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香鸭脖卤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8144发布日期:2023-03-17 19:41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酱香鸭脖卤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鸭脖卤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酱香鸭脖卤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卤鸭脖最早可能起源于四川地区,因其独特的风味,在大江南北获得了广泛的认可。随着我国餐饮美食业的高歌猛进,鸭脖卤味市场也获得了长足发展,各种鸭脖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鸭脖等众多一线品牌成功上市,年产值几十亿,成为市场上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随着卤鸭脖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传统的手工卤制鸭脖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需要一种处理量大、能够快速上、下料且卤制效果均匀的卤制装置来提高鸭脖的卤制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酱香鸭脖卤制装置,包括龙门架,龙门架两侧立柱内的升降机构连接滑块,两侧滑块与底锅两侧的凸柱铰接,底锅敞口内置漏孔锅,龙门架横梁上设有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指向漏孔锅敞口,活塞杆末端连接夹持机构。
4.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内嵌在立柱底部,两侧立柱相对面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电机的输出端螺纹轴从滑槽底部穿出,并与滑槽顶部旋转连接,螺纹轴与滑块顶部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滑块侧壁与滑槽滑动连接。
5.进一步的,夹持机构包括框体,框体两侧开有对应的若干对腰孔,每对腰孔间穿插有两根夹持螺栓,夹持螺栓中部为刃片,夹持螺栓尾部螺纹柱连接螺母,框体中心设有连接柱,连接柱顶面中心开有与活塞杆匹配的连接孔a。
6.进一步的,框体配套有上料盆,上料盆的深度小于鸭脖的长度,上料盆敞口内侧开有置框槽,置框槽与框体匹配。
7.进一步的,底锅内侧壁设有一圈凸沿与漏孔锅敞口侧沿匹配,底锅底部中心设有加热柱,加热柱与漏孔锅底部中心的连接孔b匹配。
8.进一步的,底锅下方开设有排污槽,排污槽上方铺盖格栅板。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配备液压油缸,能够在卤制过程中带动鸭脖在卤水中上下运动,使卤制更充分;配备有加热柱,能够保持卤水温度。装置采用底锅和漏孔锅配合的双层结构,并结合有升降机构与翻转结构。卸料时,可通过漏孔锅过滤卤水中的固体残渣,通过翻转底锅快速倾倒、转移卤水,方便卤水的再次利用。采用专门的夹持机构固定鸭脖,具有上料、卸料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与上料盆配合的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机构与上料盆的配合侧视剖图;
14.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15.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龙门架;101、立柱;102、横梁;103、滑槽;2、滑块;3、底锅;301、凸柱;302、凸沿;4、漏孔锅;401、侧沿;402、连接孔b;5、液压油缸;501、活塞杆;6、电机;601、螺纹轴;7、框体;701、腰孔;702、连接柱;703、连接孔a;8、夹持螺栓;9、螺母;10、上料盆;1001、置框槽;11、鸭脖;12、格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酱香鸭脖卤制装置,包括龙门架1,龙门架1两侧立柱101内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电机6,电机6内嵌在立柱101底部,两侧立柱101相对面沿竖直方向开有滑槽103,电机6的输出端螺纹轴601从滑槽103底部穿出,并通过轴承与滑槽103顶部旋转连接。滑槽103与滑块2侧壁滑动连接,滑块2顶部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与螺纹轴601螺纹连接。在电机6的驱动下,滑块2与螺纹轴601旋合,从而沿滑槽103上、下滑动(方向由电机6旋向控制)。
20.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滑块2与底锅3两侧的凸柱301铰接(需要一定力度进行翻转),底锅3内侧壁设有一圈凸沿302,当漏孔锅4放置在底锅3内时,漏孔锅4敞口侧沿401与凸沿302贴合,起到限位作用。底锅3底部中心设有加热柱303,加热柱303与漏孔锅4底部中心的连接孔b402配合,能够伸入到漏孔锅4内部加热卤水。底锅3下方开设有排污槽,排污槽上方铺盖格栅板12。当翻转底锅3倾倒卤水时,不慎漏出的卤水能经格栅板12上的孔隙掉落至排污槽直接排走,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1.在本实施例中,龙门架1横梁102上设有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501指向漏孔锅4敞口,活塞杆501末端连接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框体7,框体7两侧开有对应的若干对腰孔701,每对腰孔701间穿插有两根夹持螺栓8,两根夹持螺栓8通过在腰孔701中滑动调节两者间的间距,夹持螺栓8中部为刃片801,夹持螺栓8尾部螺纹柱802连接螺母9,当螺母9与螺纹柱802旋紧时能够限制夹持螺栓8的滑动,框体7中心设有连接柱702,连接柱702顶面中心开有与活塞杆501匹配的连接孔a703,活塞杆501插入连接孔a703后,通过插销快速锁紧。框体7配套有上料盆10,上料盆10的深度略小于鸭脖11的长度,上料盆10敞口内侧开有
置框槽1001,置框槽1001与框体7匹配(两侧要留出调节螺母9的宽度,如图2所示),框体7在上料时能够放置在置框槽1001上。
22.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3.上料阶段:将框体7放置在置框槽1001上,调节每对夹持螺栓8间的间距至略宽于鸭脖11脖径大小,将鸭脖11全部插入夹持螺栓8间的间距后,进一步缩小间距,使刃片801卡入鸭脖11中,将鸭脖11全部卡紧后,锁紧螺母9。随后将夹持机构从上料盆10中取出,转移至卤制装置。此时升降机构处于下止点,活塞杆501处于上止点,将连接孔a703与活塞杆501连接,并通过插销锁紧,向漏孔锅4敞口中注入卤水。
24.卤制阶段:启动加热柱303加热卤水,并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滑块2上行,使夹持机构及夹持的鸭脖11浸入卤水中卤制,滑块2(连同底锅3、漏孔锅4)运行至上止点后,液压油缸5启动,带动夹持机构在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使鸭脖11与卤水接触更充分,起到搅拌、翻料的作用。
25.卸料阶段:卤制完毕后,活塞杆501在上止点停止,加热柱303停止加热,随后滑块2返回至下止点。抽出插销,将夹持机构从活塞杆501上取下,随后再次放置到上料盆10上,松开螺母9,使卤制完毕的鸭脖11落入上料盆10中收集。可配备多套夹持机构进行连续卤制;当需要清理卤水中的滤渣时,可抽出漏孔锅4进行清理;当需要更换、转移用过的卤水时,可翻转底锅3,将卤水倾倒至其他容器中。
26.该设备在卤制鸭脖11时可以带动鸭脖11在卤水中上下运动,使卤制更充分,配备加热功能,可以过滤卤水中的固体残渣,便于其再次利用,同时具有上料、卸料快的特点。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