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0641发布日期:2022-10-15 01:4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酵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


背景技术:

2.红茶的发酵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发酵框或发酵车里,再放入发酵箱或发酵室发酵,发酵室温一般掌握在22-30℃,湿度要求达到90%以上,且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通风,而发酵的时间一般为4—6小时,因此在发酵时,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氧气量,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品质特色的关键工序,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以及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
3.现有公开号为cn 209567216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叠放的茶叶发酵框,包括发酵框本体,所述发酵框本体由多个侧板、一个底板、多个竖向连接条以及多个横向连接条,相邻的竖向连接条通过横向连接条连接,由相邻的竖向连接条和对应的横向连接条围成的框体内固定安装有侧板,由多个横向连接条围成的框体内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和侧板上均分布开设有多个透气孔,该装置结构布置合理,叠放结构稳定牢靠,发酵操作方便,不与地面接触,安全卫生,生产制作的茶叶品质高。
4.红茶在发酵框中进行发酵时通常堆心的温度最高,导致堆心位置的茶叶发酵速度也最快,底部茶叶次之,表面茶叶发酵最慢,所以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将茶叶进行翻动,将表面层的茶叶与堆心位置的茶叶进行混合翻动以求达到茶叶的均匀发酵,但是上述装置以及传统装置在对茶叶翻动时很难达到将表面茶叶与堆心茶叶进行均匀翻动的效果,导致茶叶的发酵的均匀性不能进一步被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一侧卡合设有发酵框本体,所述发酵框本体的正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内壁卡合设有排料框,所述发酵框本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且排料框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的内壁卡合连接,所述发酵框本体正面的底端固定设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壁卡合设有网框,所述网框底部的一周固定设有收集网。
7.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把手卡口,所述网框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把手,且两个第一把手的外壁分别与两个把手卡口的底部相抵触。
8.优选的,所述发酵框本体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每个所述透气孔的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防漏网。
9.优选的,所述发酵框本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把手,所述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
10.优选的,所述排风口的内壁卡合设有风扇,所述底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
有支腿,所述发酵框本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防漏网。
11.优选的,所述点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一侧开设有风扇开关,且风扇通过风扇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首先发酵框本体放置在底板的上方,将收集网与网框一同卡合放置在放置架上,将排料框通过出料口以及两个卡槽放置在发酵框本体的内部,然后将红茶有序堆放在发酵框本体的内部进行发酵,当发酵到一定程度需要对红茶进行翻动时,可拉动排料框,排料框能够将堆心位置的红茶全部带出,并使得这些茶叶全部掉落到收集网内进行收集,堆心位置的茶叶被排出收集的同时顶部的茶叶则自动掉落堆积在堆心的位置,然后再通过第一把手、网框以及收集网将原本堆心位置的红茶倒入到发酵框本体的顶部,本装置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发酵框内部的茶叶免去了传统需要翻动操作的同时能够使堆心位置的茶叶与表面的茶叶进行位置交换,有效地提高了红茶发酵时的均匀性;
14.(2)茶叶在发酵框发酵时茶叶内部的水分会聚集在发酵框的底部,导致发生软烂以及腐败的现象,本装置在使用前将发酵框本体放置在底板上时将发酵框本体的底部与排风口进行对应,在发酵过程中,通过风扇将发酵框底部的湿气进行排出的同时能够防止地面的异杂性气味侵入到茶叶中,提高了茶叶的发酵品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酵框本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料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一中a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发酵框本体;3、出料口;4、排料框;5、卡槽;6、放置架;7、网框;8、收集网;9、把手卡口;10、第一把手;11、透气孔;12、第一防漏网;13、第二把手;14、排风口;15、风扇;16、支腿;17、第二防漏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一侧卡合设有发酵框本体2,发酵框本体2的正面开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的内壁卡合设有排料框4,排料框4能够将堆心位置的茶叶排出,发酵框本体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且排料框4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卡槽5的内壁卡合连接,发酵框本体2正面的底端固定设有放置架6,放置架6用来放置收集网8,放置架6的内壁卡合设有网框7,网框7底部的一周固定设有收集网8,发酵框本体2的两侧均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1,每个透气孔11的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防漏网12,防漏网防止茶叶漏出,底板1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开关面板的
一侧开设有风扇开关,且风扇15通过风扇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底板1顶部的一侧卡合设有发酵框本体2,发酵框本体2的正面开设有出料口3,出料口3的内壁卡合设有排料框4,发酵框本体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5,发酵框本体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把手13,发酵框本体2内壁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防漏网17;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出料口3的内壁卡合设有排料框4;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4所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发酵框本体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二把手13,底板1的一侧开设有排风口14,排风口14的内壁卡合设有风扇15,风扇15将茶叶底部的湿气排出的同时防止地面的异味窜入到茶叶中,底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腿16;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发酵框,发酵框本体2正面的底端固定设有放置架6,放置架6的内壁卡合设有网框7,放置架6的两侧均开设有把手卡口9,网框7的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把手10。
27.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发酵框本体2放置在底板1的上方,将收集网8与网框7一同卡合放置在放置架6上,将排料框4通过出料口3以及两个卡槽5放置在发酵框本体2的内部,然后将红茶有序堆放在发酵框本体2的内部进行发酵,当发酵到一定程度需要对红茶进行翻动时,可拉动排料框4,排料框4能够将堆心位置的红茶全部带出,并使得这些茶叶全部掉落到收集网8内进行收集,堆心位置的茶叶被排出收集的同时顶部的茶叶则自动掉落堆积在堆心的位置,然后再通过第一把手10、网框7以及收集网8将原本堆心位置的红茶倒入到发酵框本体2的顶部,本装置通过以上方法使得发酵框内部的茶叶免去了传统需要翻动操作的同时能够使堆心位置的茶叶与表面的茶叶进行位置交换,有效地提高了红茶发酵时的均匀性;茶叶在发酵框发酵时茶叶内部的水分会聚集在发酵框的底部,导致发生软烂以及腐败的现象,本装置在使用前将发酵框本体2放置在底板1上时将发酵框本体2的底部与排风口14进行对应,在发酵过程中,通过风扇15将发酵框底部的湿气进行排出的同时能够防止地面的异杂性气味侵入到茶叶中,提高了茶叶的发酵品质。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同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