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5074发布日期:2022-07-26 23:5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腐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


背景技术:

2.腐竹又称腐皮,是很受欢迎的一种客家传统食品,也是华人地区常见的食物原料,具有浓郁的豆香味,同时还有着其他豆制品所不具备的独特口感,腐竹色泽黄白,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传统的手工腐竹的制作过程是将豆浆加热煮沸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挑出后下垂成枝条状,再经干燥而成,其形类似竹枝状,称为腐竹,腐竹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膜和脂肪组合成的一定结构的产物,营养价值高、易于保存、食用方便,但是传统手工腐竹制作方法步骤繁杂,需大量的人力投入,随着人们对腐竹的喜爱,腐竹的生产也逐渐批量化和规范化。
3.目前腐竹在生产时,需要对腐竹进行压条成型,但是现有的压条装置不便于对腐竹压条的进行压力调节,容易对腐竹的压力过大,进而导致压烂腐竹,或者对腐竹的压力过小,导致腐竹成型效果不好,不便使用,影响了腐竹加工的质量,为此急需一种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来解决目前的腐竹压条装置不便于对压条压力进行调节且不便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目前腐竹在生产时,需要对腐竹进行压条成型,但是现有的压条装置不便于对腐竹压条的进行压力调节,容易对腐竹的压力过大,进而导致压烂腐竹,或者对腐竹的压力过小,导致腐竹成型效果不好,不便使用,影响了腐竹加工的质量的问题,发明一种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架,其中,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为光滑的斜面,所述固定架的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可同时相对或者相背滑动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上端分别同轴套装有转动压筒,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接触辊,所述固定架的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成型辊轴,所述成型辊轴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成型压辊,所述固定架的前侧设有可对成型压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架的下侧设有传送带,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可驱动传送带转动的驱动机构。
6.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左侧设有前后轴向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转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丝杠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滑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丝杠的前端同轴设有第一转动手柄。
7.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杠、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第二转动手柄,所述固定架的前侧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与成型辊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丝杠的下侧同轴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固定架上设有可与从动锥齿轮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前侧同轴设有第二转动手柄。
8.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副传动辊、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的右
侧设有前后轴向的主动辊,所述固定架左侧设有前后轴向的从动辊,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副传动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副传动辊之间经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右侧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辊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固定架的右侧后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成型压辊固定连接。
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设置第一转动手柄、第一丝杠、滑杆、转动压筒,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手柄,第一转动手柄带动第一丝杠发生转动,第一丝杠转动带动其上的两个滑杆发生滑动,进而使对经过两个滑杆之间的腐竹进行挤压,进而对其进行第一次成型过程;(2)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结构对成型压辊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对腐竹的接触压力进行调整,有利于对不同尺寸的腐竹进行成型,适用性高;(3)设置第二电机、成型压辊,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成型压辊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腐竹发生移动,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进行,同时设置第二电机与固定架滑动连接,有利于对成型压辊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腐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轴测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轴测图。
15.其中,1、固定架,2、滑槽,3、滑杆,4、转动压筒,5、接触辊,6、成型辊轴,7、成型压辊,8、传送带,9、第一丝杠,10、第一转动手柄,11、第二丝杠,12、从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4、第二转动手柄,15、主动辊,16、从动辊,17、副传动辊,18、驱动电机,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如图1~图4所示的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包括固定架1,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固定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为光滑的斜面,固定架1的下侧设置有传送带8,固定架1上设有可驱动传送带8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辊15、从动辊16、副传动辊17、驱动电机18,固定架1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主动辊15,固定架1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从动辊16,固定架1的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副传动辊17,主动辊15、从动辊16、副传动辊17之间经传送带8传动连接,固定架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与主动辊15固定连接;
19.在本实施例中,传送带8的左右两侧的角度与固定架1左右两侧的角度相同,便于腐竹从传送带8的左侧滑动至固定架1上,再经过固定架1滑动至传送带8的右侧,驱动电机18的下端设置有角撑板,便于对驱动电机18进行固定,通过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辊15发生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辊16、副传动辊17发生转动,有利于对腐竹进行上料和传送过程,有利于腐竹的压条生产。
20.如图1~图4所示的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固定架1的左侧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滑槽2,两个滑槽2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时相对或者相背滑动的滑杆3,两个滑杆3的上端分别同轴套装有转动压筒4,固定架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第一丝杠9,第一丝杠9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转向相反的螺纹,第一丝杠9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其对应侧的滑杆3螺纹连接,第一丝杠9的前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手柄10;
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手柄10,第一转动手柄10带动第一丝杠9发生转动,第一丝杠9转动带动其上的两个滑杆3发生滑动,进而使对经过两个滑杆3之间的腐竹进行挤压,进而对腐竹进行第一次成型过程,使从传送带8上料的腐竹膜进行初步成型。
22.如图1~图4所示的腐竹加工用压条装置,具体的一种实施例为,固定架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接触辊5,固定架1的右侧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滑孔,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成型辊轴6,成型辊轴6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成型压辊7,固定架1的前侧设有可对成型压辊7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丝杠11、从动锥齿轮12、主动锥齿轮13、第二转动手柄14,固定架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杠11,第二丝杠11与成型辊轴6螺纹连接,第二丝杠11的下侧同轴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2,固定架1上转动连接有可与从动锥齿轮12啮合的主动锥齿轮13,主动锥齿轮13的前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手柄14,固定架1的右侧后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与成型压辊7固定连接;
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接触辊5有利于腐竹顺利经过固定架1的上端,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结构对成型压辊7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有利于对腐竹的接触压力进行调整,有利于对不同尺寸的腐竹进行成型,适用性高,设置第二电机19、成型压辊7,通过第二电机19带动成型压辊7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腐竹发生移动,有利于生产过程的进行,同时设置第二电机19与固定架1滑动连接,有利于对成型压辊7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增加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24.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本装置在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带动主动辊15发生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辊16、副传动辊17发生转动,此时腐竹膜被输送至两个转动压筒4之间,转动第一转动手柄10,第一转动手柄10带动第一丝杠9发生转动,第一丝杠9转动带
动其上的两个滑杆3发生滑动,进而使对经过两个滑杆3之间的腐竹进行挤压,启动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带动转动压辊对腐竹进行再次成型挤压,若要对成型压辊7对压条的压力进行调整,转动第二转动手柄14,第二转动手柄14带动主动锥齿轮13发生转动,主动锥齿轮13带动从动锥齿轮12发生转动,从动锥齿轮12带动第二丝杠11发生转动,第二丝杠11带动成型辊轴6发生滑动,此时可对压条的压力进行调整。
2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