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文档序号:35926800发布日期:2023-11-04 18:40阅读: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金银花红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1、金银花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含有有机酸类、黄酮类和挥发油类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保健功效好;但金银花目前的鲜花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而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保健茶等产品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如果可以将其制成茶饮则可延长保存期,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金银花性寒,味甘,不适于脾胃虚寒者日常饮用,且直接冲泡会口感苦涩,漂浮不下沉。

3、在现有技术中,金银花原料制成金银花茶时需要进行多种工序,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537515.5,公开了一种金银花红茶及其制作方法,该金银花红茶是选取金花、银花或待开放的大白花为原料,先经日光萎凋4-8h,水分散失至60%左右;再揉捻20-30min;在室温下氧化变色4-6h,花堆中心厚度10cm左右,每0.5h人工翻动花堆;使用微波干燥设备,80-85℃干燥3-4min;摊晾后90-95℃提香制得金银花红茶。

4、上述该类现有的金银花红茶制作方法采用采摘、日光萎凋、揉捻、变色、初干燥、复干燥步骤制得,但是采摘完成后直接进行日光萎凋时,使金银花的水分流失大,致使大量营养物质流出降低生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银花红茶及其加工工艺,其整体生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出的金银花红茶性温和,茶香醇厚适合大众长期饮用,同时兼具保健功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工序,揉搓发酵工序、烘干成品工序,其中原料处理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s1、原料挑选:选取花蕾期的金银花作为待加工原料;

5、s2、冷冻:将采摘得到的待加工原料置于-18℃的条件下冷冻保存;

6、所述揉搓发酵工序中采用变温发酵方式对其进行发酵;所述烘干成品工序分为初步烘干和复烘工序。

7、以下是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8、所述揉搓发酵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9、s3、解冻:冷冻保存的金银花原料置于室温条件下解冻0.5-1h,至表面冰晶融化,原料表面无多余水分;

10、s4、揉捻:将解冻后的金银花原料放入揉捻机中,揉捻30-40min,至花蕾中的金银花汁液充分揉出;

11、s5、发酵:发酵过程采用变温发酵,经过揉捻处理后的原料均匀摊开,原料厚度为3cm-5cm进行前置发酵,前置发酵完成后进行后期发酵至其充分氧化红变。

12、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5中前置发酵温度为28-30℃,湿度为90%-95%,空气流通且供氧充足,发酵时间为2h。

13、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5中后期发酵温度为22-25℃,湿度为90%-95%,空气流通且供氧充足,发酵时间为1.5h,至其充分氧化红变。

14、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成品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5、s6、初烘:初烘过程采用烘炒机进行烘炒,将发酵好的花蕾置于180-200℃烘炒机内进行翻滚烘炒5-10min,制得初烘金银花红茶,初烘金银花红茶的水分含量在20%左右;

16、s7、复烘:初烘完成后的初烘金银花红茶在90-95℃条件下继续复烘1h,至水分含量在4%以下;

17、s8、室温下自然冷却后包装成品。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银花红茶,基于上述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该金银花红茶采用金银花为原料,经步骤s1-s7制得。

19、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金银花采摘后直接进入冷库冷冻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片的细胞破损率,促进红茶的发酵;

21、本发明中通过冷冻工序能够减少萎凋步骤,传统红茶制作过程中萎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摊晾,本发明可减少整体生产时间,并节省生产空间;且破除了茶叶生产的季节性限制,延长金银花原料的存放时间。

22、3、发酵方式采用变温发酵,前期发酵过程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便于激发酶活性,后期发酵过程在低温环境中进行,可以充分发挥酶促氧化,既能缩短发酵时间,又利于红茶中茶黄素的积累。

23、4、烘干时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停止发酵,保留较多的可溶性多酚类化合物不受氧化,且烘炒后赋予金银花红茶炒制的香味,减轻金银花原料的苦味,使茶汤鲜浓甜醇,叶底红亮,提高香味。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处理工序,揉搓发酵工序、烘干成品工序,其中原料处理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搓发酵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前置发酵温度为28-30℃,湿度为90%-95%,空气流通且供氧充足,发酵时间为2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后期发酵温度为22-25℃,湿度为90%-95%,空气流通且供氧充足,发酵时间为1.5h,至其充分氧化红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成品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一种金银花红茶,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金银花红茶采用金银花为原料,经步骤s1-s7制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银花红茶及其加工工艺,其中一种金银花红茶加工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工序,揉搓发酵工序、烘干成品工序,其中原料处理工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挑选:选取花蕾期的金银花作为待加工原料;S2、冷冻:将采摘得到的待加工原料置于‑18℃的条件下冷冻保存;所述揉搓发酵工序中采用变温发酵方式对其进行发酵;所述烘干成品工序分为初步烘干和复烘工序;本发明整体生产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出的金银花红茶性温和,茶香醇厚适合大众长期饮用,同时兼具保健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谭金霞,周陆红,曹燕飞,韩太利,徐立功,李萌,李娜,杨晓东,孙莎莎,宋银行,孙继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潍坊市分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