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柠檬鲜榨原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38690发布日期:2024-03-18 18:06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柠檬鲜榨原汁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柠檬加工,具体为一种柠檬鲜榨原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柠檬富含vc、糖类、柠檬酸、苹果酸、烟酸、奎宁酸、橙皮苷、柚皮苷、ca、p、fe、vbl、vb2、香豆精和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因此加工的柠檬汁具有较强的抗坏血、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和一定的抗癌作用;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功能,在营养保健及美容健肤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很大的市场潜力。但由于柠檬中存在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等苦涩味物质,在制汁加工过程中变得苦涩而难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对柠檬汁进行脱涩处理,可以提高其加工品质。

2、例如中国专利cn105166297a公开了一种即食柠檬片及其制备方法,(1)将柠檬果在柠檬酸和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中消毒、护色;(2)将护色后的柠檬切片,在食用盐和柠檬酸的水溶液中脱涩;(3)将柠檬片在白砂糖、糖浆、维生素c、柠檬酸和食用盐的混合液中煮制20-60分钟后,静置12-24小时;(4)将静置后的柠檬片在40-60℃的热风干燥箱中烘制2-5小时;其中公开了,将柠檬片置于食用盐和柠檬酸的水溶液中,可以进行脱涩;但是该脱涩方法,不仅脱涩效果较差,无法对柠檬中的苦涩味物质全部脱去,导致柠檬中依然会有轻微的苦涩味,对一些味觉敏感人群,仍然难以接受,而且该脱涩方法,应用于柠檬原汁中,食用盐和柠檬酸会溶解在柠檬原汁中,导致柠檬原汁中引入了新物质,从而造成柠檬原汁的纯度降低,口感会下降,导致柠檬原汁的品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柠檬鲜榨原汁的制作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柠檬鲜榨原汁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s1原料选用:

5、挑选上等优质的柠檬,色泽亮丽,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

6、s2柠檬处理:

7、采用二氧化碳,对柠檬进行预处理;

8、s3柠檬榨汁:

9、将处理后的柠檬,去除外表皮和内皮,剩余的柠檬果肉,置于榨汁机中榨汁,榨汁结束后过滤,舍去柠檬果肉,放入容器中;

10、s4柠檬原汁处理:

11、向柠檬原汁中加入复合型脱涩剂,并恒温搅拌20-30min,再静置10-20min,充分搅拌后过筛,除去复合型脱涩剂;

12、s5脱气和灭菌:

13、利用均质机对上述柠檬原汁进行均质,然后进行脱气,将经均质脱气的柠檬原汁于125-135℃下瞬时灭菌3-7s,然后经冰水瞬时冷却,出料口柠檬原汁温度在18-21℃,再经无菌灌装,即可得到柠檬鲜榨原汁。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柠檬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15、将柠檬清洗干净,置于干燥的陶缸中,用塑料薄膜将缸口盖住,并留有缝隙,然后缓慢注入二氧化碳,直至薄膜缝隙处火焰熄灭,然后将缸口密封住,并继续注入二氧化碳,直至塑料薄膜鼓起为止,以后每天注入一次二氧化碳,室内温度控制在16-20℃,持续3-5d即可。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榨汁机,转速为300-400r/min;

17、所述柠檬原汁,与复合型脱涩剂的质量比1:(0.01-0.03)。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均质,均质压力20-25mpa、温度40-45℃;

19、所述脱气,脱气压力0.06-0.08mpa、温度23-26℃。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复合型脱涩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21、1)将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苯乙烯,在30-35℃下油浴加热用机械搅拌并通入氮气,然后逐步升温至70-75℃,再加入2,2'-偶氮二(2-甲基丙基脒)二盐酸盐水溶液,继续在70-75℃下恒温加热24-30h,将产物经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聚苯乙烯球;

22、2)将聚苯乙烯球超声分散在由无水乙醇、蒸馏水和氨水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得到分散液,同时,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去离子水在30-35℃下搅拌1-2h,之后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水溶液加到分散液中,再在30-35℃下继续搅拌1-3h,然后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30-35℃下继续恒温加热搅拌16-20h,待反应结束,离心后用水洗涤至中性,烘干后得到介孔复合球;

23、3)将硝酸镍、硝酸铁和尿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后,倒入反应釜中,将泡沫镍用盐酸、去离子水和与乙醇先后分别超声清洗5-10min,然后放入反应釜中,密封后在120-130℃下反应10-15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泡沫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烘干,得到纳米片;

24、4)将纳米片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然后将介孔复合球置于真空浸渍罐中,抽真空至50-100pa,维持10-20min,然后注入足量的分散液,抽真空至10-30pa,维持30-50min,缓慢泄压至常压,将产物离心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烘干后得到复合型纳米材料;

25、5)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过硫酸钾溶于蒸馏水中,再加入复合型纳米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超声波微波组合反应仪中处理30-50min,微波功率500-800w,超声波功率300-500w,处理结束后静置冷却至58-62℃,过滤后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得到所需的复合型脱涩剂。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1)中,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去离子水、苯乙烯、2,2'-偶氮二(2-甲基丙基脒)二盐酸盐水溶液的比例为(0.12-0.20)g:(75-100)ml:(8.5-9.6)ml:(10-16)ml;

27、所述2,2'-偶氮二(2-甲基丙基脒)二盐酸盐水溶液的浓度为0.01-0.02g/ml。

2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2)中,所述聚苯乙烯球、无水乙醇、蒸馏水、氨水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去离子水、正硅酸乙酯的比例为(0.3-0.8)g:(90-130)ml:(220-260)ml:(3.2-4.0)ml:(1.3-1.7)g:(42-50)ml:(1.2-1.5)ml;

29、所述氨水溶液的浓度为28-30wt%。

3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3)中,所述硝酸镍、硝酸铁、尿素、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5-1.0)mmol:(0.5-1.0)mmol:(10-20)mmol:(35-70)ml。

3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4)中,所述分散液,浓度为3-8wt%。

3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5)中,所述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过硫酸钾、蒸馏水、复合型纳米材料的比例为(15-23)g:(0.3-0.6)g:(200-300)ml:(25-40)g。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4、本发明中,首先采用二氧化碳脱涩的方法,对柠檬果进行预处理,此时的柠檬果未进行去皮处理,因此在处理过程中,可以保持果肉的新鲜,通过脱涩处理,可以将柠檬中的部分苦涩物质进行脱除,然后再将柠檬果肉榨汁后,加入特殊制备的复合型脱涩剂进行处理,可以将柠檬原汁中的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类似物等苦涩味物质有效去除,使得处理后的柠檬原汁饮用完全没有苦涩味,而且所使用的复合型脱涩剂不溶于水,后期能够通过过滤的方式完全除去,从而不会向柠檬原汁中引入新物质,从而不会影响柠檬原汁的风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35、本发明中的复合型脱涩剂,以单分散的聚苯乙烯球为模板和碳源,将介孔二氧化硅均匀包埋其表面,从而得到介孔复合球,然后以硝酸镍和硝酸铁作为镍源和铁源,通过水热反应,在泡沫镍基体上生成纳米片,再通过真空浸渍的方式,将生成的纳米片注入到介孔复合球的孔隙中,在孔隙内部构建形成无规则的多片层结构,从而得到复合型纳米材料,然后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在引发剂作用下生成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并且生成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被负载到复合型纳米材料中,由于复合型纳米材料内部的孔隙结构中,含有大量的多片层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显著增大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流动摩擦阻力,从而可以对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起到很好的限固作用,使其可以稳定且牢固的被截留在复合型纳米材料中,从而使得形成的复合型脱涩剂在使用中,不会出现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从孔隙中脱离的问题,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复合型脱涩剂使用的安全性,不会对液体类待处理物质的品质造成影响,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复合型脱涩剂的使用性能,使其可以多次的重复使用,并且依然可以达到很好的脱涩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