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萎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6571发布日期:2023-12-20 21:4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萎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具体为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萎凋装置。


背景技术:

1、茶叶萎凋是制茶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茶叶加工的第一步。它是指将新鲜采摘的茶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处理,使其水分逐渐蒸发,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茶叶的酶活性得到抑制,达到制茶的要求。茶叶萎凋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使茶叶的酶活性逐渐降低,以防止茶叶过早发酵或变质。茶叶经过萎凋后,可以更好地保留其天然香气和味道,并为后续的揉捻、发酵、烘焙等工艺步骤做好准备。

2、常规的茶叶萎凋方法主要分为自然萎凋法和人工辅助的萎凋法,由于自然萎凋法的萎凋时间较长且萎凋质量难以控制,所以目前仅在一些小规模加工时进行使用,在工厂批量化加工时常会使用人工辅助的萎凋法,在萎凋过程中主要使用萎凋装置来辅助茶叶进行萎凋过程,常规的茶叶萎凋装置主要采用开设有通风孔的萎凋槽以及送风装置组成,在使用时通过将茶叶平铺在萎凋槽的上方,并通过送风装置自下而上输出热风来实现茶叶的萎凋过程,这种操作方式需要人员定期进行茶叶的翻动才能完成茶叶的均匀萎凋过程,部分设备可以实现自动翻动,但其改变了原有的萎凋槽结构,虽能实现自动翻动,但容易造成茶叶各部受热不均,所以如何保留原有萎凋槽的结构并实现自动翻动是至关重要的。

3、在进行茶叶的萎凋过程时,由于茶叶的品类众多,部分茶叶的体积较大而部分茶叶的体积较小,导致了不同的茶叶品种平铺在萎凋槽的上方时,容易造成茶叶层的厚度不同,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翻动装置其高度较为固定,在针对不同厚度的茶叶层进行翻动时,容易导致部分茶叶未能进行翻动,对茶叶的萎凋品质容易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萎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用茶叶萎凋装置,包括萎凋网,所述萎凋网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通风箱,所述通风箱底端的四角位置上均安装有底座,所述萎凋网的外侧面安装有挡板,所述萎凋网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出料槽,所述通风箱的内部安装有送风装置,所述萎凋网的中部镶嵌安装有导气组件,所述萎凋网的前后两侧均通过延长安装板连接有固定导轨,所述萎凋网顶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条,所述安装架通过导向条与固定导轨之间活动卡接,所述安装架相对萎凋网左右位移,所述安装架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延长耳板,两个所述延长耳板之间通过安装轴活动连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通过安装轴相对延长耳板转动,所述导料板的顶端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延长架,所述延长架的底端与安装架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延长架的一端与导气组件之间相连通,所述导气组件的底端与外部热风机之间相连通。

3、其中,位于通风箱内部的送风装置为热风机组和管道组成,同时安装有温度控制装置用于实时控制热风的输入温度,同时在使用前,需将底座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并将待萎凋的茶叶平铺在萎凋网的上方,且萎凋的茶叶不能接近于出料槽处,而在萎凋前两个导料板均位于萎凋网的最左侧和最右侧,同时接通装置的电源完成萎凋前的准备。

4、在进行茶叶的萎凋时,可通过开启位于通风箱内部的送风装置,并通过送风装置输出热风至萎凋网的表面,且通过萎凋网上所开设的通孔对茶叶进行萎凋,完成茶叶的初步萎凋。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组件包括第一暂存管,所述第一暂存管外侧面靠近顶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延长固定板,所述延长固定板的另一端与固定导轨的内侧面之间相连接。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暂存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暂存管内部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顶端贯穿第一暂存管的顶端且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暂存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依次贯穿萎凋网的底端和通风箱的底端且与外部热风机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一暂存管靠近底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输气软管,所述输气软管的另一端与调节组件之间相连通,所述输气软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

8、当需要对茶叶进行翻动时,可通过将外部风机与进气管之间相连通,并通过向进气管的内部输入热风,此时热风即可通过进气管注入至第一暂存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第一暂存管施加向上的压力,此时第一活塞板随之上升并带动第一活塞杆上升完成调节过程。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底端的四角位置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远离活动板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的底端与安装架顶端的前后两侧相连接。

10、当第一活塞杆向上移动时,此时即可对活动板施加向上的推力,此时活动板随之上升,位于活动板底端的两组支撑杆随之发生转动,即两个相对的支撑杆均向内侧面发生偏转,此时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夹角随之减小,此时即可拉动两个安装架相对靠近,此时安装架即可在导向条与固定导轨的导向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此时两个安装架随之相对靠近,并带动底端的两个导料板相对靠近,此时底端两个导料板随之相对萎凋网位移,当两个导料板相对靠近时即可对萎凋网顶端的茶叶铲起,并将茶叶朝萎凋网的中部进行聚集,当两个导料板之间的间距处于最小值时,此时可通过开启进气管内部的排气阀即可释放位于第一暂存管内部的空气,此时活动板随之下降,两个安装架随之相对远离,即两个导料板相对远离,将聚集后的茶叶重新进行平铺,在茶叶的聚集和重新平铺过程中可完成茶叶的翻动,实现均匀受热。

11、通过对茶叶萎凋时所使用的热空气进行利用,对热空气的压力进行利用,将热空气的压力转变为两个导料板相对靠近的动力,配合两个导料板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在热气导入延长架时对茶叶的铲动并实现茶叶的聚集,同时在热气释放时可实现茶叶的重新平铺,自动完成茶叶的翻动过程,同时无需改变传统的萎凋网结构,可提高茶叶萎凋时的效率,满足批量茶叶萎凋时进行使用。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二暂存管,所述第二暂存管的外侧面与延长架之间固定套接,所述第二暂存管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活塞板,所述第二活塞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二暂存管内部的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底端贯穿第二暂存管的底端且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座。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板的底端和第二暂存管内腔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暂存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输气软管之间相连通。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暂存管靠近顶端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第二暂存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位于萎凋网正上方的喷头,所述喷头与萎凋网之间相互平行,所述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电磁阀。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固定座远离第二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第三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四固定座,所述第四固定座的底端与导料板顶端的中部相连接。

16、当茶叶的平铺厚度发生变化时,可通过开启输气软管内部的电磁阀即可将热空气通过输气软管输入至进气口的内部,并进入第二暂存管的内部,此时即可对第二活塞板施加向下的压力,此时第二活塞板和第二活塞杆随之下移,同时复位弹簧被压缩,此时即可对第三固定座施加压力,第三固定座随之向下位移,此时连杆随之向左侧发生偏转,当连杆向左侧偏转时即可对导料板施加向下的推力,此时导料板随之相对延长耳板发生转动,即导料板的底端向上发生偏转,完成导料板角度的调整,此时即可对不同厚度的茶叶层进行翻动,完成适应性调整。

17、通过对茶叶萎凋时所使用的热空气进行再次利用,通过热空气所提供的压力,实现连杆的偏转,并通过连杆的自主转动实现导料板角度的变化,整个过程只需控制输入调节组件内部的热空气含量即可实现翻动角度的变化,使得装置在面对不同厚度茶叶层时均可实现自动翻动过程,避免传统装置在不同厚度的茶叶层时无法实现较好的翻动效果的问题,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18、当完成茶叶的萎凋后需要进行出料时,可通过释放位于第二暂存管内部的空气并随后释放第一暂存管内部的空气,当第一暂存管内部的空气被释放时,此时两个导料板随之相对远离,逐渐朝萎凋网的两侧进行位移,而当第二暂存管内部的空气被释放时,此时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即可带动第二活塞板自动上升,此时第三固定座随之上升,连杆朝右侧进行转动,此时连杆逐步转变为竖直状态并对导料板施加向上的拉力,此时导料板随之发生偏转并转变为竖直状态,直至导料板的底端与萎凋网的顶端相接触,此时通过导料板的相对远离即可对茶叶进行扫动,使得茶叶朝萎凋网的两端进行位移,直至茶叶从出料槽处排出进入通风箱的内部,同时第二暂存管释放的空气可通过喷头排出,并作用于茶叶的表面辅助完成出料过程。

19、通过对热空气的作用进一步利用,通过装置的复位过程实现铲动角度的复位,使得导料板无法铲动茶叶仅能带动茶叶发生位移,同时配合茶叶平铺时的相对远离动作即可自动带动茶叶朝出料槽处进行位移,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且无需接触茶叶,提高了茶叶出料效率的同时可配合避免手动接触茶叶造成的烫伤现象,显著提高整体萎凋效率。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通过对茶叶萎凋时所使用的热空气进行利用,对热空气的压力进行利用,将热空气的压力转变为两个导料板相对靠近的动力,配合两个导料板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在热气导入延长架时对茶叶的铲动并实现茶叶的聚集,同时在热气释放时可实现茶叶的重新平铺,自动完成茶叶的翻动过程,同时无需改变传统的萎凋网结构,可提高茶叶萎凋时的效率,满足批量茶叶萎凋时进行使用。

22、2、本发明通过对茶叶萎凋时所使用的热空气进行再次利用,通过热空气所提供的压力,实现连杆的偏转,并通过连杆的自主转动实现导料板角度的变化,整个过程只需控制输入调节组件内部的热空气含量即可实现翻动角度的变化,使得装置在面对不同厚度茶叶层时均可实现自动翻动过程,避免传统装置在不同厚度的茶叶层时无法实现较好的翻动效果的问题,提高装置的通用性。

23、3、本发明通过对热空气的作用进一步利用,通过装置的复位过程实现铲动角度的复位,使得导料板无法铲动茶叶仅能带动茶叶发生位移,同时配合茶叶平铺时的相对远离动作即可自动带动茶叶朝出料槽处进行位移,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且无需接触茶叶,提高了茶叶出料效率的同时可配合避免手动接触茶叶造成的烫伤现象,显著提高整体萎凋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