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6937909发布日期:2024-02-02 22:0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

本发明属于制茶,具体涉及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利川红是利川市开发出的一种名优红茶,长期以来以条形为主,产品种类少,不利于市场推广。利川红基本的加工工序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每一道工序的具体工艺会直接影响茶叶品质的形成。非专利文献(罗学平等,不同造形工艺对颗粒形红茶品质的影响,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52~155)提出了一种颗粒形红茶包揉→包揉→曲毫或包揉→包揉→包揉的做形工艺,此工艺仅仅只能形成不规则颗粒,不能形成珠形。专利文献(cn201510942096.8)报道了一种珠形红茶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脱水-做形-干燥-提香,形状加工成珠形,但成型时间过长,加工质量还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制得的产品达到了“干茶紧圆呈珠形,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气花果甜香,滋味鲜醇,叶底红明”的品质,产品特色明显,提高了茶叶的经济利用价值。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以及萎凋、揉捻、发酵、收条、做形、闷醇、定型、干燥、提香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品种选择:选择鄂茶10号、冷后浑、华红1号等优良品种中的任一种;

5、(2)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手工采摘,采摘时不挤压,不损伤鲜叶;

6、(3)萎凋:可采用萎凋槽或自动萎凋机,摊叶厚度10cm-15cm,萎凋时间8h-12h,萎凋程度以芽叶含水量55%-58%为宜,得到萎凋叶;

7、(4)揉捻:将萎凋叶回潮30-50min后,通过6cr-55型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100-120min,揉捻后解块,得到揉捻叶;

8、(5)发酵:采用红茶发酵机处理揉捻叶,发酵温度35℃左右,空气湿度90%以上,时间4.5h-5.0h,发酵至叶色黄红,得到发酵叶;

9、(6)收条:发酵叶采用香茶炒干机收条,温度200-220℃,茶叶含水量35%-39%,得到收条叶;

10、(7)做形:收条叶采用珠茶炒干机,分两次做形。第一次做形:温度170℃~190℃,时间20min~25min,茶叶含水量20%~25%。第二次做形:第一次做形叶用圆筛机,选用0.85cm~1.00cm筛,分成筛上茶和筛下茶,筛下茶可直接进入定型工序,筛上茶进行第二次做形。温度150℃~170℃,时间20min~25min,茶叶含水量12%~15%,得到做形叶;

11、(8)闷醇:做形叶不经过冷却,直接进入闷堆机闷醇,保持叶温40-45℃,时间30min,得到闷醇叶;

12、(9)定型:闷醇叶不经过摊凉,采用压揉机定型,时间5min~10min,得到定型叶;

13、(10)干燥:分两次干燥。第一次为定型叶不经过摊凉,采用链板烘干机或提香机快速初干,温度110-120℃,时间5-1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为8-10%。初干叶采用链板烘干机或提香机快速复干,温度80-90℃,烘至茶叶含水量控制在7%以内。得到干燥叶;

14、(11)提香:将干燥叶冷却后回潮1-2h,采用链板烘干机或提香机提香,提香温度115-120℃,摊叶厚度1-2.5cm,烘至茶叶甜香显露,得到成品茶叶。

15、优选的,步骤(8)中:第一次做形温度170℃-190℃,时间20min-25min,得到茶叶含水量20%-25%;第二次做形:将第一次做形所得叶用圆筛机,选用0.85cm-1.00cm筛,分成筛上茶和筛下茶,其中筛下茶直接进入定型工序,筛上茶进行第二次做形:温度150℃-170℃,时间20min-25min,得到茶叶含水量12%-15%的做形叶。

16、优选的,步骤(10)中第一次为定型叶不经过摊凉,采用链板烘干机或提香机快速初干,温度110-120℃,时间5-1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为8-10%;得到的初干叶采用链板烘干机或提香机快速复干,温度80-90℃,烘至茶叶含水量控制在7%以内的干燥叶。

17、优选的,步骤(7)中:最佳闷醇时间为30min。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的工艺提高了珠形工夫红茶的外形品质:发酵叶采用收条技术可以避免烘干机仅仅脱水而不能成型的缺陷,经过收条后茶条已经初步卷曲,用珠茶炒干机做形时在短时间内即可成型做形。经过做形的叶子再用压揉机在室温下即可固定形状。

20、2、本发明的工艺有效保证珠形工夫红茶滋味品质:由于以往的做形工艺采用曲毫炒干机长时间炒制,造成红茶滋味苦涩味重。本发明一方面缩短炒制时间,另一方面发明独特的闷醇工艺,促进蛋白质和多糖水解成氨基酸和可溶性糖,促进醇和滋味的形成。

21、3、由于本发明工艺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参数可控,制茶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利用本发明技术制得的珠形工夫红茶较传统产品相比成本下降30%以上,价格高出30%以上。



技术特征:

1.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以及萎凋、揉捻、发酵、循环炒制、醇化、做形、定型、干燥、提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的两次做形具体为:第一次做形:温度170℃-190℃,时间20min-25min,茶叶含水量20%-25%,后选用0.85cm-1.00cm筛,分成筛上茶和筛下茶,其中筛下茶直接进入定型工序,筛上茶进行第二次做形,温度150℃-170℃,时间20min-25min,茶叶含水量12%-15%,得到做形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0)中的两次干燥为:第一次为定型叶不经过摊凉,快速初干,温度110-120℃,时间5-10min,烘至茶叶含水量为8-10%,所得的初干叶再次快速复干,温度80-90℃,烘至茶叶含水量控制在7%以内,得到干燥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醇化时间为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珠形利川红机械化加工方法,包括鲜叶采摘,以及萎凋、揉捻、发酵、循环炒制、醇化、做形、定型、干燥、提香的步骤,采用循环炒制技术避免烘干机仅仅脱水而不能成型的缺陷,用珠茶炒干机做形时在短时间内即可成型做形,经过做形的叶子再用压揉机在室温下即可固定形状。本发明有效保证珠形工夫红茶滋味品质,一方面缩短炒制时间,另一方面发明独特的醇化工艺,促进蛋白质和多糖水解成氨基酸和可溶性糖,促进醇和滋味的形成。本发明工艺机械化程度高,工艺参数可控,制茶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利用本发明技术制得的珠形工夫红茶较传统产品相比成本下降30%以上,价格高出30%以上。

技术研发人员:倪德江,陈玉琼,余志,张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