和占纯品菊苣低聚果糖的20%以上,果果二糖f2、果果三糖f3、蔗果三糖gf2、果果四糖f4、蔗果四糖gf3、果果五糖f5和蔗果五糖gf4的含量之和占纯品菊苣低聚果糖的80%以下。
13.一种制备低聚果糖复合益生元的方法,将蔗糖低聚果糖、菊苣低聚果糖按比例在室温条件下混合、溶解、过滤、灭菌、浓缩制备得到。
14.一种低聚果糖复合益生元应用,应于食品或保健品中。
15.一种低聚果糖复合益生元制剂,由上述的低聚果糖复合益生元作为活性成分制成适合口服的制剂。
1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低聚果糖复合益生元制剂是浆状或粉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低聚果糖可增殖体内的有益菌,但各组分的低聚糖所增殖有益菌的种类不同。蔗糖fos 可增殖的有益菌种类有: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共7种,其中gf2可全部增殖上述7种有益菌,可见, gf2是蔗糖fos中最优秀的组分。菊苣低聚果糖链长范围在2~8,宽泛的聚合度范围,能带来更持久的增殖过程。其中,6糖、7糖、8糖由于有较高的聚合度,肠道内有益菌对其无法直接利用,还可以使结肠中末段的有益菌也能得到营养源而大量增殖,有益菌代谢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可补充该段结肠上皮细胞增殖所需的能量。但是,菊苣低聚果糖中gf2 较少。将富含gf2的蔗糖低聚果糖与富含6糖、7糖的菊苣低聚果糖复合,可产生出具有全方位优良效果的复合低聚果糖,
19.该产品具有以下优点:(1)产品gf2含量丰富,可全面、迅速增殖7种有益菌;(2)产品gf2含量合理,可减轻发酵速度过快带来的胀气、轻泻等副作用;(3)产品溶解性、适口性大幅度提升,消费者体验感得到改善;(4)产品6糖、7糖含量丰富,可在结肠中后段增殖有益菌。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检测数据及复配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22.实施例1
2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益生元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含蔗糖低聚果糖和菊苣低聚果糖,将菊苣fos以40℃温水溶解成ds25%的溶液,然后加热蒸发水分至 ds75%。取蔗糖fos浆状产品(固形物含量ds75%),按蔗糖fos糖浆和菊苣fos糖浆重量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溶解、过滤、灭菌、浓缩制备得到复合gfo低聚果糖(ds75%)。
24.实施例2
25.将菊苣fos以40℃温水溶解成ds25%的溶液,然后加热蒸发水分至ds75%。取蔗糖fos浆状产品(固形物含量ds75%),按蔗糖fos糖浆和菊苣fos糖浆重量比1:2的比例混合均
匀,溶解、过滤、灭菌、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复合gfo低聚果糖(水分≤5 %)。
26.实施例3
27.将菊苣fos以40℃温水溶解成ds25%的溶液,然后加热蒸发水分至ds75%。取蔗糖fos浆状产品(固形物含量ds75%),按蔗糖fos糖浆和菊苣fos糖浆重量比1:4的比例混合均匀,溶解、过滤、灭菌、浓缩制备得到复合gfo低聚果糖(ds75%)。
28.实施例4
29.将菊苣fos以40℃温水溶解成ds25%的溶液,然后加热蒸发水分至ds75%。取蔗糖fos浆状产品(固形物含量ds75%),按蔗糖fos糖浆和菊苣fos糖浆重量比1:5的比例混合均匀,溶解、过滤、灭菌、浓缩和喷雾干燥制备得到复合gfo低聚果糖(水分≤5 %)。
30.实验例1
31.取实施例1制备的复合gfo低聚果糖(ds75%),用配备有四元梯度泵和脉冲安培检测器的ics-500离子色谱仪检测各组分的含量。
32.实验例2
33.以下通过临床实验数据证明本发明的功效。
34.自愿者1:28岁女性,无病史,饮食习惯:1天1杯红茶,清淡,体质偏寒,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3天,一次性服用20ml,服用方式分别为直接服用/ 直接服用/拌入早餐粥中;服用时间为早晨空腹/早晨空腹/早餐时;服用期内无反应,体感优于服用之前。
35.自愿者2:36岁正常女性,饮食习惯:广式,偶尔吃辣,体质偏热,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5天,每日用热水冲服本发明10ml;服用时间分别为中餐后/ 早晨空腹/早晨空腹/中餐后/早餐后;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为排气排便/偶有排气,排便一次/无/口舌有干燥感/口舌有干燥感;感觉本产品味道不错、甜度适中。
36.自愿者3:28岁女性,有口臭和便秘病史,体质偏寒,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5天,每日服用本发明10/20/20/10/10ml,服用方式分别为热水冲服/热水冲服/其他/热水冲服/其他;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为肠鸣排气/无/排气排便/无/排气排便;感觉本产品口感质地浓厚,比较喜欢。
37.自愿者4:38岁女性,有便秘病史,饮食习惯:吃得多,体质偏热,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5天,每日分别一次性服用本发明20/10/10/10/10ml,服用方式分别为直接服用/热水冲服/热水冲服/直接服用/直接服用;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均为轻微排气;感觉甜度适合,可以接受。
38.自愿者5:27岁女性,有腹泻和肠易激综合症病史,饮食习惯:清淡,体质偏寒伴有痰湿,有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6天,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分别为有点口干/肠鸣排气、口干、饮水量增多/手脚较暖、有点口干、命长排气/长痘、月经初期小腹冷痛症有所缓解/月经初期小腹冷痛症有所缓解;可以接受本发明的口感。
39.自愿者6:37岁正常女性,饮食习惯:经常吃辣,体质偏寒,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6天,每日在下午2点用热水冲服本发明10ml;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分别为无/无/微腹胀/无/无/无;体感优于服用之前,可以接受本发明的口感,冲水的气味比较舒服。
40.自愿者7:29岁女性,有便秘和急性肠胃炎病史,体质偏热,无过敏史;连续服用本
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2天,每天2次,每次分别用热水冲服本发明10/10/20/20ml,服用时间分别为早餐饱腹后/早餐饱腹后/早晨空腹/早晨空腹,服用期内每天的反应情况为无/ 少许上火/无/无;感觉本产品的味道一般。
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