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11318发布日期:2023-09-09 22:2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添加剂,具体涉及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还涉及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禽肉、禽蛋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直接带动了家禽养殖业发展。但是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卫生清理不及时、消毒接种不规范,极易导致家禽感染疾病,这不仅会使养殖效益受到损失,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家禽常见疾病有禽流感、鸡白痢、坏死性肠炎以及呼吸道疾病等,主要有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混合型感染三大类。

2、随着饲料禁抗令的正式出台,以替代抗生素为核心优势与特点,如生物发酵饲料、中药提取物、微生态制剂、酶制剂、低聚糖,一大批健康、绿色、安全的无抗饲料及添加剂产品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

3、生物发酵饲料营养丰富、饲料适口性好,可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肠道疾病发生率、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中药提取物富含皂苷、生物碱以及挥发油、还有多糖等生物活性成分,既能预防疾病、改善肠道菌群、促进生长,又具有安全、高效、纯天然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抗生素的使用。饲料酸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畜体肠道ph值,促进乳酸菌增殖、降低致病菌繁殖,从而提高动物肠道健康。微生态制剂,是指运用微生态学原理,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益生菌或益生菌的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其生长繁殖产生的乳酸和乙酸,可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饲料酶制剂可有效补充动物体内源酶的不足,并且消除或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副作用。果寡糖、甘露寡糖等低聚糖具有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吸附病原菌、改进动物健康状况等功效。

4、中草药富含的黄酮、多糖、苷类、生物碱以及挥发油等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杀菌、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且毒副作用小,在防治动物疾病方面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代替抗生素的使用。我国《饲料原料目录》收录的中草药包括黄柏、黄芩、苦参、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紫苏、蒲公英、柴胡、白芷、荆芥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类中药,也包括黄芪、山药、当归、杜仲、甘草、白术、党参、仙茅等补虚扶正、调节阴阳类中药,此外还有神曲、麦芽、谷芽、山楂、大蒜等理气消食,健脾益胃类中药。

5、中药提取物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对中药材或中药复方进行提取分离加工得到的一种药效相对明确的中药产品。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有生物碱、多糖、黄酮、皂甙、挥发油和有机酸等,添加在饲料中无毒、无公害、无残留,还能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防病促生长性能。

6、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10377945.x,公开号:cn114766594a)公开了一种用于畜禽抗炎促生长的植物提取物菌酶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成分是博落回散、葡萄糖氧化酶、丁酸梭菌、枯草芽孢杆菌。该发明中仅包含一种中草药成分,无法充分起到中药组方的抗病促生长作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82290.2,公开号为:cn110326721a)公开了一种绿色无抗肉鸭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复合添加剂预混料,每克复合添加剂预混料中各组分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乳酸菌、葡萄糖氧化酶、β-葡聚糖、植物精油、低聚木糖、非核糖体小肽、沸石。该发明主要由益生菌和低聚糖组成,不包含中药成分,协同替抗效果有限。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0646368.8,公开号为:cn110338141b)公开了一种全程无抗养殖技术方案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该发明采用发酵中草药,考察了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但并未考察对疾病发生率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家禽对细菌性疾病的抗病能力。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得到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3、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黄连提取物2%~6%wt、黄芩提取物2%~6%wt、黄柏提取物2%~6%wt、栀子提取物2%~6%wt、金银花提取物1%~5%wt、鱼腥草提取物1%~5%wt、低聚木糖0.5%~1%wt,余量为苹果渣发酵物,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苹果渣发酵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干苹果渣30%~55%、玉米粉20%~45%、玉米酒糟10%~35%、硫酸铵0.1%~0.3%,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4、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5、步骤1,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金银花、鱼腥草分别粉碎成细粉,分别得到中药粉,依次加入12倍质量的水,搅拌均匀,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酶解,分别得到中药酶解物;

6、步骤2,将各个中药酶解物依次煎煮3次,合并煎煮液,缓慢加入乙醇,静置,过滤收集上清液,6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喷雾干燥,研磨过筛,分别得到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黄柏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以及鱼腥草提取物;

7、步骤3,将干苹果渣、玉米粉、玉米酒糟、硫酸铵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形成发酵基料;将酿酒酵母菌粉、植物乳杆菌粉、枯草芽孢杆菌粉用葡萄糖水化开后加入到发酵基料中,搅拌均匀后装入厌氧发酵袋中进行发酵,烘干,得到苹果渣发酵物;

8、步骤4,将苹果渣发酵物与低聚木糖、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黄柏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以及鱼腥草提取物混合均匀,袋装密封,即可得到饲料添加剂。

9、步骤1中,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中药粉质量的0.1%~0.2%;果胶酶的加入量为中药粉质量的0.1%~0.2%;酶解温度为40℃~45℃,酶解时间为4h~6h。

10、步骤2中,静置温度为1℃~6℃,静置时间为18~24h;每次煎煮时间为2h;第一次煎煮时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12:1;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9:1;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6:1。

11、步骤3中,水的加入量为干苹果渣、玉米粉、玉米酒糟、硫酸铵总质量的1.4倍;发酵基料、酿酒酵母菌粉、植物乳杆菌粉、枯草芽孢杆菌粉、葡萄糖水的质量比为100:0.05~0.15:0.05~0.15:0.05~0.15:0.5~1.0。

12、步骤3中,发酵温度为33℃~37℃,发酵时间为5~7天;烘干温度为50℃~55℃。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包含的黄连提取物、黄芩提取物、黄柏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鱼腥草提取物组方中药液对产气荚膜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极敏抑菌活性,对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中敏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性。而且,蛋鸡饲喂实验表明,在发病率、死亡率、破蛋率和腹泻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和对比例组。



技术特征:

1.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黄连提取物2%~6%wt、黄芩提取物2%~6%wt、黄柏提取物2%~6%wt、栀子提取物2%~6%wt、金银花提取物1%~5%wt、鱼腥草提取物1%~5%wt、低聚木糖0.5%~1%wt,余量为苹果渣发酵物,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苹果渣发酵物,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干苹果渣30%~55%、玉米粉20%~45%、玉米酒糟10%~35%、硫酸铵0.1%~0.3%,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3.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酶的加入量为中药粉质量的0.1%~0.2%;果胶酶的加入量为中药粉质量的0.1%~0.2%;酶解温度为40℃~45℃,酶解时间为4h~6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静置温度为1℃~6℃,静置时间为18~24h;每次煎煮时间为2h;第一次煎煮时加入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12:1;第二次煎煮时加入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9:1;第三次煎煮时加入水的质量与中药粉质量之比为6: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水的加入量为干苹果渣、玉米粉、玉米酒糟、硫酸铵总质量的1.4倍;发酵基料、酿酒酵母菌粉、植物乳杆菌粉、枯草芽孢杆菌粉、葡萄糖水的质量比为100:0.05~0.15:0.05~0.15:0.05~0.15:0.5~1.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发酵温度为33℃~37℃,发酵时间为5~7天;烘干温度为50℃~5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抑菌功效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黄连提取物2%~6%wt、黄芩提取物2%~6%wt、黄柏提取物2%~6%wt、栀子提取物2%~6%wt、金银花提取物1%~5%wt、鱼腥草提取物1%~5%wt、低聚木糖0.5%~1%wt,余量为苹果渣发酵物,上述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蛋鸡替抗饲料添加剂,中药液对产气荚膜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极敏抑菌活性,对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具有中敏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性。而且,蛋鸡饲喂实验表明,在发病率、死亡率、破蛋率和腹泻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和对比例组。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艳,张强,韩姗姗,殷红,胡云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