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针型茶色泽品质的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3740346发布日期:2023-04-06 09:4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针型茶色泽品质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特别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提高针型茶色泽品质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茶叶是我国日常饮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鲜叶采摘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大都完成了形状的重塑,因此,在外形的表现上也会不同。依据干茶的外形特征,有扁平形状的如龙井、螺形的如碧螺春、半球形的如铁观音等,而针型茶形细如针,如君山银针(黄茶)、白毫银针(白茶)就是针茶的典型代表,在针型茶加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摊放、杀青、揉捻、理条、烘焙等步骤,制得的茶叶在品相上需要保持色、香、味、形,以维持产品质量,其中色泽是茶叶外观中最直观的视觉反馈,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除了原料本身的因素外,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如摊放的环境,杀青的工艺、揉捻的力度、理条的温度等。

2、上述步骤中,摊放是将采摘运输回家的鲜叶厚薄有度地放置一段时间。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之后茶叶的生命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还在进行,此时鲜叶呼吸作用加强,化合物不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及时的摊放可以降低鲜叶温度,可以避免鲜叶捂坏,产生大量的红梗红叶。通过摊放使鲜叶内的部分水分散失,鲜叶色泽变深,叶质变软,茶叶的可塑性增强,有利于茶叶做形;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叶子红变,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杀青叶保持翠绿色泽,成品香气较浓、滋味醇和。但是微波杀青热作用没有充分进行,低沸点香气物质挥发不够,未达到以杀青奠定茶叶滋味、香气等基本品质特征的目的;揉捻是指把经过杀青或萎凋的鲜叶用手工或机器揉成条形、针型、颗粒状、片状等形状的过程;理条是条形绿茶做形的工序,用于塑形、失水、显毫、提香。

3、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将上述设备分别制作,并通过转运人员或转运带等方式实现串联,让各个设备能单独对所需处理的茶叶进行操作,实现半自动流水线作业。但现有的设备因组合的关系,无法采用较好的工艺与之匹配,难以形成智能化的调配操作,往往加工的茶叶存在色泽不佳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较好的操作工艺和配合工艺的设备,如申请号为202111526524.0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能改善色泽的方案,但该技术方案主要是采用蒸汽杀青机来避免焦叶,对其他的普通茶叶,并无更好的效果,且不能与现有的常规方案进行改良配套,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更佳匹配现有操作方案的工艺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针型茶色泽品质的加工方法,通过设置独特的加工工艺,并且为该工艺设计所需的设备,使其能够保证连续性加工的同事,提高针型茶的色泽品质。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提高针型茶色泽品质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原料选择:原料采摘要求为采自海拔500-1000m内的无公害生态茶园;采摘时间为阳历三月,气温在5-20℃,天气晴好;采摘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芽叶长度0.8-2.5cm;芽叶完整、匀齐,无紫色叶、鱼叶、病虫叶;

5、s2、摊放:将鲜采的针型茶叶摊放4.5h,环境温度保持在15-25摄氏度,摊放设备(1)采用网格布作为承载茶叶的平面;且该平面为可倾斜结构,当含水率为55-60%后,汇聚茶叶并送入下一步骤;

6、s3、杀青:对送入的茶叶采用微波杀青,其中,微波杀青时间为30s,过程中需让茶叶被整体翻动,最终让含水率达到45-50%;杀青设备配备回送机构和检测装置,当发现茶叶色泽不满足需求,则回送至杀青入口,再次操作;

7、s4、揉捻:采用揉捻设备对送入的茶叶进行揉捻,当含水率为20-30%时,送入下一步骤;

8、若在s3中色泽不够鲜亮,则放弃s4,直接送入步骤s5;

9、s5、理条:在本步骤中,采用往复运动机构对针型茶进行理条,操作时间为1-2min,当含水率为15-18%时,送入下一步骤;

10、s6、烘焙:通过热风干燥和烘焙,对茶叶的含水率降至4.5-5.5%,操作时间为3-5min,本步骤后根据需要,选择送入s7或s8;

11、s7、冷处理:当s6后颜色偏黯淡,则通过强冷设备迅速冷却,并保持所需时间;

12、s8、装包:将取出的茶叶再次摊放30-60min,使其恢复常温,如含水率不能达到4.5-5.5%,则再次,则然后装入包装袋密封储存。

13、进一步的,在步骤s2到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润酶解液:将从摊放设备(1)送入的茶叶分配均匀,让酶解液均匀的润湿在茶叶上,并在过程中轻微抖动茶叶多次,使其能实现对液体的二次分配,然后送入下一步骤;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可重复1-2次,并在送入前,喷洒护色液,放于5 ℃冷藏箱中平衡30min,至茶叶含水量至6-6.5%;然后送入s8,并使其含水率通过s8恢复到4.5-5.5%,当一次冷冻无法达到色泽要求,则再次喷洒护色液,并放于零下12-零下15 ℃冷冻装置并保持2 h,在2h的过程中温度缓慢升-5 ℃,至含水量为6-6.5 %,然后送入s8,并使其含水率通过s8恢复到4.5-5.5%。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均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化操作步骤,因各个步骤所用的时间不同,如所述摊放步骤时间消耗较长,而后续其他步骤相对时间较短,为提高各步骤的连续性,所需的摊放设备(1)、润酶解液设备(2)、杀青设备(3)、揉捻设备(5)、理条设备(6)、烘焙设备(7)、冷处理设备(8)、装包设备(9)相互之间的处理量与其他设备相配合;

16、所述揉捻设备(5)前设有揉捻输送机(4),揉捻输送机(4)的顶部设有输送器入料口(401),并且在输送器入料口(401)的下端末端设有柔性输送管(402);当揉捻设备揉捻运动的时候,因为采用的柔性输送管(402),不会妨碍加注茶叶,方便连续加工。

17、进一步的,所述摊放设备设有多层平行的摊放层,且在每一摊放层设有多条摊放通道,多条摊放通道拼接在一起形成扇形结构,输出端汇聚到较窄处;所有的摊放层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入口端设有数量与每一层的摊放通道相同的纵向转运器,所述纵向转运器安装在用于限定上下移动的升降限位杆上,在升降限位杆顶部设有一个倾斜的斜向限位块,每一层的摊放通道内的茶叶均在末端输出并落到纵向转运器上,然后纵向转运器在抬升到顶部后被斜向限位快限位后发生倾斜,使其内部的茶叶沿着倾斜面滑落到润酶解液设备中。

18、进一步的,所述摊放设备的摊放通道为输送带结构的摊放输送带,摊放输送带侧面固定在摊放机壳内壁,摊放输送带的输入端所用的转轴大于输出端所用的转轴,使其形成梯形结构,多个摊放输送带拼接成一层,组成扇形结构;所述摊放输送带的带体为具有弹性的网格布,其沿着运动方向的侧面设有两根金属线,并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两个转轴上设有用于卡合金属线的槽,让网格布能在转动的过程中,运动到输入端的过程中逐渐变宽,运动到输出端的过程中逐渐变窄,且在网格布拉伸到最宽时,其网眼尺寸小于针型茶叶的直径,以避免茶叶掉落。

19、进一步的,还设有入料器,入料器设置在摊放设备的入口端,所述入料器包括升降柱,在升降柱侧面设有能上下移动的储料箱,储料箱在靠近摊放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储料箱出料口,在储料箱出料口的下端两设有卸料铲,所述卸料铲的两侧固定在储料箱上,并通过铲转动轴固定连接并实现转动,所述铲转动轴内设有扭簧,在储料箱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卸料铲限位的挡铲块;

20、在摊放机壳的内壁靠近卸料铲的位置设有一根或两根纵向的摩擦限位块安装杆,在摩擦限位块安装杆的表面设有多个摩擦限位块,且每个摩擦限位块的间距与摊放输送带纵向之间的层高相同;摩擦限位块为橡胶材料的弧形块,在卸料铲的侧面设有对应摩擦限位块的圆弧结构,当卸料铲向下移动到摩擦限位块的时候,此时刚好卸料铲的位置适宜对摊放输送带送料,与摩擦限位块发生接触并被限位,当入料器输送完毕,需要下侧的其他摊放输送带送料的时候,入料器继续下移,卸料铲因限位而向上转动,此时扭簧受力,当转动到扭簧力度极限时,卸料铲与摩擦限位块的摩擦力不足以阻挡卸料铲的下移,此时卸料铲跨过摩擦限位块并在扭簧的作用下恢复朝下倾斜直到被挡铲块限位;当入料器上移的时候,由于直接设有挡铲块,因此可以直接被限位后突破摩擦限位块;在使用中,每次加料均为从下向上依次加料,也方便人员对入料器进行补料。

21、进一步的,所述纵向转运器包括转运托盘,在转运托盘下方设有伸缩器,通过伸缩器实现整个转运托盘的上下移动;

22、所述转运托盘在初始状态下,其倾倒侧的高度小于靠近摊放输送带一侧,且靠近摊放输送带的一侧设有围挡,该围挡为软胶材料制成。

23、进一步的,所述润酶解液设备包括酶解液机壳,在酶解液机壳内部上侧安装有喷洒器移动轴,喷洒器移动轴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喷洒器,且每个喷洒器都可以在喷洒器移动轴上移动,在酶解液机壳下方设有酶解液输送带,酶解液输送带与喷洒器之间的区域为喷洒腔,当茶叶从纵向转运器开始送到酶解液输送带上的时候,驱动酶解液输送带运转,让茶叶平铺均匀,并开始喷洒酶解液,酶解液输送带的带体为栅栏结构,在酶解液输送带的内侧设有震动头,用于对酶解液输送带的上侧进行震动,让茶叶能在过程中震动和翻转,便于酶解液分散和润湿,提高酶解液对茶叶的表面覆盖率;

24、震动头包括震动头安装板,在震动头安装板上沿着酶解液输送带运动方向设有两排等间距的小孔,作为震动头活动孔,所述震动头活动孔分为上大下小的两段,在震动头活动孔内放置有震动头杆体,震动头杆体自上而下分为震动头杆体上段、震动头限位段、震动头杆体下段,在垂直于酶解液输送带运动方向的两个相邻的震动头杆体上段之间设有震动头连杆,在酶解液输送带的内侧靠近两侧的位置设有震动块,震动块为带有直线段的弧形结构,震动头杆体下段底部为弧形结构;当震动头杆体放入震动头活动孔后,震动头限位段被台阶限位,此时震动头杆体上段到上部的震动带体内侧之间有一定间隙,而震动头杆体下段此时离下部的震动带体内侧贴合,且转轴本体的宽度小于震动带体,轴本体通过转轴连杆连接固定在酶解液机壳;在加工过程中,当酶解液输送带转动的时候,下部的震动带体内侧的震动块撞击到震动头杆体下段,此时震动头整体上移并推动震动带体上移,此时由于震动带体的运动,会让上部的茶叶发生轻微晃动,当震动头移动到震动块的直线段并失去外力后,则快速下坠,此时茶叶会因为震动带体的下坠而翻转和震动。

25、进一步的,所述杀青设备为微波杀青装置,包括杀青机壳,在杀青机壳内设有微波器移动杆,微波器移动杆上设有可以沿着微波器移动杆移动的微波发生器,在杀青壳体的内部下侧设有两排传送带,上部的为从输入口到输出口转动的杀青输送带,下部为杀青回送带,在杀青输送带输出端的上方设有色泽识别装置,在杀青输送带输出端的下方设有两块分向板,分别为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且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都通过轴固定在杀青机壳上,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在对接的时候保持端面靠近贴合,形成一整块板,也可以单独转动,且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都各自是传输带,可以沿着垂直于杀青输送带的方向转动,将杀青输送带内送出的茶叶侧向送走到其他横向转运器上;

26、当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都向下转动的时候,杀青输送带的茶叶直接掉落到设置于出料分向板一、出料分向板二下方的斜向转运器内,以便斜向转运器将茶叶送入纵向转运器内,方便对后续的揉捻设备输入;

27、当色泽识别装置判断某一段杀青后的色泽不符合要求,需要加长杀青时间的时候,将出料分向板一向上转动,让茶叶顺着滑落到杀青回送带上,并通过设置于杀青设备前的纵向转运器实现回送到杀青输送带的目的。

28、进一步的,所述揉捻设备前设有揉捻输送机,揉捻输送机的顶部设有输送器入料口,并且在输送器入料口的下端末端设有柔性输送管;当揉捻设备揉捻运动的时候,因为采用的柔性输送管,不会妨碍加注茶叶,方便连续加工。

29、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30、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工艺的改进,使其能够在前期即采用酶解液,让杀青的过程能尽量保证茶叶的色泽,促进茶叶反应和释放香气,对后续加工减少困难,且通过对设备的适应性改进设计和调整,使其能满足连续加工的需求,特别适用于针型茶这种尺寸相对较小的茶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