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66563发布日期:2022-12-07 05:3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小岘春属绿茶类,主产区在诸佛庵小干岘村一带。据史料记载,宋朝已成为名茶,明代杨慎《茶录》:“小岘山在六安,出茶名小岘春,即六安茶也”。雍正七年《六安州志》记载有“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时始入贡”的记载。
3.霍山小岘春从恢复创制以来,很受消费者青睐。近几年,为了提高霍山小岘春茶产量质量,提高机械化加工程度,针对目前现有机械加工技术的不足,工艺流程不规范,外形达不到竹叶形,导致加工的茶叶成品为圆柱形的问题,根据霍山小岘春的品质特点及加工技术标准,在茶叶加工工艺过程中对机械设备选择、及工艺流程进行调整,总结了一套霍山小岘春机械加工技术,对小岘春茶外形,香气、滋味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霍山小岘春茶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选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病虫叶、紫色叶和对夹叶,鲜叶采回后薄摊4小时,待清香显露时,即可付制;二、杀青使用60型连续杀青滚筒,温度设定130℃,杀青时间30~35s,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避免影响绿茶品质,然后将温度降低100℃并保温,过程持续40~50s,这样能够继续杀青至杀匀杀透,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帮助香气挥发适度,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保证了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爽;三、做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锅温75~85℃,先理条2~3分钟,再放加压棒炒2~3分钟即可,此时芽叶成形;四、初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130℃,烘至含水率32~35%,下烘;五、摊凉初烘后茶叶应及时在团簸箕里摊凉50~80分钟,同时在茶叶面上用木板进行压制,以便茶叶外形达到偏平直;
六、复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85℃,烘至茶叶显毫,手捻成末,含水率4~6%即可下烘,趁热压平装筒封存。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杀青时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先短时间高温杀青,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避免影响绿茶品质,再进行低温彻底杀青,帮助香气挥发适度,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保证了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爽;2、本发明在在初烘时相比与传统的初烘温度有所提高,但是下烘的含水率有所提高,一般初烘要烘干至含水率25~28%,本发明利用高温快速烘干,能够便于叶芽快速定形,且下烘后摊凉时余温能够继续进行干燥,且摊凉时芽叶含水率较高避免压制时造成芽叶碎裂变形,自身余温继续干燥能够在摊凉完成时芽叶彻底定形,外形达到偏平直。
具体实施方式
7.实施例1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选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病虫叶、紫色叶和对夹叶,鲜叶采回后薄摊4~6小时,待清香显露时,即可付制;二、杀青使用60型连续杀青滚筒,温度设定130℃,杀青时间30s,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避免影响绿茶品质,然后将温度降低100℃并保温,过程持续40s,这样能够继续杀青至杀匀杀透,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帮助香气挥发适度,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保证了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爽;三、做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锅温75℃,先理条2分钟,再放加压棒炒2分钟即可,此时芽叶成形;四、初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130℃,烘至含水率32%,下烘;五、摊凉初烘后茶叶应及时在团簸箕里摊凉50分钟,同时在茶叶面上用木板进行压制,以便茶叶外形达到偏平直;六、复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85℃,烘至茶叶显毫,手捻成末,含水率4%即可下烘,趁热压平装筒封存。
8.实施例2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一、选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病虫叶、紫色叶和对夹叶,鲜叶采回后薄摊6小时,待清香显露时,即可付制;二、杀青使用60型连续杀青滚筒,温度设定130℃,杀青时间35s,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避免影响绿茶品质,然后将温度降低100℃并保温,过程持续50s,这样能够继续杀青至杀匀杀透,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帮助香气挥发适度,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保证了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爽;三、做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锅温85℃,先理条3分钟,再放加压棒炒3分钟即可,此时芽叶成形;四、初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130℃,烘至含水率35%,下烘;五、摊凉初烘后茶叶应及时在团簸箕里摊凉80分钟,同时在茶叶面上用木板进行压制,以便茶叶外形达到偏平直;六、复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85℃,烘至茶叶显毫,手捻成末,含水率6%即可下烘,趁热压平装筒封存。
9.实施例3一种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一、选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不采病虫叶、紫色叶和对夹叶,鲜叶采回后薄摊5小时,待清香显露时,即可付制;二、杀青使用60型连续杀青滚筒,温度设定130℃,杀青时间32s,以迅速破坏酶的活性,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避免影响绿茶品质,然后将温度降低100℃并保温,过程持续45s,这样能够继续杀青至杀匀杀透,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杀青采用“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帮助香气挥发适度,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多酚、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同时保证了冲泡后茶汤黄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甘爽;三、做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锅温80℃,先理条2.5分钟,再放加压棒炒2.5分钟即可,此时芽叶成形;四、初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130℃,烘至含水率33%,下烘;五、摊凉初烘后茶叶应及时在团簸箕里摊凉70分钟,同时在茶叶面上用木板进行压制,以便茶叶外形达到偏平直;
六、复烘采用连续烘干机或手拉百叶烘干机,温度85℃,烘至茶叶显毫,手捻成末,含水率5%即可下烘,趁热压平装筒封存。
10.对比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杀青时采用现有技术,其他方法步骤均相同。
11.对比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区别仅在于初烘和复烘时采用现有技术,其他方法步骤均相同。
12.对比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比,区别仅在于初烘时采用130℃,烘至含水率28%,其他方法步骤均相同。
13.对照组现有的霍山小岘春的机械加工方法。
14.本发明加工出的霍山小岘春与现有工艺加工的霍山小岘春进行对比,实验检测其中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如下: 茶多酚/%氨基酸/%实施例129.14.2实施例230.24.2实施例329.84.3对比实施例126.33.7对比实施例227.44.0对比实施例328.23.8对照组25.83.6对三个实施例、三个对比实施例和一个对照组进行感官评审,评判其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评判分数0~5分,其中5分的评判标准为香气,嫩香、高爽、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完整;结果如下: 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实施例14.64.84.84.6实施例24.64.74.84.6实施例34.74.84.84.5对比实施例14.24.44.84.6对比实施例24.64.74.34.1对比实施例34.24.34.04.0对照组4.54.34.54.2由上述两个实验验证,采用本发明加工出的小岘春,相比于现有技术加工的小岘春,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能够保留更多茶叶中的营养成分,直接影响冲泡后的茶汤的香气滋味的提升;同时采用了本发明的杀青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帮助提升香气,冲泡后茶汤更加黄绿清澈明亮,滋味更加鲜醇甘爽;同时本发明初烘和复烘的时间和温
度有严格的限制,能够在大大提升叶芽外形的同时,不破坏其中对香气、滋味有影响的有效成分的保留,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显著效果。
1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