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7396发布日期:2022-07-27 00:2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茶制备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


背景技术:

2.花茶的窨制是一种传统的工艺,而花茶品质的好坏,香味是否足够,茶叶的味道是否纯正,这需要每一道工序都有非常严格的管控。在花茶的窨制过程中,鲜花的使用尤为重要,除了要保证鲜花在采摘后保持鲜活状态,在窨制的过程中,鲜花吐香后,茶叶对花香的吸附是否充分,鲜花和茶坯的混合的充分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窨制所使用的是鲜花,尤其最好是刚刚采摘的将要开放却尚未开放的鲜花花蕾,在吐香前的混合过程中,现有的工艺中是采用人工直接混合,不可避免地需要对鲜花和茶坯的混合物进行抛和翻的混合操作,这种情况下对于鲜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而这部分伤害,有可能导致鲜花的吐香的时长缩短,或者直接导致鲜花蔫死不吐香,降低了混合后的茶坯本应该能够吸附的香气的程度。这也是多次窨制花茶的过程中,次数相同,但茶坯窨制后香味不同,最终花茶质量不同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鲜花吐香的过程中,需要依赖鲜花开花吐香的效率,通过充分混合茶坯和鲜花后,鲜花吐出香味的能力决定了茶坯吸收鲜花花香的效率,而鲜花的活性和鲜花吐香的环境则是影响鲜花吐香的重要因素,现有的鲜花吐香工序中,无法在同一箱混合茶坯中对方大量的鲜花,一是怕量大压坏鲜花,而是担心鲜花堆叠过厚,导致堆叠在内部的鲜花容易因温度过高或者“呼吸”困难等问题而过早失去活性,降低了鲜花吐香的能力,影响花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能够有效提高混合后的鲜花和茶坯的活性,提高鲜花吐香和茶坯吸附香味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包括坯料分发器和混合箱体;
6.所述混合箱体为侧面和底面均为镂空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孔小于茶坯的宽度,所述混合箱体的底面设有支撑层板,所述支撑层板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孔小于茶坯的宽度;所述混合箱体顶部设有铺料窗口,所述铺料窗口上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
7.所述坯料分发器经由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所述铺料窗口上,包括铺料驱动机构和铺料斗,所述铺料驱动机构前端连接有所述铺料斗,所述铺料斗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分发管,所述分发管的水平截面长度与所述混合箱体的内径配合,所述分发管延伸至所述混合箱体内部,所述分发管下端设有分发口;所述铺料斗上方设有振动送料器,所述振动送料器出口与所述分发管的宽度一致配合;所述铺料驱动机构设有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所述铺料斗沿所述混合箱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分发管将鲜花和茶坯分别铺满所述混合箱体内;
8.所述吐香外箱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其尺寸大于所述混合箱体,用于当所述混合箱
体的鲜花和茶坯混合完毕后,将所述混合箱体从吐香外箱的上方向下放入吐香外箱内部;所述吐香外箱底部设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顶撑柱,所述混合箱体的底部和支撑层板于所述顶撑柱对应的位置设有柱孔,所述柱孔上设有封口膜,当所述混合箱体放入所述吐香外箱中时,所述顶撑柱插入所述柱孔,穿入到所述混合箱体内的鲜花和茶坯的混合物中;所述顶撑柱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顶撑柱中部设有通气管路,经由所述顶撑柱底部与外部气泵连接。
9.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混合箱体的侧面设有多个横向设置隔层网膜储藏室,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朝向所述混合箱体内侧开设有出膜口,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内设有用以横向卷收隔层网膜的膜辊,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的两端抵顶所述混合箱体相邻两侧壁,于相邻的两侧壁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网膜滑轨,所述隔层网膜两侧边设有与所述网膜滑轨套接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卡掣于所述网膜滑轨内,所述滑轨末端设有隔膜驱动电机,经由卷线带动所述隔层网膜两端沿所述网膜滑轨水平滑动,所述隔层网膜水平拉出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后铺设于所述混合箱体内。
10.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混合箱体内侧壁上间隔设定深度距离分别设有多个混料深度检测器的信号接收器,所述分发管下端外侧壁上设有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的信号发射器;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的深度信号,根据深度信号向控制所述隔膜驱动电机动作,控制所述隔层网膜的拉出或收起动作。
11.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铺料斗包括茶坯铺料斗和鲜花铺料斗,所述茶坯铺料斗的茶坯分发管和鲜花铺料斗的鲜花分发管并列设置;所述茶坯分发管的厚度为大于一个茶坯的宽度且小于两个茶坯的宽度;所述鲜花分发管的厚度为大于一个鲜花花蕾的宽度且小于两个鲜花花蕾的宽度。
12.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分发管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分发管隔成多个分发通道;所述茶坯分发管内的分发通道宽度为大于一个茶坯的宽度且小于两个茶坯的宽度;所述鲜花分发管内的分发通道宽度为大于一个鲜花花蕾的宽度且小于两个鲜花花蕾的宽度。
13.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振动送料器包括鲜花振动送料器,所述鲜花振动送料器出口与所述分发管之间设有矩阵柱区,所述矩阵柱区设有多行挡柱组,各挡柱组包括多根按设定间隔排列的挡柱,所述设定间隔大于一个花蕾的长度,各行挡柱组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花蕾的长度,相邻两行挡柱组交错排列。
14.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位于第一行挡柱组的中间的一个挡柱与其下方的两个挡柱之间设有连接板,形成中间分流挡板。
15.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隔层网膜对应所述顶撑柱的位置设有具有弹性的漏斗膜,所述漏斗膜中心部分设有穿孔,所述漏斗膜正常状态下为向下突出形成漏斗状,且所述穿孔封闭,当所述顶撑柱穿过所述漏斗膜时,所述顶撑柱穿过所述穿孔,并将所述漏斗膜向上顶起形成向上突出的包覆在所述顶撑柱外周的管膜;当所述混合箱体完全放入所述吐香外箱后,所述顶撑柱上的通气孔对应所述隔层网膜的下方位置设置。
16.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顶撑柱上对应各所述通气孔位置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
系统控制外部气泵按照设定流量向经由所述通气管路向指定通气孔进行气体输送,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指定的其它通气孔对应的气泵按指定的流量进行抽气动作。
17.如上所述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中,所述隔层网膜上对应所述漏斗膜的两侧设有压杆,所述压杆两端固定于所述混合箱体的内侧壁上。
18.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如下的优点:
19.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巧妙地设置了混合箱体以及坯料分发器的组合结构,通过坯料分发器中的铺料斗倒入鲜花花蕾和茶坯,经由分发管的分发口均匀地在混合箱体内来回均匀地一层一层的铺上茶坯和鲜花,使得鲜花和茶坯能够极其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提高鲜花和茶叶在后续吐香过程中的香味吸附效果;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随着铺料深度变化而拉出的隔层网膜,对一定深度的茶坯和鲜花花蕾进行分隔,能够使得在堆叠一定厚度的茶坯和鲜花花蕾后,隔开后续继续铺下的坯料,降低了铺下的鲜花花蕾和茶叶过多过重,而使的鲜花花蕾和茶叶出现呼吸不良,影响鲜花吐香效率的情况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使得在同一个混合箱体内,进行量更大、深度更大的鲜花花蕾和茶坯的堆叠,提高鲜花混合堆叠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吐香外箱,用以收纳所述混合箱体,通过顶撑柱的作用,使得混合的鲜花和茶坯能够获得更好的“呼吸”通道,实现了对局部温度和湿度的监控和调整,使鲜花和茶坯处于最佳的吐香和吸附香味的活性状态。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分发管和混合箱体结构部分透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顶撑柱穿过漏斗膜的状态变化示意图。
24.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25.本实用新型:
26.1:混合箱体
ꢀꢀꢀꢀꢀꢀꢀꢀꢀ
11:支撑层板
ꢀꢀꢀꢀꢀꢀꢀꢀ
2:铺料斗
27.21:鲜花铺料斗
ꢀꢀꢀꢀꢀꢀꢀꢀꢀ
22:茶坯铺料斗
ꢀꢀꢀꢀꢀꢀ
23:分发管
28.24:鲜花分发管
ꢀꢀꢀꢀꢀꢀꢀꢀꢀ
25:茶坯分发管
ꢀꢀꢀꢀꢀꢀ
26:分发口
29.3:隔层网膜储藏室
ꢀꢀꢀꢀꢀꢀ
31:出膜口
ꢀꢀꢀꢀꢀꢀꢀꢀꢀꢀ
32:网膜滑轨
30.33:隔层网膜
ꢀꢀꢀꢀꢀꢀꢀꢀꢀꢀꢀ
34:膜辊
ꢀꢀꢀꢀꢀꢀꢀꢀꢀꢀꢀꢀ
4:隔膜驱动电机
31.5:信号发射器
ꢀꢀꢀꢀꢀꢀꢀꢀꢀꢀ
6:信号接收器
ꢀꢀꢀꢀꢀꢀꢀ
7:铺料驱动机构
32.8:固定架
ꢀꢀꢀꢀꢀꢀꢀꢀꢀꢀꢀꢀꢀꢀ
10:振动送料器
ꢀꢀꢀꢀꢀꢀ
101:送料器出口
33.12:矩阵柱区
ꢀꢀꢀꢀꢀꢀꢀꢀꢀ
121:挡柱
ꢀꢀꢀꢀꢀꢀꢀꢀꢀꢀꢀ
122:分流挡板
34.27:分发通道
ꢀꢀꢀꢀꢀꢀ
9:吐香外箱
ꢀꢀꢀꢀꢀꢀꢀꢀꢀ
13:顶撑柱
35.131:柱孔
ꢀꢀꢀꢀꢀꢀ
14:通气孔
ꢀꢀꢀꢀꢀꢀꢀꢀꢀꢀ
15:通气管路
36.m:混合坯料。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3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示,其中,包括了混合箱体1部分为局部透视的内部结构示意结构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包括坯料分发器和混合箱体1;所述混合箱体1为侧面和底面均为镂空的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孔小于茶坯的宽度,所述混合箱体1的底面设有支撑层板11,所述支撑层板11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格孔小于茶坯的宽度;因此茶坯不会经由所述网格孔掉落到混合箱体1外。所述混合箱体1顶部设有铺料窗口,所述铺料窗口上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可以在混合箱体1进行鲜花和茶坯混合时打开,在完成混合后盖上,对鲜花茶坯的混合料进行保护。设置了网格状态结构的混合箱体1,能够有效地提高堆叠后的鲜花和茶坯在各个层高都能够进行正常“呼吸”,保证鲜花和茶坯具有更好的活性,以提供后续吐香程序中更高的吐香和吸附香味的效率。
39.如图所示,所述坯料分发器经由固定架8固定设置于所述铺料窗口上,包括铺料驱动机构7和铺料斗2,所述铺料驱动机构7前端连接有所述铺料斗2;所述铺料斗2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分发管23,所述分发管23的水平截面长度与所述混合箱体1的内径配合,所述分发管23延伸至所述混合箱体1内部,所述分发管23下端设有分发口26;所述铺料斗2上方设有振动送料器10,所述振动送料器10出口与所述分发管23的宽度一致配合;所述铺料驱动机构7设有横向移动机构,带动所述铺料斗沿所述混合箱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铺料驱动机构7是一种位移装置,其能够在所述混合箱体1上方及内部移动,通过所述铺料驱动机构7的带动,能够使所述坯料分发器的分发口26对着混合箱体1的底部,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使得从分发口26落下的鲜花或茶坯均匀地铺设在所述混合箱体1内,并且铺满混合箱体1的底面;当然,当坯料分发器在铺完一次整个底面的面积后,所述铺料驱动机构7会带动所述铺料斗2整体向上移动一设定距离,然后再沿反方向进行水平方向的鲜花和茶坯的铺设移动作业,这样,使得第二遍铺设时,分发口26不会触碰到之前铺设的鲜花和茶坯,并且使后学的鲜花和茶坯也能够正常地铺设在之前的鲜花和茶坯上方。当然,鲜花和茶坯的分发量比例是需要根据混合箱体1底面面积和深度来具体设定的,根据鲜花和茶坯的混合比例要求,对铺料斗2中的鲜花和茶坯的量进行控制。借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进行鲜花和茶坯的混合,能够使得鲜花和茶坯混合得更均匀,一次完成混合作业,无需再进行人工的抛和翻等对鲜花和茶坯进行混合,从根本上提高了鲜花和茶坯的混合效率和混合均匀度,减少了人工的参与,也极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人工抛翻混合过程中对鲜花和茶坯的损坏。
40.所述吐香外箱9为上方开口的箱体,其尺寸大于所述混合箱体,用于当所述混合箱体的鲜花和茶坯混合完毕后,将所述混合箱体从吐香外箱9的上方向下放入吐香外箱9内部;所述吐香外箱9底部设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顶撑柱13,所述混合箱体的底部和支撑层板于所述顶撑柱13对应的位置设有柱孔131,所述柱孔131上设有封口膜,当所述混合箱体放入所述吐香外箱9中时,所述顶撑柱13插入所述柱孔131,穿入到所述混合箱体内的鲜花和茶坯的混合物中;所述顶撑柱13上设有通气孔14,所述顶撑柱13中部设有通气管路15,经由所述顶撑柱13底部与外部气泵连接。所述吐香外箱9用于盛放所述混合箱体,并且通过顶撑柱13的设计,使得混合箱体放入吐香外箱9后,顶撑柱13可以插入至混合坯料m内部,打松混合坯料m,使得混合坯料m内部具有可通气能力。通过通気管路和通气孔14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对混合坯料m内部进行气体输送,调整混合坯料m内部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使
得吐香程序中,鲜花和茶坯具有更高的活性,获得更好的吐香效率,更高的香味吸附效率。
41.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箱体1的侧面设有多个横向设置隔层网膜储藏室3,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朝向所述混合箱体1内侧开设有出膜口31,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内设有用以横向卷收隔层网膜33的膜辊34,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的两端抵顶所述混合箱体1相邻两侧壁,于相邻的两侧壁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网膜滑轨32,所述隔层网膜33两侧边设有与所述网膜滑轨32套接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卡掣于所述网膜滑轨32内,所述滑轨末端设有隔膜驱动电机4,经由卷线带动所述隔层网膜33两端沿所述网膜滑轨32水平滑动,所述隔层网膜33水平拉出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后铺设于所述混合箱体1内。如图所示,所述混合箱体1内部由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中的隔层网膜33分隔成了多个层,所述隔层网膜储藏室3中有膜辊34来对所述隔层网膜33进行卷收,在无需使用时,通过膜辊34卷收所述隔层网膜33,当然,所述膜辊34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回收机构的结构,无外力拉动隔层网膜时,隔层网膜会经由出膜口31自动卷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层网膜33的侧边设有滑条,并使其卡进所述网膜滑轨32中,保证其能够沿着滑轨的方向水平拉出,在经由所述隔膜驱动电机4的卷线牵引而完整拉出后能够铺满所述混合箱体1的底面的面积,从而将混合箱体1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分层。借此,在分发鲜花和茶坯的过程中,在堆叠了一定深度的茶坯和鲜花后,拉出所述隔层网膜33对下方混合好的鲜花和茶坯进行分隔,后续再继续分发的鲜花和茶坯就会落在所述隔层网膜33上方,避免后续的鲜花和茶坯对下方已经混合好的鲜花和茶坯继续的堆压,减少下方的鲜花和茶坯受到的来自上方继续堆叠的鲜花和茶坯的压力,更好地保证鲜花和茶坯的活性;同时,通过分层设置,不仅能够使得同一个混合箱体1内混合量更大、深度更大的鲜花和茶坯,而且还可以使得混合箱体1内的鲜花和茶坯具有更好的气体交换空间,更进一步地保证了鲜花和茶坯的后续的吐香和香味吸附效率。
42.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混合箱体1内侧壁上间隔设定深度距离分别设有多个混料深度检测器的信号接收器6,所述分发管23下端外侧壁上设有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的信号发射器5;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混料深度检测器的深度信号,根据深度信号向控制所述隔膜驱动电机4动作,控制所述隔层网膜33的拉出或收起动作。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铺料斗2在铺料混合的过程中,会在铺完一面后,抬升一定的高度,继续反方向进行铺料混合作业,因此,在铺料到一定的高度后,所述分发口26也会抬升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实际情况的高度设定,设置在所述分发管23下端的信号发射器5横向向正对的信号接收器6发出信号,信号接收器6在接收到信号后,即表示分发管23已铺下了设定深度的鲜花和茶坯,此时,便会控制所述隔膜驱动电机4启动,拉出所述隔层网膜33对混合箱体1内部进行分层;较佳的,一般是所述分发管23移动到混合箱体1一侧端时,停止分发口26的坯料分发,并进行隔层网膜33的拉出操作,在完整拉出所述隔层网膜33后,再继续进行所述分发管23的移动分发坯料的作业。
43.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铺料斗2包括茶坯铺料斗22和鲜花铺料斗21,所述茶坯铺料斗22的茶坯分发管25和鲜花铺料斗21的鲜花分发管24并列设置;所述茶坯分发管25的厚度为大于一个茶坯的宽度且小于两个茶坯的宽度;所述鲜花分发管24的厚度为大于一个鲜花花蕾的宽度且小于两个鲜花花蕾的宽度。
所述茶坯铺料斗22和鲜花铺料斗21为两个独立的装载仓,所述茶坯分发管25和鲜花分发管24为一前一后并列设置。在进行茶坯和鲜花分发混合时,两个分发管23的分发口26同时落料,来回多次移动后,完成一层鲜花和茶坯的混合分发操作,获得混合均匀的鲜花和茶坯。
44.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分发管23内设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分发管23隔成多个分发通道27;所述茶坯分发管25内的分发通道27宽度为大于一个茶坯的宽度且小于两个茶坯的宽度;所述鲜花分发管24内的分发通道27宽度为大于一个鲜花花蕾的宽度且小于两个鲜花花蕾的宽度。借此,通过分发通道27的分散控制,可以使得鲜花或者茶坯在落下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均匀地分散到混合箱体1的横向宽度范围中,使得鲜花和茶坯的混合更加均匀。
45.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所述振动送料器10包括鲜花振动送料器,所述鲜花振动送料器出口101与所述分发管23之间设有矩阵柱区12,所述矩阵柱区12设有多行挡柱组,各挡柱组包括多根按设定间隔排列的挡柱121,所述设定间隔大于一个花蕾的长度,各行挡柱组之间的距离大于一个花蕾的长度,相邻两行挡柱组交错排列。借此,从矩阵柱区12上方落下的鲜花或茶坯,会通过矩阵柱区12的挡柱121间隙向下落下,而在下落的过程中,借由矩阵柱区12的阻挡和分流作用,可以使得鲜花和茶坯的下落更为均匀地落入到分发通道27中,使得鲜花和茶坯的分发混合作业更为均匀。
46.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位于第一行挡柱组的中间的一个挡柱121与其下方的两个挡柱121之间设有连接板,形成中间分流挡板122。为了避免下落后的向中间靠拢集中的概率情况,在第一行的所述挡柱组的中间设置有所述分流挡板122,使的落入中间的坯料会先向两侧远离掉落,而在第三行及之后的挡柱组中再进行随机落入左右方向。通过该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坯料向中间集中的落入概率情况,使得坯料分发混合作业获得更为均匀的分发落料效果。提高了后续花茶吐香和香味吸附程序中的效率,提高花茶的香味效果和质量,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47.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隔层网膜对应所述顶撑柱13的位置设有具有弹性的漏斗膜,所述漏斗膜中心部分设有穿孔,所述漏斗膜正常状态下为向下突出形成漏斗状,且所述穿孔封闭,当所述顶撑柱13穿过所述漏斗膜时,所述顶撑柱13穿过所述穿孔,并将所述漏斗膜向上顶起形成向上突出的包覆在所述顶撑柱13外周的管膜;当所述混合箱体完全放入所述吐香外箱9后,所述顶撑柱13上的通气孔14对应所述隔层网膜的下方位置设置。这样,通过漏斗膜的设计,可以保证在混合落料的时候,鲜花和茶坯不会掉落至下层,另外,在顶撑柱13穿过时,顶撑柱13可以顶穿具有弹性的漏斗膜,并撑开所述穿孔,使得顶撑柱13突出至隔层网膜的上方,而漏斗膜也会包覆在顶撑柱13的周围,鲜花和茶坯也不会落到下层。
48.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撑柱13上对应各所述通气孔14位置设有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外部气泵按照设定流量向经由所述通气管路15向指定通气孔14进行气体输送,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指定的其它通气孔14对应的气泵按指定的流量进行抽气动作。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在吐香过程中,实时获知吐香外向内的鲜花和茶坯局部的温度,并用以控制外部气泵向指定点位进行通气处理,调整温度和湿度
等情况,使得鲜花和茶坯获得最佳的活性。
49.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隔层网膜上对应所述漏斗膜的两侧设有压杆,所述压杆两端固定于所述混合箱体的内侧壁上。通过压杆的设置,可以使得隔层网膜在被顶撑柱13向上穿过漏斗膜的过程中不会过度的带起所述隔层网膜,保证各层的隔层网膜都位于相对平整的位置,保证混合箱体内鲜花和茶坯正常的均匀分布效果。
50.本实用新型的花茶窨制用吐香仓,巧妙地设置了混合箱体1以及坯料分发器的组合结构,通过坯料分发器中的铺料斗2倒入鲜花花蕾和茶坯,经由分发管23的分发口26均匀地在混合箱体1内来回均匀地一层一层的铺上茶坯和鲜花,使得鲜花和茶坯能够极其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提高鲜花和茶叶在后续吐香过程中的香味吸附效果;更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有随着铺料深度变化而拉出的隔层网膜33,对一定深度的茶坯和鲜花花蕾进行分隔,能够使得在堆叠一定厚度的茶坯和鲜花花蕾后,隔开后续继续铺下的坯料,降低了铺下的鲜花花蕾和茶叶过多过重,而使的鲜花花蕾和茶叶出现呼吸不良,影响鲜花吐香效率的情况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使得在同一个混合箱体1内,进行量更大、深度更大的鲜花花蕾和茶坯的堆叠,提高鲜花混合堆叠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中的吐香外箱9,用以收纳所述混合箱体,通过顶撑柱13的作用,使得混合的鲜花和茶坯能够获得更好的“呼吸”通道,实现了对局部温度和湿度的监控和调整,使鲜花和茶坯处于最佳的吐香和吸附香味的活性状态。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